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桩开始前,应先安定情绪,敞开领扣,放松腰带,摘 掉手表,解开鞋带,以利于全身血液循环,若有大小便应先排 出,以免影响正常的练功。
- 身体疲劳时不宜练站式,应先卧式或坐式,待恢复体力 之后,再改为站式练功。
- 站桩时,感到因闭眼而引起头晕或站不稳时,可以把眼 睁开,对于初练站桩或身体虚弱者,以睁眼练功为宜,待有相当 基础或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后,可以自然地闭上眼睛。
- 饭前过饥不宜练功,饭后也不宜马上练功,应以饭后半 小时站桩为宜。
- 尽可能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练功,若在室内练 功,要尽量保持空气流通。但要注意不要在风口练功,以免受 凉、感冒。
- 站桩的原则一般是先练静功,后练动功,若遇天气寒冷 季节,可以先做轻微活动,或先做动功,待身体发热后,再练站 桩。
- 失眠患者宜在入睡前练功。有的人练功结束后,很快就 能入睡。若练功后反而比较兴奋,则最好在就寝前2个小时以上 站桩,以便有充分的恢复时间。
- 练功时,呼吸要自然,不要人为憋气或加速呼吸,欲快 则快,欲慢则慢,任其自然,久之便可自然而然地达到慢、细、 深、长、稳、匀、悠。
- 女性月经期间,如无不适反应,可继续练功,但应减少 运动量;如有反应则需要休息,待月经停止后再恢复练功。
- 站功过程中,如腿部肌肉发生颤动,身体出现前后摇摆 时,可把两眼睁开,把双脚放宽一些,也可有意识地做左右摆动 来限制前后摆动,或可进行两脚生根的意念诱导,以保持身体平 衡。
- 治病练功期间尽量减少性生活,康复后练功也要适当节 制性生活。
- 站桩结束前,应将两手轻轻放下,在原地休息2~3分 钟,待四肢的酸麻胀痛反应逐渐消失后,再离开原地。也可轻轻 地用两手在四肢做拍打活动。
- 练站桩过程中,不要把其它行经守穴类的功法掺杂混 练。
- 不要急于求成,一曝十寒,而要持之以恒,坚持锻炼, 方能收益。
第三节养生桩的三个阶段
从总的桩功层次看,养生桩可分为三大阶段:姿势适应阶 段、桩功效应阶段以及强壮舒适阶段,但由于每次桩功所处的特 定条件不同,如环境的变化、桩式的改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讲,这三个阶段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统一整体。因此,它们只是一个大体的划分。
_、姿势适应阶段
此阶段表现为身体的各种不适,最常见的是酸痛、乏力等。 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肢体运动,如跑、跳、广播操、套路拳术 等。不习惯于位静运动,即外形相对静止的运动。所以,开始站 桩多数人感到种种的不舒服,上肢、肩、头、腰、下肢出现酸 痛、劳累感,有的着急思动,心乱如麻,觉得站了好半天,一看 表才二、三分钟,感到时间难熬,有的还可能出现头昏脑胀、憋 气胸闷等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疲惫反应,是由于姿势不适应、 姿势不正确、思想过于紧张所造成的。为此,应首先检查姿势是 否正确,身体各部的肌肉是否放松,尤其是肩部能否放松,还要 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使姿势适应这一特定 的位静运动。
有的患者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桩功锻炼的,出现疲 惫反应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反而感到桩功枯燥乏味,太累、 太辛苦、太别扭,以为自己练不了养生桩。遇到这种情况,一定 要树立信心,因为疲惫反应只是暂时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 的过程,身体的不适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一般坚持一、两周后, 姿势逐渐适应,先前的酸痛、乏力现象慢慢被轻松愉快的感觉所 代替。
在姿势适应阶段,除了疲惫反应外,还可产生微弱的酸麻 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酸麻的部位有所变动,如初练在手指,逐 渐在肩、背、腿、脚等处也会出现,有的还可出现蚁走感,部位 不定,这些都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通畅,血流加快的表 现。
二、桩功效应阶段
经过姿势适应阶段后,机体素质会逐渐发生潜在的变化,并 由此可伴随种种不同的功感效应。
- 正常效应
进入桩功状态后,全身生理、生化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例如,情绪激 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副交感神经减弱,而站桩时则处于相对 安静状态,情绪较稳定,交感神经的兴奋相应地抑制,副交感神 经的兴奋相对增强。与此同时,练功时血液循环加强了,内分泌 系统功能提高了,新陈代谢改善了。
由于神经功能的调节,使得气血调和,经络疏通,肌电变 化,因此,身体某些部位则有明显的发热、发胀、发麻、发凉、 发重、蚁走、发痒等感觉。有的还可能出现肌肉的跳动感、针刺 感、肢体丧失感、内部充实感、饥饿感等。
随着胃肠功能的加强,还可出现打饱嗝、出虚恭、肠鸣的现 象。这一阶段由于唾液增多,故口腔可有清香、甘甜的感觉。每 当练功后,感到头脑清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全身轻松,步 履轻快稳健,且食欲增强,睡眠良好。
- 病灶效应
练功到相当阶段后,体内的良性变化势必要冲击病灶,弓|起 种种病灶反应,可能会出现病灶疼痛的感觉和病情反复的现象。
例如:对于风湿病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冒凉气、冒凉汗的 感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栓之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 压回升、头部紧、胀、疼痛等;神经衰弱者,可能会出现头部沉 重、睡眠差等。又如患肝病者肝区痛、心脏病者心区痛,做过手 术者刀口痛等。这些病灶反应大约一周时间就过去了。有的或许 出现反复,直到痊愈。只要不是反应太厉害,则不必停止练功, 要有意识地放松全身,以减轻疼痛感。
之所以出现病灶反应,是因为站桩可促使血流加快,流量加 大,压力增高,冲击到病灶时,由于病变使气血受阻淤胀,而以 疼痛的感觉表现出来。然而,这与未练功前病区的疼痛有着本质 的区别,它是身体向健康转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现象。若 因此而退却,则前功尽弃,多日练功取得的成效也付之东流。
- 异常效应
就养生功法本身而言,是不会出现异常效应的。但如果对功 法进行片面的理解,练功时顾此失彼,则会失去养生桩整体锻炼 的原则,从而违背各机能自然运动的规律,产生暂时的失调,这 就是异常效应。
例如,练功时急于求成或另搞一套,或意念诱导过重,或听 到别人介绍或见到某些书刊上记载,练功过程中可以出现这样或 那样的感觉、景象,因而有意追求,这势必要导致精神紧张,而 出现头昏脑胀、泰山压顶、前额凝贴、心烦意乱、坐卧不安、食 欲不振等。
再例如,练功姿势过于机械呆板,或在精神受到刺激情况下 练功,则容易产生肌肉僵硬和酸累感,功后则感到浑身乏力,无 精打采。出现异常效应后,一定要及时查出原因,给予纠正,以 免影响正常的练功。
三、强壮舒适阶段
本阶段的功感比较强烈而又均衡。练功时身体有浑元感、电
麻感、周身温热感、飘然感、忘我感、轻浮感、沉重感、粗高 感、充实胀大感、过风往返感、汗毛直立感、气血运行感、肌肉 离骨感等。
到了此阶段,气血通畅,阴阳平稳、新陈代谢正常,疾病痊 愈,身体基本恢复健康。站桩时,病灶反应不再出现,而且越站 越舒服,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慢、细、深、长、稳、匀、悠的逆式 呼吸状态,感到站桩是一种无法比拟的享受,飘飘荡荡,如痴如 醉,极为舒适,如此,不由自主地达到入静较深的境地。练功 后,感到浑身是劲,精力旺盛,胸腹空灵,周身爽适。
此阶段是养生桩法的较高境界。然而,作为大成拳的整个功 程而言,此阶段仅为大成拳功法的初级功夫。王罗斋先生指出: “用功须知全身气血川流(身外有物),养神敛性,通体无滞,是 初步功夫;若听得全体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发,能跌之丈 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 知觉,然后渐入神化之境矣。”所以当身体完全康复后,若欲把 身体素质再提高一个层次,则可进行试力、发力、推手、实作等 技击内容的训练。
第皿节养生桩的意威活动与应用
所谓意感活动就是借助意念和感觉之间一种特殊状态。意念 指的是思维活动,而感觉则是客观上的感受。比如,我们并没有 站在水中,而是想象站在水中的情景,这就是意念;但是,当我 们真正的站在水中时,不论我们是否想象,都能感受到水的存 在,这就是感觉。如果我们选择某种意念活动的具体内容,去进 行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体验,这就是意感活动。换言之,如果 对某种意念活动进行混混沌沌、模模糊糊、不太清晰的体验,此 即为意感活动的具体操作模式。
大成#•养生
JI倍:
浏览7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