检查食宿安排和比赛场地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特别注意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
- 安排好赛前日程
在外地比赛时,要注意旅行疲劳和时差的影响,使运动员尽快适应新环境,合理改 变作息制度,重新调整饮食、睡眠和训练时间等。
- 安排好比赛期的医务监督
比赛期间应积极治疗慢性和急性伤病,做好运动现场的急救准备工作,包括急救 站、急救药箱及急救车,熟悉赛场指定的医疗中心和医院急诊室的情况。必要时可迅速 转送运动员到医院急救处理或住院治疗。
- 控制体童
柔道运动员是按体重分级比赛的项目,赛前称重时要控制好体重,减体重不应影响 身体健康和心理,保证运动员充沛的体力。
- 人工月经周期
女运动员在月经期参加比赛,应个别对待,高水平运动员为避免月经期比赛,可采 用药物使月经提前或推迟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年最多调整
1~2次。
- 检查有无趣禁用药
队医应非常熟悉有关兴奋剂的分类和药品,防止误用一些普通药物中含有兴奋剂成 分。禁止使用兴奋剂和违禁药品。
(四) 现场急救技术
运动场地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正确地处理可使运动员转危为安,为后续治疗 赢得时间,预后恢复也较好。否则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 现场急救内容
包括运动员心跳骤停、窒息、运动创伤、出血、热应激、休克、骨折、脱位、挫伤 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 急救原则
运动现场的急救原则是,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并要解 除受伤运动员的疼痛和恐惧,为受伤运动员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急救技术
运动现场的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摩术、人工呼吸术、骨折临时固定术、脱位临 时固定术、抗休克术、止血法、包扎法、挫伤急救法、肌肉拉伤急救法及运动中暑急救 法等。以上急救技术详见初级班教材第三讲内容。
运动队医疗保健药箱内一般包括器械、敷料和药品三个部分。
- 医疗器械
包括镶子、剪刀、大别针、止血钳、止血带、'开口器、通气导管、弯盘、注射器、 缝合包、体温计、针灸针、氧气袋、氧气口罩、简易吸收器及各种夹板等。
- 外用敷料
包括消毒纱布、药棉、棉球、凡士林纱布、纱布绷带、棉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 绷带、
粘膏及三角巾等。
- 医用药品
- 外用药品:75%酒精、2%碘酒、1知新洁尔灭、9%生理盐水、红汞、磺胺 粉、云南白药、创可贴、氨水、冷镇痛气雾剂、清凉油、风油精、注射用水等。
- 口服药物:十滴水、眼药水、滴耳剂、人丹、头抱氨节(先锋N)、复方新诺 明、黄连素、阿斯匹林、安定、颠茄片、复方降压片、可待因、止痛剂、止泻宁、乘晕 宁、感冒通、诺氟沙星及硝酸甘油等。
- 镇静止痛剂:苯巴比妥、吗啡及杜冷丁等。
- 呼吸心脏兴奋剂:可拉明、樟脑、苯甲酸钠咖啡因及肾上腺素等。
(5 )止血剂:维生素C、维生素K及仙鹤草等。
十、柔道运勒真运勒营赤的特菱
柔道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已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广泛的重视。一名 高水平柔道运动员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营养、遗传、健康和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合理的饮食营养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运动时机体工作量骤然加大,常伴 有氧债;肌肉代谢可比静止状态时增强100倍,但运动员的训练持续时间较短,属于非 周期运动,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也不同。因此,营养的质量及膳食制度,应当适应非周 期运动训练时体内的生理和生化的变化。柔道运动员合理营养的主要目标,是为帮助运 动员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效果,同时保证他们良好的健康,具体通过组织运动员 合理的饮食营养来实现。
(-)柔道运动员运动营养的重要意义及工作内容
- 根据运动员营养代谢和需要的特点,指导膳食谱的安排,以保证运动员能获得 符合生理需要的饮食营养。
- 根据不同的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及不同的季节,规定合理的膳食制度(饮食质 量的分配及饮食时间等),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便造成运动中与能力有关的生理 应激情况。
- 定期调查运动员的营养状况,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 经常研究运动员的体力与发病情况,注意与营养有关的因素,及时防治营养缺 乏和过度,以提高运动能力。
- 加强对食物质量、加工、烹调、存放及食具消毒等各环节的卫生监督工作,根 据具体情况拟定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和有关的胃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 经常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普及工作,还应注意对炊事员 进行营养卫生知识的培训。
- 定期组织炊事员的健康检查工作,每年1~2次。
(二)柔道运动员合理营养的作用
合理营养是运动员保持良好训练状态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适 应、运动疲劳的清除及防治运动性伤病有良好作用。
- 合理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并保证能源物质的良好利用。
- 肌纤维中能源物质(糖元)的水平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 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疲劳的消除。
- 合理营养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 合理营养有助于解决运动训练中一些特殊的医学问题。
(三) 影响运动能力下降的营养因素
柔道运动员体能的下降与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脱水及体温增高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影响的原因有:
- 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
- 大强度运动后身体严重脱水。
- 运动过程中体温增高。
- 运动过程中肌肉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 机体内电解质大量丢失。
- 机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量消耗和缺乏。
(四)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 在物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员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消耗,使运动员能保持适宜的体 重和体脂;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能源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应适应运动训练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占 20%~30% (以不大于总热能的35%为宜)、碳水化合物占55%~70%0
- 食物应是营养平衡和多样的,具有肉、鱼、禽、蛋、豆等高蛋白质,奶及奶制 品,蔬菜和水果,谷类食物包括米、面和适量的粗杂粮,以及脂肪和糖等纯热量食物。 一名参加集训的运动员,当其热能消耗量为14644~18410KJ (相当于3500~4400kcal) 时,一日基本食物中应用300~400g肉类、250~500ml牛奶、500g以上的蔬菜、300- 400g主食、少量的豆腐或豆制品等成分,食量不足或过多可用主食、油脂或甜食等调 剂。
- 柔道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重量小,一日食物总重量不超过5kg。
- 一日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或比赛时,早 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或比赛时,午餐应适当 加强,但要谜免消化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一般情况下, 早、午、晚三餐的热能大致比例为30%、40%及30%左右。在大运动量训练时,热能消 耗量增加为20922~25106KJ (相当于5000~6000kcal)或更多时,可考虑加餐的措施。 因训练时间长,饮食受时间限制,可采用增加点心或快餐的办法,但应注意增添食物的 全面营养和营养密度问题。
- 柔道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 前的一餐,应至少在5小时前完成,剧烈运动前不宜吃得过饱。正常情况下胃的排空 时间为3~4小时,精神紧张可使胃的排空延缓到5~6小时。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使剧烈 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运动后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肌肉及皮肤等运动器 官。为使心肺机能恢复至相对平静及使消化道有一定的准备,运动后的进食应安排在运 动结束的30分钟以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
- 柔道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并做到色、香、味、 形俱佳,以利增加食欲。有报道提出,中等或小运动量的体育运动促进食欲,然而剧烈 运动后的食欲常受到抑制,应注意大运动量后的热能供给。
- 柔道运动员在获得质量良好的平衡膳食情况下,无须再额外地补充营养品。在 预防营养不足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同时,也应注意营养过度的不良影响。例如,过多的热 能引起肥胖,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包括胆固醇)可引起体重增加、血脂增高、心 血管系统的疾患,过多的维生素A或D可引起中毒,过多的氯化钠会引起高血压病加 重,对健康不利。
浏览4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