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悠荡腿



  • 同“活胯提膝”预备式。

  • -足踏实地,一足悬空, 用腰催动悬空之腿前后悠荡(图 2-31 )o换步练习,左右同式。


要点全身放松,腿前后悠动 以腰带动,腿要放松,如同座钟的 下摆,左右晃动不用力。初练可一 手扶树,足下垫一物体,使晃动之 腿得以离地。

功用 活动腰腿,使胯腿关节筋骨舒展灵活,治疗腿关节疼痛诸症。

四、活膝法

膝为腿的主要部分,屈伸转折,进退起伏,皆赖膝的灵活。

若经常锻炼,对腿的保健有很大帮助,可预防腿的各种疾病。

1•同"活胯提膝"预备式。

2.由预备式,双腿屈膝,两手扶左右两膝盖上,两腿同时前 后左右划圈,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图2-32)。

■V 五、活腕法

>1 腕为臂的稍节,腕不灵活,则手的动作迟钝。如使用兵器,

f 需手腕高度灵活,只有手腕灵活,才能发手迅速得力。所以,活

腕也是基本功的主要一项。手腕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可单手操 练,也可双手同时操练。

  1. 抖腕


上下抖腕,手心向上;左右抖腕,手心向里。

  1. 转腕


手形如勾手形状,向左右或水平扭腕画圈。

六、活背法

通臂拳讲究精通于背。精于背,则劲发于背。所以,把背练活有其重要意 义。背即是手,活背是基本功中最关键的项目。

1 .黄龙探爪

  • 预备式。立正姿势,头正身直,二目向前平视,双臂自然下垂,平心静


 

气,精神集中。

  • 由预备式,右足前进半步,站成“四大步”桩。

  • 左手臂抬起,手心向 下,手指向前,用脊背往后驼 到肩部,转而向下,手心向 下,手指向前穿;在左臂动作 的同时,右手在下,手心向下 往前方穿,手到前方后转而手 心向上(图2-33)。左右手臂 循环连续操练。换步,左右同 式(图 2-34 )0


要点

  • 以背带动双臂动作。 图2一33 图2-34

  • 双臂前后上下移动,全身要放松。手臂动作时,腰胯随之活动(微动), 不可固执。


功用 活动脊背,锻炼背即是手,手即是背。在操练和动手时,以脊背力达

于手指。

2.金龙合口

  • 同“黄龙探爪"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足前进一步,站“四六 步“桩。

  • 双臂伸向前上方,两手手心向里相对, 手指冲前,两手臂相距同肩宽(图2-35)□

  • 以背带动双臂上下画圈,两手似揉一 个圆球(图2-36)o换步练,左右同式。


要点 双臂自然伸直,操练时手臂不要抽 撤。以脊为轴,完全用脊背带动双手画圈。

功用活动脊背,锻炼以背力发手,达到 力由脊发于手指。

第五节 站桩活身练法(10种)

1 .提络顺背

⑴预备式。立正姿势,身正直,全身放松,头正,下颌微向回收,二目向 前平视,呼吸自然。同虚实步站桩姿势。

  • 由预备式,左足向前小半步,左右手成勾手。

  • 右手臂向前,高与肩平;左手同时向身后作勾手,勾尖朝上(图2-37)o

  • 蹲膝坐胯,同时左手由后向前上方提,右手由前向下向后(图2-38)o身 形随势升起,两臂恢复原式,左手在前(图2-39)0继续练,右手由后向前作提 手,左手由前向后,蹲膝坐胯操法同前式。


 

图 2-37 图 2-38 图 2-39

  • 手向前向后,其意念在勾手的勾背上,勾背有往前往上顶的势态。

  • 三尖要对正,三尖即是手尖、足尖、鼻尖。在操练时,前手与鼻尖及前


足尖要在一条直线上。

(3)手前后操动,身形则随之起落。身形下落时略快,如人坠陷阱。身形往

26 上起时要慢。起为吸气,落为呼气。但是,呼吸要自然,一起一落一开一合,犹

如气球一涨一缩。

功用 锻炼腰、胯、膝,在动手时腰胯能松下去,打出全身整劲。

2.抖身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两足左右分开站立,双 足相距约一肩宽,双臂屈肘置于胸前,手心 向上,两手手指相对(图2-40 )0

  • 腰胯向下松,双腿屈膝,双臂随身 形向下之势上下连续抖动,两手臂与腿同时 动作(图2-41 )0一起一落连续操练。在双臂 上下抖动的同时,抖手腕甩手指。


要点头向上顶,身正腰直,周身放松。 动作要缓慢均匀,不要忽快忽慢。呼吸要自 然配合。

图 2-40 图 2-41

 

 

 

 

 

 

 

 

 

 

 

 

 

 

 

 

 

 

 

 

 

 

 

 

 

 

 

 

功用 锻炼腰、胯、膝起落伸缩灵活,锻炼肩、肘、腕、手指高度灵活,锻 炼出全身突发整劲。

  1. 掉手


⑴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足前进一步作虚步,左腿屈膝,身体重量七成放在后腿上, 三成放在前腿上,前腿足掌点地,吸胯提膝。右臂下垂,置于胯的右外侧,手心 向内,手指向下,左手拢胸(图2-42)o

  • 左手臂屈肘贴肋,手置右乳上;右手手心向上,从前面往上托,高过头 项,随手向上之势腰微上提(图2-43)。

  • 松腰,松胯,坠肘,右手从原来路线屈肘转到肩后上方,掌心向前(图 2-44)0















  • 换左足在前操练,左右同式。

  • 手向上托为开,手向下为合,要自然结合呼吸。

  • 全身要放松,无僵滞之处,三尖(手尖、足尖、鼻尖)要对正,头顶项领, 身要正直。

  • 手向上时,意念如托物往高处搁放,手中正不偏。手臂下落时,先松腰、 松胯,后沉肩、坠肘。


功用 舒展肩、肘、腕,锻炼运臂抽撞之力。

  1. 双撑手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足前进一步,站成“四六步”。左腿屈膝,身体重量六成放 在后腿上,四成放在前腿上。双臂下垂置于左右胯外侧,手心向内,手指向下。

  • 承上式,双手臂同时操动,右手向前向上高过头项,手心向上;同时,


左手屈肘置于左耳后方,掌心向前(图2-45)o .

  • 承上式,右手臂坠肘屈肘,手转到右耳旁;同时,左手同上式右手同样 动作,向前上方高过头顶,手心向上(图2-46)o左右连续操练。

  • 换左足在前操练,左右同式。

  • 在双手臂动作的同时,腰胯随 势起伏,不可固执。

  • 三尖对正,手向上如托物向前 上方,手臂下落时肩、肘松坠。

  • 前手向上注意要中正,即肘尖 对准鼻尖,头顶项领,二目向前平视。


功用 舒展肩、肘、腕,锻炼双 臂抽掉之力。

  1. 引手



  • 同“掉手”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足向前进半步成虚步,后足为实,全身重量大部分放在后 腿上。

  • 承上式,右手掌心向上,向前上方作引手,手高过头顶;同时,左手补 助右小臂(图2-47)0前手要三尖对正。

  • 承上式,双臂松坠向下落至胯外侧,左手向前作引手,右手补助左小臂


(图 2-48 )o

  • 换左步向前,左右同式。


要"点*

  • 手向上时,其意念犹如手中 托着东西,往高处放置。

  • 腰胯随手臂起落微动,不可 固执。先松腰胯,再落手臂。


功用 锻炼腰、胯、手臂灵活。

锻炼手臂同腰胯整体配合发劲。

  1. 晃海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两足左右分开站


图2-47 图2-48 立,双足同肩宽。双手臂下垂,掌心 向下,手指冲前方,五指张开微屈扣(图2-49)o

  • 右手与右足同时向下沉;同时,左手向上,全身重量随下沉之势移往右 腿上(图2-50 )o

  • 承上式,左手向下按,右手同时向上,全身重量由右腿移往左腿上(图


2-51)o

要点左右晃动双臂,全身向下 松坠,其意在两手心,两手如按在水 中的两个木瓢,此起彼沉。

功用练习日久,气血和顺,贯 通四肢。

  1. 掩肘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足向前进一步, 站成“四六步”桩。

  • 双臂屈肘贴于左右两肋上, 两小臂斜立胸前,双手握拳(图 2-52)o

  • 承上式,右肘向上向左画一 立圈,拳高与头顶齐,仍回原处(图 2-53 )o左右循环操练(图2-54 )□

  • 换左足在前操练,左右同式。


要点以脊背动带动双肘画圈。

功用锻炼背力,活动脊背,用 脊背的力量带动肘来化敌人来手。

  1. 搂手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腿向前进一步,站成“小弓箭步”。双臂自然下垂,二目向 前平视。右手从胯向前伸出,微向外张,手成爪形,五指微屈,掌心朝里,指尖 向前,向左下方搂回,掌心贴于左胯前(图2-55)o

  • 承上式,左手同上式右手动作,向右下方搂回,掌心贴于右胯前(图 2-56)o

  • 双臂连续搂刨,换步左右 同式。


要点操手时头正腰直,二目 注视前方,似有敌人手在目前。搂 下时手掌微收,随即松开。

功用 锻炼五指回勾、搂、 刨、掳、带之劲。出手搂刨,虚实 并用。

  1. 盘腿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右膝微屈站稳。右手臂自然 下垂,掌心向下。左足足掌贴地,向前向左再向 右画圈。在左足动作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上,从 腋下向前向左翻掌,掌心向下画圈(图2-57), 回腋下仍变为掌心向上。

  • 承上式,反方向操练,左足从前方向左 向后画圈。同时,左手从左向后向前再向右,拧 腕翻掌回腋下(图2-58),掌心变为向上。

  • 连续操练一段时间,手足正时针方向画 图2一57 图2-58


圈,再反时针方向画圈,换步练左右同式。

要点

  • 以腰背带动手足画圈。向前用腰送手足;向后提背,以背将手足提回。

  • 手与足画圈动作要协调一致。翻手转腕,意念如勾着敌人之手,即是有意 识翻掌拧手腕穿滚,如找敌人之手,有化开之意。

  • 第一阶段操练,重点在转手腕,锻炼腕力。练之日久,则以肩肘随之开展, 配合手势圈加大,足画圈亦相应加大。

  • 初练此式因下盘不稳,可用手扶一物体,使得身形站稳。.


功用

  • 锻炼手、肩、腕、足、膝高度灵活,进退自如。并且锻炼手足腰背整体配 合,用手时发劲出自腰背。

  • 锻炼进步发手,退步化手,手腕和小臂钻、翻、绕、滚之运用灵活。



  1. 金蟾脱壳



  • 同“提络顺背”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双足左右分开站立,两腿相距同肩宽,弯腰90。,双臂自然下

  • 承上式,以背上下活动带动 双臂上下活动,左右上下循环动作 (图 2-60 )o


要点在操练时注意头勿下垂。 每次练此项时间不宜过长,以数十 动为宜。此式应在练完功后操练。

功用通过此式活动,使周身 血液各归于原处,恢复气血常态。

浏览1,6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