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训练阶段
启蒙训练阶段亦称基础训练阶段,男子一般6〜8岁,女子 6〜7岁为宜。
儿童(男8〜9岁,女6〜7岁)时期,前庭分析器生长发育 最快,神经系统灵活性强,模仿能力具有极大的优势,学习和记 忆武术动作迅速并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利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 点,较全面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短套、培 养武术所需的基本专项意识(劲力、节奏、精神风格等)具有重 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也易于培养兴趣使之专一化,若管理引 导得法,能进一步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启蒙阶段的基本方向是:发展全面和专项身体素质,打好武 术基本功基础,掌握初级武术套路和中高级的动作组合,培养武 术专项意识,提高兴趣和求知欲,建立良好的队风和学风,使少 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优先发展速度和弹跳素质;柔 韧性肩、腰、腿功及协调性要列为重点;武术意识从姿态、神 态、身法基本功抓起,逐渐过渡到动作演练情感培养的规范化; 主要器械(包括刀、枪、剑、棍)的基本动作和组合也应打下一 定的基础。
-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也叫提高技艺训练阶段,年龄男子一般 11〜14岁,女子10〜13岁为宜,该阶段是将启蒙训练阶段所获 得素质和专项技术进一步巩固不断提高的时期。
10〜15岁是向青少年过度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的旺盛, 中枢神经系统极大的可塑性、条件反射敏捷快速、精细分析能 力的提高,均为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准备了基本条件;从心理 品质看,抽象逻辑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立性都大有提高, 加上意志和品质具有自觉的因素,使这一阶段的训练较之上下 二阶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从全国优秀武术运动员取得 全国名次的成长过程分析,男子11〜14岁、女子10〜13岁年 龄阶段训练成效的优劣,基本决定了第三阶段技术水平可能突 破的高度,所以,有经验的教练员,对提高技艺训练阶段运动 员各方面情况甚为重视,最终下决心淘汰某些运动员也在这个 时期。
本阶段的基本方向是: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进行系统的重 点训练。
素质训练多以专项身体素质为主,专项身体素质又多以围绕 解决某技术动作的问题进行,选择的内容与技术动作要极为接近 或相似;重视力量训练和速度耐力的提髙,发展连续跳跃的能 力,X彳•小肌肉群的发展要有计划的安排;巩固和强化武术基本技 术的良好动力定型,把武术风格训练贯彻始终,对手、眼、身、 法、步的特殊要求逐渐过渡到理性上的理解;根据对象的具体情 况(包括素质基础、技术优劣、特长、性格、情趣爱好等身体条 件等)确定不同的特长项目和整体风格。
本阶段可以学习中级和高级的套路,长拳类的各项(包括自 选拳、刀、枪、剑、棍)和某些传统项目(拳术、单双、软器 械)均要全面了解,学习对练基本功。
根据训练需要可参加一些基层比赛和表演,培养临场经验和 处理特殊事故的能力。
3.最佳竞技训练阶段
最佳竞技训练阶段是以“升华”专项技术为主线,创造优异 成绩为目的的时期,年龄大致在男15岁,女14岁以上的2〜5年 的范围内。
最佳竞技训练阶段的基本方向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 完成套路的动作质量和演练技巧,弥补影响技术提高的薄弱环 节,掌握排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最高水 平,取得名次。
全面素质以弹跳和速度耐力为主,专项素质以提高快速完成 规格动作的能力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全套训练,促进演练全套的 身体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发展难度、高度、完善演练风格,最有 效的使炉火纯青的专项技术在套路演练全过程中表现出来,进人 全国优秀行列。
(二)多年训练的负荷特点合理的安排多年训练的运动负荷,是使训练水平有计划提高 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体所能承受的训练负荷的大小限度,是随 训练年限的增长、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固然在各个阶段的 相应时期有一些相对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增加的,而且在 内容、手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启蒙训练阶段一般训练和专项辅助练习占主要地位,几乎占 总训练量的70%〜80%,专项训练不超过总训练量的20%〜 30%
;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主要发展武术专项竞技中的各种能力, 解决武术套路所需要的各类关键素质的技术,专项训练成分增 加,一般训练,辅助练习相对减少,前者占总训练量的50%〜 60%,后者占
4〇%〜50%。最佳竞技训练阶段以提高比赛套路的
质量、数量和演练技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弥补薄弱环节和提高 心理稳定性,因此武术专项训练与一般、辅助练习的比例为 80: 20左右。当然,这种负荷内容的一般方案,是以从事系统训 练的对象为依据提出来的,由于具体任务、对象的变更,其内 容、手段的组合比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前苏联运动训练学家B*H普拉托诺夫指出:多年训练“负 荷的增加一般按三个方向来实现;增加训练量、增大训练强度、 在总训练量中增加强化训练的比例”。启蒙训练阶段表现为优先 增加训练量;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缓慢增大总训练量的同时,递增 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练量中的比例;最佳竞技训练阶段在 保持第二阶段总训练量的基础上猛增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 练量中的比例。
(三)多年训练计划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一个较完整的多年训练计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 形势分析与基本情况
- 全国和本地区武术发展概况(包括布点状况、实力比 较、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与未来预测等)。
- 本队的基本情况:人数(男、女)、年龄、起始状态诊 断(包括健康状况、素质、技术基础、体能等),学生思想状态、 情趣爱好、学习动机、家长态度、社会舆论与条件建设等。
- 总目标和任务
- 总目标: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武术专项技术和知识达 到的高度和水平,进人先进行列的预测名次或成绩。
- 任务:包括武德教育任务、文科学习任务、全队和个人 达到的技术高度指标,实现这一指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群众 辅导与宣传、劳动教育等。
- 阶段划分与各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
- 各年度训练内容、比重与负荷安排
- 各年度周期的划分原则和典型范例
- 比赛安排
- 完成多年训练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与措施保证
- 条件需求建设与经费概算
(四)年度训练计划的制订年度训练计划是以多年训练计划的总任务为依据而制订的。
- 年度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
- 制订本年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 本年度的主要任务和指标。
- 本队的情况分析。
- 本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及内容要求。
- 本年度训练进度。
- 运动量节奏安排。
- 实施本年度计划的措施。
- 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
所谓年度训练周期就是将年度总任务下的许多具体任务按先 后顺序、突出重点的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分配的计划,即不同的 训练阶段;年度计划划分周期的方法有三:
其一,根据武术比赛的任务来划分周期。
其二,依据季节来划分周期。
其三,按照掌握武术专项技术、形成动力定型的规律来划分 周期。
通常也有将(一)、(二)结合或(一)、(三)结合进行周期 的划分;总的要视具体情况,以落实任务为主要依据。
全年划分为几个周期进行训练,有利用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 主要问题,能较明确的检查运动训练效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
题,纠正年度计划中脱离实际的训练标准和要求。
周期划分的范例和时间分配如下:
其一,以一次特定性任务为主的单周期安排。
准备期:4〜5个月。
要求:以提高全面身体素质、改善各器官的机能、发展武术 专项所需的基本功为主,改造和掌握武术专项的基本技术。
基本期:2. 5〜3. 5个月。
要求:以武术套路技术训练为主,提高套路演练技术所需的 专项素质,紧紧围绕着套路质量改进基本技术,专项训练手段应 尽可能接近比赛条件,安排适宜的心理训练。
竞赛期
:1.5〜2个月。
要求:精雕细刻武术各套路技术,提高难度的稳定性;深化 套路演练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对抗、树立必胜的信心 和提高应变、自制能力,促进竞技状态向最佳水平发展,参加比 赛,创造优异成绩。
过渡期:1〜5个月。
要求:消除疲劳,积蓄力量,作好下一个周期训练的准备, 具体以积极性活动性休息为主,专项内容减少,一般训练多样 化,多以整改、学习内容为主。还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下阶 段年度计划内容。
其二,以二次特定性任务为目标的双周期安排
浏览6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