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云手

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上体左转;右前臂内旋,向左摆 至右肩前;左掌微向左撑,掌心向左;目视左掌。重心右移, 上体右转,左脚跟随之碾动;右掌翻转向外,横掌右摆至身体 右侧;左掌自左向下,经腹前向右划弧,掌心随之翻转向上; 目随右掌。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左掌掌心向内;自右向上向 左,经面前划弧云转,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划弧云转,掌心 由外转向内;目随右掌。上体继续左转,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落 地,两脚平行向前,两掌云至身体左侧逐渐翻转,左掌心转向 外,右掌云至左肘内侧,掌心转向内;目视左掌。重心右移, 上体右转;右掌自左经面前向右划弧云转,左掌向下经腹前向 右划弧云转;目视右掌。上体继续右转,左脚向左侧开步,两 掌云至身体右侧,逐渐翻转,右掌心转向外,左掌云至右肘内 侧,掌心转向内;目视右掌。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左掌经面 前向左划弧云转;右掌向下经腹前划弧向左云转;目随左掌。 上体继续左转,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落地,两脚平行向前,两掌云至身体左侧逐渐翻转,左掌心转向外,右掌云至左肘内侧, 掌心转向内;目视左掌。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右掌自左经面 前向右划孤云转,左掌向下经腹前向右划弧云转;目视右掌。 上体继续右转,左脚向左侧开步,两掌云至身体右侧,逐渐翻 转,右掌心转向外,左掌云至右肘内侧,掌心转向内;目视右 掌。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左掌经面前向左划弧云转;右掌向 下腹前划弧向左云转;目随左掌。上体继续左转,右脚收于左 脚内侧落地,两脚平行向前,两掌云至身体左侧逐渐翻转,左 掌心转向外,右掌云至左肘内侧,掌心转向内;目视左掌(图 8-2-29,图 8-2-30)。

(二十)独立打虎

重心右移,左脚向身后撤一步,右腿屈膝前弓;左掌掌心 翻转向上,向下划孤,收于腹前;右掌掌心翻转向下,经左前 臂上方穿出,向前伸探至体前,腕高与肩平;目视右掌。重心 左移,上体左转,右脚尖内扣;两掌向下,经腹前向左划弧; 视线随上体转动。两掌逐渐握拳,左拳经体侧屈臂上举至左额 前上方,右拳屈臂收于左胸前,拳心向内,左腿微屈,站稳,
右腿屈膝提起,右脚收至裆前,脚尖上翘;头转向右前方;目 平视前方(图8-2-31 )o

(二十一)右分脚

上体微右转,左脚内收,脚尖下垂;两拳变掌叠抱于胸前, 右掌在外,掌心皆向内;目视右前方。右脚脚面展平,脚尖向 右前方慢慢踢出,两掌同时向右前方和左方划弧分开,掌心皆 向外,指尖向上,腕高与肩平,两臂撑举,肘关节微屈,右臂 与右腿上下相对;目视右掌(图8-2-32 )

(二十二)双峰贯耳

右腿屈膝,小腿回收,脚尖下垂; 两臂屈肘外旋,在胸前相合,两掌经 面前划弧平行下落于右膝上方,掌心 翻向上;目视前方。右脚向前落步, 两掌分落于腰侧,逐渐握拳,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重心前移,成右弓步; 两拳同时经两侧向前上方划弧贯打, 高与耳齐,两臂半屈成钳形;目视前方(图 8-2-33)。

(二十三)左分脚

重心后移,右脚尖外撇,上体右转;两拳变掌左右分开, 掌心皆向外;目视左掌。重心前移,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上体 微左转;两掌从左右两侧向下、向内划弧,至腹前相交、举抱 于胸前,目视左前方。右腿微屈站稳,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尖 向左前上方慢慢踢出,两掌向左前和右方划弧分开,掌心向外, 腕与肩平,两臂撑举,肘关节微屈,左臂与腿上下相对;目视 左掌(图8234)。

左腿屈收下落,身体以右脚掌为轴顺势向右后转身,左脚 尖随体转内扣落地;两掌从两侧向腹前划弧下落,前臂外旋, 掌心斜相对;头随身体转动。重心左移,身体继续右后转,右 脚随之转正,脚尖点地;两掌交叉,右掌在外举抱于胸前;目 视右前方。左腿支撑,右脚向上踢摆,两前臂内旋,掌心转向 外,右掌向前击拍右脚面,左掌向后划孤分开,平举于身体左 方,目视右掌(图8-2-35,图8-2-36,图8237)。
(二十四)转身拍脚

(二十五)进步栽捶

左腿屈膝、右腿屈收,右脚前落, 上体右转,重心前移;两前臂外旋, 左掌向上、向右划弧,掌心转向右; 右掌翻转下落至腰间,掌心向上;头 随上体转动。上体继续右转。右掌继 续自下而上划孤至右后方,右掌经头 前划弧至右肋。左脚向前上一步,脚 跟着地,上体微左转;右拳向右、向 上划弧,屈肘握拳收于右耳侧,拳心

向下,左掌向下划弧落于腹前;目视前下方。上体左转,重心

前移成左弓步;右拳向前下方打出,左拳自左膝上方搂过,按 于左胯旁;目视右拳(图8-2-38)。

(二十六)斜飞式

重心后移,左脚尖外撇,上体左转,右拳变掌向上、向右 划弧,左掌向左划弧,两掌分开。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左掌向 上、向右划弧,屈臂于胸前,掌心斜向下;右掌向下、向左划 弧,屈臂于腹前,掌心斜向上;两臂交叉相抱,左前臂在上;

目视左掌。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侧开步,目视左掌。重心右 移,上体左转,成右侧弓步右肩向右倾靠;两掌分别向右前方 和左前下方撑开;右掌略高于头,掌心斜向上,左掌与胯同高, 掌心斜向下;目随左掌(图8239)。

(二十七)单鞭下式

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右脚跟稍外展;左掌变勾手,提至 身体左侧,腕与肩同高右掌向左划弧,经头前摆至左肘内侧; 目随右掌。左腿全蹲,成右仆步;右掌下落经腹前右腿内侧向 右穿出,掌心由内转向外,指尖向右;目视右掌(图8.2-40)。

重心右转,上体右转,右肢尖外展,左脚尖内扣,右腿屈 弓,左腿自然蹬直;右掌向上挑至体前,左臂内旋下落至身后, 勾尖回上;目视右掌。重心前移,上体右转,左腿屈膝向前上 提起:脚尖下垂,右腿微屈站稳,成右独立步;左勾手变掌, 经体侧向前、向上挑起,成侧立掌,右掌翻转下按于右胯旁; 目视左掌。右腿稍屈,左脚落于右脚内侧后方,重心后移;左 手翻转下落,右手向下伸展。上体左转,右腿屈膝提起,左腿
(二十八)金鸡独立

微屈站稳,•成独立步;左掌按于左胯旁;右掌成侧立掌挑至体 前,目视右掌(图8-2-41,图8-2-42 )

(二十九)退步穿掌

左腿稍屈,右脚后撤一步,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弓,左 脚以前脚掌为轴顺势扭正,成左弓步;左臂外旋,左掌翻转掌 心向上,收经腰间,从右前臂上穿出,腕高与肩平;右臂内旋, 横掌下按,落于左肘下方;目视左掌(图8-2-43 )o

(三十)虚步压掌

重心后移,左脚尖内扣,上体右后转;右掌收至腹前,左 掌举于左额侧上方;目随转体平视。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提起, 脚前掌落地,成右虚步;上体向下松沉,微向前俯;左掌自上 而下横按于右膝前上方,指尖向右;右掌按于右胯旁,目视前 下方(图8244)。

(三十一)独立托掌

左脚蹬地;左腿微屈站稳,右腿 屈膝提起,成左独立步;右掌翻转上 托,举于体前,腕高与胸平;左掌向 左、向上划弧,撑于体侧,腕高与肩 平,掌心向外,指尖斜向上;目视右 掌(图 8-2-45)。

(三十二)马步靠

右脚前落,脚尖外撇,重心前 移,上体右转;右臂内旋,右掌翻 转下捋;左臂外旋,左掌向上、向 右划弧;目视前方。左脚收于右脚 内侧,上体继续右转;右掌翻转向 上,并向右划弧举于体侧,左掌握 拳,落于右腹前,拳心向下,目视 右掌。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 步,左臂内旋,摆至身体左侧。重 心略向前移,成半马步;左臂内旋, 内,拳面向下,置于左膝前;右掌屈收,经身侧推助左臂向 前挤靠,拳心向左,掌指附于左上臂内侧;目视左前方(图 8-2-46)0

(三十三)转身大捋

重心后移,左脚尖外撇抬起;左拳变掌,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两掌 心同时转向外,并微向后收带;目视 两掌。上休左转,重心前移,右脚收 于左脚内侧,两脚平行向前,重心仍 偏于左腿,并稍向上升高;左臂内旋, 左掌屈肘提至胸前,横掌掌心向外, 右臂外旋,举于身体右侧,高与肩平, 8-2-47 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右脚前掌为轴,

脚跟外展,身体在转,两掌随转身向左平捋至体前。体继续左 转,左脚后撤一步,脚尖外展落地,右腿屈弓;两掌心斜相对, 右掌高与头平,左掌置于右肘内侧;目视右掌。上体继续左转, 重心左移,右脚跟外展,右脚自然蹬直,成左侧弓步两掌向左 平捋,逐渐握拳,左臂外旋,左拳向左划弧,拳收于腰拳心向 上;右臂屈肘外旋滚压置于体前,目视右拳(图8-2-47)。

(三十四)歇步擒打

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臂内旋 屈肘上撑,右拳置于右额前,拳心向 外;左臂内旋,左拳向身体左后方穿 出,拳心向后;目视前方。上体左转, 左脚尖外展,重心前移;右拳经体侧 下落卷收腰间,拳心向上,左拳变掌, 向前划弧,掌心翻转向右;头随体转, 目视前方。右脚经左脚前向左前方盖 步横落,成歇步;左掌握拳,收于腹前,拳心向下,右拳经左 前臂上向前、向下方打出,高与腹平,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图8-2-48 )0

(三十五)穿掌下式

上体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两拳变掌,右臂内旋,掌心翻转向外, 掌翻转向外,掌指向左,提至胸前; 左臂外旋,掌心翻转向外,掌指向左, 举于身体左侧;目视左掌。上体右转, 右腿屈蹲,左腿向左侧伸出;两掌向 上、向左划弧,经面前摆至身体右侧, 掌心转向斜下,指尖斜向右上,右掌伸举于右前方,左掌屈臂 摆至右肩前,目视右掌。右腿全蹲,成左仆步;两掌绕转,指 尖转向左,经腹前顺左内侧向左穿出,左掌在前,掌心向外, 右掌在后,掌心向内;目视左掌(图8-2-49 )0

(三十六)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上体左转,左脚尖外 撇,右脚尖内扣,右腿蹬直,左腿屈 弓;左掌向前、向上挑起,腕高与肩 平,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右掌微 向后拉,侧置于右胯旁;目视左掌。 右脚前上一步,脚前掌落地,成右虚 步;左掌握拳,微向内收,拳心向内;

右掌变拳向前、向上架起,拳心向外; 8—2-50

两腕交叠,两拳交叉于身前,高与肩 平,右拳在外,目视左拳(图8250)。

(三十七)退步跨虎

右脚向右后方撤一步,两拳变掌;目视两掌。上体右转, 重心右移;右掌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左掌随身体右转稍向右划弧,掌心向右;头稍 右转,目视右前方。左脚稍向后收, 脚前掌着地,落于右脚前,上体左转, 身体略向下屈蹲;右掌向上划弧经头 「

前再向左、向下划弧,落于左腿外侧,

掌心向外;视线随身体转动,左顾右 1

手c右脚蹬地,独立站稳,左腿前举,

膝微屈,右掌向前、向上挑起,或侧 8-2-51

立掌,腕高与肩平;左掌变勾手同时

上提,举于左方,高与肩平,勾尖屈腕向下,上体左转;目视 左前方(图8-2-51)□

(三十八)转身摆莲

左脚前落,上体右转;右臂内旋,右掌翻转向下,屈肘向 右平带;左勾手变掌,掌心转向上,自后向前平摆至体侧;头 随体转,目视前方。以两脚前掌为轴,向右后转体;右掌摆至 体前,掌心向上,高与头平,右掌翻转向上,经胸前及左肘下 方向左穿出;目视前方。上体继续右转,至与“上步七星”式 成背向;成右虚步,右掌穿出后向上、向右划弧,同时前臂内 旋,掌心转向右,指尖向上,置于身体右侧,腕高与肩平;右 掌自右臂内侧翻转下落,收至右肩前下方,目视右掌。上体左 转,右脚跟提起。上体继续左转,右脚提起向左、向上、向右 作扇形外摆,上体左转,两掌自右向左平摆,在头前左先右后 依次击拍右脚面;目视两掌(图8-2-52/图8・2.53)。

(三十九)弯弓射虎

右小腿屈收,左腿独立站稳;上体左转,两掌继续左摆, 左掌摆至身体左侧,右掌摆至左肩前下方,掌心均向下,高与 肩平;目视左掌。右脚向右前方落步,上体右转;两掌同时下落划弧,目视两掌。重心前移,上体 右转;两掌向下、向右划弧至身体右 侧时两掌握拳,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上体左转,成右弓步;左拳经面前向 左前方打出,拳心斜向前,右拳同时 屈肘向左前方打出,至右额前,拳眼 斜向下;目视左拳(图8-2-54)。图 8-2-52

(四十)左揽雀尾

重心后移,右脚尖外撇抬起,上 体右转;两拳变掌,左掌向左伸展,右掌翻转向下划弧至腰间, 掌心向上,头随身体自然转动。重心前移,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右掌自下向右再翻转向上画弧,左掌由右向下画弧,两掌在胸、 腹前上下合抱,掌心相对;目视右掌。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前 上步,两掌微分;目视前方。重心前移,左脚落实,成左弓步; 左前臂向前挪出,左掌掌心向内,高与肩平;右掌按落于右胯 旁,掌心向下;目视左掌。上体微左转,左掌翻转向下,稍向 前伸;右掌翻转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画弧,伸至左前臂内 侧下方;目视左掌。上体右转,重心后移;两掌下捋,经腹前再向左后上方画弧,至右掌高与肩平, 掌心斜向前;左掌屈臂摆至右胸前, 掌心向内;目视右掌。上体左转,面 向前万;右掌屈臂卷收;掌指贴近左 胸襟内侧;左臂平屈胸前,掌心向内, 目视前方。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 臂向前挤出,右掌指附于左腕内侧, 高与肩平;目视左前臂。右掌经左掌 上伸出,两掌分开,掌心均转向下; 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上翘;两臂屈肘,两掌收经胸前下落至 腹前,掌心向前下方;目向前平视。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 掌平行向上、向前按出,腕高与肩平,掌心向前,目平视iff方 (图 8-2-55 )o

(四十一)十字手

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左脚尖内扣,右脚尖外展;右掌随 身体右摆至面前,掌心向外;左掌分于身休左侧,目随右掌。 右脚尖继续外展,重心右移,上体继续右转,左腿自然蹬直; 右掌摆至身体右侧,两掌左右平举于身体两侧,两肘略屈,掌 心向前;目随右掌。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上体左转;两掌 向下、向内画弧,于腹前两腕相交,两合抱,举至胸前,右掌 在外,掌心均向内;目视两掌。右脚内收,两脚与肩同宽,脚 尖向前,成开立步;随即上体转正,两腿慢慢直立;两掌交叉 成斜十字形抱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目视两掌(图 8-2-56,图 8-2-57)。

(四十二)收式

两前臂内旋,两掌边翻转,与肩同宽,掌心向前下方;目 视前方(图8-2-58 )o

简述太极拳习练的动作要领及特点。

太极拳对人体的锻炼有什么澎响?

简述太极拳术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提要】形意拳被称为内家拳的必胜之拳,也 称为五行拳。其拳法集合了五行十二形的大成,内涵无 穷威力。本章主要介绍五行拳的基本动作,即劈、崩、 钻、炮、横五拳。使学生了解形意拳的基本特点,长期 坚持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各系统机能的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形 意拳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方法,为其将来从事传 统武术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形意拳

三体式(起式)

一、 劈拳

预备式;劈拳左起式;劈拳右落式;劈拳右起式;劈拳左 落式;劈拳回身;劈拳右起式;劈拳收式

二、 崩拳

预备式;右崩拳;左崩拳;右崩拳;左崩拳;崩拳回身; 右崩拳;崩拳收式

三、 钻拳

预备式;右钻拳;左钻拳;钻拳回身;钻拳收式

四、 炮拳

预备式;右炮拳;左炮拳;右炮拳;炮拳回身;炮拳收式

五、 横拳

预备式;右横拳;左横拳;右横拳;横拳回身;横拳收式

一、劈拳

预备式左三体式。

劈拳左起式。

(1)由三体式开始,左手(即前手)下落变拳(随落随握 拳),右手也同时握拳,两手拳心翻转向上,靠在肚脐两旁,两 前臂紧抱腹部的两侧;目视前方(图9-1-1 )o

图片8

要点:身体方向不变,握拳时要卷紧,但胸腔不可紧张, 要自然,不可憋气;左手下落时要走圆弧路线,由落而收,不 是直线抽回;两肩仍下垂,两臂紧靠两肋,两手变拳后要同时在腹前翻转,不可有先后。

(2)左脚向前垫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45度, 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左腿,右脚不动,右腿前蹬,成似直非直 状;同时左拳经胸前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呈弧形,拳 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翻转,肘尖下垂;这时整个 伸出的左臂要弯屈适度呈弧形,不能挺直,左拳高与鼻尖齐平; 右拳不动;目视左拳(图9-1-2 )o

要点:左拳前伸必须与垫步动作一致;在钻拳的垫步时, 身体方向不变;注意后肩不可向前扣使两肩平行;左拳要贴胸 上提,到口边处再用力向前伸出;同 时,腰要塌,头要顶。

劈拳左落式。左脚尽力向前迈 一步(抬脚不要过高),膝部微屈, 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仍坐于左腿; 同时右拳经胸前由口的前方钻出,随 即翻转变掌向前劈下,掌心向前下方, 肘部微屈,左拳随之向内翻转变掌下9-1-3

落于腹前,拇指紧靠肚脐部位;目视右手食指(图9-1-3)。

图片9

要点:右手向下劈肘,要与右脚落地协调一致;迈步时身 体不可上窜,应保持平稳;身体及上下肢动作要点与前三体式 相同,唯步略小一些。

劈拳右起式。

(1) 右手下落变拳(随落随握拳),左手也同时握拳,两手拳 心翻转向上,靠在肚脐两旁,两前臂紧抱于腹部两侧;目视前方。

要点:与前左式垫步完全相同,唯左右式相反。

(2) 右脚向前垫步,脚尖稍外撇,膝部微屈,左脚不动, 左腿后蹬,重心随即移于右腿;同时右拳经胸前由下腭处向前 上方钻出,拳心斜向上方,并略向外倾,小指侧向上翻转,肘 尖下垂,右臂不要伸直,右拳高与鼻尖平,左拳不动;目视右 拳(图914)。

要点:与前左式垫步完全相同,唯左右相反。

劈拳左落式。动作及要点均与图9-1.4说明相同,唯左 右相反。如继续前进练习,则仍垫左脚,进右步,劈右拳,成 劈拳右落式;如此可以左右式反复交替进行练习(图9-1-5 )0

劈拳回身。转身时须劈出左 掌,以后,左掌下落变拳,右掌也随 之变拳,两拳心翻转向上,靠在腹部 两旁,左脚随即以脚跟为轴里扣,身 体也向右后转约180度,右脚脚尖为 轴扭直,脚跟略提起成右虚步式;目 视前方(图9-1-6)o.

要点:转身时,身体不可忽高忽 低或左右摇摆;扣左脚,落左手与转 体动作要完整一致;眼神要随着转体的方向转视前方,不可低 头弯腰,腰要塌,头要向上顶。

劈拳右起式。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约45度),膝 部微屈,左脚不动,左腿向后蹬,重心移于右腿;同时右拳经 胸前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拳心斜向上方,小指向上翻转, 肘尖下垂,右臂不要伸直,右拳高与鼻尖齐平,左拳不动;目 视右拳。

要点:与前左式垫步说明完全相同,唯左右相反。

劈拳收式。

转身后,垫右脚,钻右拳,再进左步,劈出左掌,右 脚跟进半步,成劈拳左落式姿势。动作要求和前面进行时相同。

左脚收回靠拢右脚跟,同时左臂屈回胸前,然后两臂 轻缓垂于身体两则;身体也随之轻缓站起,仍斜向前方,同时 注意气向下沉,两肩放松;目平视前方。

一、朋拳

崩拳是左右拳轮换向前直打的锻炼方法。出拳时,既要求 有速度、有力量,又要求保持周身完整,与步法进退起落整齐合拍。步法则完全以左脚直向前进,右脚尽力后蹬,再向前跟 步的单一形式,屈膝蹲身,高矮一致。进步时,右腿蹬劲,落 脚后重心仍偏重右腿,这样就要求左腿前伸和右腿后蹬发挥最 大的力量,使上下肢与躯干同时得到充分的锻炼。

预备式。预备式的方法完全与三体式动作相同,参阅图 1-4图动作及要点说明(图9-1-7)o

右崩拳。

(1)由三体式姿势开始,先将两手变拳握紧,如螺旋形状, 随即将右拳拳心翻转向上,右肘紧靠右腰部,前臂贴于腹部右 侧;目视左拳。(图9-1-8)
要点:左手握拳后,肘尖仍下垂,肩要向下松,头颈要竖 直,握拳时虽然要求握紧,但心理上不要有丝毫紧张,胸肌务 要注意松弛,不要有意识地憋气,要呼吸自然。

(2)左脚尽力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即向前跟步,重心仍 坐于右腿,前脚跟与后脚踝骨相对,横向距离约20〜30厘米; 在进步的同时,右拳顺着左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眼向上,拳 面微前倾,左拳收回停于腰部左侧,拳心向上,成右拳前伸、

左腿在前的拗步姿势;目视右拳(图 9-1-9)。

图片10

要点:左脚向前迈步时,抬脚不 要过高,落脚时,脚跟先着地,但不 要故意跺地;右腿尽力蹬劲,身体不 要高起,步子越大越好;打出拳后, 右臂要向前顺,左胯略向后收,上体朝左前方,右臂肘部下垂;身体要稳 9-1-9

图片11

定,头要向上顶劲,塌腰;左脚前进 落地与右拳的打出要协调一致。

左崩拳。左脚继续尽力向前进步,右脚仍向前跟步; 同时左拳顺着右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心向右,右拳收回停 于腰部右侧,拳心向上,成左拳左腿在前的顺步姿势;目视 左拳。

要点:身体仍要保持向右半斜姿势,左肩不要太向前伸, 两胯略向后缩;其他各部要求均与右崩拳相同。

右崩拳。动作与要点均与2右崩拳说明相同。

左崩拳。动作与要点均与(三)左崩拳说明相同。

根据以上动作和要点,可以左右拳互换向前直打,数目多 少,要视场地条件而定,回身式总以打出右拳后再转身。

崩拳回身。

(1) 打出右拳之后,左脚尖向回扣(约90度),右拳收回 停于腹部右侧,左拳不动,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随身体转后 正对前方,同时身体向右后转约180度;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回扣、右拳收回与向右后转身上一连贯动作, 中间不要停的时间过长,转身时避免低头弯腰。

(2) 右拳经胸前靠近口部向前上方钻出,整个右臂要成弧 形,不能挺直,拳心斜向上,并略外倾,小指侧向上拧劲;同 时右膝向上提起,脚尖向右(向上勾),左腿微屈,成左独立姿 势;目视右拳(图9-l-10)o

图片12

(3)上式不停,右脚横摆向前落地,左脚随之向前跟步, 脚跟离地,右膝抵住右膝窝,成交叉半坐盘姿势;左拳在落右 脚时,经胸前向上顺右臂向前方变掌劈下,掌心向下;目视左 掌食指(图9-1-11 )o

图片13

要点:右拳上钻与右膝上提,要动作一致;右脚落地时要 尽力向前横着踩出,两腿交叉要靠紧,左手前劈与右脚落地, 须整齐合一。

右崩拳。两掌变拳握紧,右脚向前垫步,左脚再尽力向 前迈一步,右脚随之向前跟步,距离左脚约20〜30厘米;同时 右拳直向前打出,左拳收回腰部左侧;动作与要点均与前右崩 拳打法相同,请参阅右崩拳图解。

如此左右崩拳交替向原来路线打回,往返趟数不限,要根 据体力自己掌握c最后打到起式的位置(崩拳右式),再回身作收式动作。

崩拳收式。

(1)向右回身,提右腿,劈掌等到动作完全与前6回身式 和7崩拳右式相同(图9-1-12.图9-1-13、图9-1-14、图9-1-15), 打成崩拳右式后身体不动,右脚向后撤回半步,左脚再撤至右 脚后方,两腿交叉,左脚顺,右脚横,左脚跟微离地面,仍成 交叉半坐盘式;左脚后撤时,左拳向前打出,右拳收回腰部右 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图(图9116)。

图片14

(2)左臂屈肘由上经胸前下落,两手垂于身体两侧;同时

右脚收回靠拢左脚,身体轻缓起立,保持向右半斜方向;两肩 向下松沉;目视前平视(图9-1・17)。

图片15

要点:退右脚时,两拳不动,注意右肩不可随着向后扭转, 左脚向后撤,赞颂作力以脚跟触地,再提起脚跟;两腿膝部要 靠紧;左脚后撤与左拳向前打务要协调一致。

三、钻拳

预备式。起式方法完全同三体式动作。

右钻拳。

(1) 由三体式预备姿势开始,左手握拳下落,经腹前翻转 (成拳心向上),再经胸前由嘴前向上钻出;右手也同时变拳, 转为拳心向下,紧靠脐部右侧;左脚在左手钻出的同时向前垫 步,脚尖外撇,膝部略向前弓;目视左拳的小指。

(2)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偏于左 腿;同时右碰撞经胸部由嘴前顺着左拳上面钻出,高与鼻尖平, 在左拳向内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拇指紧 靠脐部;目视右拳的小指。

要点:垫左脚和钻左拳要动作一致;钻右拳和进右步也要 一致,须做到手到脚步停,整齐合一;迈步时步子要大,脚跟 先触地,但避免抬脚过高。钻拳时力量要集中在拳有前端,前 拳要与前脚尖相对,鼻尖又和前拳相对,前拳、前脚尖和鼻三 点构成一直角三角形;上钻的拳向外拧劲;下按拳向内拧劲, 肘要垂,肩要松,步要稳定。

左钻拳。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然后左脚再向前迈 一大步,右脚随之再跟进半步,重心偏于右腿;同时左拳翻转 经胸部由嘴前顺右拳上钻出(拳心向上),高与鼻平,右拳向内 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拇指紧靠部;目视 左拳的小指(图9-l-18)o

要点:完全与右钻拳相同,唯左右相反。这样,可以左右 式反复交替练习,次数多少根据场地等条件而定。

钻拳回身。钻出左拳之后(左拳左脚在前),以左脚跟 为轴,脚尖里扣,身体随之向右后转,两臂保持原状随身体右 转180度,右脚在转体过程中,相应以脚尖为轴扭成顺直;然 后,右脚垫步,脚尖外撇,右拳经胸部由嘴前顺左拳上钻出(拳 心向上),左拳向内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 拇指紧靠脐部;目视右碰撞小指(图9-1.19)。此式不停,再进左脚钻出左拳。如此再向原来方向打回,往返趟数不限,要根 据个人体力情况掌握。

图片16

要点:回身时,眼要看着左拳,两臂要随身体转动,不可 松劲,身体约转到90度时,再转右脚;头要顶,腰要塌。

钻拳收式。往返打到原来的位置时,作钻拳回身式,并 打成左钻拳式停住。随后,左臂由上屈回经胸前下落,两手垂 于身体两侧;同时左脚收回,靠拢右脚,身体站起,上体仍成 向右半斜姿势,两肩向下松沉、呼吸要平稳,目向前平视。

四、炮拳

预备式。起式方法完全与三体式动作相同。

右炮拳。

(1) 由三体式姿势,左脚向前直进半步,同时左臂微外旋, 掌心斜向上方,手指向前;右臂微外旋右掌前伸与左手心斜相对, 随即右脚用力蹬地,尽力前进一步(身体不可高起),屈膝半蹲, 左脚随之跟进,并提起靠在右脚里侧踝关节处;两掌在右脚进步 的同时变拳撤回,靠紧腹部两则,拳心均向上;目平视左前方。

(2)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偏右腿;同时 左拳经胸前、面前向上翻转,由拳心 向里转为拳心向外,停于头部左额角 旁(拳心朝前),右拳由腰部顺左脚 前进方向向前打出,拳眼朝上,肘部 微屈,拳高与胸齐;目视右拳

要点:左脚向前直进和右手前伸

要同时,右脚落地与两拳回撤也要一致,以上动作必须整齐如右拳向前打和左脚前进落地要一致;左拳上起时,要随着 身体的转动先顺着胸部钻过鼻前,然后再向上翻转,切不要横 着直接向上架;架起后拳勿过高,两肩要平要向下沉。

左炮拳。

左脚向前半步,屈膝半蹲,右脚跟进,提起靠在左脚 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左拳由前向下落,与右拳相齐后同时撤 回,紧靠腹部两旁,拳心均向上;目平看右前方。

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左 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偏于左腿; 同时右拳经胸部、面部前方向上翻 转,停于头部右额角旁(拳心向前); 左拳由腰部顺右脚前进方向向前打 出,拳眼向上,肘部微屈,拳高与 胸齐;目视左拳(图9-1-21 )o

图片17

要点:与右炮拳完全相同,唯 方向、左右手相反。

右炮拳。

右脚向前半步,屈膝半蹲,

腿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右拳下落,与左拳相齐后同时撤回,紧 靠腹部两旁,拳心均向上;目平视左前方。

上左脚打右拳。这样,则可反复左右式交替进行练习。

炮拳回身。

打出左炮拳之后,稍停,以左脚掌为轴,身体速向左 后转;右脚随着转体方向落在左脚旁边,左脚随即提起紧靠右 脚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右拳由前落下,与左拳一齐撤到腹部两 旁,拳心均向上;目平视左前方。

上式略停,再向左前方进左脚打右拳,成右炮拳姿势;如此再向原来路线打回,动作完全与前式相同,唯进行方 向相反。

浏览87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