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蓄发内涵:武式太极拳整个架势要求如行云流水,连绵不 断,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蓄劲和发劲涵于内而不显于外,这样有 利于做到“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其最终目的是敛气 入骨,如气势散漫,则身必散乱,蓄发都不自主,只有敛气人骨,才 能开合自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达到“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 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的境界。此是以意运气,非 以力使气也。

  2. 劲路制人:武式太极拳打手训练中,既不讲究硬撇硬拿,也 不提倡以招击身,而提倡以劲路制人,就是在不丢不顶粘连黏随中 实现我顺人被,用劲路制住对方,使其进退不能,身处落空状态,这 就是太极听劲懂劲之功夫。听劲是听对方之劲,感觉对方的劲头、 劲源以及劲的变化情况,懂劲是自身的身法安排,根据对方之劲变 化而变化。一旦对方劲源受制,身体必然旋转不灵,丧失进攻能 力,甚至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出,只有通过推手,互相学习,反复运 用,才能提高技艺,掌握太极之真谛。

  3. 注重身法:太极拳首先应注重身法,身法做对可以登堂人 室,身法不对徒劳无功,重则可导致对健康不利,所以武式太极拳 非常注重身法,做对身法才可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由内动带 动外形,势势做到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两手各管半胸,互不逾越, 才可达到一身备五弓,劲从脚根起,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境 地。但是,做对身法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自己勤学苦练,仔细揣 摩,还要有名师指点,言传身教,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窥见门径,入 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4. 强身健体:武式太极拳对健身养生、防病祛病有独到之处, 因其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静自然,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 有不静的要求下,全身各部位都可相应地得到锻炼,对于神经系统 和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都有较好的调节和改进作用。它有


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因在运动时又与呼吸开合相配 合,有益于内外结合,疏通经络,调活气血,使周身骨节、肌肉群与 五脏六腑得到按摩和锻炼,这种内外协调而统一的运动,是太极拳 能够祛病、延年、强身、保健的根本原因。

匹、武式太扱拳的身法

武式太极拳身法是习拳者必须首先理解和做到的重点之一, 没有正确的身法,是无法练好太极拳的。

武式太极拳身法要求有含胸、拔背、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裹 裆、护肫、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十三条,下 面分别述之。

  1. 含胸:两臂关节松开,胸不可挺,两肩微向前合,胸有内含之 意,但不可前俯。

  2. 拔背:两肩关节要灵活,背骨似有上涨、鼓起之意,不可低


头。

  1. 提顶:精神集中,意向上虚领顶劲,自然地提领全身,头不可 低,身不可前俯后仰。

  2. 吊裆:两腿虚实分清,裆如吊空一样,臀部有前送之意,小腹 有上翻之意。

  3. 松肩:两肩要自然松开,不可上纵,不可用力,两肩要自然下


垂。

  1. 沉肘:两肘尖要自然下沉,使肩、肘、手腕都能灵活运动。

  2. 裹裆:两腿分清虚实,两膝有内向之意。

  3. 护肫:两手各护半胸,两胁有微微内收之意,使胸中感觉松 快。

  4. 腾挪:虚实变化自如,进退能随机应变,有动之意而未动,即


预动之势。

  1. 闪战:动作一气贯通,身体旋转灵活,发劲迅猛,所向无敌。

  2. 尾闾正中:头向上虚领顶劲,尾闾骨向前托起丹田,身不前 俯后仰,左偏右倚,百会穴和会阴穴上下自然垂直。


12 •气沉丹田:能做到以上之身法,就能以意行气,气能顺通自 然地注人丹田,使底盘稳固。

13.虚实分清: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不是完全无力,实不是完 全站煞,精气神要贯注于实腿,有上领之意,身法不可散乱。

此十三条身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对于习练太极 拳至关重要。

做到了尾闾正中,便能够“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全身轻松自 如,才能支撑八面。所以在练太极拳时脊要竖起来,有了稳定的轴 心,才能坐胯转腰,才能灵活地变化,才能灵活地运用。松肩沉肘, 两肩自然下垂,使肩、肘和手腕都能灵活运动,两臂关节松开,胸有 内含之意,两膝内向,有护裆之意,两手各护半胸,有护肫之意,这 就做到了含胸、拔背、裹裆、护肫。

能做到尾闾正中,松肩、沉肘,百会穴和会阴穴上下自然垂直, 意能向上虚领顶劲,自然地提领全身,也就能立身正中,也就有了 稳定的重心,重心在四肢的配合下,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中,完成了 每一个太极拳的动作,同时气能顺通地自然地注人丹田而下达于 两脚,两脚能着地生根,使底盘稳固。每一动作,虚实应分清,不可 双重,如虚实分不清,动作就不能一气贯通,必致散乱。身法正确, 身体就能旋转灵活,八面支撑得力,也就能做到腾挪闪战,而达到 得机得势的目的。

在注重十三条身法的同时应注重身体的外三合和内三合。外 三合谓: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谓:神与意合,意 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谓看不见的东西,只有久练,功夫到了 一定的程度才能体会到。

太扱拳对人体健康Z功效

太极拳术博大精深,其养生健身的价值,技击护身的功能及深 奥的经典拳论,在中国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由于太极拳的内涵 与人体生命之道是统一的,所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能够医身、健 身,提高人的生存寿命,使其功效在人体中得以显现出来。太极拳

由于其技术与健身的作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我国全民健 身运动的开展,使其发展得更快。人们喜爱太极拳,来源于关爱生 命之健康。当今时代,科学昌明进步,经济飞速发达,生活条件的 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命和健康的重要。虽说健康不能代表 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繁忙的 工作,事业上的竞争,给人们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造成精神紧 张,心态往往失衡,而习练太极拳可使他们精神放松,调节身心平 衡。太极拳的健身原理,早已得到证实,它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心 静,是以意念引导动作,全身放松柔和而不用一点拙力,上下相随 连贯均匀,动作缓慢圆活,周身协调完整,呼吸自然,内外相合,符 合生理规律,是增进人类身体健康的良药。众多的资料表明,太极 拳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很好的防病治病效 果。而且有利于新陈代谢,有利于肌肉、骨骼、关节活动。

练习太极拳,对呼吸系统可以增加肺泡的换气功能,提高肺活 量,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可以预防肋软骨骨化。对已有肋软骨骨化 和胸廓活动已有障碍的老年人,由于太极拳的深、长、匀的呼吸和 腹肌活动,可增强肠胃通气功效,又能通过腹压的有节律的改变, 使血流量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预防和治疗气喘病,对提高 肺功能有特效。

练习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可以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 能。深呼吸运动使腹肌和膈肌不断地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 变,腹压增髙时,血液则输人右心房,腹压减低时,血液则输人腹腔 内,这样一呼一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营养,并可 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可以预防心脏疾病及动脉硬化。

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刺激唾液分泌,促进 消化作用,可以改善肠、胃机能活力。由于深呼吸使腹肌膈肌有节 律地运动,对肠胃道起着机械的刺激作用,所以对改善消化道的血 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内痔外痔都有很好的作用。练 习太极拳可使身体神清气爽,情绪稳定,生理机能活跃,可促使血 液循环过程及气体代谢发生改变,故对各种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 医疗效果。由于深呼吸的作用,促进了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了血液循环,使肌尚丰润、柔软而有弹性,使骨骼坚实。习练太极拳要 求以腰为主宰,立身中正,腰背时常活动,骨组织中的骨细胞更活 跃,致使骨质日益坚实。

浏览6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