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要点
绷、捋、挤、按四种技法。
教学方法
讲解并示范“右揽雀尾”的技法结构。
教学“转换式”;强调左脚尖内扣。
教学“绷”的技法;强调上肢动作与“野马分鬃”的上 肢动作不同和相近之处。
教学“捋”的技法,强调双手掌心相对,由右斜前方向 左斜下方同时划弧捋摆;上体要正直左转。
教学“挤”的技法;强调先将左掌转搭于右腕,然后在 随左腿的蹬伸向前平“挤”。
教学“按”的技法;强调双掌后收时,右脚尖自然翘起。
教学完整动作;强调身体重心平移,圆活连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转换式”不能到达应到的方位上:
纠正方法:强调扣左脚尖后,将身体重心先移至左腿再上 右步。
“绷”时手臂不圆活:
纠正方法:强调肩、肘、腕放松,两臂圆活。
“捋”的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上肢动作是在上体正直左转的带动下进行 的,身体重心要向后平移。
“挤”时手臂动作别扭:
纠正方法:强调两肘关节下沉,小臂略向前伸,左掌掌心 向外附于右腕内侧。
“按”时上体后仰前俯:
纠正方法:强调身体重心后移时,左腿要收髓敛臀;双掌 前推时右膝要略向前顶。
第七动:左蹬脚
动作方法
身体向右转,右脚尖略外展;同时两掌向左右分开,掌 心斜向外;目视右掌。
右腿站起,左腿随之向前屈膝上提;同时两掌外旋经 下、向上交叉抱于胸前,左掌在外,双掌心均向内,目视前方。
左脚钩脚尖向前蹬出;同时两掌内旋向外分展,掌心斜 向外,掌指向上;目视左掌。
动作要点
两掌分抱和左脚蹬出的动作。
教学方法
教学两掌的分开一抱掌一分开的动作。
教学左腿提起蹬出的动作。
教学完整动作,强调蹬腿慢速平移,掌握好重心。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两掌分抱时上体前俯:
纠正方法:强调两掌分开时右膝前顶,上体正直。
蹬脚时上体后仰:
纠正方法:可适当降低左脚蹬出的高度,强调两臂要平分。
蹬脚时站立不稳:
纠正方法:强调右腿膝关节微屈、放松站立。
第八动:倒卷肱
动作方法
'a,左腿经屈膝落至身后;同时右掌外旋屈臂于头部右侧, 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左掌随之外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
b.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掌着地成虚步;同时上体向 左转;右掌经左掌上方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左掌 随之后收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右方。
动作要点
两掌的同时推收与落步移重心向上。
教学方法
教学两拳的推收动作。
教学左脚后落,强调落脚位置。
教学完整动作,强调左脚先后撤落地,再后移身体重 心,同时两掌推收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落脚不稳:
纠正方法:强调左脚先屈收再向身体正后方落步,右膝要 微屈。
两掌的推收不能同时进行:
纠正方法:强调右掌经左掌上向前推出。
第九动:搬拦捶
动作方法
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外展向前上半步;同时左掌内旋经 右掌上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右掌随之外旋屈肘收 至腹前,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目视左掌。
上体略向右转,左脚随之提收于右脚内侧;同时左掌变 拳微内旋下落至腹前,拳心向下;右掌随之微内旋经右上绕摆 至胸前,掌心向下,掌指指向左;目视右掌。
上体向左转;.左脚脚尖外展向前上步;同时左拳上经小 臂内侧向前撇打,拳背向下;右拳随之下落至右胯旁,掌心向 下,掌指向前;目视左拳。
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脚尖外展落地,屈膝支撑体重;右 脚随之向前上步,脚跟着地;同时左脚先内旋后外旋,画弧后 收至腰间,拳心向上,右掌随之经右向前画弧绕摆,掌心斜向 前,掌指向上;目视右掌。
左脚自然蹬直,右脚屈膝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右转;左 拳内旋向前打出至拳眼向上,右拳随之沉肘后收至左小臂内侧, 掌心向左,掌指向上;目视左拳。
动作重点
搬拦捶的运动路线上。左拳撇打沿立圆路线运行;右拳前 拦沿平圆路线运行;左拳前打要与左腿蹬伸同时进行。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搬拦捶”的动作结构。
教学上右步推左掌。
教学左拳撇打,强调平圆路线和幅度。
教学左拳前打,强调上下相随。
教学完整动作,强调连贯圆活。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搬”的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强调左拳绕经面前再向左侧撇打。
“拦”的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转腰上步的同时完成上肢动作。
“捶”的手臂太直:
纠正方法:强调“沉肘”。
第十动:如封似闭
动作方法
身体重心略向前移;同时右掌经左拳下外旋向前伸转, 至掌心向上;左拳变掌外旋,至掌心向上,目视双掌。
身体重心向后平移,左腿屈蹲,右脚尖自然翘起;同时 双掌内旋后收,经胸前下按至腹前,两掌心斜向下;目视前方。
左腿自然蹬直,右腿屈膝成弓步;同时双掌向上,向前 画弧推至高与肩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手外旋、前推和后移重心。
教学方法
身体重心略向前移,两掌交叉外旋的动作。强调动作要 顺遂自然。
身体重心后移按掌,再重心前移双推掌的动作。
完整动作,强调动作连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两掌交叉外旋的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动作幅度不要过大,手型变化和两掌外旋 要自然。
身体重心后移按掌时上体后仰: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正直后移,收左甑并敛臀。
第十一动:+字手
动作方法
上体向左转,右脚尖随之内扣;同时左掌经头前画弧左 摆;目视右掌。
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尖随之外展,身体重心平移至左 腿;同时左掌继续左摆;目视左掌。
上体向右转,身体重心随之平移两腿之间;同时双掌外 旋下落;目视前下方。
身体重心继续右移,右腿站起;左腿随之内收半步;同 时双掌继续外旋,经下交叉抱于胸前,左掌在外,两掌心均向 内;目视双掌。
动作重点
身体重心的左右平移和脚尖的内扣外展。
教学方法
两脚尖的内扣、外展、内收的动作。
配合身体重心左右平移的脚尖扣、展。
上下肢配合的分解动作。
教完整动作,强调上下相随。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两脚尖内扣、外展不连贯:
纠正方法:强调脚尖的内扣、外展要随身体重心的平移进行。
左掌摆动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强调左掌摆动要经过面前。
两掌交叉时,距离分开:
纠正方法:强调两掌交叉时手腕要相贴,向内翻下压。
第十二动:收式
动作方法
两腿伸直站起;同时双手内旋并向外画弧前伸,至两掌 与肩同宽,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
两掌自然下落至体侧,掌心向内。
身体重心向左平移,右脚内收至左脚内侧;身体直立, 目视力前方。
动作重点
两掌的前伸下落和收腿。
学方法
两掌前伸下落动作,要求松肩沉肘,头上顶。
平移身体重心收右腿的动作,要求保持平移。
c.讲解完成动作后应具备的精神状态。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两臂动作僵硬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两掌先伸再落,松肩沉肘。
表现不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纠正方法:强调顶头和收下颌,胸可略挺,目视前方
(2)太极十二动分析与指导
“太极”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 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太极拳技法除遵 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 法特色。例如,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轮互转; 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教学中要抓太极 拳的主要特点。要求学生动作规范、运劲顺达、连贯圆活、神 态自然、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加强太极拳十二动全套示范动作的练习,加强对整套动 作的认识。
仔细分析太极拳十二动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针对学生在 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相应的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
太极拳是慢匀速的练习,从第一节课的准备活动开始, 应安排慢匀速的动作内容,以引导学生的“慢匀速动作意识”。
要有先教会学生套路动作,再逐渐形成太极拳风格特色 的教学思路。
讲授太极拳十二动时,针对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可采用 “慢拳”、“快教”,然后“慢练”的教学方法。
教学太极十二动之前,要先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基本知 识、手型、步型、步法等,以使学生建立规范的概念,便于教 学中讲解和示范。
太极拳教学的口令应是“柔和、缓慢、轻灵”。在动作名 称后可拉长声,诱导学生的建立“慢”的意识和放松身体。
太极拳的速度较慢,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练习效率,课 上一般应以集体练习为好。如果分组,可分为两大组,一组练 习,另一组观摩。如分成小组,以两人一组为好,互相纠正动 作,节省时间。
太极拳十二动的课时少,动作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动作 韵味难以掌握,因此注意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并记熟动 作名称。也可以要求学生回家教会家长练习太极拳,这样即巩 固了学生的动作,又为“全民健身”做了贡献。
7.学校武术拳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基本功融入自然的练习中
拳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可以充分利用每节 课有限的准备活动时间,合理地编串起来,结合假想的对象进 行有攻防含义的练习。在练习中,允许有个人个性的发挥,比 如作腾空动作时,可以加入腿法的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动作 加入练习中。这样每节课的内容虽有重复,但方法手段不断变 化,使学生仍有新鲜感。
难度动作早期渗入
对于难度动作,不仿将这些难度动作加以分解,然后编入 基本功训练中,久而久之,这些难度动作在学生中一个个逐步 得到解决。
区别对待、确立重点
无论是男生课,还是女生课,要抓住其不同特点、区别对 待。男同学普遍柔韧性较差,故定势动作的亮掌、勾手、仆步、 踢跟、摆腿、拍脚、飞脚、摆莲,要完成好均需待柔韧解决好 了以后,动作才能有着落。女生跳跃能力差,特别是在腾空以 后,心理有恐惧感。在套路练习前,要做一些辅助性练习作为 铺垫。
(三)学校武术器械的教学方法与指导
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 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目前最常用器械是刀、 剑、枪、棍,这也是武术竞赛主要项目。现在武术界称各种武 术演练兵器为器械。本节主要对高二教材男生刀术、女生剑术 套路进行教法分析。
1.刀术教学分析与指导
刀术是武术中短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早在 原始社会就用石刀、骨刀作为生产工具,后来用于战争成为短 兵器。现代武术把刀的各种套路泛称刀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 段,也是武术比赛项目。刀术以缠头裹脑的招术为基本动作, 加上劈、砍、挂、撩、扎、点、云、崩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 习。刀术的风格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绕、雄健 剽悍。
高中二年级的刀术教材内容,是由18个动作组成的套路, 往返两段。其中包括缠头、裹脑、劈、扎、撩、砍、舞花等刀 法和弓步、高虚步、马步、独立步、跳步、插步等步型步法, 蹬腿、箭踢等腿法和腾空动作。通过刀术的套路练习,促进柔 韧、灵敏、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勇猛顽 强的作风。
(1)刀术教学内容与动作方法
第一动:起势
动作方法
两脚并立,左手抱刀垂于身体左侧,右手成掌自然垂于身 体右侧,目视前方。左手抱刀不变,右掌内旋外撑,掌心向下, 同时头向左甩,目视左前方。
动作重点:要求精神饱满,撑掌摔头要迅速。重点放在握 刀、抱刀上,强调立头左甩、挺胸、夹腿。
教学方法
介绍刀的长度,刀的部位名称,刀的握法、抱法。
强调刀手配合,精神的体现。
第二动:虚步抱刀
动作方法
右脚向右斜前方上步,脚尖点地成高虚步;同时右手抱刀, 屈臂摆收于胸前,右掌外旋收于胸前,掌心向前;头向右转, 目视右前方。
动作重点
左手持刀沉稳,摆收舒展,与高虚步同时完成。
教学方法
教学左手持刀方法,练习左手持刀摆动。
教学右虚步的规格,练习右高虚步。
教学左手抱刀与右高虚步结合的完整动作间,头向右 甩。强调右掌外旋直接收至腰间,头向右甩。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左手持刀摆收不协调:
纠正方法:检查持刀手型,练习持刀屈肘平摆数次。
左手持刀摆收与右脚点地不同时到位:
纠正方法:强调先将左手外展,然后在内收的同时出右脚。
第三动:穿掌提膝接刀
动作方法
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向右斜前方上半步,左腿屈膝上提成 独立步;同时右掌经左手上方向前穿出,掌指向前,掌心向上, 左手抱刀屈肘后收至腰间,目视右掌。上动不停,左手抱刀向上 方伸送,右手屈臂抓握刀把接刀;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前下方。
动作重点
穿掌后独立站稳,右手迅速准确接刀。
教学方法
教授接刀方法。
教授独立步时左手送右手接的接刀法。
教授右脚上步穿掌后独立接刀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提膝穿掌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提膝与穿掌要同时完成。
右手抓不住刀柄:
纠正方法:强调左手向右上方伸送时要持刀外旋,右手的 拇、食指要在靠近刀盘处抓握刀柄。
接刀时独立步站不稳:
纠正方法:强调左腿提膝外撑,支撑腿放松站立。
第四动:弓步下扎刀
动作方法
左脚向左前方落步,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 右手持刀向右前下方扎出,左掌顺势摆伸于左后上方,掌心向 前,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左脚落步和扎刀.的方向及扎刀的力度。
教学方法
教学下扎刀,强调方位和力度。
教学下扎刀时的左手动作。
教学弓步下扎刀的完整动作,强调力度。
攻防含义
扎击对方的足及小腿。当对方扎击我足和小腿时,我迅速 用刀挡住对方的扎击。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左脚落步位置偏左或偏右:
纠正方法:选择外界标志物诱导学生落步方位。
动作方法
左掌内旋屈臂收至右胸前,右手持刀经左臂外侧绕摆至背 后,刀尖向下,刀刃向外;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 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左横扫至左腋下,左掌随之摆架于左上方, 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左腿前摆,右脚蹬地跳起; 同时右手持刀经下向右上方抡摆,左掌下经右臂外侧向左上方 绕摆;目视左下方。上动不停。左右脚先后落地,屈膝下蹲成 歇步;同时右手持刀侧劈至身体左下方,左掌下落附于右腕, 掌心向下;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缠头刀贴背而行,跳步劈刀沿立圆路线运行。注意手腕放松。
教学方法
教学上步缠头刀,强调上步的同时缠头。
教学跳步后成歇步,强调歇步屈膝下坐。
教学跳歇步劈刀,强调刀的运行路线。
教学跳步歇步劈刀的完整动作。
攻防含义
缠头、裹脑本身就具备攻防含义。缠时保护自己,使对方 的器械不接触自己的身体,裹脑也是阻挡对方的器械或进攻。 同时用刀横扫击对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上步缠头刀时,刀背不贴后背:
纠正方法:强调缠头刀时右臂屈肘提腕,将刀立垂于背后。
跳步后成歇步时不能屈膝下蹲:
纠正方法:强调右脚蹬地跳起后在身后落地,不要落在身 体左侧。另外还要注意两脚之间距离不能过大或过小。
跳步抡刀幅度小,不成立圆:
纠正方法:强调将刀抡经头上再下劈。
第六动:转身提膝劈刀
动作方法
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右后方翻转,右腿直立,左腿屈膝 上提成独立步;同时右手持刀随身体翻转经上向右下方劈出, 至刀尖高与头平,左掌随之摆架于头上,掌指向右,掌心向上; 头向右转,目视右侧方。
动作重点
转身站起和独立劈刀的姿势。翻身劈刀快速平稳,圆活有力。
教学方法
教学转身站起的下肢动作,强调右脚掌为轴。
教学劈刀的上肢动作,强调劈刀和架掌的方位。
教学转身提膝劈刀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转身动作不圆活:
纠正方法:强调转身时以右脚掌为轴,边站起边转。
提膝劈刀时左掌的位置偏右或偏左:
纠正方法:强调左臂肘关节微屈,呈弧形撑架,左掌应在 头部左侧上方,反复练习左掌的撑架动作。
第七动:插步扎刀
动作方法
左脚向左侧落地成弓步;上体向左拧转;同时右手持刀外 旋屈臂左收,使刀横架于头上,左掌随之下落附于右腕;目视 右侧。上动不停。在脚经右脚后插步;同时右手持刀内旋向右 平扎,手心向下,左掌随之架于头上,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插步的身体姿势和右侧平扎刀的刀法。
教学方法
教学左弓步架刀,强调持刀内旋平架,刀刃向上。
教学由架刀到右侧平扎刀的方法,强调右手内旋,刀刃 要平。
教学插步右平扎刀,强调插步和扎刀的方位。
教学左弓步架刀至左插步平扎刀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左弓步架刀的动作幅度小:
纠正方法:强调左脚向左侧稍大落步,左膝屈弓。
插步太高: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略向左倾,右腿屈膝沉甑。
右手扎刀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右手持刀边旋边扎,右肩要松沉。
第八动:弓步劈刀
动作方法
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转,左腿随之自然提起;同时 右手持刀屈臂缠绕至背后,左掌随之屈臂落收至右胸前;头向 左转,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右腿蹬直成弓步, 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经上向前劈出,至刀尖高与头平, 左掌随之经下外摆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转身缠头刀的贴背绕行和劈刀的劲力。
教学方法
教学转身缠头刀,强调收刀与转身同时进行。
教学上步劈刀,强调弓步与劈刀、架掌同时完成。
教学转身缠头刀至上步劈刀的完整动作。
攻防含义
弓步劈刀是一个攻防动作,首先缠绕对方的攻击,随后从 上往下劈击对方上肢各部位。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转身缠头刀不贴背而行:
纠正方法:强调右手持刀屈腕并提肘缠头。
劈刀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右手持刀经头上前劈,劈出时握刀要紧。
左架掌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左掌由右胸前向下经左侧再上架。
第九动:缠头裹脑虚步藏刀
动作方法
下肢动作不变。右手持刀屈臂缠绕至背后,左掌随之屈臂 落收于右胸前;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 刀向左平扫至左腋下,左掌随之经下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 方;右脚向右侧移半步,同时身体向右拧转;右手持刀向右抡 扫并绕头落到左肩上,左掌随之外旋屈臂落至右胸前,掌心向 ±;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屈收后用 脚尖点地成虚步,同时右手持刀后拉至右侧下方,刀尖高与膝 平,左掌随之经刀背内侧向前内旋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前; 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应放在缠头、裹脑刀和虚步藏刀的动作路线、姿势上。
教学方法
教学原地弓步缠头刀。
教学活步裹脑刀,强调持刀右平甩扫刀与活步同时进行。
教学虚步藏刀的姿势,强调虚实分明和右手后拉,左掌 前推
教学缠头裹脑虚步藏刀的完整动作,强调连贯、舒展。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裹脑刀时低头:
纠正方法:强调头正直,并要求右手持刀绕头而行。
裹脑刀不贴背而行:
纠正方法:强调先扫刀后提肘。
虚步藏刀动作不舒展:
纠正方法:强调右腿屈蹲支撑身体重心;同时要求右手持 刀向后提拉,上体略向右转。
第十动:插步蹬腿扎刀
动作方法
左脚经右脚后插步;同时右手持刀经前上架于头上,左掌 经上摆至右胸前,掌心向右;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左脚向前 上步;同时右手持刀屈臂下落至右髓侧,左掌经下摆至身前, 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蹬出, 脚尖向上;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前扎出,左掌随之 屈臂微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掌心向右;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蹬腿扎刀前的刀法与步法配合,以及蹬腿扎刀动作的力度 与稳定。
教学方法
教学插步架刀,强调刀经前纵向上架。
教学上步藏刀,强调刀在上步的同时经右侧下落至身体 右后方。
教学蹬腿扎刀,强调扎刀与蹬腿同时到位。
教学插步扎刀的完整动作,强调连贯、有力。
攻防含义
插步、蹬腿、扎刀是一个攻防动作,当对方攻击时,先用 刀架开对方的进攻,随之上步蹬扎对方,可用力尖扎对方的胸 部。蹬对方的下身。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a.插步架刀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插步时上体略向前倾。
上步藏刀时右手后拉幅度小:
纠正方法:强调上步的同时右手持刀后落。
蹬腿扎刀时蹬腿用不上力:
纠正方法:强调蹬腿时用力勾脚尖、扎刀要沉肩。
第十一动:上弓步撩刀
动作方法
右腿屈膝收提;同时上体向左转;右手持刀经上摆至身体 左侧,左掌随之附于右腕;头向左转,目视左侧。上动不停。 右脚向前落步,左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持 刀经下向前撩出,至刀尖高与腹平,左掌仍附于右腕;头向右 转,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撩刀的刀法。撩刀要沿立圆路线运行,要以拧身带刀撩出。
教学方法
教学撩刀的刀法,强调沉肩展腕。
教学上弓步撩刀的完整动作,强调落步成弓步的同时将 刀撩顶点。
攻防含义
上弓步撩刀主要体现在防守上,撩刀对方的进攻。同时从 下向上撩击对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撩刀的上肢动作运转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刀撩出之前的抡摆要沿立圆路线运行,撩 刀完成时要沉肩展腕。
第十二动:裹脑提膝推掌
动作方法
左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同时上体向右转;右手持刀内 收,使刀身平置左腋下,左掌随之上架于头部左上方,掌心向 上;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脚经左脚后撤步;同时上体向右 转;右手持刀向右抡扫并绕头落至左肩上,左掌随之外旋屈臂 落至右胸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后移, 右腿直膝站起,左腿屈膝上提成独立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 右手持刀后拉至右侧下方,刀尖略高于膝;左掌随之经刀背侧 向前内旋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转身裹脑刀的动作和提膝推掌藏刀的姿势。裹脑扫刀要有 力,提膝推掌要平稳。
教学方法
教学转身撤步提膝的步法,强调撤步时身体重心偏重左腿。
教学转身裹脑刀,强调上左步的同时将刀收至在腋下, 然后再做撤步裹脑刀的动作。
教学提膝推掌藏刀的动作,强调上肢动作在身体重心后 移的同时进行。
教学裹脑提膝推掌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转身裹脑刀的扫刀用不上劲:
纠正方法:强调将刀收至左腋下时上体略向左转,扫刀时 要借助上体右转的力量。
提膝推掌藏刀的动作不舒展:
纠正方法:强调高提膝、两臂动作伸展。
第十三动:弓步缠头
动作方法
左脚向前落步,脚尖外摆;同时上体向左转;右手持刀经 左臂外侧缠绕至背后,刀尖向下,左掌随之附于右腕,掌指向 上,掌心向内;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一步,上体 向左后方拧转;同时右手持刀向左抡扫至左肩外侧,左掌随之 附于右腕,掌指向上,掌心向内;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缠头刀与步法的协调配合。落步、上步要连贯。
教学方法
教学落步缠刀,强调立刀经左臂外缠绕至后背
教学上步转身扫刀,强调扫刀的力度。
教学弓步缠头的完整动作。
攻防含义:
弓步缠头是一个进攻动作,从侧扫击对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缠头刀不贴后背:
纠正方法:强调屈肘提刀,立绕左臂外侧。
缠头刀与步法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步法连贯,落步的同时开始缠刀。
第十四动:跳起插步砍刀
动作方法
左脚撤步后摆,右脚蹬地起跳;同时右手持刀屈臂上举, 将刀缠绕至背后,刀尖向下,左掌随之屈臂收至右胸前,手心 向外;头向左转,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左脚落地,右脚随之 在左脚后插步;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经前上方向左侧 下方斜劈,左掌随之附于右腕,掌指向右,掌心向下;头向左 转,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斜劈刀的刀法。缠头斜劈要随转身而行,斜劈和插步要同 时完成。
教学方法
教学缠头刀后的斜劈刀法。
教学跳起插步斜劈刀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斜劈刀过低。
纠正方法:强调右手持刀经右肩上方斜劈至左腹前的运动 路线。
第十五动:左右腕花高虚步劈刀
动作方法
身体向右拧转;同时右手持刀随之立圆轮转至身体左侧, 左掌附于右腕;目视刀尖。上动不停。身体继续向右转,左脚 随之上步,脚尖内扣;右手持刀继续立圆抡转一周后至左肩外 侧,左掌附于右腕;头向左转,目视前方。上动不停。身体重 心左移,右脚尖后撤点地成高虚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 持刀经头上向右劈出,至刀尖高与肩平,左掌随之经下摆架至 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头向右转,目视刀尖。
动作重点
转身左右腕花。左右立圆轮转刀时要以腕为轴并随转身进行。
教学方法
教学原地左右腕花,强调以腕为轴。
教学转身腕花的分解动作,强调刀随身行。
教学左右腕花高虚步劈步的完整动作,强调动作的连贯 完整。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腕花抡转不圆:
纠正方法:强调腕花时握刀要松活,手腕的空间位置要相 对稳定。
腕花与转身动作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腕花与转身同时开始,转身时以腰领转, 步法不可太大。
劈刀用不上劲:
纠正方法:强调腕花与劈刀要连贯进行,要求持刀抡经头 上再劈出。
第十六动:转身弓步双推刀
动作方法
右腿屈膝上提;同时上体略向左转;右手持刀外旋屈臂, 立刀经上摆至身体左侧;左掌随之下落附于刀背。上动不停。 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右拧转,右脚随之落步,左腿蹬直成弓步; 同时双手将刀横向平推,刀刃向前,刀尖向右,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摆刀平推的运行路线及推刀的力度。
教学方法
教学原地摆刀平推的上肢动作。
教学转身弓步双推刀的完整动作。强调转身时以左脚掌 为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转身不灵活: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在立圆摆刀时向右拧转,同时注意身 体重心的平稳。
平推刀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立圆摆刀时手臂屈肘靠近身体,然后以右 手横握刀为主,左掌扶刀背为轴,双手配合伸臂平推。
第十七动:马步劈刀
动作方法
左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内扣成马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 右手持刀经头上向右立劈;左掌随之上架于头部左上方;头向 右转,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马步劈刀的行走路线及力度。
教学方法
教学马步劈刀的姿势,强调姿势规范。
教学马步劈刀的完整动作,强调动作的幅度和力度。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动作不舒展:
纠正方法:强调上步的两脚间距,以及两臂抡转的幅度, 强调沉肩展腋。
劈刀没有力度:
纠正方法:强调先将刀尖下垂,然后经头上劈出。
第十八动:缠头箭踢
动作方法
左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持刀屈臂缠绕于背后,左掌随之 屈臂落收于右胸前。目视前方。上动不停。右脚蹬地跳起向前 上方蹬踢,脚尖钩起;同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向左平扫 至左腋下,左掌随之经左上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重点
主要是箭踢动作,跳起要高。同时配合缠头迅速完成。
教学方法
教学不持刀的徒手箭踢动作,要求左腿高提之后,右脚 跳起蹬踢。
教学缠头刀右蹬腿,要求先扫刀再蹬腿,两动连接要紧密。
教学缠头箭踢的完整动作,再次强调先扫刀后跳起蹬踢。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箭踢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徒手箭踢动作,强调先提左膝再跳踢。
缠头刀与箭踢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先扫刀再蹬踢,多做缠头蹬腿动作的练习。
第十九动:撤步裹脑弓步交刀
动作方法
左脚落地,右脚随之向后撤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右手 持刀向右抡扫到右肩后;左掌随之向左伸出,掌心向上;头向 右转,目视右前方。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蹬直成弓步;同 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手持刀绕经背后交至左手,左手手心向上 接刀;头向左转,目视刀把。
动作重点
交刀的手法。撤步扫刀要顺势有力,接刀要迅速平稳。
教学方法
教学交刀的手法。强调左手心向上,虎口向前。
练习缠头蹬踢后的裹脑刀交刀。
教学撤步裹脑弓步交刀的完整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缠头蹬踢后的裹脑刀扫刀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右脚后撤落地后再扫刀。
接刀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练习接刀手法,强调左臂沉肘接刀。
第二十动:收势
动作方法
身体重心向右平移,左腿蹬直成弓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 左手抱刀经刀下抡摆至右前方,右手交刀后成掌,屈臂收至右 腰间,掌心向前,掌指向下;头向右转,目视刀把。上动不停。 右腿直膝站起,左腿经自然屈膝以脚尖点地成高虚步;同时上 体向左拧转;左手抱刀经上抡转至左腰间,右掌随之向上甩臂 亮掌,掌指向左,掌心向上;头向左转,目视左侧方。上动稍 停,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向左脚内侧并步; 同时左手抱刀自然下垂,右掌经右侧落摆至体侧;头向右转, 目视前方。
浏览1,1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