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含指示词),要用普通话,术语要规范。
口令指示要明确,吐词要清楚,并突出主音。
口令要洪亮斩钉截铁,具有不可抗拒性。
口令声音的大小,长短音的节奏,应根据场地、队伍、宽 深、风向而定。
发令时教师应有良好的仪态。发令时教师应立正,变换位置 时应跑步。
节奏口令要考虑动作的性质,行进节奏控制应准确、有精 神。做操节奏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提髙操练效果。节奏 口令还可用文字指示,如“挺——胸——抬——头”,还可以与 学生共同呼喊。
注意力。教学训练课常用作队伍的行为信号,如用哨声表示“大 家注意”、“游戏开始”、“轮换”、“练习停止”等约定俗成的要 求,必要时可建立一些“哨声常规”,与学生建立信号默契。另 外,哨声作为节奏口令与一般口令交替使用,效果更佳。吹哨时 嘴要小,含要浅,舌要顶(发“区”音),以控制哨音的长短 强弱。
其六,体育科研能力。体育科研是对体育教师传统思维方法 和工作方法的挑战,是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 法,对高校体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提高科研能力首先要改变观念,其次是结合实际,从实际 出发,明确科研的目的,从本职工作中找到课题,以科研促教学 训练,以教学训练的实践体现科研成果的效益;第二步做专项研 究,有计划根据本专项的研究空白或前沿,选择与本校有联系的 内容做较为系统地研究工作;第三步可结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主 动申请各类专业课题,把学习、实践、应用、完成课题任务结合 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水平。
其七,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 能力之一,体育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要求贯彻执行有关规定, 诸如体育总体教学训练计划的实施和运作、管理、检查、评比; 对教学比赛、裁判、场地的管理;对运动训练目标、计划、运动 员的管理;对校内外体育表演、交流、学习活动等的运作和管 理。体育教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育的成效问题。
其八,突出事件的处理能力。运动中常常出现的外伤、中暑、 溺水、重力休克等伤害事故,现场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急 救知识和技能,如整肢接骨、包扎固定、人工呼吸及常用的推拿 按摩等,对突出事件具有判断处理的能力。
其九,其他。根据时代要求,体育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 机、书法、音乐、绘画及其他项目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体育教 学训练最优化、科学化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体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的队伍,加强体 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培养合格人 才的核心工作之一;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的新趋 势,加快体育教育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体育教 育教养的质量,促进“四有”人才的优质化,已经成为一项十分 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质 量好坏的关键,体育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显得特别重要, 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 体育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述、动作示范、 教法运用、制订教学文件、指挥驾驭、科研、组织管理及突出事 件处理能力等诸方面。
- 建议
- 高校党政领导要把体育工作引人学校重要的工作日程, 确立体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满腔热情对 待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充分肯定体育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和作用,着力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重视体育教师的进 修提高工作;摒弃各种传统偏见。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体道德教 育统一起来,以体育教师自我完善人格修养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 的教育活动,是提高体育师资队伍质量的最核心基础工作,各院 校主管体育的负责人要抓实抓出成效。
- 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 合理的考评和聘任合同制度,是优化体育师资队伍,构建竞争机 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务、人事及相关部门要有相关政策,以 保证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 高校体育教师技能的特殊要求对高校体育师资能力培养 标准和内容具有指导作用/
五、普通高校体育课中的德育教育研究
(一)研究目的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是教学质量提 高的核心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的灵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特别强调“要重视德育,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德育不仅是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事,也是各学科教师应承担的 共同使命和责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教 师,如何落实教书育人的总体要求,将德育渗透到体育课教学的 各环节中,真正做到寓德于体、而不流于形式,的确是一个值得 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寓德于体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等 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养质量具有一定 的指导价值。
(二)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査访问法,经验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
(三) 研究结果1.体育教育载体所涵盖的德育教育内容
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非
注:该文人选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合作者:郝晓蕊
常现实的课题。体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良好的载体,应首先从理 论上了解其载体的性质、内容范畴,明确真正的界定与内涵要 素。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就是俗称的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即教养任务),也就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技能、体能学习的实践 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身心实行全面影响,把 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因素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过程。体育实践课堂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 是学校整体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体育教育所涵盖的德育教养内容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用社 会学观点观察,体育教育的内容是综合的。从宏观来议,其主要 的方面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的 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等;中观 亦有理想抱负、品德修养、思想作风的教育;联系个人较直接的 是意志品质、艰苦奋斗的教育,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团结协 作、群团意识及劳动观念的教育等。
从体育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议,体育是学校文化建设 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育能塑造文明健康的民族形象,体育教育是挖掘人生 命潜能的最好锤炼手段;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竞赛过程,就是反复 培养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竞争意识的过程,在商品经济髙度发 展的现代社会,这种竞争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
体育竞赛是激发爱校热情、强化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手段。 体育竞争具有鲜明的集体观念,这是从未代表任何集体进行比赛 的人很难得到的直接、生动、感性的集体意识;对观众来说,它 是爱校、合群的具体化、感性化,学生在竞技中的成绩和胜利, 就是集体的成功体现,在热烈紧张的竞赛场内外,集体与个人、 代表者与被代表者融为一体,在学生心灵中鲜明的印下集体、班 级甚至学校的观念,从而激发爱校、爱师的热情。
体育教育也对促进大脑发育、增长智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民族的兴旺和创造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体育课特殊的教授环境及身体活动、技能学习的任务和要 求,决定了这种课堂对学生全面影响可能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一,有主体的直接亲身体验:体育体能、技能的学习和训 练是学生直接参与的,要完成或达到学习和训练的基本要求,必 须付出体力和智力的相应代价,这种体能和智能的消耗过程必然 对主体(学生)身心产生深刻的影响。各种运动项目,有的要求 快速,有的要求耐力,有的动作又变化惊险,又需要有勇敢的胆 识和顽强持久的毅力,这种心理和生理的体验从客观上为个性修 养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浏览4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