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四把锤,由马学礼先师的高足马三元先生所传。马三元 一支传人极少,但已故恩师吕瑞芳先生却继承了马氏练法。马氏 心意拳为家传,马三元学艺于马学礼,马三元传孙河,孙河传丁 四(吕瑞芳的太老爷),丁四传吕金梁(吕瑞芳的爷爷),吕金梁传 吕青魁(吕瑞芳的父亲),吕青魁传吕瑞芳,吕瑞芳传李洳波等 人。
马氏四把锤动作适中,变换灵活,编排合理,动作虚、含、裹、 合收发自如,节奏感强,静如绣女藏身,动如猛虎伤人;慢如小溪 流水,快如翻江倒海,长期演练,内外兼修,洁内华外,内活外 顺。至今此拳已鲜为人知。
—、起势
第一动
两脚并立,周身自然站 立,沉肩拔背,头上顶,气下 沉,二手垂于身体两侧,指尖 下垂,手心贴在大腿两侧,意 念集中,呼吸自然,二目平视 (图 3-178)。
第二动
两脚并立,两手向外翻转至手心朝前,然后,两手从两侧慢 慢抬起,高度与两肩平,手心朝上,呼吸均匀,目视前方(图3 - 179)0
第三动
接上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手从两边慢慢向上移动至 两肩上方,两臂直立微屈,手指尖向上,两手心相对,两臂距离同 肩宽;目视前方,成吸气状(图3 - 180)。
第四动
两脚不变,两手由上经胸前慢慢向下,落至小腹前,手心向 下,指尖相对,两臂微屈,意想内气随两手而下,沉入丹田,贯于 两腿,达之涌泉,两腿随之微屈,成呼气状,二目平视(图3- 181)。
第五动
身体向左旋转90°,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随身转动,左 腿在前,右腿在后,成左鸡形步;两手自然放松,五指微屈,手腕 微垂,两臂屈肘,左手在前,右手贴于左肘内侧,两手高度与肘 平,目平视(图3-182)。
要求
沉肩垂肘,含胸拔背,中节要束,两膀要裹,臂要平,臀要 收,肛要提,膝要扣,腰塌劲,头顶劲,呼吸自然。
二、左单把
第一动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随重心前移;左腿抬起,屈膝上提; 右腿微屈,支撑全身重量;左手随之左提上躜,高度与鼻尖平,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面;右手扶于 左肘内侧,目视前方(图3-183)。
要求
身法要求同上动,此动为过渡 动作,周身束含,两膀两臂内裹,周 身有蓄而待发之势,成吸气状。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左脚在前,右脚在 后,双腿微屈,成左鸡形步;左手外 旋变掌向前推出,指尖斜上,手心 斜則,高度与肩平;右手略向左旋,
放于左胸前,目视前方(图3-184)。
要求
右脚蹬劲,左脚踩劲,左手随 步同出,肘部微屈,要速度快,发力 猛,向外呼气。
三、望眉斩
第一动
右脚迈进一步,身体重心随右 脚前移;左脚抬起,屈膝上提;右手 变拳向上抬起至右肩上方,略高于 头,手背朝前;左手下按落至左膝 上方,成呼气状,目视前方(图3 - 185)。
要求
此势是过渡式,连贯性强,不可作为单势动作,有长身而 起、起而待落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半步,右脚在前,左脚 在后,双腿弯曲,成右鸡形步;右手由上向下猛砸,高度略低于 胸,拳心朝上;左手由下向上与右肘汇合,贴于左肘内侧,目视右 手(图 3-186)。
要求
上动与此动速度要快,连贯性要强,右拳向下砸时应是周 身的合劲,手随步落,成呼气状,动作完整一致。
四、鹰捉
第一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半步,脚尖点地;双手由下向前上方扑出,指尖斜上,手 心斜前,高度略高于头,成吸气状,目视双手(图3-187)。
要求
此动是过渡式,双手向上猛 扑和下一动作连接紧密,中间不停 顿。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左脚在前,右脚在 后,成左弓右蹬式;双手由上向下 猛按,落至左膝内侧,左手在前,右 手在后,两手心朝下,与膝同高,目 视前方(图3-188)。
要求
两手向下猛落,手下按,头上 顶,中节长拔,两手下按要配合中 节的束长劲,力要大、要猛,意想若 天上有把,就有把天拉塌之势。成 呼气状。
五、挑锤
第一动
右脚上前进一步,其脚跟着 地,脚尖上跷;左腿在后,双腿屈膝 下蹲,重心在左腿;右手向下沉插
落于右膝处,指尖向下,手心向左;左手屈肘上提,放于右面外 侧,手心朝外,指尖朝上,成吸气状,目视前方(图3 - 189、图3 - 190)。
要求
腰塌动,头顶劲,束身裹背,有蓄而待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半步;右手变拳向前 上方挑出,拳眼向上,高度与头平;左手在右手上挑的同时向下 按,落至右大腿内侧,略高于膝,指尖朝前,掌心朝下,目视前方, 成呼气状(图3 - 191、图3 - 192)。
要求
后脚蹬、前脚踩、中节长劲与右拳上挑要同时完成,动作要 一致。此动作练的是中节束长劲,又称为拔中节劲,意想如果地 球有个环的话,要把地球挑上天去,所以此动又称“恨地无环”。
第一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 右脚跟进半步,双腿微屈,重心在 后;左右两手同时收回到胸前,然 后向上躜出,两手指向上,手心朝 面,略高于头;目视双手,成吸气状 (图 3-193)。
要求
收臀,沉肩,含胸,裹背,两臂 内旋,有待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 右脚原地不动,左脚在前,右脚在 后,成左弓右蹬式;同时,双手向 内翻转下按,落至右膝内侧,手心 朝下,指尖朝前,左手在前,右手 随后,高度略高于膝;目视前方, 成呼气状(图3-194)。
要求
此势与前边鹰捉把要求相 同,手随意出,脚随手落。
七、仙人挂拐
第一'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 步,右脚跟进半步,右脚尖点地; 双手由下变拳从胸前向上躜出, 高度与头平,双拳心朝面;目视 双手,成吸气状(图3-195)。
要求
进步与两手收回上躜动作 要一致,配合要协调。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跟落地,身体 重心后移下沉,重心偏后腿,左 脚在前,右脚在后,成左鸡形步;
双手握拳由上向下沉砸,落于腰前,拳 心朝上,大臂和小臂成90°,左手在 前,右手在后;目视前手,成呼气状(图 3-196)。
要求
两手下落沉砸与身体下沉要高 度配合,两拳有下砸之意,两肘内裹有 回收之意。
八、转身挑领
第一动
接上式,身体向右旋转90°,两脚随身转动,右脚在前,脚跟 着地;左脚在后,重心在左脚;右手沉插落于右膝内侧,手指朝 下,手心向左;左手屈肘上提,放于右面外侧,手心朝外,手指向 上;目视远方,成吸气状(图3_197)。
要求
两膀裹劲,中节束劲,有蓄而待 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 脚跟进半步;右手由下向前上方挑 出,手指朝則,手心向左;左手在右手 上挑的同时,下按至右膝的内侧,手 指朝前,手心朝下;目视前方,成呼气 状(图3-198)。
要求
力由中节发,周身动作协调 配合,完整有力,脚到,手到,周身 齐到。
九、鹰捉
第一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 脚跟着地,脚尖上跷,身体重心下
沉后移至右腿;双手收至胸前,然 后由胸前向上躜出,两手指朝上, 图3-198
手心朝面,左手高于头,右手扶于 左肘内侧;目视上手,成吸气状(图3 - 199)。
要求
周身裹含,有待发之势。
第二动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在 前,右脚在后,成左弓右蹬势;两手 由上向内翻转下按,落至左膝内 侧,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指朝 前,手心向下,两手略高于膝;目视 前方,成呼气状(图3 -200、图3 - 201)。
要求
手下按,头上顶,周身动作紧 密协调,力随意发,手随脚落。
十、望眉斩
第一动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 进半步,脚尖点地;右掌变拳,向 上举至右肩上方,拳背朝前,略高 于头;左手下按于左胯前方,手心 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前方,成吸 气状(图3-202)。
要求
抬手与上步同时完成,此式 为过渡式。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半步,右脚在前,左脚 在后,成右鸡形步;在右脚落地 的同时,右拳由上向下斩截而 下,落至右膝上方,拳心朝上,右 肘贴在腰部右侧;左手由下向上 合劲,汇于右肘内侧;目视右手, 成呼气状(图3-203)。
要求
右手与右脚要一致,身体 上下要有合劲,周身齐到,脚随 手落。
十—、鹰捉
第一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 步,左脚跟进半步,脚尖点地; 身体随进步之势向前上方扑 出,两手心向前,手指向上;目 视双手,成吸气状(图3- 204 )。
要求
本势是鹰捉过渡式,此势 两手向上伸拔,内气下沉,给下 一动打下基础。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左弓右 蹬势;两手由上向下猛按至左大腿 内侧,两手指朝前,手心朝下,略高 于膝;目视前下方,成呼气状(图 3-205)。
要求
后脚蹬、前脚踩、头上顶、手下 按与呼气要同时完成,气随意发, 手随脚落。
十二、挑锤
第一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跷,两腿屈膝 下蹲,重心在左腿;左手屈肘上提至右面外侧,指尖朝上,手心向 外;右手向下沉插于右膝内侧,手心向左,指尖向下;目视前方, 成吸气状(图3-206)。
要求
周身劲力裹含,有蓄而待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半步,右脚在前,左脚 在后,成右弓左蹬势;右手变拳,由下向前上方挑出,拳心向左, 略高于头;左手由上向下猛按至右膝内侧,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目视前方,成呼气状(图3 -207)。
要求
两手同时运动,一手往上,一手往下,两手同起同落,手的 起落与前脚的踩劲要一致。
第一动
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跟进半 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成右鸡形 步;双手抱于胸前,然后向上躜出, 右手变掌立于面前,略高于头,指 尖向上,手心向右;左手屈肘扶于 右肘内侧,目视前手,成吸气状(图 3 -208)。
要求
进步与双手变化密切配合, 手上钻,肩下沉,周身劲力裹含,有 待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一步,成左 弓右蹬势;双手由上同时向内旋转 下按,落至右膝内侧,左手在前,右 手在后,两手指朝前,手心向下;目 视前方,成呼气状(图3 -209)。
要求
周身协调,手脚齐到,有恨天 无把之势。
十四、单把
第一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跷,右脚在 前,左脚在后,双腿弯曲,重心在左腿;双手放松虚含,目视前方, 成吸气状(图3-210)。
要求
含胸拔背,收臀提肛,束身 蓄劲,有待发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上前进半步,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腿弯曲, 成右鸡形步;身体左旋90°,右手 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指尖向上; 左手屈肘上提,扶于右手腕处; 目视前方,成呼气状(图3- 211)0
要求
手脚齐到,后蹬前踩,意 念放远。
十五、望眉斩
第一动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支撑 全身重量;右腿屈膝上提,右膝 与胯同高,小腿下垂;左掌变拳 内旋上扬至左肩前上方,拳背 朝前,略高于头;目视前方,成 吸气状(图3-212)。
要求
此动为过渡式,动作要紧密配合,上下一致,意想手动,有 待发之势。
第二动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紧跟 前进一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 腿弯曲,成左鸡形步;左手在进右步 的同时向下猛落至左膝上方,拳心 向上;右手扶于左肘内侧,目视前 手,成呼气状(图3-213)。
要求
左拳与左步同起同落,脚踩拳 砸,动作高度协调配合,速度要快,劲力要猛。
第一动十六、转身挑锤
接上式,身子向右旋180°,右脚在前,脚尖上跷,脚跟着地; 左脚在后,双腿弯曲,重心在左腿;右手向下沉插,落于右膝内 侧,指尖朝下,手心向左;左手屈肘上提,放于右面外侧,指尖朝 上,手心向外;目视前方,成吸气状(图3 -214)。
动作协调,转身与双臂动作同时完成,周身虚含而待发。
第二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一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成右弓左蹬 势;右掌变拳向上挑出,高度与头齐,拳眼朝上;左手下按,落至 右膝内侧,手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前方,成呼气状(图3- 215)0
要求
后脚蹬劲,前脚踩劲,右拳 上挑和左手下按动作要一致, 手到脚到。右拳上挑要用周身 劲,特别是中节要发出强大的 束长弹性力。
十七、鹰捉
第一动
接上式,左脚上前迈进一 步,脚跟着地,脚尖上跷,双腿 弯曲,重心偏向右腿;右拳变掌,双手收于胸前,然后由胸前往上 钻,左手略高于头,指尖朝上,手心向右;右手扶于左小臂内侧, 目视前手,成呼气状(图3-216)。
要求
周身劲力裹含,有蓄而待发 之势。
十七、鹰捉
第一动
接上式,左脚上前迈进一 步,脚跟着地,脚尖上跷,双腿 弯曲,重心偏向右腿;右拳变掌,双手收于胸前,然后由胸前往上 钻,左手略高于头,指尖朝上,手心向右;右手扶于左小臂内侧, 目视前手,成呼气状(图3-216)。
要求
周身劲力裹含,有蓄而待发 之势。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
双手向内翻转下按,落至左膝内 侧,左手在則,右手偏后,双手手 指朝前,手心向下;头上顶,目平 视,成呼气状(图3-217)。
要求
动作要快,手脚齐到,有落如 劈雷击地之势。
十八、箭步抄手虎扑把
第一动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上提,右 腿支撑全身重量;双手由下向前上 方扑击,目视前方,呼吸自然(图 3-218)。
要求
此势为过渡式,左脚提起并不 停顿,上步要快,手随脚出,脚要躜,手要扑,动作要完整一致。
第二动
接上式,左脚前迈而落地;在左脚前迈的同时,双手由上向 回猛拉,置于腹前有收回反扑之势;目视前方,成吸气状(图3 - 219)0
要求
此动和上动紧密连系为过渡 式,手的动作与步相配,步迈出而未 落地。
第三动
接上式,左脚落地,右脚跟进半 步,成左弓右蹬势;同时,双手由胸前 向外推出,双手指尖朝上,掌心向前; 目视前方,成呼气状(图3-220)。
要求
此势和前二式要求动作连贯, 速度快,后腿蹬劲,前脚踩劲,周身合 力推出双掌,在双掌推出时,口中要 发出“噫”声,要声随意发,手随声落,发声要宏亮,有雷声之势。
十九、收势
接上式,身体向右转90°,左脚向右脚 靠拢并立;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指尖 朝下,手心贴于两腿外侧;目视前方,呼吸自然(图3-221)。
要求
周身自然下沉,头上顶,目平视,气 入丹田。
浏览2,7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