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现代运动训练包括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对运动员长期系统的科 学训练、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以及为保证以上三个过程顺利进 行的科学管理。而运动员选材则是其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选的苗子是一个没有培 养前途的人,那么,即使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白费。从这个意义讲,“选 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不同的特殊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 特点又决定着他最适于从事的竞技项目。因此,选择最适当的选手,接受特定项目的训 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现代训练对选材予以高度重视的基本原因。运动 员选材是一个科学性要求很高的过程,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是一个建立在多学科综合 的基础上的预测过程,是一个对运动员运动才能以后发展水平的预测过程。所谓运动才 能的预测是指运用有关科学预测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对选材对象的各有关运动性状进 行的测定、测量、分析,并据此对运动员运动才能的以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推测、估 计和判断的过程。而对运动员经预测后作出的终选,就是运动员选材的决策过程。因此, 教练员是否具备有选材的知识与能力,是衡量教练员是否合格的基本素质或条件之一。
- 教学与训练能力
在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学是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学与训练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教练员既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又需要有合理的教学手段。所以,教练员必须具备
良好的语言表达、技术示范、纠正错误和动作保护等方面的教学能力。而运动训练任务 的完成或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则主要通过具体训练活动来实现。因此,教练员必须具备 组织各种不同训练任务或训练内容的训练课活动,以发展提高运动员专项技、战术水平 和专项运动素质,完成训练任务或目标的能力。
3.
掌握儿童少年的思想特点进行重点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儿童少年时期,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征有特殊之处,他们的可塑性 大,求知欲旺盛,但心理认识和思维处于活跃不稳定时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较快。 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自主能力、独立能力、自我控制与教育能力还较差。人生观、 世界观等还处在初期形成之中,受学校、教练员、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教练员是 面对一定数量的儿童少年运动员在运动场合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活动,这就要求有较强 的组织管理能力,按照总体的要求来协调每个人的活动,以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练员要有合理组织教学训练活动的能力、调动儿童少年运动积极性的能力、正确指导 队员参赛的能力,以及提出计划任务并保证完成计划的能力等。
(四)岗位职责与标准
根据原国家体委颁布的《教练员守则》《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和《体育教练员专 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件》的规定,教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思想 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初级柔道教练员的岗位 职责是:
- 在主教练员、教练员指导下完成优秀运动队的教学训练辅助工作,或承担各类 体育学校初级水平的运动员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指导工作。
- 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
- 参加训练法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 做好运动员思想政治、文化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
初级柔道教练员的任职标准:
- 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风正派,有献身体育事业的精神。
- 初步掌握训练方法,能够完成一般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训练任务。
- 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本项目专业理论。
小结:
现代运动训练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利用阶段,对教练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 级柔道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政治思想素质,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为人师 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项理论知识、体育基础 知识和哲学知识等;较高的能力,包括选材能力、教学与训练能力、教育与组织管理能 力。教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运 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
思考题与作业:
- 谈谈提高教练员素质的重要性。
- 初级柔道教练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 教练员的主要职责和任职标准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0
- 过家兴.运动训练学.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 周西宽等.教练员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宋兆年刘新民)
第一讲柔道运动的肌肉工作特点
教学目的:
- 了解肌肉工作的基本理论;
- 了解肌肉工作的力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了解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教学安排:总时数10学时。其中讲授8学时,考试2学时。
一、肌肉工作的去律理松
(-)肌肉的配布规律
- 肌肉配布与骨和关节有关
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关节两侧的骨上,有的跨过一个关节,有的则跨过多个关 节。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为单关节肌,如胸大肌、背阔肌等;跨过多个关节的肌肉则称 为多关节肌,如肱二头肌、指浅屈肌等。许多大关节的周围既配布有单关节肌,又配布 有多关节肌,它们互相协作,以完成复杂的随意运动。
- 肌肉配布与关节运动轴有关
环节绕每个运动轴都可做方向相反的两种运动,所以就必须配布两组作用相反 的肌群。因此,单轴关节就必须配布两群作用相反的肌肉,双轴关节就应有四群作 用不同的肌肉,而多轴关节必然就有六群作用不同的肌肉。具体配布如表2-1-1所
o
表
2-1-1肌肉配布与关节运动轴关系表
关节形状 |
运动轴 |
肌群配布 |
滑车关节 |
额状轴 |
屈肌群、伸肌群 |
圆柱关节 |
垂直轴 |
内旋肌群、外旋肌群 |
椭圆关节 |
额状轴、矢状轴 |
屈肌群、伸肌群、内收肌群、外展肌群 |
鞍状关节 |
额状轴、矢状轴 |
屈肌群、伸肌群、内收肌群、外展肌群 |
球窝关节 |
矢状轴、额状轴 垂直轴 |
屈肌群、伸肌群、内收肌群、外展肌群 内旋肌群、外旋肌群 |
3.
肌肉配布与直立行走及劳动特点有关人体各部肌肉的体积、数量及灵活性,都与各肢体所承受的负荷和机能活动有密切 关系。由于直立行走的缘故,下肢肌较上肢肌发达得多,而且下肢的伸肌比屈肌明显地 发达。躯干的伸肌也较屈肌发达得多,由于长期劳动的影响,上肢屈肌较伸肌发达,支 配手指运动的肌肉数目多,且都细小而灵活。
(二)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 肌拉力线的概念
当肌肉收缩时,对其起点和止点均产生拉力,这种拉力是每条肌纤维收缩力的总 和,如果用线段来表示肌肉拉力,就称为肌拉力线,这是肌肉拉力的合力作用线。肌拉 力线是一个矢量,它表示肌肉拉力的方向,其方向总是指向定点。概括地说,表示肌肉 拉力方向的线段就叫肌拉力线。
- 肌拉力线的确定
确定肌拉力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肌肉的起点中心到止点中心连一直线,即为该 肌肉的肌拉力线。但是,肌肉的形状各式各样,差别很大,有的起点很宽,肌纤维走向 不一致,如斜方肌;有的肌肉在骨突处改变了方向,如三角肌在肩峰处突然改变方向。 所以肌拉力线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像斜方肌这样的肌肉,可用三条线来表示三 部分肌纤维的拉力线,而三角肌的拉力线则可由拐弯处到止点中心连线来确定。
- 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方位关系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环节运动方式。
(1)额状轴:当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轴的前面跨过时,就会使环节产生屈的运动, 如肱二头肌和骼腰肌等;若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轴的后面跨过,则会使环节产生伸的运 动,如肱三头肌和臀大肌等(但膝关节相反,股四头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轴的前面跨
过,却使环节产生伸的运动)。
(2) 矢状轴:当肌拉力线从关节矢状轴的外侧或上方跨过时,就会使环节产生外展 的运动,如三角肌和臀中肌等。若肌拉力线从关节矢状轴的内侧或下方跨过,则使环节 产生内收的运动,如胸大肌、背阔肌和大收肌等。
(3) 垂直轴:当肌拉力线从垂直轴的前面跨过时,就会使环节产生旋内的运动,如 旋前圆肌和胸大肌等。若肌拉力线从垂直轴的后面跨过,则使环节产生旋外的运动,如 臀大肌和梨状肌等。
浏览1,7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