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格挡以外,还有其他的防守手段。通常最好用交替变换的方法,比 如用步法占据有利的位置进行攻击。其他的交替方法就是躲闪战术,如闪、 转、摇、晃等。

以滑动闪避来拳所造成的移动,不要超出能够进行反击的范围,因为 可能只差2.5厘米你出的拳就不能击中目标,所以你的时机和判断必须准确 才能成功。

虽然内侧或外侧闪动都可以进行直拳攻击,但是通常还是采用外侧闪 动更好些。因为外侧闪动更安全,而且还可阻止对手有准备地反击,也就 是说向右或向左调肩转体,可以避开任何一侧手臂发来的攻击。

在格斗中,滑动闪躲是行之有效的技法,因为它可以让你用两只手进 行反击。移动到内侧突然猛击,要比拦截格挡之后再进行反击更为有力。

以脚后跟做小幅度旋转的闪避技法,往往是成功的。做法为:从右脚在 前的站立姿势开始,闪过向左肩打来的拳头,抬起你的后脚跟,顺时针方 向旋转,将身体重量移至前脚。与此同时,前腿弯曲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肩部,这样就占据了进行反击的位置。

在右肩上方闪开来拳,前脚脚跟抬起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将身体重量 移至后脚,与此同时,弯曲后腿,并沿逆时针方向转肩,准备以右勾拳反击。

摇闪的技法,是一种避免攻击的有效战术,并能改进防御措施,以比 较有力的勾拳进行回击。每当对手暴露出破绽时,便为你提供了两只手都 可反击的可能性。

在攻防中的晃动,是指身体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以及从里到外的来回 摆动。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躲闪击向头部的直拳。这样头部就成了难 以捕捉的活动目标,因为对手难以判定你滑动的路线。他还会处于一种进 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不知该用哪只手出拳才好。

当以内侧晃动法来对付右前方的攻击时,首先要通过转肩和屈膝的动 作,使身体降低,将来拳闪至外侧位置。当对手逼近时打出一拳,并迅速 地恢复原姿势。对手的手应该是从你的左肩上方滑过,而你的手要保持一 定的高度,并贴近自己的身体。不要完全停止你的动作,身体要向内侧位 置摆动,并用右手对付对手的左手。要继续晃动身体,同时还要用右拳和 左拳进行反击。

以外侧晃动法对付右前方的攻击时,要随着上体的拧转和屈膝动作,使 身体降低以便向内侧位置滑动。然后,逆时针方向走一弧形,使对手的右 拳从你的右肩上方滑过。你的手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并置于贴近身体的适 当位置。这时你必须在外侧位置,以警戒式站立。

摇闪比滑动闪避更难掌握,你必须掌握滑动闪躲,才能在摇闪中运用 自如。摇闪的关键就在于掌握放松的技巧。

摇闪本身很少单独使用,通常是伴之以上下摆动。在实战中的上下晃动, 是指头部不断地上下运动,而不是向两边摆动。上下摇闪的方法是在摆拳 或勾拳时,有控制地下沉。手要保持一定的高度,运动中要充分利用膝关 节屈伸的作用。

摇闪的目的是,当对手进攻时,用滑闪来接近对手。摇闪是用于发起 下一步有力反击的,如直拳或勾拳等。那些对摇闪技术掌握得比较好的拳手, 往往是一个勾拳手,能控制住一个比他身体高大的对手。像格斗中的其他 技巧一样,上下和左右晃动不能太有节奏,必须使对手始终处于慌乱之中。

摇摆转动法,就是通过身体的移动而将对手的攻击破坏掉。比如当对 付直拳和屈臂上勾拳时,你就要向后退;而对付勾拳,则要向左或向右移动 身体。也可以此来对付捶击。此外,还可以用身体向下做弧线运动来破坏

对手的攻击。

在运用躲闪战术时,通常伴随着踢打的反攻。要保持视野开阔状态,因 为

在任何攻击到来之时,都不会有多少警告。你还要利用肘和前臂来进行 防守。当对手发出猛烈攻击时,运用躲闪战术可挫杀攻击者的锐气,还能 使扭打混乱局面转变为擒住对手的局面。当不用躲闪战术时,则要对直接 向头部打来的拳进行格挡。

步法移动在对抗训练中是可以得到极大发挥的,因为脚可以自由地向 任何方向移动。虽然大旋转作为闪躲战术在东方武术中运用得并不是很多, 然而在无法运用踢击的情况下,它却是近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向右的旋转中,要以前脚为轴,使身体向右转动。前脚迈出的第一 步可长可短,这要根据情况而定。步子越小,旋转半径就越小。前手的位 置要比平常略微高一点,以防对手用左拳反击。

向右的旋转,是用来闪过对手的前手右勾拳,并使对手失去身体平衡, 而自己则成功地打出左拳,进行反击。保持身体的基本姿势在这里很重要。 移动时要慎重、动作简练,千万不可双脚交叉。

由于向左旋转比较安全,所以它要比向右转运用得多。但是向左旋转 做起来比较难,因为它要求运动中的短步要准确。

进步和退步是制造空当的进攻性战术,而且通常都配有假动作的运用。 首先直接向前上步并高抬双手,给对手造成要发起攻击的错觉,然后在对 手发起反击之前,便自行快速后撤。这个策略是让对手陷人自满之中,然 后再给他以突然的一击。

一个具有快速的步法和良好引导能力的拳手,会让人觉得他的技法简 捷轻松。由于善于运用攻击与周旋的配合,而使得动作迟缓的对手在他面 前显得笨拙无能。当对手向前迈进时,他迎面就是一拳,随即便迅速后退。 当对手逼近时,他再次做转动,或向里、向外地移动,偶尔也会以右直拳、 左直拳或复合进攻与对手正面相遇。

甚至在以警戒式做等待的时候,手和身体也都要不停地微微摆动。因为 这种动作可以给进攻增添欺骗性和假象,使对手感到迷惑或捉摸不定。但 是动作不可做得过分,也不要错过进攻和防守的时机。

在对抗中,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要打那种明知打中后也不会有多大效

图片55












力的拳,以免浪费精力。图11-15中那样打出的拳在有效距离之外,是很冒 险的。首先这样的拳打击力量太弱,即使把对手打倒了,也不会使对手受 伤害。其次,这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位置上来对付反击的。第三,没有封 住对手的手脚,却暴露了自己的裆部,这将遭到对手随意的反击。

在向对手发起进攻之前,就要先将对手逼至困境,或引人圈套。当对 手陷入困境时,再发出准确的一拳。如果失掉的时机太多,就很容易使自 己感到气馁。

图片57 图片58

当远距离对垒时,要用前手出拳,并与后手交错,在出拳之前,要准 确地判断好距离,见图11-16。当近距离对垒时,可使用勾拳、击打身体的 后手拳和上勾拳。但是不要像图1]-17那样出拳太远,因为那样只能从对手 的眼前擦过,根本打不着对手。

只有根基稳,打出的拳才能有力量。当偶然打出右路拳时,后脚要向 左迈7~8厘米,这样就可使打出的拳有力得多。特别是在远距离对垒的情况 下,就更是如此。在出拳时切记脚不要离地,不能像图11-18那样。

发拳时要充满信心,像图11-19那种出拳后回避对手的做法,不仅会使 出拳无力,还会在对手面前暴露出你怕挨打的心理状态。胆怯的动作,不 仅会助长对手的气势,还会减少自己运用各种战术的机会。另一种不好的 姿势是面对攻击转头避之,如图11-20。这种做法还将招致另外的攻击,而 且有碍反攻。

11.6坏习惯

对练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并设法克服的过程。若等到在实际 格斗中再发现就为时过晚了。在对练中会暴露出许多坏毛病,例如两脚平 行站立的姿势等等。从图11-21中可看到,这种姿势很容易失去平衡。

你还可以边防守边向后退,见图11-22。但是要学会在接连经受对面部 的几次强攻之后,仍能保持好身体平衡与防守姿势。

在格斗中,情况是多变的,所以不要死守教条,而要随着不同情况的 出现运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图片59

第三部分

高级技术

第12章

进攻手法(第一部分)

进攻手法

在截拳道中,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进攻。实际上,所有的进攻动作都 是间接性的,它们都是在假动作之后发生,或者是以反击方式进行的。

一次完美的进攻,是战略、速度、时机、欺骗性和敏锐而准确判断的 有机结合。一个优秀的拳手,要在日常训练中掌握这些要素。

进攻,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向在运动或静止中的对手发起攻击。例如, 当对手在你打算发起进攻而又抽回手臂时,你发出攻击就会成功。也就是说, 进攻要避实就虚。当对手正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又必须掉过头来或改变原 方向时,你便能从容地取胜。

简单攻击,不是对所有对手都能奏效的。你必须学会让进攻和防守的 形式多样化,这样能迷惑对手,还能帮助你对付各种类型的拳手。

必须研究自己的对手,避其所长,攻其所短。如果对手擅长躲闪,那么 你应在攻击前就采用紧逼、假动作或欺骗来搅乱他躲闪的步法与动作节奏。

进攻的方法,应视对手的防御形式而定。如果对手过于接近你,你发起 的攻击就难以奏效,除非对手不精于防守。例如,以欺骗方式攻入对手的 双手防线,进攻的手一般要做迂回或半迂回动作。但是如果对手在采用简 单或左右躲闪的动作之后发出反击的话,迂回攻击就不能奏效。因此,攻 击时,首先要估计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进攻时,注意力分散或者使自己陷人复杂的组合攻击是十分危险的,因

为这样对手会有更多机会进行阻截和反击。攻击形式越复杂,运用时就越 不易控制。而且容易失去运用的机会。因此,应采取简单攻击方式。

不过,如果对手在速度和技巧上都与你不相上下,且有良好的距离感, 那么采用简单攻击是很难奏效的。对付此类对手应使用复合攻击,并注意 保持有利的距离。

复合攻击,即在实际进攻之前先做假动作或击打等初始动作。复合攻 击的成败直接取决于你对对手的假动作或最初进攻做出的判断。发起复合 攻击之前,必须研究对手的反应。

复合攻击的成败还取决于对时机的选择。许多复合攻击失败都源于未 能正确地掌握假动作的时机。在实际进攻之前,进攻者只能有微小的移动。 复合攻击可以是短促、快速的组合,或者是纵深、快速和突破的组合。

简单的复合攻击只有一个假动作或一个初始动作。对手在做准备时,尤 其是向前迈步时,都是向他发起进攻的好机会,而且这种攻击成功的把握 较大。如果对手步法缓慢或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则应当双管齐下。

进攻时,应当像下山猛虎,从心理上压倒对手。并且要有决心,勇敢、 果断,但切忌鲁莽,三心二意是很危险的。

纵然有高超的技术,也可能败在老练对手的防御之下。因此必须准确 地选择进攻时机,使对手无法闪避。以下是截拳道中手法的运用。

12.2前手标指

前手标指的戳击,如图12-1,如同对胫骨或膝盖的侧踢,是迸攻和防 守的第一线,它相应地使你和目标的距离缩短了7~11厘米,因而出击的速 度也会因距离的缩短得到提升。

像其他技巧动作一样,前手标指一定要在精力充沛时进行训练。因为 你在疲劳时,必然会以懒散的动作去完成训练,并且会以一般的力量去做 那些特殊动作。如果这样持续地以拖沓动作进行训练,就会妨碍技术熟练 程度的提高。因此,一旦感到疲劳,就应停止技术训练,而改做耐力训练。 标指戳击,是由警戒式发起的,如图12-2。突击之前发起攻击的手的

手指应伸直,如图12-3。打击的路线,应与自己的鼻子成水平直线,如图 12-4。不要像图12-5中那样,在上盘区域出现空当。

以前手标指对付有经验的对手是很困难的。李小龙在运用这一手法之 前,总是先做假动作。

例如,在图12-6中,李小龙面向对手采用的是警戒式,他的对手也采 取同样的姿势。这时李小龙稍微下蹲,向前移动,似乎要攻击对手的身体 中部,这就迫使对手将防御之手(后手)向下移动,如图12-7。一旦对手 露出空当,李小龙就迅速地用手戳击对手的眼睛,如图12-8。注意李小龙 的姿势,他用右脚抵住对手的脚,以防对手起脚反击。假动作是诱使对手 做出反应的初始动作。可用其诱使对手拦截某一位置,随之从另一方向或 另一途径向对手发起攻击。

对付左脚在前的对手,如图12-9,李小龙用右手做出假动作,以使对 手降低前手的高度,如图12-10。这时,李小龙关注的只是对手的前手,因 为他挡住了李小龙进攻的路线。一旦障碍移开了,李小龙立刻趁机向对手的 眼部猛戳,如图12-11。在这种进攻中,李小龙还能够从较远的距离上完成图片60图片61

攻击。脚的假动作也可破坏对手的镇定,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防止对手起脚。

当你想压倒对手时,不论是标指、拳打或脚踢,进攻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你的进攻速度必须超过对手,牵着他的鼻子走。

速度和时机要默契配合。你应能自如地加快或放慢动作,从而支配对手 的节奏。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一种自然的节奏,当对手的动作开始变慢,显 得没有生气时,便发动突然的进攻。

节省体力和保持肌肉的灵活性,能够加快出击速度。然而大多数无经 验的竞赛者的错误就在于操之过急,为了尽快地结束比赛而不顾一切地向 前逼进,并加快运动的速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欲速而不达,因为紧张 造成的不必要的肌肉收缩会起到制动作用,降低了速度,消耗了体力。

一般运动员处于自由和放松状态下进行运动时,要比极力强迫和驱使 自己进行运动时发挥得好。当一个跑步运动员在尽其所能地快跑时,他不 觉得还能跑得更快。

另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击中目标的时间,即在将要发力击中目标前放 慢速度而不是加快。换句话说,也就是打出的拳在运动中要稍有停顿,在 短暂的停顿中,使对手手足无措,从而暴露其易遭攻击的部位。

对时机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进攻和防守的成败。进攻和反攻应发生 在对手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之时。当对手全神贯注于准备进攻或暂时集中 更多注意力于进攻而不是防守的情况下,你应该进攻。其他的有利时机是 当对手缺乏灵活性时,如在交手中对手攻击落空后发起攻击或改变攻击时, 以及对手正处于运动之中(前进、后退或肩并肩)时,都可攻击他。因为 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前,他是不会凭直觉转换方向的。

培养一种能察觉对手最薄弱时刻的洞察力,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练 习,而且还要学会不被聪明的对手制造的假象和假节奏所欺骗。相反,你 应该努力发挥你作为技击手控制自己节奏的能力,让自己完成一个出人意 料的打击。

在被打乱的节奏中,速度不再是成功的攻击或反击中的主要元素。有 一种倾向,如果节奏一旦确立,就会在后序的运动中延续。每个人都是“电 机组”在该续发事件中的延续。如果你能采用稍微的停顿或意想不到的移 动来打破这一节奏,你就可以用适中的速度取得有效的进攻或反击。你的

 

对手是电机组先前节奏的继续,在他调整改变自己之前,他将击中你。打 乱的节奏往往会让你的对手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粹不及防。

12.3前手右直拳

在截拳道中,前手直拳是一种极常用的打法,因为它短促、准确、迅速, 是一种可靠的进攻武器,如图12-12。

如果在出拳的一瞬间扭动一下髋部,这一攻击会是十分有力的。出击 的方向应该是鼻子的正前方,如图12-13所示。图12-14所示是错误的打法, 防卫的手应在头部附近,以防对手回击自己的头部。打出之拳应直接命中 面部,如图12-15所示。

右直拳应直接由警戒式发出,如图12-16和图12-17。攻击之前,手不 得暴露进攻的意图。不要做额外的动作,如出拳前先将手回缩等。可做的 唯一动作是在寻找空当和等待对方反击时做一些轻微的摆动。直击拳应保

持拳头垂直,如图12-18和图12-19。后手应取防守式,随时准备阻截对方 的攻击。出拳攻击时,侧肩前伸可将打击距离延长大约10厘米,只要运用 得当,出拳通畅,就绝不会减轻打击力量,如图12-20和图12-21。

图片64 图片65

对于近距离的对手,如图12-22,李小龙不露声色,突然发出一记迅速 而无预示的右直拳,如图12-23。但是如果对手站位较远,如图12-24,或 者正在后退时,李小龙则快速逼近并以右拳狠击,如图12-25所示。

在手的各种技法中,手总是先于脚而动的。进攻应该简洁地从任意角 度和任意距离发起,而且攻击时动作越隐蔽越好,特别是双手动作,一定 要防止被对手识破。

要想做到善于进攻,那就必须明白每打击一拳都会有空当,有空当也 就会遭到反击;而有反击,也就会有阻截或格挡。此外,还必须懂得何时以 及如何安全、隐蔽地击出。

12.4前手击打身体

虽然用右拳攻击对手的身体不一定十分有力,但可有效地扰乱对手,使 其防御的注意力移到下边来。如果击中对手的中脘穴,也是可以造成伤害的, 如图12-26。在图12-27中,李小龙展示了一个全身的前视图。

图片66











以右拳打击身体时,应取警戒式,如图12-28 (前视图)和图12-29 (侧 视图)。然后身体前彳顷并前移,如图12-30和图12-31。前腿微屈,后腿放松。 当从某一角度攻击时,下颏应自然地贴紧右肩。在全力进攻时,后手应护 住面部,见图12-32和图12-33,并将身体重心几乎全部移至前腿。

身体始终要与出拳相配合,这一点十分重要,并应尽量使身体下沉与 目标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打出的拳稍微向上或几乎成 水平。这个姿势较为安全、有效。

李小龙以警戒式面对一个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2-34,他迅速逼近, 以左手拍开了对手从高处打来的一拳,同时一拳打中了对手身体的中部,如 图12-35。

大多数人的下路防守都较薄弱,因而打击这个部位是比较容易奏效的, 特别是在采用避实就虚的策略时更是如此。避实就虚是将手从封住的防线转 向其他方向的简单运动,即把打击从封住的防线移到敞开的部位。时机是 很重要的,因为在对手的手臂挥过或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必须对他发起攻击。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2-36,李小龙用前手做佯攻,诱使对手向 上抬起两手,如图12-37。当对手暴露了空当时,李小龙便狠狠地击出一拳, 直捣对手的中脘穴,如图12-38。这时李小龙正处于用左右手配合发起复合 攻击的位置。

当防御右手在前的对手打来的右直拳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 左手要张开,抬得要比平时稍高一些,并且要不停地晃动。当 对手的拳头打向你的面部时,你应向左稍微闪开,以左掌猛击其手腕 或前臂。挡开对手有力的打击无须用很大的力量,但这一挡会使对手 站立不稳,并且来不及提防。这时,你要迅速向其面部或身体反击。

  • 右脚向前,身体向左闪,以右拳向对手的面部或身体猛击。

  • 右腿前跨,闪向右面,以左手向其头部或身体猛击。

  • 先向后退一步,然后再向前进,进行反击。左直拳

    如果运用得法,左直拳是很有威力的。这种打法,可用于反击或复合 攻击,左直拳打出的力量比前手出击要大,因为你站得较远,拳头能够在 击中之前不断地增加打击冲力。此外,你还可充分利用全身各部位的协调 动作,将全部力量集于这一拳之中,见图12-39。

    但是,对于所有习惯用右手的人来说,使用左手往往不太自然,特别 是在一定距离以外出拳。要练就左手击拳的技巧,必须不断地练习打重沙袋, 直到你对左手像右手一样运用自如为止。

  • 图片67

    站成警戒式打左直拳,如图丨2-40和图12-43。以弯曲的后腿为轴,沿 顺时针方向扭转腰部,如图12-41和图12-44。将身体重心移至前脚,前手 抽回保护面部。

    而不要像图12-46那样。如果那样出拳,就会使身体上部处于暴露的 状态。你可以选择对手头部的任何部位为目标,然而最脆弱的部位是颚部, 如图12-47。但是不要总以头部为目标,时而也应直接打击对手的身体中部。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2-48,李小龙以假动作诱使对手露出破绽, 如图12-49。首先,李小龙右脚向前迈步,同时打出右拳,对手的反应必然 是抬手迎住来拳,这时李小龙的右拳遮住了对手的视线,继而他以左拳狠

  • 图片68 图片69

    击对手的面部,如图12-50。打这一拳时,李小龙以左脚掌为轴,向右扭动 腰部,而且转动迅速,最后,以左肩的快速扭动而完成了整个身体的转动。

    如果对手不加躲避或阻截而直接后退,这通常是重新进攻的好机会。重 新进攻的最好目标就是胫骨和膝盖。用这种打法,对付因退却动作过大而使 自己暴露,或试图闪避但又失去平衡,以及惊慌失措的对手,都是很有效的。

    对付只将身体重心移至后腿而并不后退的对手,要进攻他的后腿。重 新进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对手打法的了解,不经预先计划是 很难取胜的。此外,还必须用灵活的步法保持进攻姿势和使对手站立不稳、 失去平衡的能力。

    重新攻击的技术,可能是直击与假动作的组合,也可能是连续击打与 诱敌的组合。一个组合攻击通常包括几组动作,即一系列自然的拳打或脚踢。 打击的路线也不止一条,这种进攻的目的是在一次进攻后,迫使对手仍处 于危险的境地。

    组合攻击具有一定的顺序。例如,先打击头部,再打击身体;一记直 拳后接一记勾拳;一记右勾拳加一记左直拳,或者左直拳后紧接着右手 戳击。

    也有进行三次打击的组合攻击。例如,闪躲之后向对手身体猛击两拳, 这一般会引起对手将防守注意力下移,从而为最后的第三击暴露出空当。

    还有“安全的三次打击”,即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打击目标是一致的。例 如,如果第一次拳打击的是身体,第二拳打击的是颚部,那么最后一拳还 应该打击身体。在图12-51到12-54中,李小龙以一个假动作打开了对手的 门户,然后他以一记跨越的后手拳袭击其对手,随即又对其头部打出一记 勾拳,最后用对其身体抛出的后手交叉拳结束战斗。

    左手或右手的猛烈攻击,经常被用作反击的手段。先诱使对手主动进攻, 当其上当后,你稍低头并迎上前去,让其右拳从你的左肩上方掠过,此时 你要用全力打出左拳,并同时猛扭左肩。眼睛应盯住对手的左手,如果他 用左手反击,你应立即用右手阻挡。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2-55,李小龙以右手做假动作,如图12- 56,接着迅速地用左直拳攻击对手的面部,如图12-57。请注意图12-49和图 12-56,如果对手以左手在前,李小龙就无需向纵深突破了。

    诱敌或假动作的目的,不是以此击中对手,而是让对手向某一具体 的方位攻击,从而给你造成挡开打击和发起反击的机会。假进攻并不是 向对手猛扑,它仅仅是以脚和身体的一些小幅度动作促使对手做出反应 而已。

    速度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太多的技击手过分强调这一点。技击手的进攻 之所以失败,很多时候是因为采用了错误的袭击,而不是败于缺乏速度。

    一个拳手必须适时地运用正确的打法对付对手。为能适时、正确地运 用打法,必须从各个角度研究对手的风格,仔细观察对手的战术和动作节奏。 本章所介绍的是截拳道中的一些出拳方法。

    13.1左直拳击打身体

    左直拳击打身体与左直拳击一样威力强大,如图13-1,并可作为反击 手段,也可在右手假动作之后或组合攻击中使用。像做前手标指与右手直 拳一样,用左直拳击打时,身体要随拳协调动作。

    这一击的力量很重,运用时也较为安全,因为你在打出这一拳时,正 处于下蹲的位置。运用这种打法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对于右侧暴露的对手, 将是最好的反击手段。

    这种打法也可以有效地迫使对手将防御注意力下移,所以能成功地运 用在对付高大对手的格斗中,但是它主要还是用来对付后手处于防御面部 位置的对手。

    除了打击点不一样以外,左直拳击打身体与左直拳的运用方式几乎完全 一样。左直拳击打身体,主要是以身体中部和神经丛为目标的,如图13-2。图片70

    在完成攻击时,右手应张开并贴近面部,如图13-5和图13-8,身体下沉。 这样出拳的方向是稍微向上或基本与对手成水平。图13-9表示由于错误的 姿势而在攻击时暴露了身体的上部。右手在前的警戒式,如图13-3和图13-6,后脚保持机动,前膝微屈,如图 13-4和图13-7。位于前方的右手移向面部,左拳打出去时,右手护住面部。 在以后脚为轴转动身体的同时,将身体重心移至前腿。为取得更有力的打 击效果,在左拳打击时,身体可以稍微向右移动。退回原位置时,须将前 肩抬高,以防对手左手的攻击。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时,如图13-10,李小龙以纵深的佯攻,迫使对手 抬手格挡反击,如图13-11。这样便使对手将身体中部暴露出来,这时李小 龙迅速沉下身体,挥左拳猛击对手身体的中部,如图13-12,并且头低下紧 贴左肩,以防对手反击。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3-13,李小龙并不过于向纵深突破, 而是以右手向对手的面部虚晃一拳,如图13-14。在这同时,跨步靠近对 手。当对手对佯攻做出反应时,李小龙就用左拳狠狠地捣在对手的身上, 如图13-15所示。此时,李小龙的右手向上张开,肘部向下坠,以防备 反击。

    有时你并不需要诱使对手攻击,而是等他主动攻击,或是对手暴露出

  • 图片71

    破绽时才迅速攻击。把身体作为攻击的目标比攻击头部有利得多,因为身 体的目标大,机动性又较差。

    遏止对手攻击身体或抢攻时,只须将前臂横于体前并抬高前肩即可。

    13.2前手剌拳

    尽管刺拳不是很有力的打击方法,但它是很有用的,可使对手失去平衡。 刺拳应当是迅速而突然的。手在出击和缩回时,应保持较高的位置,以破 坏对手的反击。当手撤回到防御位置时,应使两臂的肌肉放松。

    实战中可多次使用刺拳,因为第一击如不太用力,不会妨碍再次攻 击,而且第二次击中的可能性很大,再说随后的一击,也往往是对未击 中的刺拳的一种补充方法。连续的刺拳可逼迫对手总处于守势,毫无喘息 之机。

    13.3翻背拳(挂捶)

    翻背拳(挂捶)是突发性最大的打法之一,如图13-16。因为它迅速、 准确而又神出鬼没,所以不易被对手察觉。这种打法可由警戒式,或两手 轻松地垂于跨的两侧,若无其事地发出。尤其是后一种情况,因处于非交 战状态,因此可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前手应在不泄露意图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翻背拳,如图13-17。拳头发出 后应当自上而下地动作,而不能像图13-18中那样横抡。翻背拳可以打击对 手面部的任何部位,其中太阳穴是最理想的目标,如图13-19。

    从警戒式开始,如图13-20和图13-23,前手翻背拳以一个垂直半圆形 的运动打出,如图13-21和图13-24。将身体重心前移,同时后手稍向下移, 以防对手起脚或向头部及身体发出攻击,如图13-22和图13-25,并张开后 手准备格挡。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3-26,李小龙用右手抵住对手的手臂,并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3-29,李小龙运用如图所示动作。用前脚踩住对手的前脚以防其起脚,如图13-27。随后李小龙迅速交换两手 位置,用左手封住对手的手臂,在向前跨步的同时,用右拳翻背猛击对手, 如图13-28。

     

     

     


 

 

 

浏览2,15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