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测定安静时血乳酸值。
乙、进行准备活动。
丙、自行车功率计最大运动:功率600W,转速100RPM,时间45秒钟。记录45 秒钟运动员所完成的总功(TWP)。
丁、运动结束后6分钟测定血乳酸,然后将运动后所测定的血乳酸值减去安静时所 测得的血乳酸值,即得出最大运动45秒钟血乳酸值所产生的增量,记为HL△秒。
戊、按以下公式计算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
糖酵解能商=TWP45秒/ HLA45秒
- 测定原理:在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时,机体主要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因此, 可以假定所有运动员进行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时磷酸原系统参与供能的量基本相同。 从磷酸原能商的计算公式中可见,分子为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所完成的总功,而分 母则为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后的乳酸增量。对上式分析可见,由于所有运动员均以 同样转速、同样功率完成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而且在自行车计功仪上运动时不必 考虑体重的影响,故运动员所完成的总功(TWP)基本相同,即糖酵解能商法计算公 式中的分子基本相同,故主要是分母发生变化,即完成45秒钟最大强度运动所产生 的乳酸增量。在完成同样总功的情况下,所动用的糖酵解能量越少,糖酵解能量利用 率越高,所生成的乳酸就会越少,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就越小,所求出的糖酵解能商值
相应就越大。
- 测试结果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上述测定与计算原理即可看出,若所求得的磷酸原 能商越大,表明该运动员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2.
有氧供能能力的测试与评价评价有氧供能能力时,人们总是习惯于使用VO
2max来评定,且通常将其视做衡量 有氧能力的“最佳指标”。但近来的研究认为,与VO
2max相比,无氧阈相对能更客观 地反映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下面重点介绍这两个指标的测试。
目前利用无氧阈评价运动员有氧耐力时,主要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和场地情况下,利 用逐级渐增负荷形式,测定逐渐升高的血乳酸浓度,然后绘出相应的乳酸动力学曲线, 寻求血乳酸浓度为4mmol/L时所对应的负荷功率或跑速,依此时的功率水平或跑速高 低衡量有氧耐力。
(1)无氧阈测定(实验室测定法)
无氧阈(AT)是指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机体无氧代谢供能急剧增加的转折点。 常以血乳酸含量达4mmol/L时所对应的强度(%V()2max )或功率(W)来表示。无氧 阈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测量有氧能力的指标。该实验的测量原则有两点:第一,受试者 要在能够计量负荷的仪器上做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一般用功率自行车或活动跑台,也可 用台阶实验);第二,实验中所观察的指标值应该随负荷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出现明 显的拐点(转折点)。
①功率自行车测定
甲、负荷级数确定:一般以5~6级负荷为宜。确定原则是要让运动员顺利完成多级 负荷,而且无氧阚(血乳酸达到4mmol/L)强度一般应出现于最后一两级,最好是倒数 第二级。所以,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每级负荷增加的强度一般均应经过预实验来确 定。对普通成人而言,男子一般每级负荷递增30~40W,女子20~30W。运动员则应该 视其性别、运动专项、运动水平而定。一般预实验时,男运动员可尝试按40-50W递 增,女运动员按30~40W
递增。乙、起点负荷(第一级负荷)强度的确定:第一级负荷一般起着准备活动性质,所 以负荷强度不能过大,一般以30~60W为宜(视性别、运动专项、运动水平而定)。
丙、每级负荷持续时间:一般为3分钟。
丁、采集血样时间:运动前(安静值),以及每级负荷最后10秒钟内。
戊、各级负荷间的间歇:由于在自行车计功仪上可随时采集末梢血样,所以一级负 荷结束后,无须间歇,直接进入下一级负荷。
己、无氧阈功率的确定:在各级负荷所测得的血乳酸值中,如果正好有一个乳酸值 位于4mmol/L,那么,该乳酸值所对应的该级负荷的功率水平即为该运动员的无氧阈功 率。但一般而言,所测定的乳酸值不一定正好是4mmol/L,这就需要利用乳酸随递增负 荷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确定。具体做法为:以负荷强度功率为横坐标,以血乳酸值为纵坐 标,将各级负荷所测得的血乳酸值连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然后找出该曲线与纵坐标上血 乳酸值4mmol/L的交点,最后找出这一交点垂直于纵坐标上所对应的负荷强度(W), 即为该运动员的无氧阈的功率水平。
②活动跑台测定法
甲、多级负荷级数确定:一般也以5~6级负荷为宜。每级负荷递增的跑速确定原则 同自行车计功仪测定法,即要令运动员顺利完成多级负荷,而且必须确保出现无氧阈 (4mmol/L)。所以,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活动跑台多级负荷中每级负荷增加的跑速 一般也同样应经过预实验来确定。对普通成人而言,男子一般每级负荷递增跑速0.4~ 0.5米/秒,女子0.3-0.4米/秒。运动员则应该视其性别、运动专项、运动水平而定。 一般预实验时,运动员可尝试按0.5米/秒递增。
乙、起点负荷(第一级负荷)跑速的确定:第一级负荷一般为准备活动性质,所以 跑速不能过高,一般男子以3.0-3.5米/秒,女子以2.5-3.0米/秒为宜。
丙、每级负荷持续时间:一般为3分钟。
丁、采集血样时间:运动前(安静值),以及每级负荷最后10秒钟内。
戊、各级负荷间的间歇:由于运动员在活动跑台上运动过程中不容易采集末梢血 样,所以每级负荷结束后,必须暂停10秒钟采集血样。然后进入下一级负荷。
己、无氧阈功率的确定:同样是以跑速为横坐标,以血乳酸值为纵坐标,将各级负 荷末所测得的血乳酸值连成一条平滑曲线。找出该曲线与纵坐标上血乳酸4mmol/L的交 点后,从这一交点找出与横坐标所对应的跑速(米/秒),即为该运动员的无氧阈跑速。
(2 ) VO
2max的测定与评价
VOzmax是衡量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又一重要指标,其值高低与有氧耐力直相关。测 定运动员VOzmax常用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直接法,第二类是间接法。
①直接测定法:又可分为现场直接测定法和实验室直接测定法。所谓直接测定法, 就是指利用气体分析仪将采集的气体样本进行实时分析,在未达到VOzmax之前,随递 增负荷,摄氧量不断升高。到达VO^max之后,理论上讲,摄氧量不再随负荷继续升高 而升高。
现场直接测试一般是令受试者以最快速度跑400米或800米后测量其吸氧量而获 得。由于这种检查方法因受环境等诸多条件限制未能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采用的 是在实验室进行测定的方法。
直接测定VO^max必须是在递增负荷情况下进行。一般常采用的负荷方式有自行车 测功计、活动跑台、台阶试验和原地跑等,而且必须完成逐级递增负荷运动,直至出现 VO
2max 为止。
直接测定法测试要求及程序如下。
甲、所需仪器设备:气体分析仪(代谢测定仪),功率自行车或活动跑台。
乙、多级负荷设置:为递增负荷方式,一般设置5~7级负荷。
丙、每级负荷持续时间:一般为1分钟。
丁、总持续时间:依测定项目不同,一般不超过8分钟,最长不超过12分钟。
戊、起点负荷:一般为30%V()2max左右。
己、最终负荷:应能引导出运动员的VO^max,并稍稍超出。
庚、每级负荷
增量:视运动员体能情况而定。应能够保证在起点负荷基础上经过
5~8级负荷达到V0
2max
o辛、增量方式:功率自行车逐渐递增功率(W或kgm/sec ),活动跑台可采用提高 坡度或提高跑速或同时提高坡度和跑速。
VO
2max判断标准:
甲、摄氧量不再随着负荷强度增加而增加,即出现VO
2max的平台现象。
乙、继续递增负荷运动,两级负荷摄氧量的差值在5%以下或150ml/min以下或 2ml/kg-min 以下。
丙、呼吸商>1.1 (成人)或>1.0 (少儿),心率>180次/min。血乳酸值> 8mmol/L。
丁、受试者已精疲力竭,不能继续保持原先的速度(强度)。
②间接推算法:若利用自行车测功计、活动跑台、台阶试验等进行亚极量负荷,并 用亚极量负荷时的吸氧量、心率等数值推算或预测VO
2ma
X,这种方法即为VOzmax的间 接推测法。一般而言,有条件时,对训练有素的高水平运动员应尽量用直接测定法,对 儿童少年和老人可用间接测定法。
甲、Astrand等人的列线图法:目前国际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VOzmax间接测定法是 Astrand等人的列线图法。这种方法是应用两级递增负荷或三级递增负荷(如果需要的 话)。第一级负荷一般会使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而第二级负荷应该使之达到140~ 170次/分,或者说进入列线表的值域范围(这样才能查表)。然后,依据受试者的性别 与达到该心率的负荷参数,与所达到的心率之间画一条连线。其交点上的数值,即为所 推测的Vqmaxo
乙、Fox法:这种方法是在自行车测功仪上以150W ( 900kgm/min )功率骑5分钟 获得的亚极量心率来推算VOzmax,其回归式为VO
2max ( L/min ) = 6300 - 19.26 x HR (亚极量心率,次/分)。
丙、陈文埼等人的推算法
1985年,上海体科所陈文埴等提出了运动员VOzmax的间接推算方法,受试者在自 行车测功计上进行负荷功率为50W的准备运动3分钟,100W和150W踏车各3分钟, 测定150W负荷时第三分钟的心率和吸氧量,代入下列公式即可得出VOzmax推算值:
回归式一 :VC^max ( L/min ) = 7.9297 - 0.0304 x HR150W (bpm )
回归式二:VOgax ( L/min ) = 2.5970 - 0.0120 x 身高(cm ) - 0.0273
x HR150W ( bpm) + 1.3217 x V0
2150W ( L/min );
其中HR150W指150W骑车时的心率,VOJ50W为骑车150W时的吸氧量。一般 多用回归式一。
此外,国内外还有人提出用多元逐步回归法预测VC^max,获得最优回归方程。这 种方法比较准确,但_般需借助计算机进行。
浏览1,0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