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乎也印证了媒体的揣测——李小龙自立门户创建 协和电影公司;李小龙与罗维在《黄面虎》剧本上闹翻,双方各自开拍《猛龙 过江》与《冷面虎》;罗维的千女儿苗可秀千里投奔李小龙;罗维在《猛龙过 江》热映后不置可否,双方进入彻底的冷战。
沉寂,并不意味着缓和;冷战,只是大爆发前的平静……八卦的香港媒体 有着充足的耐心,根据多年的职业经验,他们深知,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发 掘到劲爆的猛料!
李小龙与罗维的冷战持续了一年左右,在此期间,李小龙入选了美国权威 武术杂志《黑带》评选的“黑带群英殿”,并与华纳签约筹拍《龙争虎斗》; 《猛龙过江》继续创造香港电影票房奇迹;《精武门》获1972年度金马奖香港 最佳剧情片奖;《龙争虎斗》顺利封镜,当然也包括那次突如其来的晕倒事 件……
李小龙从洛杉矶体检归来后,嘉禾高层曾专门为李小龙召开过一次秘密会 议。在会上,大家普遍认为李小龙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不稳定,不适合继续 高强度的拍摄工作,应该放长假好好休养。这个决定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嘉 禾上下实在受不了李小龙那暴躁乖张的脾气,以休养之名让他好好调整一下情 绪,避免再发生其他突发事件,对嘉禾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由谁去说服李 小龙呢?邹文怀是个聪明人,他不愿去触李小龙的霉头,他也更适合扮演调停 人的角色。于是,决定虽然做出了,但事情却拖了下来。
李小龙是个急性子,他见嘉禾高层迟迟没有拿出新的拍摄计划出来,便开 始疑神疑鬼,觉得嘉禾很可能是知道了自己私下答应与邵氏合作的事情,于是 有意拖延。出坏主意,八成就是那个胖子罗维!李小龙一怒之下,就决定前往 嘉禾总部找罗维理论。
1973年7月5日,邹文怀、罗维、刘亮华三人正在试映室观看进口片《人蛇 恋》。突然,试映室的门被重重撞开,李小龙怒气冲冲地走到罗维跟前,双手
叉腰,恶狠狠地望着这位嘉禾当家大导演。罗维、刘亮华夫妇二人面面相觑, 都不明白李小龙为何突然前来闹事,唯有邹文怀隐隐觉察到了一丝端倪。罗维 夫妇都清楚李小龙的脾气,见李小龙不说话,也不去理他,双方就这样你看看 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对方接下来会做什么。李小龙被罗维“非暴力不合 作”的态度激怒了,只见他一把抓过一张椅子,正对罗维坐下,然后对着罗维 就开始破口大骂。在他看来,罗维的沉默正是心虚的表现。此时的罗维破天荒 地没有奋起反击,而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李小龙的举动让老成 稳重的邹文怀也看不下去了,他一边劝阻李小龙,一边和闻讯赶来的莲达等人 把李小龙拉出试映室,免得事态进一步扩大。
‘‘李小龙你也太过分了! ”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脾气暴躁的罗维,而是他 的妻子,嘉禾第一女干将刘亮华。刘亮华早就对李小龙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 态度心怀不满,为了大局,她一直没有发作,这一次,眼看着丈夫受辱,她终 于忍无可忍,冲出试映室,追着李小龙就是一顿斥责。
» 李小龙再次被激怒了,他没有在走廊上与刘亮华对骂,而是再次冲进试映
室,见罗维还是没反应,就开始用英语大骂。罗维还是无动于衷,此时的他心 里的确有些忐忑,害怕李小龙动粗,但是在外人面前,他必须做出镇定的姿 态,将戏演到底。李小龙见罗维嘴角还挂着冷笑,顿时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 辱,一甩手,将腰间的皮带抽了出来!赶到门口的刘亮华大惊失色,以为李小 龙要用皮带抽罗维,谁知李小龙亮出来的竟是一把明晃晃的小刀!
“你相不相信,我一刀就能捅死你!”李小龙像一个恼羞成怒的街头泼皮 一样拿小刀刺向罗维,尽管只是一触即回,还是把罗维吓出一身冷汗,坐在那 儿大惊失色。
“布鲁斯,你太过分了!”妻子莲达的责问让李小龙稍稍迟疑了片刻,邹 文怀趁机从后面抱住李小龙,不让他再靠近罗维,另外几位嘉禾职员也赶来抓 住李小龙的手。其实李小龙只是想发泄一下,顺便吓唬吓唬罗维,并没有加害 他的意思,见众人都赶来相劝,也就冷哼一声,就此罢手。
李小龙走后,罗维立刻报警,没过多久,警车和媒体记者便蜂拥而至,但 是邹文怀早已在最短时间内将一切安排妥当。当警察前来调查问讯时,嘉禾员 工
一致声称李小龙只是威胁恐吓罗维,并未拿刀威胁到他的生命,警察们也十
分默契地没有找到李小龙行凶的皮带和小刀,罗维对此大呼不满。其实,警察 们都清楚罗维说的是实情,但他们不愿偶像李小龙就此惹上官司,因为在香港 哪怕是私藏刀具都是违法的。在邹文怀的斡旋下,警方同意由李小龙签署一份 悔过书,保证此类事件以后不再发生。此时的李小龙已然有些恍惚,只是在邹 文怀的示意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持刀威胁事件就此告一段落,李小龙幸运地免除了法律责任,罗维却受到 了极大的屈辱。为了安抚罗维,邹文怀于当晚亲自请他吃饭赔罪。罗维也是聪 明人,他当然知道邹文怀的苦衷——如果不顺着李小龙,如果不保李小龙,事 情闹大了,对嘉禾对他们都没有好处,李小龙也会负气脱离嘉禾,转投重新抛 来橄榄枝的邵氏旗下。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邹文怀与罗维把酒谈心的同时,李小龙如 约参加了香港无线《欢乐今宵》的现场节目的录制。节目开始时,李小龙的情 绪尚未从下午的突发事件中平复过来,在接受主持人何守信的采访时,他竟旁 若无人地对罗维进行了一番指桑骂槐的斥责。也许是觉得观众可能不明白自己 在说什么,李小龙竟对着电视镜头突然亮出一肘,将毫无防备的何守信击倒在 沙发上。此后,李小龙还因为不满一位专栏作家对他的描述而上门兴师问罪, 再次引发了^场风波。李小龙的一系列“暴力”举动引来了全港范围内的强烈 声讨,从来没有一个艺人敢对着镜头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媒体!
那么,从罗维到何守信再到那位可怜的专栏作家,李小龙是有意要攻击他 们吗?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在这里不想给李小龙的行为做任何的辩护,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是,
人在特定条件下,尤其是在压力巨大、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是会做出一些 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齐达内给马特拉齐那 惊世骇俗的一头。巧合的是,齐达内和李小龙都有前科:李小龙在之前几部 影片的拍摄过程中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俨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齐 达内在效力意大利尤文图斯和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期间,也经常会在重大比赛 中做出一些完全没必要的报复动作而被红牌罚下。齐达内是故意的吗?显然是 的。我相信事件发生后,李小龙和齐达内一样都非常非常的后悔。但是在那一 刻,
他们的脑海里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就是要给对方一点教训!
“你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这是1973年的香港媒体对李小龙的主流态 度,他们开始在李小龙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大肆渲染他与其他女星的暧昧关 系,尤其是有“艳星”之称的丁佩。但是那些摩拳擦掌想要把李小龙“搞臭” 的香港媒体记者们一定没有想到,仅仅数周后,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全港 媒体的“公敌”李小龙,竟然不等他们酝酿发动第二波攻势,就这么撒手人寰 了。
李小龙死得突然吗?很突然。
李小龙死得离奇吗?很离奇。
李小龙死得值得吗?我认为非常值得。
也许有人会问,死怎么还有值得与否之说?
一些人在“该死”的时候活了下来,注定了下半生的痛苦;另一些人则在 最“该死”的时候洒然而去,就此留下千古美名。电影《西楚霸王》中,张良 望着韩信的背影道:“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1973年对李小龙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当他走到人生事业最顶峰的时候, 所以积聚起来的问题也随之集中爆发——与亲友、与师门、与罗维、与媒体、 与武术界,甚至与自己。我们在第一章中列举了很多种李小龙死因的可能性,
也对这些死因做了分析。从科学和理智上看,这些原因都能导致李小龙突然去 世,但似乎又都不是很充分,人们之所以对李小龙的死因如此津津乐道,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总是在寻找一个最适合李小龙、最符合他一代传奇 功夫巨星身份的死因。不管最后能否找到,这个寻找的过程,便足以能体现全 世界影迷和龙迷对他的追思和怀念。
浏览1,0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