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竞赛规则是柔道比赛的法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是必须遵循的。运动员在平时 的训练中,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就应该认真地学习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学习 规则、熟悉规则,比赛时才能遵守规则、运用规则。在柔道竞赛规则中明确地规定了哪 些技术和行为是合理的、合法的、允许使用的,哪些技术和行为是违反规定的、不允许 使用的。

国际柔联每年根据重大柔道赛事中出现的问题,对柔道规则要进行一些修改。1997 年世界柔道锦标赛以后修改的主导思想是: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 旺盛的斗志,展现高超的技艺,使比赛始终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进行,使观众的脉搏随 运动员的比赛节奏跳动,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反过来观众的呐喊助威声进一步激发运 动员的斗志,从而提高柔道比赛的观赏性,进而促进柔道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如果运动 员在比赛中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观众看的也就没有情绪,也就失去柔道运动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土壤。

1997年后,一些新的规定,促进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积极主动进攻。其中有有时 间限制的消极处罚和无时间限制的消极处罚,使比赛的节奏大大地加快了。我们根据我 国的国情在竞赛制度(采用全复活赛制)和平局的判定(出现平局不作判定而打延长 期,采用突然死亡法)上作了重大的改革。从1998年起我们又在各次比赛中认真贯彻 了积极主动进攻的精神,比赛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强,特别是199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的 选拔和第4届城市运动会的比赛,加强了对消极处罚力度,出现了空前的精彩场面,受 到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人们看了 1998年的亚运会和1999年的 亚锦赛,认为我们国内的处罚是不是太严了,但我们仍然坚持对消极处罚从严的原则不 动摇。

在1999年的世界柔道锦标赛上,中国男女选手共参加了 57场比赛,消极和违例的 处罚共7次,占比赛场数的12%,而同样场次的比赛,外国选手消极违例的处罚达28 次,占比赛场数的49%,是我们的4倍,在绕头、绞嘴、抓袖口边缘和单边方面,我国 运动员无一受罚,我们在这方面受益匪浅。

2000年欧洲系列赛,在德国站的比赛中,男、女冠亚军共16场决赛,其中8场是 靠处罚对方相应得分取胜的,这进一步说明柔道比赛中积极主动进攻同样是取胜的法 宝。尽管技术方面不如对手,但是靠充沛的体力,加快比赛节奏,主动进攻,制造对方 消极受罚,同样是有效的得分手段,这是今后柔道运动发展的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 退,今后在各类比赛中我们对消极判罚尺度还应从严掌握。

我们的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普遍存在忽视对规则的学习研究,平时训练中对运 动员的消极违例行为不予纠正,使运动员养成了不良习惯,有的也知道哪些是不允许做 的,但规则中那么多条款限制,平时不注意,比赛时哪能记得住,必然是顾此失彼,致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受罚,主动给对手送分,这不是在做傻事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 方面的问题。

(一) 消极

消极行为是违背柔道精神的,对消极处罚的条款很多,必须使运动员十分清楚。尤 其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处罚,决不能去尝试。有的是与使用技术相联系的,如无效背负 投、无效抱腿,没有把位千万不能做。即使有了合适的把位,做动作也必须把对手拉 倒,绝对不能试探性地去做,双膝跪地要马上起来。也不能随意往地下趴,诱导对方打 寝技。在2000年奥运会上63公斤级决赛中,我国选手李淑芳两次主动往地下趴,痛失 金牌,如果第二次不受罚,金牌还是中国的。

在柔道比赛中,有很多把位虽可以作为进攻的把位,但却受到时间的限制,3~5秒 钟内不进攻就要作为消极防守被处罚。如抓单边、抓裤子等,抓到了这类把位在3秒钟 之内必须发动进攻,并判进攻有效。如不能进攻,应马上松开限制把位,否则就会受到 处罚。这类处罚在比赛中占的比例很大,都是由于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去纠正,养 成的不良习惯,在比赛中受罚就在所难免。

还有一类消极行为是与柔道精神背道而驰的,如互相推手不与对方交手,或采用极 端的防守姿势,既不去抓握对方,也不让对方抓握;抓到把位,既不进攻,也不让对方 进攻,这些坏习惯应在平时的训练中杜绝发生。

裁判员在判罚消极时,是根据两名比赛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作出的,是比较两名运 动员谁更积极些。如裁判员喊了 “暂停”后,先做好比赛准备的一方为积极;裁判员打 出整理服装的手势后,先整理好的一方为积极;裁判员喊了比赛开始,先迎上抢手的一 方为积极;抢到把位后先发动进攻的一方为积极,那么,另一方的表现即为消极。

(二) 违例

违例是违反规则条例的行为,是属于禁止事项的范畴。如5秒违例,在规则的条款 中明文规定,运动员在比赛中双脚全部踏入危险区5秒钟未离开,即受到“指导”处 罚。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寻找战机而忽视了这项规定。又如步出界外,规 则中规定,投技中运动员随意步出界外给“注意”处罚(使用技术步出界外的不受处 罚),裁判员掌握处罚的尺度是能够转体避免出界而随意出界的要罚。1995年世界柔道 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XX在决赛中,一次不经意的步出界外,与冠军失之交臂。又如 规则中规定,运动员上场比赛不得带有坚硬的金属制品,一经发现,将给予“取消比赛 资格”的处罚。女运动员不注意,带着发卡、项链上场比赛被取消比赛资格的事例也曾 发生过。

 

(三)犯规

犯规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动作有可能造成自己或对手伤害,对此,规则中作 了禁止使用的明确规定。例如在投技中使用腋固或类似腋固的动作直接倒地,又如使用 任何能损伤对手颈椎和脊椎的动作,或者把对手扛起来向后摔。这一类动作不仅不能得 分,而且还有可能被处以极刑,因此,这一类动作在训练和比赛中是绝对不可尝试的。

另一类技术动作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不当也会酿成苦果。例如,投技中的“内 股”是非常有效的得分手段,使用的人很多,但是由于使技者技术不够熟练,又不会自 我保护,头部向前、向下俯冲下去很容易造成颈椎受伤,这种少见的事例是有过的,而 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因此,教练员在教这一技术时,一定要给运动员讲清楚使用这一动 作的危险性,要非常慎重。使用内股技术,必须有正确的把位(特别是低手把位),使 技者要强调转体。万一对方的阻抗力过大,使技不成,可以自己胸腹着垫趴下,学会自 我保护,绝不能头部向下俯冲。否则,会给予“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并不准参加 复活赛。

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在非常熟悉规则的基础上制造对手消极或诱导对手犯错误, 使用这一战术一定要以自己不犯错误为前提。例如,两名运动员在边线附近相互推手, 一方将另一方推向界外,被推的一方要尽量避免步出界外,只要有回转的余地就要很快 地转向界内,同时诱使推人的一方顺势步出界外。不能认为你自己步出界外是对方推出 去,只要不出界就不存在受罚的问题。这种情况有几种处罚可能:处罚被推出界的,或 处罚推人出界的,或两人同时被处罚。一名训练有素的柔道运动员对柔道规则的各项条 款是非常熟悉的,他可以让对手犯错误受到处罚,而自己却是从不会越雷池半步。然 而,近年来在重大的国际、国内比赛中,一些高水平运动员发生违规行为而输掉比赛是 令人十分痛心的,要引以为戒。

总而言之,柔道运动竞赛规则随着柔道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柔道比赛中出现的问 题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认真地学习和研究,理解其内涵,纳入训 练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训练中,这也是中国柔道称雄世界的必备条件之一,决不可掉以 轻心,等闲视之。

七、正确舟椅胜黄,鼻寸总偌绥龄

凡是比赛总是有胜有负,胜败乃兵家常事。“胜不骄,败不馁”是正确对待比赛的 一句格言,但要真正做到却非易事。

在总结比赛时,往往易犯的毛病是胜了什么都好,一好遮百丑,败了什么都不是。 孰不知,胜了也有不足之处,如找不到缺陷,则难以再提高;败了也并非一无是处。古 人云“失败是成功之母”,讲的就是善于从失败中找到真正的原因,并在训练中加以改 进提高,使弱势变为优势。“吃一堑,长一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名优秀教练员的高人之处就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能清醒地看待比赛结果。 胜有胜的道理,败有败的原因。既能从胜利中找到经验,找到不足,又能从失败中找出 成功的地方,找出问题的所在,并能在训练中很好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比赛成绩逐 步提高。

另外,在总结比赛的经验教训时要立足于自身,从主观方面去找问题,找原因。而 有的教练员却不是这样,往往把失利的原因归于裁判员的失误或不公,以及天时、地 利、人和等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在特定情况是起一定作用的,但不是决定性的,起决定 作用的还是自己。客观因素不是自己能解决的,总结出来也无济于事,而且这样也不利 于自身的提高。

自己的经验教训要认真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借鉴。我们每个人所学的知识 绝大部分是先人的、别人的,自己的经验教训是很有限的,而别人的经验教训是无限 的。看别人比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把别人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别人的长处可以学到 手,别人的不足也可引以为戒,把学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训练比赛中。

总起来讲,无论是自己参加比赛,还是看别人比赛,只要虚心学习,认真钻研,就 会有所收获。点点滴滴,积累起来都是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而有的人只看谁胜谁负, 谁使用了漂亮的技术动作,对于对手为什么胜、为什么负想得不多,而想得更深、更细 的就越发少了。能把想到的,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训练、比赛中的恐怕是微乎其微了。 常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教练员就是要能看出门道,而且还能引导运 动员看出门道。看出门道就要深钻细研,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问题搞得清清楚楚,这样 在我们的训练和比赛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造就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

浏览6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