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运动员有了夺标欲望和思想,还必须具备夺标的技能。柔道训练中技术、体能 的训练是主修课,每天的训练均有安排,而且是无数次重复。运动员参加比赛战胜对手 要靠充沛的体力,精湛的技艺,顽强的作风。柔道的技术动作很多,在全面学习的基础 上要确立几项主要技术作为该运动员的得意技,作为比赛时战胜对手的绝招,使对手防 不胜防。
(-)运动员个人得意技的设计
运动员个人得意技的设计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进行。要依据运动员的身高、体 重、力量、速度等条件,设计出适合个人使用的技术。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辽宁选手刘 胜刚为例,他身高2.04米,体重135公斤,身体匀称,力量大,在同级别中算是人高 马大,使用内股、大外刈、外卷以比较合理。如果让他弯下腰去做抠腿、抱腿,就难为 他了。又如湖南选手肖德强,在81公斤级运动员中他是最小的,力量也不大,但他速 度快,而且灵活,背负投是他的得意技,因为他的上肢力量也不大,拉不回对手,他只 能利用速度,快速地钻进去,在国内比赛中几乎人人都吃他这一招。有的高水平运动员 被一致认为是个好料,但是由于得意技设计得不合理,在运动生涯的黄金时代始终未能 展示自己的才华,十分可惜。
(二)体能在比赛申的作用
体育比赛是很残酷的,没有强劲的体能作后盾,难以问鼎,尤其是柔道比赛,有时 一天之内要比赛5~9场,到最后决胜时刻,场与场之间只能休息10分钟,每场比赛都 要全力以赴,因此,运动员的体能好坏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体能不支,速度、力 量都会大打折扣,得意技也就难以奏效,战胜对手就会成为泡影。水平较为接近的两名 运动员比赛,体能好的往往能笑到最后。然而,在我们的柔道训练中,重视技术训练, 忽视体能训练是普遍现象,与日本、韩国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的体能较差,我们的 运动量是日、韩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特别是男子明显不及日、韩选手,我们与他们 的差距主要差在体能上。
在国内省、市队中,辽宁男、女队多年来保持了领先水平,这与他们的训练时间 长、实战多、强对抗多有很大的关系。天津女柔进步神速,她们也是训练时间长,强对 抗多。例如在国家集训队,她们随国家队练完后,经常单独加练。她们在国内外重大比 赛中取得了优异战绩,与她们的体能强劲有一定的关系。
在柔道比赛中,前三分钟是拼技术,后两分钟是拼体能,因此,决战时刻是体能的
较量。
(三)速度、力量在比赛中的作用
柔道运动是身体接触的对抗竞技运动。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速度、力量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速度和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使技过程中又是互相协调的。速度快 力量小一点能完成一个技术动作,力量大速度慢一点也同样能完成一个技术动作。要完 成一个技术动作,首先要有正确的站位、有利的把位和施技的时机。在这个前提条件具 备的情况下,就要看作用于对手的速度、力量所产生的作用力是否能超过对手的阻抗 力。超过对手的阻抗力,施技就会成功;反之,施技就会失败。
通过比赛中一个完整技术解剖分析,就可以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找到问 题的症结所在,再回到训练中去强化不足的地方,提高使用技术的成功率。
四、从比赛中看适帝员的底木甄.用
在柔道比赛中的战略战术,讲的是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斗智斗阵法。两强相遇智者 胜。战术运用合理,强者可以更强;速战速决,以较小的代价获胜,以弱胜强的范例也 比比皆是。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比赛,战略战术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要分析对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之处还有哪 些、对手的长处有哪些、弱点又在哪里,对于这些必须做到赛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扬 长避短。比如一名经验老到、技术较好,但体能较差的选手与年轻气盛、体能较好、技 术较差的选手对阵,从战略上考虑,前者要靠自己的技术和经验速战速决;而作为体能 较好、技术较差的选手,就应制定打持久战的战略,前2~3分钟与对手拼体力,做到不 失分、不失大分,加快进攻节奏,不给对手喘息的时间,追着打,制造对手消极。待到 后1~2分钟对手体力不支时,进攻的成功率会相对较高,有望获胜。
从战术上考虑,体能较差的选手可以使用技术上的变化,声东击西,创造进攻机 会,攻其不备,也可利用对手的进攻寻机反攻;而体能较好的选手就要注意进攻中的防 反,防止上当受骗。具体到一个技术动作上,要努力限制对方得意技的一把手,先是不 给对方这把手,一旦对方抓到这把手,就应立即设法解脱,万一解脱不了就应通过变化 进攻手法化解这一把手,使对方的得意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比赛过程中各种情况都随时可能发生,不可能完 全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战略战术运行,因此,作战方案应有几套,做到心中有数,兵来将 挡,水来土掩,尽量想得周到一些,做到有备无患。但比赛中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不 可能使比赛中出现的情况都在你的预料之中,一旦出现新的问题,教练员、运动员都要 冷静地思考,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对方的优势,走出被动局面。运动员 的应变能力,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
战略战术是衡量运动员实力的重要磋码,我国柔道运动员在这方面大有潜力,有待
进一步挖掘。
五、从比赛中看逼_勒员的2理素质
一名高水平的柔道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他的技术、战术就可以在比赛中 充分发挥,就可以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相反,心理素质欠佳,在比赛中学到的技术难 以施展,制定的战术难以应用,能赢的比赛拱手让给对方,因过度紧张而输掉比赛的现 象是屡见不鲜的。
参加比赛时紧张,这是运动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有的赛前出现吃饭不香、睡觉 失眠,甚至想到比赛就出虚汗,一上场就找不到北,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有差别的,但是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害怕比赛的心理。初次参加比赛谁都会紧张,但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比赛次数的增 加,紧张的心理会逐渐减弱。运动员参加比赛怕什么呢,无非是怕输掉比赛,怕遇强 手。一听说对方过去比赛成绩如何好,认为自己不可能取胜,失败是肯定的,有了这样 的思想,失去了取胜的信心,失去了取胜的勇气,再好的技术、战术在比赛中也难以发 挥。有的遇到不如自己的对手容易产生骄傲,不认真去准备,可是遇到开局不利的情况 又会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教育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敢于 碰硬,敢于和强手一争高下。能与强手一起训练和比赛,是提高运动水平的绝好条件。 如首次在教学比赛中,不到20秒钟你就“一本”输掉,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在平时训 练中,多次反复与该运动员交手,寻找出不吃动作的技法,在第二次同他进行教学比赛 时,就可能出现3分钟也没有输掉比赛的情况。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 励,运动员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心理方面可能会产生质的飞跃,由怕与强手对阵转 而主动要求与强手对阵,找到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捷径。
一些无名小辈战胜名将强手的事例举不胜举,如第26届奥运会上48公斤级的决赛 是在日本名将田村亮子与朝鲜17岁的中学生桂顺姬间进行。人们普遍看好日本选手, 因为近几年在国际大赛中,只有中国的李爱月与她有一拼,李爱月已被淘汰,都认为这 一场决赛没什么悬念,日本记者已把稿件写好,就等比赛结束立即发回日本庆贺。而朝 鲜选手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没有一点儿名气。前两分钟田村亮子始终没有抓到得意 技背负投的把位,有点儿着急,心里发毛,这是事先没有料到的,企图改用别的技术进 攻也没有奏效。进行到3分30秒时使用内股没有成功,反被朝鲜选手压下去输一 “效 果”分,还有不到30秒钟,日本选手已经乱了方寸,离比赛结束还有6秒钟时,日本 选手勉强使用背负投跪地又被判罚“消极”,大势已去,朝鲜小将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 创了柔道国际大赛的奇迹,可谓精典之作。
朝鲜选手桂顺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虎口里拔牙,树立了取胜的信念。 她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4分钟始终没给日本选手田村亮子得 意技的把位,而且有效进攻次数也多于日本选手(大部分是反攻)。
另外,运动员比赛前都会做一些心理准备,可是有的经不住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领导者接见的讲话、领队和教练员的谈话,都会或多或少地给运动员增加一些压力, 有的会把压力变为动力,然而有的却可能成了包袱,关键是运动员自己能否以一颗平常 心对待这一切,要冷静地思考赛前、赛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浏览5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