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步俗称骑马式,也叫骑马蹲裆式,如人骑在马背上 一样。
- 预备式。两足立正姿势,头正身直,二目向前平视, 双臂自然下垂,平心静气,精神集中。
- 由预备式,左足向左(或右足向右)横迈一大步,两腿 屈膝下蹲,撑裆坐胯,膝与胯平,膝盖 不过足尖,全身重量左右对称,脊椎直
要点头顶项挺,身正腰直,松肩垂臂,坐胯,吸胸紧 背,气沉丹田,二目平视,尾闾回收。
四、半仆步
两腿横步迈出后,一腿屈膝,坐胯下蹲;一腿蹬直,如 单叉式,也称为单叉步。
- 同骑乘式预备式。
- 由预备式,两足尖并齐,左腿(或右腿)向左(或向右) 横迈一大步,一腿膝下蹲,膝与胯平;一腿蹬直,两足平踏站稳(图2-12)0
要点 头正腰直,双臂自然下垂。切忌腆胸翻臀或前俯后仰,双足平踏 站稳。
四六步也叫小弓箭步,全身重量放在前腿四成、后腿六成,因此称为四六 步。前足里扣,后足里合,顺成一条线,又称顺步。
- 同虚实步预备式。
- 由预备式,左腿(或右腿)向前迈一 步,两膝半屈,前足尖微向里扣,后足里 合,前足尖内侧与后足跟内侧站成一条直 线,身体重量前腿四成、后腿六成(图 2-13)o
要点 头顶项领,身正腰直,双臂自然 下垂,二目向前平视,松肩松胯,尾闾回 收,前足掌点地,胯往回吸,气沉丹田,呼 吸自然。
第四节活身操法
通臂拳基本功,初步练习是活身,为初学入门的必要途径。首先要练好腰、 背、肩、肘、腕、胯、膝等活身动作,待各关节练活以后,再进一步练其他招式。
一、活臂法
- 柔肩顺背
- 预备式。右足向前一步,前足里合,双足顺脚步站立,前足尖内侧与后 足跟内侧站成一条直线,腰胯要正,后腿微屈,全身重量七成放在后腿上。右手 置右腿胯里侧,左手臂自然下垂。二目向前平视,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呼吸自 然,精神集中(图2-14)o
- 柔肩。左手臂向前向上再向后抡转一周,五指自然伸开,手微张,手指 非并微离,手臂向前抡时腰胯随势向前移动,手臂抡到上方时腰胯恢复原来姿 势,全身重量随手臂向上七成移在后腿上(图2-15)0连续操练,换左足向前操 右手臂,左右同式。
- 顺背。仍如前预备式站法,左手臂向后,由后向前抡臂,手到前方时腰 胯随势向前移动,随手势向下沉,后移,全身重量仍恢复七成放后腿上(图 2-16) „换步操练,左右同步。
图 2-14 图 2-15 图 2-16
要点
- 在操练时,动作要自然,不要低头猫腰,亦不要扭肩拧胯,身体要正。
- 外形以身带手操练,内五脏亦随势划圈活动。手臂向前抡,谓之“指 天”,其意是放远;往上如手指破天;往后谓之“划地”,其意手往回将地划一道 沟。即是操法用意念不用拙力。
- 柔肩手到上方向后时,手臂向外拧;顺背手到前方时,手臂向外拧。
功用 此法根功用是活肩活臂,锻炼腰胯,使全身气血流通,劲随气引,自 腰背直达手指尖。
- 慢柔肩
- 同“柔肩顺背”预备式,左足在前。
- 右手臂微屈肘,手指向前,掌心向左,用腰胯背带动右手臂缓缓向前平 伸。左膝随势向前拱,膝盖不过足尖为限度(图2-17)o
- 掌心转为向下,手臂以背往回吸收,右手背向上抬,身体随势向上起(图 2-18)o
- 手臂起到与肩垂直时,腰胯放松,蹲膝轧胯,手臂向右侧垂直下落,置 右胯外侧(图2-19)o换步操练,左右同式。
- 手臂向前,以腰胯带动,以意领劲。动作要缓慢,手向前如挑着一根丝 线,过快则丝线将断。二目向前平视,望到远处,其意为手已达到该处。
- 手臂向下落时,先松腰松胯,全身向下松坠。手向上为开,手向下为合, 自始至终身要正,呼吸自然。操练日久,慢慢达到动作与呼吸结合。
- 手臂向前时,身体重量由后腿向前移动。手臂向上向下时,身体大部分 重量放在后腿。
功用 活动背肩,锻炼腰胯,气血流通,使劲随气引,由足而膝、胯、腰、 背、肩、肘、腕,直达手指,使全身力为一个整劲。
- 双柔肩
- 同“柔肩顺背”预备式。双臂自然下垂,左足或右足在前。
⑵右手臂向前向上向后抡转一周;同时,左手臂向后向上向前抡转,双臂 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同时操动,而方向相反(图2-20)□换步练,左右同式。
- 头要正,腰要直,三尖(足尖、手尖、鼻尖)对正,2 二目向前平视。 t .
⑵全身放松,气下沉,呼吸自然。 v#'
(3)以腰背带动手臂动作,双臂要上贴耳、下贴胯,松 \
肩,双臂舒展。 Mvk
功用双臂及肩、肘、腕高度灵活。 H
二、活腰法
活腰是非常重要的,腰灵活,则周身转动得力,便于伸 J ■ 缩往来,再带动步法灵活,进退迅速,发劲完整。经日久操 图2-20 练,对腰椎的保护以及全身各部关节灵活,能起到很大作用。
- 摇山(也称涮腰)
- 预备式。立正姿势,松肩、松腰、松胯,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二 目向前平视,气沉丹田(图2-21 )o
- 由预备式,两足左右分开,双足距离与肩同宽(图2-22)o
- 腰胯向下松沉,然后以脊骨带动双臂左右晃动,双臂甩起分别落在前腹 上及后腰部位,身形随势左右转动,头项同时也随身势左右扭动,双目也随之向 左右后方注视(图2-23 )o
- 此式初练以腰为主带动双臂,进一步则以脊骨为主带动手臂,最后以足 蹬之势带动双臂及腰背,以增其活动量。
要点操练时松肩,松腰胯,全身意念向下松沉。双臂要舒展,如鞭如绳, 无丝毫用力。勿低头猫腰,气下沉,呼吸自然,以腰脊带动,目随身转。
功用
- 活动肩、背、腰。因以腰背带动全身动作,得使肩、肘、腕、胯、膝、 足都得到顺遂运动。
- 双小臂及手动作的着力点在两肋及腰部,操练日久则肋、腰得到锻炼。
- 转腰 .
- 同“摇山”预备式。 ,
- 由预备式立正姿势,两手臂相交搭于肩前,两小臂拢抱在 了 一起,左手搭在右臂上,右手搭在左臂上,两肘高度与肩平,也称 卷:
"抱肩”(图 2-24)。
⑶两足原地不动,全身向左扭转,然后往右扭转,左右连续
操练。
要点头要正,腰要直,周身放松。身体左右扭转要尽最大限 度。呼吸要自然,气往下沉,头项随身形转动。 ■
3•腰根 H
- 同“摇山”预备式。
- 由预备式,双足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下垂,手心向内(图2-25)0
- 腰向左转,双臂随腰动到左侧,提腰背扭项,向右上方看(图2-26)o
- 承上式,腰由左向右转动,姿势与向左侧转动相同,转到右侧时提腰背, 向左上方看(图2-27 )o
- 扭颈,扭身,要向远处看,在眼看和扭身前则先用脊背往上提。
- - 尸。J
图 2-25 图 2-26 图 2-27
要点
- 双臂自然下垂,随腰的移动两臂相距不变,在腰背上提时,双臂亦随之 向上提。
- 提腰背向左(或右)后上方看时,尽最大限度扭颈,往远方看。
功用
- 向左右提腰背扭项,锻炼腰背动作的整劲,活动腰背及项。
- 当与敌人交手时,被敌搂往后腰,可用此身腰背扭项的动作,将敌人甩出
去。
- 摇身
- 同“摇山”预备式。
- 由预备式,两足左右分开站立,宽约一步,身向下蹲,双臂伸开置右足 前右方,全身重量集中在右腿上(图2-28 )□
- 承上式,全身重量缓缓向左腿上移动,上身及双臂随身势向左移,双臂 置左腿左前方。
- 承上式,上身向后仰,向右转动一周仍回原式,在上身后仰拷动的同时, 双臂随之向后向右上方转动(图2-29)。继续操练,左右同式。
要点以腰转带动上身以及双臂转动,身体尽最大限度向后仰,随练习时间 日久逐渐缩小背与地面的距离。全身要放松,毫无僵滞之处。呼吸要自然,切忌 强制呼吸。
功用锻炼腰、脊高度灵活。
三、活腿法
武术锻炼中,两腿的动作运用和双臂同样重要。两胯是腿的根节,所以活腿 必要活胯。步法的前进后退,腿的一屈一伸,必须胯膝的关节灵活才能得力。
- 活胯提膝
- 预备式。立正姿势,松肩,双臂自然下垂,目向前平视,呼吸自然,气 沉丹田。
- 由预备式,一足踏地站稳,一腿松胯提膝,膝与胯平,足尖前伸,脚面 下绷,一起一落,连续操动。在腿一起一落的同时,双臂随之起落,前后悠荡 (图2-30)0左右同式。
要点周身放松,胯要灵活,提膝时脚向前伸,即提膝搓踢。脚落地时足掌 放平,脚尖切勿往上跷,以免足跟蹲伤。
功用锻炼日久,使膝、胯高 度灵
浏览1,1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