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林高手”李小龙

演戏、习武、跳舞是少年李小龙的三大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 期的李小龙出落得愈发俊朗帅气,挺拔的身姿、炯炯有神的双目、微微上扬的 嘴唇,将他骨子里那股桀骜叛逆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糟糕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妨碍李小龙的人气,帅气 的外形、迷人的笑容、超酷的作风、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反而成全了李小龙校 园先锋派的形象。我们并不是要鼓励学生不好好读书、特立独行以惹麻烦为 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李小龙这样的学生,哪怕在现在的校园里,也绝对会 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更会得到无数女生的青睐。

在李小龙的性格中,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质,一是好斗,二是表现欲。好 斗,勿用多说,从他对打架和习武的痴狂就能看到;而少年李小龙的三大爱 好,则都是表现欲强烈的体现。

也许从李小龙出生开始,他的血液里就继承了父亲在舞台上的天分——只 要一面对荧光灯,只要一面对镜头,就会变得很开心,很兴奋,千万百计地吸 引别人的注意,唯恐被忽视。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会被看成是过于 招摇,过于张扬,但是对从事演艺的人而言,能够在镜头和观众面前展示自己 却是必备的素质和成功的前提。当然,光有表现欲而没有表演天分就会沦落为 庸俗的作秀,而李小龙恰恰具备了这两点,能够成为童星,当中固然有父亲李 海泉的因素,但最主要靠得还是自己的天分和欲望。性格决定命运,也许从几 个月大那次上镜客串开始,就已注定了这个襁褓中的粉嫩男童必将与电影结下

不解之缘。

习武,对李小龙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弘扬国术。他的想 法很简单,一是要打败对手,二是要表现自己,因此,习武和打架,也是李小 龙表现欲强烈的另一个方面。

李小龙跳的主要是恰恰舞。恰恰舞是拉丁舞中最受欢迎的舞蹈,音乐轻 快,节奏感强,因跳舞时鞋子发出的“恰恰”声而得名,在20世纪50年代风靡 美国,后传至香港,其旋律和伦巴基本相同,每小节分慢、慢、快、快四步, 慢步一拍一步,快步一拍两步,舞曲欢快而有趣,而又充满热情,因而深得年 轻人的喜爱,成为酒吧和夜总会的主要音乐之一。

李小龙学习恰恰舞的时间很短,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觉得这种节奏感强 烈,能够充分展示肢体力量和柔軔性的舞蹈非常有趣,又能够与女孩子一起玩 耍,这才尝试着学习。很快,李小龙就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熟悉了 恰恰舞,并且成了一家有菲律宾乐队伴奏的夜总会的常客。开朗活泼的性格 使得李小龙很快与乐队成员打成一片。在他们的指导下,李小龙的舞技进步神 速,再加上他喜欢创新,总是把一些奇怪的具有武术特色的动作融入舞蹈中 去,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小龙式恰恰舞。

每当李小龙和他的伙伴们到来时,夜总会里总是会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人们众星拱月般地族拥着这位少年“舞王”,期待着他有更加出色的表演。李 小龙是那种遇强则强之人,越是大场面,他就越是来劲,朋友和观众的欢呼声 让他浑身充满了动力,跳到尽兴时,他还会脱下上衣,露出精壮有形的躯体, 在此起彼伏的惊叫声中尽情舞动,展示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动感的舞姿加上小影星的身份,使得李小龙成为当时很多女孩子心目中的 白马王子,他身边的女孩子们都以能与李小龙跳舞、能与李小龙交谈为荣,有 的甚至因为被李小龙多看了一眼而欣喜不已,激动万分。李小龙的舞伴主要有 两位,一位是少女影星文兰,一位是当时有着香港“银坛铁汉”之称的曹达华 的女儿曹敏儿。她们与李小龙年纪相仿,又都喜欢跳舞,所以经常与李小龙一 起出去结伴游玩。据文兰回忆,她与李小龙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但正是因为太 熟了,所以反而没有往男女朋友的方向发展。当时追求李小龙的女孩子很多,

真正被人们看好与李小龙有发展可能的则是曹敏儿,他们一个年少英俊,一个

青春美貌,是公认的金童玉女。不过李小龙虽然喜欢结交漂亮的女孩子,却始 终没有把女人当作生命的最重,女人对他来说只是生活的点缀,他大部分的心 思,始终都在习武上面。

据李小龙的哥哥回忆:“小龙每天早晨要用15到20分钟的时间站在镜子 前,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并且自我欣赏一番。这成了他的晨礼,和他要弄 清自己的服饰是否得体与漂亮一样重要。这一切都结束了,他才出门。”从这 个细节就能看出,李小龙对自己的形象非常在意,甚至到了挑剔的地步。长得 帅、穿得帅、跳得帅、打得帅,这也许就是对少年李小龙最好的概括。

与大多数沉迷于夜总会的年轻人一样,李小龙学恰恰舞的初衷只是因为好 玩,能够借此结识漂亮的女孩子,但是久而久之,李小龙发现这项运动非常 对胃口——欢快的节奏,强烈的动感,富有爆发力的动作,不都是自己性格的 体现吗?与此同时,李小龙还发现,跳舞和功夫还有不少相通之处,比如都 需要手脚的配合使用,都需要灵活的步法来支持,跳舞还对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和协调性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在练武时控制动作的节奏感。可以这样说,武 术的刚性让李小龙的武道更具爆发力,舞蹈的初性让李小龙的武功更加张弛有 度、收放自如。艺人元华曾回忆李小龙跳的功夫舞,他说:“当年我和林正英 很熟,而林正英是李小龙助手,李小龙常会叫我去他家玩。其实李小龙不单功 夫好,跳舞都好厉害,记得有一次看过他穿黑色三角内裤跳舞给我看,无论我 播什么音乐,他都可以即时自创舞步出来,而且还是将功夫融入舞蹈,有时耍 拳,有时只是秀肌肉,刚柔并重。”

玩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玩出特色,玩出新意,玩出名堂,李小龙堪称个 中表率。

与习武一样,只要李小龙决定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拍戏和习 武之余,李小龙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舞技。1958年,李小龙凭 借精湛出众的舞技获得了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不过据熟悉李小龙的文兰 女士回忆,李小龙其实很少参加什么舞蹈比赛,他只是把跳舞当成一种娱乐和 消遣,只喜欢跟自己的朋友们一起玩,在李小龙的生命中,分量最重的始终都 是习武。

取生活费。在武术尚未打出一片天地的时候,跳舞却成了李小龙的谋生手段, 这或许是他当年学舞时没有想到的。

四、从小霸王到一名真正的武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小龙结识了后来的咏春拳大师张卓庆,张卓庆的阿姨 是李海泉在演艺圈的朋友,两个少年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张卓庆的功夫原本 不如李小龙,后来,李小龙发现张卓庆的拳法突然提高了很多,追问之下,才 知道张卓庆已经拜在了咏春拳大师叶问门下习武。

当时的李小龙正处于街战失败的苦恼中,不论是李海泉的太极拳启蒙还是 梁子鹏的武学理论教育,都没有对李小龙的实战能力形成实质性的帮助,甚至 可以这样说,他们对李小龙进行教育的初衷,是反对实战,避免好斗的李小龙 在学了真正的武功后继续惹是生非、伤人害己。为了突破自己在武学上的瓶 颈,为了真正提升实战能力,在张卓庆的引荐下,李小龙瞒着父亲投入叶问门 下,开始学习咏春拳。当时,两人都是13岁,张卓庆比李小龙大四十多天,也 就成了他的师兄。

相传,咏春拳是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记念咏春拳之创始 人严咏春。严咏春原籍福建,其父严二公于九连山下经营豆腐买卖,严咏春则 自小跟随五枚师太习武,后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法之道,此后得到五枚师太的 指正,创立咏春拳。咏春拳刚柔相济、尤其适合力量不足的女子学习,又因简 明易学,长于近战过招而流传甚广,至今仍是徒手搏击中的重要内容。

叶问出生于1893年,广东佛山桑园大族叶家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 轻时赴香港求学,并跟随“咏春拳王”梁赞的大弟子陈华顺学习咏春拳。一直 以来,咏春拳都是以私下传授的形式代代相传,但是受香港浓郁的商业氛围影 响,咏春拳也逐渐转为公开授徒,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李小龙拜师的经过也颇具戏剧性。拜师当天,李小龙随张卓庆来到位于九 龙油麻地利达街的咏春拳馆,当时的李小龙眼戴墨镜、举止轻佻,对馆内众人 不理不睬。来到馆内,李小龙看见一个老人端坐在蒲团上,老人身材精瘦、面 容温和,双目炯炯有神的打量着自己。在老人的审视下,李小龙顿时收起了平

日里那股子狂傲不羁之气,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突然间,老人起身出招,对手 不是李小龙,而是空气!李小龙惊待了,只见老人以空为敌,出拳如风,矫健 的身手和凌厉的攻势好似临阵搏杀!

浏览6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