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是指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其表现形式分为反应速度和动作速 度。

①反应速度的测量

反应速度是指运动员对各种外界信号刺激(声、光、触觉等)的快速应答能力。反 应速度又可分为简单反应时测量和选择反应时测量。简单反应时测量是测量运动员对单 一信号刺激做出反应快慢的时间进行测量。

甲、手反应时测量 本测验的目的是测量受试者手部对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采用 反应尺或直尺进行测量,反应尺的时间刻度由自由落体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可自制而 成。测量时,受试者将有利手置于桌边,虎口向上,拇指与食指成“U”字形,拇、食 指平齐。测试者置尺的零端与其手指上缘平齐,受试者注视醒目区,当尺下落时,迅速 用手指捏住落尺,记录手指上缘触尺处的读数(秒)。测验可用手动或磁吸控制,要求 受试者的手不得上下移动,测20次。去掉20次测验中最好和最差的观测值各5次,取 其中10次的平均值为成绩。一般在0.13~0.22秒范围内。

乙、光反应时测量 本测验主要测量运动员对光信号刺激反应的快慢。测量目的 与手反应时测验基本相同。测量的仪器是反应时测定仪,测验开始时,该仪器不定时 地产生光信号,当受试者看到光信号时,立即按下开关,仪器可自动显示反应时间。 一般要求测量20次,去掉5次最好成绩和5次最差成绩,其余10次计算平均值作为 测量结果。

丙、选择反应时的测量选择反应时是指运动员在两种以上的各种不同刺激信号出 现时,对这些信号中特定的信号有选择地做出正确反应的快慢。武术、拳击、摔跤、柔 道等项目对运动员的选择反应时要求很高。选择反应时测量对这些项目的选材有很大的 价值。

选择反应时的测量可用声光反应测试仪进行测量。测量时,受试者静坐在测试器 前,右手握着开关,用拇指按下开关键,注视着信号屏。当出现绿光时,不做任何反 应;当出现红光时,拇指立即离键。测试者按规定发出信号,记录显示时间。要求受试 者必须连续6次对红光做出准确反应,否则重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以6次反应时间 的均值为成绩(秒)。

反应时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反应时测量时要注意控制测量的环境条件,如刺激信号的类型、强弱,实验室的光 线、噪音等。受试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提前动作。由于人在疲劳状态下反应速度 下降,所以,运动员的反映速度测量应在训练前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其次,由于同 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信号做出反应的快慢不一,不同的测量方法肌肉收缩的时间(动作 时间的长短)占总反应时间(神经传导时间+动作时间)的比例有很大差异,导致反应 时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反应时测量可尽量结合专项特点设 计一些测验方法。在评价时,可从反应速度快慢和反应的稳定性两方面进行考虑。

②动作速度的测量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个特定动作的快慢,包括人体重心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 离(位移速度)、人体某一肢体或某一部分的运动速度、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一重 复性动作的次数(动作频率)等。

位移速度的测量可采用定距计时或定时测距的方法,计时的方法是让受试者做30 米跑、50米跑、100米跑等。计时可采用人工计时或光电计时,光电计时准确、可靠, 而且可测量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任何一点的瞬时速度,故经常在科研中使用。人体某一 肢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运动速度的测量,可通过高速摄影的方法进行,但这种方法的可靠 性较低,测量的技术性较强。动作频率的测量可采用电子计数器进行。

(2 )力量素质测量

力量是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是以人体所承受的最大负荷量来衡 量的。根据力量素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爆发力、力量耐力、最大力量三种。爆发力 的大小取决于肌肉力量大小与收缩速度两个因素,用公式表示为:爆发力=力量X速 度。它与肌肉的功率大小是一致的。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进行工作的能力。肌肉耐 力相当于肌肉做功的能力。最大力量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产生的力量的最大值。根 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又可将力量分为动力性力量(等张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等长性力 量)两种形式。力量的测量形式一般分为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两种测量形式。相对力量 是以受试者在测验中所承受的负荷质量与其自身体重之比作为成绩的一种测量方法,如 背肌力/体重、握力/体重、纵跳测验等。绝对力量是以受试者在测验中所承受的最大 负荷量作为成绩的一种测量形式,如举重、握力、背肌力测验等。


  • 爆发力的测量


可用测力台或CYBEX电脑等动测力系统进行测量。动力性爆发力可用纵跳、立定 跳远、双手掷铅球等方法进行测量。

力量耐力的测量 动力性力量耐力可用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立卧撑等进行测量。 测量时,一般不限时间,要求做到力竭为止,测量完成的动作次数。

最大力量的测量 动力性最大力量可用测力台或CYBEX电脑等动测力系统进行测 量,也可用负重引体、负重半瓣起或全蹲起、卧推杠铃等方法进行测量。静力性最大力 量也可用握力计、背力计进行测量。

  • 力量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负重测量最大力量时,要根据受试者的能力,选择适当的重量,避免负荷过重 或过轻而导致测验无效。

同一受试者的不同属性的力量测量结果不具有等价性。所以测量力量素质时要充分 考虑专项的特点和要求,如柔道运动员的力量测量应重点考虑爆发力和力量耐力素质。

力量测验要充分考虑受试者完成动作的身体姿势、动作规格、用力的方式和方向等 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使用留针式仪器时,每次测试后切记使指针回零。

(3)耐力素质测量

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及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按照参与人体活 动的器官系统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按照运动过程的代谢特点又可分为有氧耐 力和无氧耐力,按照身体的部位又可分为全身耐力和局部耐力,按照人体的素质特点也 可分为一般耐力、肌肉力量耐力、速度耐力。

  • 一般耐力测量


一般耐力泛指人体进行一般工作的抗疲劳能力。可用1500米跑、12分钟跑等测验成 绩评定一般耐力水平,也可用最大摄氧量(测量方法如前所述)评定一般耐力水平。

  • 力量耐力测量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疲劳的能力,即肌肉在长时间内进行收缩活动的能 力。测验方法如前所述。

  • 速度耐力测量


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快速运动的能力。测验方法可用200米、300米、400米跑 等成绩评价速度耐力水平,也可用速度储备值(C)评价,计算公式为:

C = t/n - t?

ti为速度耐力测验跑完全程的时间

n为速度耐力跑全程距离比100米跑距离的倍数

t2为100米跑时间

  • 耐力测量的注意事项


进行耐力测验时,受试者往往承受极限负荷的运动,应做必要的宣传鼓动工作,以 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以反应出受试者的真实水平。

进行肌肉耐力测验时,每名测试者负责一名受试者的测验,并及时、明确指出错误 动作。不计错误动作次数。

耐力测验不能连续重复测量,均测一次,测验前应向受试者做一定的示范,使受试 者明确测验的要求和动作规格。测验后应嘱受试者自行放松。

(4)柔韧性测量

柔韧性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 力。人体各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不仅与关节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也受到关节周围的 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影响。

柔韧性的测量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测量关节或关节活动的角度,如转体的角 度大小可反映躯干绕纵轴旋转的范围;另一种是测量线度,用直尺或挠度尺进行测量, 如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劈叉、桥、转肩等。线度的测量结果受人体长度指标的影 响,如桥高受脐高的影响,我们可用脐高-桥高的差值评价柔韧性的好坏。柔韧性还可 用图片解析、电子测角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柔韧性测验前应做好准备活动。测验时动作用力勿过大、过猛,以免拉伤。受试者 在测验中应与测试者配合,当身体处于最大伸展部位时,要尽量稳定一定时间,以便测 量。测试者动作要快速、准确。

浏览2,2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