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养生桩时要求“舒适自然”,在此状态下,身体可做到放 松与入静,这样就可以达到养生桩的目的,即培养锻炼“内气”。 所谓“内气”并非是指真的有气流在体内运行,而是指练功的效 应。当然,练习养生桩的根本目的是疾病得以祛除,身体得以康 复,无疾病者精力更加旺盛。经过站桩后,只要能自感身体状况 较佳,则就是最好的目的。
站桩有哪些练功效应呢?刚开始时,两手可出现或热或胀或
麻的感觉,尤其是掌心的劳宫穴部位更为明显,随着站桩时间的 延长,这种效应会逐渐向身体其它部位蔓延。有时,皮肤会出现 蚁走感,肌肉则有跳动感,周身有温热感,继之,可出现整体的 充实感、重力感等。
需要说明的是,站养生桩虽然是为了培养锻炼“内气”,但 “内气”是否充溢,功感是否明显,不是衡量练功好坏的惟一标 准。有的人练习一阶段就感到“内气”充足,但问其所患疾病如 何,则无一好转,不能吃饭还是不能吃饭,失眠还是失眠,高血 压者无丝毫下降。我们总不能因为他的气感强,就说他练得好, 收效大吧?相反,有的人虽然气感不甚明显,可是吃的好,睡的 香,头痛减轻或消失,血压下降至平稳,精力充沛,身体健壮, 我们总不能说他的气感弱,练的不好吧?气感强弱是因人而异 的。人的“内气”主要是通过经络而达周身,而每一个人的经络 敏感情况,末梢神经感觉情况是不同的。所以,有的人经络敏 感,末梢神经较为灵敏,稍有微弱的“内气”运行,自我感受就 很明显,但实际上,这种微弱的“内气”难以引起身体质的变 化,以至使病体康复;有的人经络和末梢神经比较迟钝,虽然 “内气”有了相当多的聚集,但自我感受却比较微弱,甚至身体 康复后气感仍不太明显,当然这种现象不会长期如此,当“内 气”达到一定程度后,气感会更强、更明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内气”的产生与变化,不可强 求,应让其自然产生,自然变化。俗话说的好:无心插柳柳成 荫。大成拳养生桩采用气机自然变化的原则,但实践证明,这种 方法可使气感迅速、均匀、强烈。
四、养生桩对放松的要求
放松,是大成拳和养生功法的要领之一。但要注意的是,放 松是相对的放松,而不是绝对的放松,不是松懈无力的松弛。如
果把放松理解为瘫软成一团泥,就太片面了。营保持站桩的姿 势,下肢必须要支撑整体,两臂为了维持某种间架结构,也必须 要有一定的紧张度。对放松的正确理解是,在肢体保持某种特定 间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紧张,这就是“紧” 中有“松”的放松。
放松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放松是多种体育锻 炼和养生功法所遵循的基本要领。长期的或过度的精神紧张常常 会引起多种病变,如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腺活动失去平 衡,动脉血压固定升高等。通过放松锻炼,可改善这些机能,有 利于恢复健康。初练站桩者,容易感到疲劳,其原因就在于练功 时的精神与肌肉都处于紧张、僵硬状态。因此,在练养生桩时, 要始终把放松的要领贯穿到整个桩功过程中,以提高桩功质量。
1.放松的内洒
放松包括精神放松、肌肉放松、呼吸放松、内脏放松等。
在站桩前要尽量避免紧张的、兴奋的或不愉快的情绪出现。 在练习桩功过程中要做到平心静气。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有的人开始站桩时,由于疲劳反应和信心不足,哪怕才站1 分钟,都会觉得时间很长,而且心烦意乱、急躁不安,这样就很 难放松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情绪就能逐渐稳定下来,即使 一次站桩40分钟也不觉时间长,这就是精神放松的表现。精神 放松还包括摒除其它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情绪上的激动、悲伤、 忧虑或恐惧等。
之所以要求肌肉放松,是因为它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的关 系。当情绪安定时,肌肉紧张就降低,如此能有效地进行休息, 迅速地恢复精力。如果受到刺激,肌肉紧张度就迅速升高。反过 来,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肌肉放松,就会有益于健康。这样就
第二* 大成费养生桩
要求在站桩中尽量消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当肌肉放松时,会感到 身体象拉丝般地松开,手脚温热,暖气四达,或肌肉微微跳动, 或懒洋洋的舒适愉快,身体各部均无紧张和紧迫感觉,头部很轻 松等,这些均是肌肉放松的表现。
当感到呼吸急促,或胸部憋闷时,就是呼吸没有放松。此时 应先检查一下站桩的姿势是否正确、有无耸肩现象、肩部是否过 度紧张等,然后再吸一大口气,使胸腔尽量扩张,再将脊柱向上 挺拔一下,并向左右微微摆动几次,同时慢慢地将气呼出。如 此,就能很好地使呼吸处于放松状态。
练功时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内脏放松。为了使胃肠放松, 练功前不要吃得太多、太胀、太饱;为了使肺脏放松,练功前就 应少抽烟,尤其对慢性气管炎、肺脏有病的人,应把烟戒掉;为 了使心脏、胃肠放松,平时尽量少饮烈性白酒,对于肠、胃部患 者、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要把酒戒掉。只有如此,才能在站桩 时更有效地做到和体会到内脏放松。
- 放松的主要方法
为了使自身在练功时处于放松状态,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就是有意识地直接体察或诱导肌肉放松。比如练功时摆好一 个桩式后,可有意识地从上到下诱导全身各部放松。
先从自己的头部两侧 颈两侧 两肩 两上臂 两
肘 两前臂 两腕关节 两手 两手指放松;
继之,可由面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两大腿前面,
膝关节 小腿 两脚_两脚趾放松;
最后,再后脑部 后颈部 背部 腰部 两大腿后
面 两膝窝 两小腿 两脚 两脚底放松。
以上练习可循环进行,待有一定基础后,要注意诱导整体的 放松,比如从头到足流水般地向下放松;当肌肉放松后,再诱导 全身的骨骼、筋腱、血管、神经、经络、内脏放松。需要注意的 是,在诱导身体放松时,不要把意念用得过度,因为片面地追求 某种“松”的感觉,反而不易放松。待周身松开后,全身好象溶 化了似的,没有任何拘束,悠然自在,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轻爽与 舒适。
站桩时,借助一些愉快的事情和有趣的故事,使精神处于轻 松愉快的状态,面部呈现“似笑非笑”的表情。此时,人的思想 和情绪都处于宁静而愉快的状态,全身大多数肌肉也都处于松弛 状态之中,从而较快的出现松舒畅快感。
若身体某个部位不易放松,往往是病灶的反应,要以整体体 会为主,依靠整体感觉的影响来解除局部的紧张。对某些不能放 松的部位,在站桩前可做些自我按摩。如头部感到紧张,可轻拍 头部,按摩面部;腰酸者可揉按腰部;肝区不适者可按摩肝部, 并结合呵气等,也可在练功中用手轻轻按摩不易放松的部位,使 其放松。
通过语言的妙用,对身心产生松弛的效应。练功时,可默念 某些词句,而达到放松的目的。比如,可默念:“放松了,我的 肌肉放松了,我的血管放松了,我的骨骼放松了,我的内脏放松 T,我的全身都放松了。”也可默念“我的周身很轻松,太舒服 了”等等。
通过某些良性的精神假借,间接地起着放松的作用。可设想 自身置于某一风光旖旎的地方,周围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也可设想我站在齐胸深的温水里,微微温波荡击着自己的毛发、 皮肤、并体会水的浮力感、舒适感。如此,即可较快地使精神安 静、肌肉放松。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站桩中的放松,是一种相对的放松,而 不是绝对的放松。养生桩的放松指的是,在肌肉保持姿势支撑力 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紧张。
五、养生桩的人静
在养生桩中,与放松相提并论的是入静。所谓入静,是指思 维活动相对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外界刺激相对减弱。因此,入 静也是相对的,绝对的入静是不可能的。即使睡着了,人还要做 梦,说明睡眠也不可能完全入静。
入静是指在练功时,要尽可能地做到环境宁静,思想安静, 心情平静。能否做到入静,对练功效果有很大影响。“心不静, 无以见道”,就是说练功时心不静,是不能把养生功夫练好的。
浏览8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