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度撰《益部谈资》:“有夔州府城西开元寺……国初 张三丰与僧广海善,寓于寺者七日,临别赠诗云:深人浮屠断事 情,奢摩他行恰相应。无花隐隐呈微瑞,风叶琅琅泳大乘。密室 尽间云作盖,空亭夜静月为灯。魂销影散无何有!到此谁能见老 僧。并留草履一双,沉香三片而去。后海以诗及二物,献之文 皇。,’
武当山玉虚宫,有万历五年(1577年)《重建仙楼碑记》 云:“文皇帝特遣侍郎胡持书延请,仙隐而弗见,潆奉其笠、 杖而还。”此碑完好无恙,乃是提督大岳太和山,内官监太监柳 朝立。
朱国桢撰《皇明史概》有云:“文皇遣胡潆实是访张三丰 ……三丰曾到武当,故有此行。今其铁笠犹藏山中,大如伞已 略有破碎矣。”此书自序写于隆应四年(1570年),说明当时铁 笠还在,何时毁坏,不得而知。
宝鸡金台观,知县朱炳然刻石诗云:“宝鸡金台观乃张三丰 修真处,三丰九节杖、混元衣在焉。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 接太清。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闻月野鹤亦自适, 流水桃花空复情。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此碑无 年月记载,朱炳然任宝鸡县令,是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纂修《宝鸡县志》,碑也只有在这段时间所刻。另有一碑为范宗 镇《谒仙师张三丰洞》题咏有“九节苍藤杖还在”之句。
王兆云辑《白醉琐言》记有:“三丰异物,张三丰在甘州, 留三物而去,其一蓑笠,其二为药葫芦,人有疾者,或取一草投其中,明旦煎汤,饮之疾立愈。其三为八仙过海图,中有寿字 ……皆为中贵取去。”但不知此书撰于何年?好在前有王世贞订 阅,此物当时在张指挥家。
《献徵录•张三丰传》有:“尝至甘州张指挥家,遗一中袖 及葫芦……所留杨氏小鼓,戛大镛不能混其声。”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纂修《岷州志》,乾隆元年(1736年)的《甘肃通 志》亦有记载,文字微异,内容完全一致。
《赛林杂俎》中有《张三丰食器》云:“尝居颖州迎样观, 遗像一、食器一、容斗许,署贮肉不腐。混元衣一,久而如新, 好事者,易其领辄败。冠一,质古有摩云态。”尹继善等纂修的 《江南通志》云:“迎祥观……遗有混元衣,衣至今犹存。” 《安徽通志》和《阜阳县志》中也有记载。张三丰弟子张古山 居住迎祥观,在永乐时,任武当山太和宫提点之职。
浏览1,0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