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圈拳
左圈拳
圈拳是一种横向内击的进攻拳法,可以结合实战技击桩的高低变化击打 对手的侧向,进攻时可根据情况击打对手上盘、中盘、下盘各部位。
例1双方对峙时,突然(向前进步)鸡形步向左闪步,左圈拳抢攻对方 头部右侧。
例2双方对峙时,突然向前进步,俯身左圈拳抢攻其腹部。
例3对手左圈拳进攻上盘,我向左闪躲的同时,左圈拳反击其头部。
例4对手右圈拳进攻上盘,我缩身神龙出水闪过,既而左圈拳反击其 肋部。
例5对手以钻拳向胸腹部进攻,我右手下压断开,然后以左圈拳反击 其头部。
例6对手右横踢腿向中盘进攻,我左手外截挂断,然后急步以左圈拳 反击其头部。
右圈拳
右圈拳也是一种横向内击的进攻拳法,它的特点是能充分借助整体拧劲 转腰的力量,杀伤力较大。但因其进攻路线长,击拳幅度宜小不宜大。此拳 法多用于以冲拳开路,再施之联击,或防守后反击。
例1双方对峙时,我左圈拳佯攻其头部;对手举臂防守的瞬间,我下 身右圈拳击其左侧肋部。
例2双方对峙时,我俯身以左冲拳虚晃,佯攻其腹部,继而起身右圈 拳击其头部(上下龙形)。
例3对手右蹬腿进攻中盘,我以左手刀挂防守,进步以右圈拳反击其
中盘。
例4对手右钻拳进攻腹部,我左手向里垂肘防守,右圈拳反击其头部。
例5对手横踢腿进攻上盘,我左手挂断防守,进步并用右圈拳反击其 胸部。
三、 钻拳
钻拳是一种近身交战的拳法,由于击打距离短,适合近距离实战运用。 双方接触时,正面攻击对手下颌、胸腹、裆部。
左钻拳
例1对方左钻拳进攻胸腹部时,我沉身左转右压肘后,以左手钻拳反 击其上盘部位。
例2对方突然上步欲抱腿摔时,我沉身以左手钻拳反击其头部。
例3对手以左圈拳击头部时,我右手挡断,沉身,左手钻拳反击其 腹部。
右钻拳
例1对方右圈拳攻击上盘左侧时,我左手拦断,右钻拳反击其躯干以 上正面部位。
例2对手右钻拳向胸腹进攻时,我左手横肘防守,右手钻拳反击其 中盘。
例3对手进手进击,或欲抱腿摔时,在其上步俯身的同时,我右钻拳 反击其头部。
四、 炮拳
例1对手左圈拳进攻时,我侧身用右小臂格挡,随即用左炮拳攻击其 面部。
例2对手进步用右手冲拳进攻时,我侧身用左手偏刀;同时,用右手 炮拳攻击对手头部。
五、 劈掌
劈掌是一种由上向下方劈打的功夫,实战中常用于反击对手头部、面门、 背部等。
例1当对手冲拳进攻时,我一手下压,另一手向下劈击。
例2当对手进步俯身抱腿时,我用劈掌击其后脑。
六、横拳
横拳是用横劲进攻的功法之一,并借用于转体的惯性,适用于较隐蔽、
突然的防守反击。
例1双方对峙时,我先以左冲拳虚晃佯攻,继而右脚摆步,左脚扣步, 身体同时右后转,右横拳横击对手头部。
例2对手用左或右冲拳攻击上盘时,我施展游龙步,身体右转180。, 右横拳横击其面部。
例3对手连续进击,我在退守中运用猴形突然转身,以右手横拳反击 其侧面部位。
七、崩拳
崩拳也是一种直线进攻的功法,特点是隐蔽性强,常使对手防不胜防, 是进攻与防守技法中常见的功法之一。
例1在双方对峙的状态下,我抢攻对手中上盘。
例2当对手左圈拳攻击上盘时,我沉身闪过;同时,用左手崩拳反击 其裆部。
例3当对手上步左右冲拳击我面门时,我后退半步,两手左右偏刀防 守;同时,左手崩拳反击其上盘。
第三节进攻技法组合
一、组合训练
散手进攻技法的组合千变万化,既有两三个技法的组合,也有五六个技 法的组合,但组合训练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动功的转换合理性和在实战中 针对性而设立的。
上下组合
动功技法应有上有下,手脚并用,或用螺旋力接踢打,或用踢法接摔法。 同一技法应做到上下运用,要尽量扩大打击面,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使其顾 此失彼。
左右组合
动功要忽左忽右,左右连环。如左圈拳进攻对手头部,紧接右马形腿击 其肋部。
横直组合
进攻路线走游龙步,纵横交错,使对手无所适从。如进步以左侧马形腿 进攻对手,紧接右手冲拳击其头部。
真假组合
动功要真真假假,真假结合,以假乱真;要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 互用。在发力的力度上,虚则轻而灵活,实则重而凶猛,使对手防不胜防。
二、拳法组合
左冲拳一右圈拳;2.左冲拳一右冲拳;3.左冲拳一游龙右横拳;4.左 圈拳一右钻拳;5.右圈拳一左钻拳;6.左冲拳一右钻拳;7.左钻拳一右圈拳; 8.右钻拳一左劈掌;9.左崩拳一右冲拳;10.右钻拳一左炮拳;11.右炮拳一 左横拳;12.左右冲拳一左圈拳右崩拳。
第四节防守技法训练
防守技法是本门功夫散手系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防守技法运用得好坏, 直接影响着成败。防守技法一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二能为反攻提供有效的保 证。而科学的训练方法又是掌握防守技法的重要条件。
个人模仿练习
在老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要反复模仿体会防守与反击中的应急方法,边 做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假借练习
想象对手的进攻,练习相应的防守动作,经过反复强化,形成正确的本 能条件反射。
不接触的攻防训练
在老师的辅导下,预先设定好进攻的信号,与对手相隔一定的距离,自 己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防守动作。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初习者的害怕心理, 去除紧张情绪,既能保证技法的质量,又能提高反应能力。
接触性的攻防训练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互相接触。为进一步提高 防守的实效性,进攻的一方用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以及运用方法的由简到 繁,都要根据练习者的能力来调节。两人练习时可先从定式和活步移动位置 开始。定式练习可以节省体力,增加发力的密度;而活步移动练习可以兼练 各种步法,判断距离,更加符合实战。
进攻与防守反击训练
专门性的练习防守,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掌握了基本功 法后,要进一步把防守与反击结合起来。在训练中不要为了防守而防守,防 守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进攻。防守应是积极主动的。准确、巧妙的防守, 一则能保护自己,二则能为更好的进攻创造条件。
防守技法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闪躲防守,即通过身体各种姿势的变化 与位置的移动达到防守的目的。例如防对手的圈拳时,身体神龙出水躲过对 手的来拳。另一种是通过身体接触上的肢体断手达到防守的目的。如对手以 左边扫腿攻击我头部时,我以左手格断拨防守等。两种防守技法有不同的特 点,闪躲防守能充分发挥全身的攻击作用;接触防守有着较大的保险性,与 前者相比较容易做到。在实作中,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防守技法。
防守技法总的要求是针对对手进攻的时间,运行的路线,攻击中动作的 假象等反应敏捷,做出准确的判断。两种防守法的技法要求是有所区别的。
闪躲防守。要时机恰当,位置准确,整体协调,不早不晚。
接触防守。要求防守面大,动作幅度小,还原转换快。
—、横刀左冲拳
对手出左冲拳向我进攻时,我出右手横刀。与对手各持虎抱头格斗姿势 相对,让对方慢发左冲拳,然后我用后手掌横刀,挂偏对方的出拳。在实际 防守和对攻练习时,眼睛要照顾全身各方,眼神要聚,精力保持集中。
二、 横刀右冲拳
对手出右冲拳攻击,我左手横刀,并用右冲拳攻击其下颌。如自己的位 置不利,或出拳时落空,就应立即用左手横刀偏其右冲拳。
当对手出左冲拳攻击我的身体时,我向左转身,用右前臂或肘部横刀防 住。对手出右冲拳攻击身体时,我向右转身,用左肘横刀防住。
三、 横挂左右钻拳
要横挂住击向头部的左钻拳,我需用右前臂,随后右手上钻拳攻击对手 下颌;出左前臂横挂住攻击头部的右钻拳,再用栽拳和上钻拳回击。
四、 循环手封上钻拳
当对手出右手上钻拳攻击我的头部或身体时,我可将前手或小臂压在对 方的手或前臂上,随即出左手钻拳攻击对手耳根部。
五、 刀拍
当对手出左冲拳攻击头部时,我用右掌拍刀,这时对手的掌便滑过你的 左肩。刀拍不会影响自身平衡,但会使对手失去平衡,然后我用横掌回击。
六、 推拍
当对手出右冲拳攻击头部时,我用左掌拍开对手手腕,随即用右手冲拳 回击。
七、游龙转位
游龙防守可使对手的发力落空。这是最好的防守方法,因为它能让对手失去平衡,为还击创造有利条件。游龙转位可使对手难与你接触,并且还容易失去平衡。游龙转位可通过侧向滑行、穿手进步、摆扣步来完成。
八、 闪躲
当对手用右手冲拳攻击头部时,我收肩、下沉,闪到对手右侧,使对手冲拳落空。多次磨合练习后,你便会轻而易举地闪躲开右冲拳,用右冲拳进行还击。
九、 虚实躲闪
虚实躲闪的目的是让头部成为活动的目标,这样一来对手就无法确定你 要朝哪个方向躲闪。虚实躲闪的步子要小步、中步、大步进行调节,才能起 作用。
对手出左钻拳攻击头部时,我步子迅速调节,身体闪到右侧。当对手拳 直接从你的头边掠过后,我步子变小,起身用右手冲拳攻击对方下巴。
当对手出右钻拳攻击头部时,我步子虚实变换,身子闪到左侧,随之步变小(三七)起身,用左手钻拳攻击对手耳门。
防守不仅能避免被对手击中,还能出手还击。
十、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是一种综合技法,它是由防守与进攻技法组合而成。防守反击
技法运用得成功与否,除了正确熟练地掌握防守与进攻技法,使其达到本能 自动化外,还需把握防守反击的时机和培养学员防守反击的潜在意识。
.培养防守反击的意识,关键是要克服心理上的不利因素。有的学员在实 作中缺乏自信心,使用技法时就犹豫不决,往往错过了反击的时机。也有的 畏惧被对手击中,消极地闪躲。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散手训练中解决好。
防守反击的形成有以下两种:一是先防守后反击。例如,对手以左腿进攻,我拍压防守后,足踏中门进身反击。二是防守的同时施以反击。例如, 对手用右圈拳进攻,我侧身以左冲拳还击对手头部,以直破横,后发先至。
十一、沾衣十八跌
跌法,也叫摔法,是本功散手技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成功地运用跌法功夫,是战胜对手的有效手段。施展精妙的跌法功夫,还会给对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压抑,极大地消耗对手的体力。这是因为对手在被跌倒后,为 了避免身体受到强烈的震动或碰压而憋气,致使肌肉紧张,导致不敢发力打 击,只能被动挨打。
散手中的跌法,是根据对手的姿势、距离、远近,运用灵活多变的技法 跌倒对手。有主动进攻的跌法,也有被动反击的跌法;有在远近距离踢打中 发力的跌法,也有近距离贴身的跌法,还有使其落空的空间跌法。
在散手搏击中运用跌法,是以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的:一是抓其把位, 二是近身贴靠,三是施展技法。
什么是抓其把位呢?即在进攻、防守和反击中,接近对手,施用蛇缠手 功夫,对其身体各相应部位进行牢固的控制。
贴靠即是控制住把位后,用自身身体贴靠对手的身体,以杠杆力掀动对手重心。
施展技法,即实施运用各种跌法制服对手。
抱跌是跌法中最常用的跌法,它可以在进攻与防守的任何情况下使用, 故也是散手中使用最多的跌法。其要点是在瞬间接近并贴靠对手,实施跌技。
主动进攻跌法
甲乙双方互站左技击桩姿势。甲左脚进步,右脚随之跟步,以左手冲拳
击打乙面门,乙迅速向后退步避让甲的进攻。甲再向前进左脚,跟右脚,弹 回左冲拳,出右手冲拳击打乙头部,乙头部迅速向左偏,闪避甲右冲拳。甲 左脚扣步游龙,向右转体,右手边弹收边向右刀抓乙左手臂;同时,左手从 乙头右侧穿手绕缠乙颈部。上动不停,甲右脚并靠左脚,夹颈过背将乙跌翻 在地。
,3& 点,
双拳连环出击要快,迫使对手只能退避,以近身蛇缠手奋力贴身。
后发制跌法
甲乙双方互站左技击桩姿势。乙以左手冲拳击打甲头部。甲头边偏,左 脚向前游龙扣步的同时,右手向前、向外偏刀勾挂对手左臂,左手从乙右肩 上绕于乙颈部后。上动不停,甲后脚并靠,身体贴紧乙身,左手猛夹乙颈部 过背将乙跌翻在地。
闪避要快而准确,右手勾挂要及时,贴身要紧,协调连贯。
缠抱跌法
双方缠抱时,甲右手抱乙右腰后。甲右手迅速断开乙左手的同时,右手 从乙右肩上绕缠乙颈,右脚游龙摆步向右转体,以左后背顶贴乙腹部。上动 不停,甲左手缠夹乙颈部过背将乙跌翻于地。
妄点
游龙转身要快,身作螺旋,借转体之力断开乙手。
防腿击跌法
对方左腿站立,右腿向我上盘踹击。我迅速龙形俯下;同时,左脚向前 寸步,双手龙形盘柱,抢对方支撑腿;双腿龙形上起,使对手支撑腿离地; 同时,左肩向上扛起对手右膀,转腰螺旋,将对手横跌出去。
暮点
下龙形要快,抢腿后龙形上起,肩扛螺旋同时完成。
左拳假攻,抓脚劈掌跌
对手以左虎抱头技击桩站立。我左脚突然前进半步,靠近对手,用左 手冲拳假攻对手中盘。
±动不停,当对手上体后仰躲开时,我趁机俯身迅速用右手抓住对手 左脚上带;同时,左足踏入对手两脚中间,绊挂其右脚;同时,左拳变掌劈 击对手中盘,使对手重心移至下盘根部之外仰身跌倒。
戛点
以假乱真,抓脚时要快,龙形迅速起身上带,以防对手拳脚击我头部。 上带、绊腿、劈掌等要同时完成。
格挂防守,过背跌
双方虎抱头技击桩姿势站立。对手左脚在前,用右圈拳攻击我左太阳 穴。我左脚在前,用左小臂向外格挂对手右小臂。
上动不停,我后脚迅速向对手右脚前面上步,左拳内旋抓握对手肘关 节,左腋夹住对手右小臂,右臂向前挂搂对手脖子,左脚后插螺旋向左拧身, 弯腰低头,将对手从我背上跌出。
抓挡、上步要连贯。右臂搂颈时,身体一定要紧贴对手,拧身、弯腰同 时发力。
劈脖顶胯跌
对手右脚在前,右手冲拳击我面门,我向后闪过;同时,用左掌向外偏刀。
当对手冲拳回收时,我瞬时身体前移重心,右脚抬起,向前落于对手身后;左掌反抓对手右手腕向左后牵拉,右掌向对手左颈部连劈带推;同时, 身体向左拧腰转体,把对手跌倒。
要点
动作要连贯,快速凶猛。上步要及时,劈脖与右胯后顶腰以及拧腰转体 要同时完成。
抱腿抹胫跌
(1)双方以左虎抱头技击桩姿势站立。对手以右腿横弹踢我左侧上盘时,
我身子迅速向左拧转体;同时,双臂横肘,以两小臂向前格断其来腿。
(2)紧接上动,左手下插并向外、向上抄抱住其腿,右掌向前贴住对手, 并向左后下方搬其脖颈;同时,起右脚拦踢对手支撑腿胫骨,将其跌倒。
要点
抄抱腿时要及时;断抱结合;抹颈、拦踢、插腿要整体、协调,一气呵成。
第五节散手战术运用
—、速攻战术
速攻战术,是指在没有虚晃及假动作的掩护下,使用技法进攻对方。运 用速攻战术须具备以下条件:
当对方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位速度没有自己快时;
当对方的攻防动作不够熟练时;
当对方体力不足时;
当对方的防守姿势出现空隙时;
当对方的距离不能有效的进攻时。
二、 强攻战术
强攻战术是指硬性突破对方的防守后发出的攻击。运用强攻战术须具备 以下条件:
我力量、速度、耐力素质比较好,但技术不如对方;
我身体素质好,技术比较全面,但经验不如对方;
对方的近战能力较差时;
对方的耐力比较差时;
对方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时。
采用强攻战术,以扰乱和破坏对手的心理平衡、战术准备和距离感,猛 冲猛打,乱中取胜。
三、 矛盾战术
矛盾战术是有目的地造成对方的错觉,把对方引入歧途,实施真正的进 攻。在散手对抗中,矛盾战术是最为常见的战术形式之一。
随着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当对手动作反应快,防范能力强时, 我直接进攻容易被防守、截击或反击,这时可用左右、前后、上下的虚晃动 作,指上打下,指下打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来改变防守姿势,变被动 为主动,寻找进攻机会,提高进攻效果。
四、迂回战术
迂回战术,是指利用步法的移动从侧面进攻。“有力当中上,无力走两旁”。当对方的动作力量大,正面攻击火力强,或者对方集中注意力进行正面防守时,我采用迂回战术,向左右两侧移动步法,既可避其锋芒,又可制造 战机,敌以直来,我以横取。
我们知道,直线比弧线短,抵达动作快。但散手的弧线动作又可以破直线。迂回前进,可调动对方随之转动,破坏对方的动作习惯而产生战机。在 步法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移动的方向、角度和距离,要注意进攻时机,更 要注意步法的灵活性和身体位移的突变性。
五、 制长战术
制长战术是采用相应的方法,制服对方的技术专长,使其不能正常发挥。 相对来说,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这种技术专长是本人取胜所依靠 的主要手段。针对对方的擅长制定战术,使其擅长不能正常发挥,从而被迫 采用其他的功法,无疑是取胜的法宝之一。
六、 制短战术
制短战术,即集中力量专门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制其之短。每个搏击 者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有的防拳能力差,’有的防腿能力差,有的防摔能 力差,有的防上能力差,有的防下能力差,有的某种身体素质差,有的基本 72 动作差,等等。采用这一战术,关键是要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弱点。这可以通 ―— 过实作前对对方以往实作情况的回忆或者借助于对方同第三者实作时进行分 I 析。除了实作前“探路”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作中进行观察,通过几个回合 的试探性进攻,迅速制定自己的战术。
七、 多点战术
多点战术是指进攻点立体交叉,全方位攻击对方。当一个练功者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其采取单一方法的进攻,容易被其防范或反击。只 有采用上、中、下,正面、侧面的手法、腿法和摔法,使进攻点不断变化, 且进攻不规律,扩散对方的防守注意力,才能使对方防不胜防。这样才会牢 牢地掌握主动权。
实施多点战术,要求技术全面,头脑清楚,并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动作转 换协调能力。实施多点战术,在做身体重心高、动作幅度大、运动路线长的 动作时,要有防备对方抱摔的措施。
八、重创战术
重创战术是用力量打击对方,使其失去战斗力。实施重创技法,要具备 一定的身体条件,具备一定的功力。当自己的攻击力和技法比对方好,但耐 力差,或者攻击力量好而技法不如对方时,可以寻找、制造机会,用重拳或 重腿打击对方。
实施重创技法,一是自己的手法、腿法要有极大的功力;二是要准确、 果断、迅速、有力地打击对方抗击能力差的部分。
九、突袭战术
当对方动作刚摆好,或对方正在调整自身,或当对方出拳、出腿还原停 止时,我突然发出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达到突然 袭击的效果,名曰:“冷劲”。
十、反击战术
武术历来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主动进攻改变原有的姿势,身体 各部位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能在防守的同时或之后进行反击,必胜券在握。
当遇到性情急躁,缺乏实战经验,喜欢猛打猛冲的对手时,可以反击技 法为主,主动攻击为辅,以主动进攻掩盖自己的反击战术意图。同时刺激对 方,使其更加急躁,为反击战术的实施创造条件。反击技法有堵击、触击、 抓击、顺击、闪击和退击等。
十一、体力战术
体力战术是指在技击格斗中有使不完的劲。如果对方上来凶猛而耐力差, 应先防守消耗对方体力,然后进行打击。如对方没有杀伤性的功夫,便可防 住自己的要害部位对其进行打击。
十二、精神战术
精神战术是在技击中隐蔽自己的实力,麻痹对方,给对方造成错觉,激 怒对方或松懈对方的斗志。在技击格斗中采用强攻战术,佯攻战术,长短战 术,死门、生门、克门、休门战术等,迫使对方紧张、急躁、恐惧、气馁, 最终导致失败。
躺助功法
—、球、剑、杆
拳击、散打、泰拳等中外武术都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辅助训练体系,他们 普遍采用打沙袋、举重物和击打实心球的方式增加机体肌肉爆发力来提高击 打力量。本门功法也有自己独特的辅助手段,在桩功、试力、发力有一定水 平后,空练不会再有大的提高,此时须借助器械的练习,才能进一步提高体 内劲力和身法的变化。浑圆球、游龙剑和抖大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学生接受训练后,身法、步法、发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为下一 步断手、散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几种功法也是老一辈武术家们必修项目。
浑圆球
浑圆球是将谷物和数十味中药混为一体,缝入大小不等的球形袋中,吊 在与头、肩、胸部等高度的地方,以炮拳、圈拳、削掌等各种拳法任意击打。 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可以自由组合。要将平时桩功、试力所求之力量,充 分体现在击打时。击打不要固定同一方向和位置,步法要不断调整,这样球 会从不同的角度反弹回来。练习的关键是要一触即发,身法及时调整,做到 “灵机一动鸟难飞”。随练习水平的提高,还要逐步增加球的数目。击打方法 不变,但难度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前后左右都有吊球st,击打时要左闪右避, 前仰后合,人在球中走,球随人变,大球寻找爆发力度,小球寻找身法灵敏, 充分体现了武术中的拳打八方,浑身是眼。
游龙剑
游龙剑须将眼神、身法、:步法融为一体,演练起来静如处子,动如惊蛇, 身剑合一;小到精细入微,大到气贯长虹。但不能像套路一样练习,它只是 求劲的一个法门。要着重体会两腿的虚实变化,重心的转换,身剑的协调。
在撩、弹、云、抹、刺、劈时,将体内劲力流畅地传到梢节,力达剑尖。通 过训练,可以化去身上的浊气、滞力,从而达到周身通灵,劲达四梢的要求。 众多的武功练习者,发力时拖泥带水,不能力达三节,浑身的力量都捆在了 身上,其问题就出在身体各部太僵,只有全身松柔下来以后,力量传导才能 顺畅。剑法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练功者兴趣,而且会柔化体内劲力,是一项 必不可少的内容。
抖大杆
抖大杆最早来源于八卦门的五虎断门枪。我们现在去掉枪头,取其中几 法作为练劲的功夫。大杆长3~4米,选用柔中带刚的白蜡杆。要有一定的功 力时,才能将大杆挥舞起来。功力不是先天的本力,是有高度灵性的活力, 只有经过刻苦练习,才能做到协调一致地将全身206块骨骼一起抖动,拧成 一股螺旋力,于杆梢、杆身任意调配劲力,体现出气势神韵。初习者要按“合 拿扎、拧缠滑、撩挑拴、劈崩砸、摇断抖、截拦贯、提挡架、背抱横、分锁 举”等来练习。
二、挥浪、游龙、惊蛇、白鹤
挥浪
假借自身立于海水之中,凝神定意,双臂挥动,缓缓而行,海水随之荡 起阵阵波浪。此时风起,海浪翻涌,身手向前挥动时,海浪从前方向身体涌 来;身手向后挥动时,海浪从后方向身体涌来,步法、身法随浪而动,像水 中鱼一样,逆流而上,逐浪而行。此功可训练周身处处的矛盾争力,从而迷 -— 惑并打击对手。
游龙
流动不停,曲形而行,巧避锋芒,如蛟龙在大海中舞动双爪,上下浮沉, [: 沉海翻江。上下左右摆动,如乌龙摆尾。拧身争裹快如灵猴,左右扇刀如鹰
翻。在实作中全身螺旋滚动,横取对方,法无定位,形如游龙。
惊蛇
J 如被惊之蛇,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曲折而行,蛇头时而昂起,时而回
缩。停如勒马,快如脱兔,闪避来袭之敌。步走“ ~ ”形,拨草寻蛇,左旋右 转,让敌无法下手。久之可练就惊弹力、惊抖力和惊炸力。
白鹤
如仙鹤在水中翩翩起舞,一会儿欲飞,一会儿独立;或双臂伸出,如翅 挥舞,或飞或落如停似止;或从水中立起,抖动全身;或螺旋打转,飘飘欲 仙,悠然自得。在练习中要以身带臂,配合身法、步法,全方位飘动,练就 闪展腾挪的功夫。
在健舞时,鹤中有蛇,蛇中有鹤,蛇中有龙,龙身蛇腰,挥浪而行,浑 然一体。
健舞具有桩功的静如山岳,试力、找力的行云流水和发力的冷脆快绝。 练者随心所欲,上下前后左右呼应,弹抖惊炸,连绵不断,具有极高的武学 与美学价值。健舞是意拳即兴演练的功夫,对观者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王 萝斋、赵道新等诸位先生都曾即兴演练过。正如王萝斋先生所云:“身动挥 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龙白鹤戏,含笑似蛇惊,肌肉含动力,神存骨起棱, 风云吐华月,豪气贯日虹。精贫出豪举,得闻慷慨声,大气也寰宇,挥浪卷 溯风,吴钩运起吞长虹,发声喊,海洋谷应,龙舞象,飞似梨花影,赋长歌, 整备山河定,七尺躯,任纵横,浑一似山崩潮涌,顿开金锁走蛟龙,打破藩 篱舞。”
三、放松心法
站桩功的锻炼,主要是掌握松静自然。调治疾病与站桩的姿势有很大的 关系,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形体放松
即用意念使头、身与四肢肌肉、筋腱全部放松。放松的方法是做深呼吸, 随着呼吸从下眼皮往下颌经过胸、腹、两腿直至脚趾,特别要注意胯部放松, 使浑身上下没有僵紧之处。所谓得力,就是从外形看,好似软绵而无力,但 骨骼却坚强挺拔,有如木桩冲之不倒,拔之不起之力。
内部放松
是指精神放松。形体放松和抑制意念活动不等于精神放松。只有精神放 松了,头脑会立刻感到轻松,全身才有深度轻松的舒服感。在内外放松的情 况下练功,不仅不觉得时间长,而且越练越不想动。王萝斋老先生在《站桩漫 谈》中讲:“绵绵如醉又如迷”,确实有这种迷人的舒服感。而且收功后,精力 充沛,全身有劲。但初学站桩功者,往往不知怎样使意念抑制,怎样使精神 放松,有的则把意念与精神混淆在一起。在形体放松的同时精神也会放松。 练习几次就能体会出来怎样是精神放松,怎样是意念抑制。如果有的患者无 法闭眼,可以睁着眼练功。睁着眼让精神放松的方法是:两眼往远处平视, 越远越好,以似见似不见的状态为好。看时两眼不要用力。
掌握了这两个方法之后,在练功过程中如果又有杂念活动,则不必牵连 全身,而只从下眼皮向下稍微一领精神就能放松下来。王老所说的“凝神”、 “神不外溢”不仅是为了入静,同时能使精神放松。松与静是紧密相连、缺一 不可的两个方面,没有内部的放松就静不好,静不好就会造成过度的静力性 紧张。站桩功是静中生动,动中求静的一种适宜、轻松的静力性紧张功法。 克里斯托夫•尼克夫教授认为,过度的静力性紧张,可使局部血液供应量减 少;而适宜、轻松的静力性紧张,可使血液供给量增加。所以用站桩疗法治 病的关键就在于此。练站桩功时体内血素的增加自己也能看得见,只要手一 放松,手上立刻会出现比较鲜艳的红色和热量。放松在站桩功里与“入静”、 “姿势”占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练功有素者亲身体会到,姿势与松和静是站桩 功的发动机。三者缺一,就练不出较好的功力来。
口腔放松
牙齿上下衔接,不要用力叩合,舌尖似顶非顶,自然为主。嘴微张,露 一缝隙,以达到舒适为原则。
四、静功心法
静功是指在练功时肢体不运动的各种练功方法。主要的作用是练“内”, 即对机体的内部进行锻炼。
历代养生家对“静”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 练功方法。虽然如此,但他们对“静”在练功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其认识基本 上是一致的。
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它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着,并保 持着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如果阴阳不调,气血不畅,经络不通,则势必引起 机体活动异常,百病丛生,以致夭折。实践证明,内功以各种练功手段,尤 其是静功,做到入静,通过“意”和“气”的锻炼,就能使阴阳得以平衡,气血 得以调和,经络得以疏通,真气得以充沛,人的机体的各个方面得以协调和 平衡,对疾病的防御能力自然日益增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之功效。
浏览1,3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