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反击中犹豫迟疑。反击必须是一串连续流畅的动作,不要停 顿

 

反攻

回击可用来对付那种喜欢进行封打对攻或迎击的对手。故意佯攻以诱 使他做出上述反应,拍击,并且反击。

以下动作可以诱使对手封打对攻或迎击——半步弓箭步、故意暴露空 当的佯攻、向前上步、出手攻击,或组合动作一这些必须做得非常充分, 如果运用回击,就必须要让对手做出相应的反击,而来不及调整自己的防守。

如果一次攻击能够在准确的时机、正确的距离,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则成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

 

扰敌部奏(注意不要降低警觉性)

由警戒式出发,直立或下潜,前进或后退,攻击后迅速恢复,佯攻而 非实击;由佯攻返回,攻击对手的手部,转移攻击对手的手部,击打,从 一种警戒式转换到另一种。

格斗圈

静立,一脚支撑另一脚向前伸出,尽可能地伸展,并在脚尖的正下方 用粉笔做一个记号。然后,慢慢地以支撑脚为圆心沿圆周转动伸出去的那 条腿,仿佛同时在用粉笔沿着圆周画一个圆圈。现在,始终假想你站在圆心, 身边有这样一个格斗圈,这时,只要确保敌人处在圆圈范围之外,他就无伤害到你。不管对手在这个圆圈之外向你做任何危险动作,你都无须吓 得跳起来浪费自己的体力,因为那样很蠢。而且,如果他向前冲,你可以把 自己的圆圈向后移,如此他仍然无法危及到你。让对手始终在圆周外徘徊, 而你只需用最精简省力的移动来调整自己即可。记住,只要你能通过移动调 整使得对手始终保持在圆周的外围,则他将永远无法靠近你、伤害你,因此 你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当然,如果对手侵入你的圆圈,而你又来不及后撤或 调整距离,那么你就必须格斗。但在此之前,你需要继续保持距离控制a

关于徒雜斗

如果一个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一定要去咬掉对手的鼻子,他成功的 可能性会非常大。他可能会受重伤,但这绝不会阻止他实现目标的决心。 一名真正的斗士就应该有这种品质。

与敌人对决时,必须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动作会令 对手心理上感到极大的负担。即使他最终失败,也会被认为是光荣的失败者。

如果按照力量的对比,强壮的一方当然会击败瘦弱的一方。但是,如 果弱者竭尽全力地搏斗,即使最终失败,也会贏得强者的尊敬。因此,格

斗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斗志。

斗士必须拥有鹰一般锐利的眼、狐狸一般狡诈的心、猫一般敏捷的身 手,以及美洲豹一般的强壮与坚靭、眼镜蛇一般的迅疾、胳驼一般的耐心 和耐力,一旦同时拥有上述特质,那便是完美的斗士。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我们必须敏捷而活力十足地练习。但是在实战中, 则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不要让愚蠢的想法占据你的大脑。仅仅去面对格斗, 而又视敌如无物。

练习造就完美。长时间的练习之后,步法会变得自然、熟练、轻捷、稳健。

眼睛不要只凝视于一点。要整体笼罩监察对手,以预判其动作,如此可避过他的攻击,并及时给予反击。

许多人在对敌格斗时都会犯一个重大的错误:过多地考虑成败。说真 的,他们真应该把这些想法从脑中扔掉。他们仅仅需要去根据环境的需要 而行动。当他们自然地行动时,他们的手和脚都会适当地发挥作用。

一名武者如果不善于移动,就像一名骑手没有马。我们依靠手去攻击, 但首先,在攻击之前,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攻击 更有效、更强劲。

移动是格斗的技巧之一,而移动的时机则可以说是技巧中的技巧。但 仅有时机是不够的,移动还须配合手与脚去进行攻防。此外,移动还可保 持身体的平衡。

在格斗中,如果一个人保持了自然的姿势、轻捷的动作、有力的攻击, 那么他就已经做到了最好的防御。

每天演练“套路”:这毫无用处,因为技巧已被编排组织得令人绝望。 不切实际地编排,流于形式地演练。

解剖陈尸一屏住呼吸

半记节奏——半记击打——无规则节奏,这些永远不会出现在套路之 中。


  1. 过于空想——事实并非如此

  2. 不切实际——解剖陈尸


简单——直接

距离

  1. 踢法

  2. 标指

  3. 拳法

  4. 组合攻击

  5. 远距离工具和技术


踢法

  1. 侧踢攻击胫/膝

  2. 勾踢一裆部,膝关节,头部



  3. 冲击式侧踢 组合踢法

  4. 连续上步侧踢攻击胫/膝

  5. 勾踢/侧踢

  6. 侧踢/勾踢 手法

  7. 标指

  8. 右刺拳

  9. 左交叉拳

  10. 右勾掌 组合攻击


远距离工具

  1. 踢法



  • 前脚侧踢攻击胫/膝 •前脚勾踢攻击胫/膝 •前脚勾踢(连续密集)


组合踢法

  • 连续侧踢:•攻击腔/膝•攻击大腿或腿部后侧 2击打

  • 连续右标指•右刺拳•右掌击•右勾拳 组飾打


二连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擒摔要素:

  1. 以擒摔发动进攻

  2. 以擒摔发动反击

  3. 以擒摔与击/踢 (或相反)发动进攻

  4. 以擒摔与击/踢 (或相反)发动反击

  5. 如何对擒摔进行 反击——右手在前的对手

  6. 如何对擒摔进行 反击——左手在前的对手

  7. 训练工具


译注:“擒摔”即擒锁扭斗(grappling)与摔投(throwing)的统称。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关节锁要素

  1. 关节锁一站立式攻击

  2. 关节锁一站立式反击

  3. 攻击中以关节锁配合擒摔及击/踢(或相反)

  4. 反击中以关节锁配合擒摔及击/踢(或相反)

  5. 如何对关节锁进行反击——右手在前的对手

  6. 如何对关节锁进行反击——左手在前的对手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地面锁要素

  1. 以地面锁配合击/踢与(或)擒摔与(或)关节锁(或相反)发 动进攻。


  2. 以地面锁配合击/踢与(或)擒摔与(或)关节锁(或相反)发 动反击。

  3. 如何对地面锁进行反击。

  4. 训练工具。


摔角笔记(发挥扭斗效用)

当对手面向地面

  1. 身体上部


-绞杀•抓头发•二者皆用

  1. 身体下部

  2. 反关节扭踝或脚趾•向下砸跺 背部•踢或抓裆部


当对手仰面向上 1.身体上部 •砸跺


  • 单腿关节锁•双腿关节锁•踢或拳击裆部 击倒在地后 保持一步向前


贴身混战

  1. 贴身混战不会按照任何已知的近战体系来进行,也不会按照任何单 一的防御与反击风格来发展。它需要运用任何已知的个人格斗技法,甚至 包括任何能够迅速致敌于死地的其他手段。

  2. 良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

  3. 科学训练——良好的训练,对时机与距离的感觉。

  4. 击剑般的精确。

  5. 态度,以及通过禅、道等的精神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保全生命的最适当的办法是用最为冷静、有效的手 段战胜对手。只有一个目标——胜利

图片82

扯头发

-站立,准备

  • 控制对手,绞杀对手 关于进攻


没有预先计划的进攻可以在实战中随机打击对手,而不必首先去考虑 各种可能的防御体系。

成功的攻击依赖于:

  1. 对时机的良好感觉

  2. 对距离的完美判断

  3. 对速度(节奏)的正确运用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头撞要素

  1. 以头撞作为攻击

  2. 以头撞作为反击

  3. 以头撞配合近距离战术作为攻击

  4. 以头撞配合近距离战术作为反击

  5. 如何对右手在前对手的头撞进行反击

  6. 如何对左手在前对手的头撞进行反击

  7. 训练工具


流畅的重要性

在进行以下动作变换时,流畅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击/踢

  2. 擒摔

  3. 关节锁站立 •地面



  • 站立或地面关节技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近距离格斗要素

  1. 针对近距离对手进行反击——右侧在前

  2. 针对近距离对手进行反击一左侧在前

  3. 近距离格斗的训练工具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贴身混战(踢、打、跺踏)要素

1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近身格斗

  1.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近身格斗一一作为进攻

  2.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近身格斗一作为反击

  3.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组合攻击配合近距离腿法战术(或相 反)一作为进攻(使用前手、肘及膝)

  4.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组合攻击配合近距离腿法战术(或相


反) 作为反击

  1. 在贴身混战中如何应对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攻击——右侧


在前

  1. 在贴身混战中如何应对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攻击——左侧


在前

  1. 高位/低位(或相反)前手攻击的训练工具

  2. 近距离格斗中的前手低位/髙位(或相反)攻击

  3. 近距离格斗中的前手低位/高位(或相反)攻击一作为进攻

  4. 近距离格斗中的前手低位/高位(或相反)攻击一作为反击

  5. 前手低位/后手高位(或相反)配合近距离腿法战术(或相反)—— 在进攻中

  6. 前手低位/后手高位(或相反)配合近距离腿法战术(或相反)—— 作为反击

  7. 在近距离格斗中如何应对前手低位/后手高位(或相反)——右手 在前的对手

  8. 在近距离格斗中如何应对前手低位/后手高位(或相反)一左手 在前的对手

  9. 近距离格斗中前手低位/后手高位(或相反)的训练工具 144裁參李小龙武道释义


图片83

全部因素

  1. 正确的起点



  • 克里希那穆提•空——禅



  1. 活力



  • 还原真实的自我



  1. 简捷


精简,没有任何征兆

  • 姿势

  • 攻击



  1. b.手c.反击d.防御

  2. 步法

  3. 基本武器腿法•手法•擒



  1. —些组合


.远距离-渐进攻击•近距离/擒锁

  1. 无规则节奏与节奏节奏



  • 时机

  • 速度

  • 距离



  1. 攻击五法



  • SAA(单一角度攻击法)

  • PIA(渐进间接攻击法)

  • HIA(封手攻击法)

  • ABC(组合攻击法)

  • ABD(诱敌攻击法)



  1. 反击



  • 列举针对每一种攻击而做的反击,以及针对反击的回击



  1. 防御:最后的手段截打(再次强调,反击!)



  • 摆脱

  • 下潜 •步法 •格挡 •严密防护



  1. 前手直拳



  • 作为进攻 •作为反击 •作为后退中的截打



  • 作为格挡后的反击



  1. 对胫/膝的侧踢以及其他腿法 •进攻(截踢!)



  • 反击

  • 封阻

  • 用于贴身混战

  • 交叉跺踏(长或短,右或左)



  1. 踢档部(很好的配合手段)

  2. 抱腿摔(让对手丧失移动能力)

  3. 高位/低位攻击 远距离与近距离调整

  4. 前侧,踢击胫/膝

  5. 前侧,勾踢

  6. U)相反

  7. 与(b)相反

  8. 前侧,用手攻击裆部(远距离,贴身混战)

  9. 用手攻击裆部或面部(远距离,贴身混战)

  10. 伴随音乐节奏进行训练



  1. 三个部分——相应的三个阶段——以最高境界结束 注:对每一种技术都应注意:



  1. 每种技术之后的基本理念

  2. 列出每个细节:



  • 简捷的开始 •过程中的细节

  • 注意反击(如:右脚在前的反击:记住,右前脚的精简踢法很难反 击一-简捷的开始)


结合(踢法)

  1. 勾踢,扫踢,配合掌击与低位侧刺拳(对左手在前的对手)


(注:要采用腿法结合手法进攻。一旦受阻,当手法不能作为过渡时, 也可变换次序。)

直接反击

(强调的动作)

  1. 飞侧踢(由固定姿势出发),研究攻击的姿势

  2. 转身后踢——对付敌人的追击——由自己的一侧做冲刺踢——吸引 注意力


3•向下侧踢一轻(试探对手)——激怒对手

  1. 冲击式后脚踢

  2. 前手扰乱对手(突然地!)

  3. 前手快速勾拳出其不意地突袭试图下潜的对手


——二连击

  1. 一一二(高位前手/低位后手,或低位前手/高位后手,或双手高位)


进攻

——二攻击头部(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二攻击头部(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1. ——二前手进攻



  • 低位/髙位——二(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 低位/髙位一一二(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 高位/低位——二(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 高位/低位一一二(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1. 一一二(高位/低位或相反,或双手高位)反击 ——二攻击头部(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二攻击头部(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 低位/高位一一二(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 低位/高位——二(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1. ——二反击



  • 高位/低位一一二(对右侧在前的对手)

  • 高位/低位一一二(对左侧在前的对手)



  1. 一一二配合踢法,或相反攻击



  • 反击


6•应对——二(右侧在前姿势)

  • 二攻击头部时

  • 髙位/低位——二时 •低位/高位——二时 7•应对——二(左侧在前姿势)


二攻击头部时

  • 高位/低位——二时 •低位/高位——二时



  1. 训练工具


我如何成为一名功夫高手?

  1. 自然而直接地表达腿法与拳法

  2. 逐步提高对于身体工具“处于正确状态”的直接感觉

  3. 获得摧毁对手的“身体直觉”



  • 摔投

  • 左侧踢及拳击 •地面格斗 •变化中的Hara



  1. 掌握各种环境下精简有效的技巧 速度/力量



  • 结构/自然 •平衡/敏捷



  1. 提高由“根”出发、力道连绵不断的能力 熟悉一切可能性。 本能般地让自己的距离和节奏与对手的距离和节奏相适应。 我所关注的是

  2. 对手左侧在前时,右脚向前做直踢,在格斗开始之前或开始过程中跨步范围



  • 正确性



  1. 迎面而来

  2. 迅速突然


对手左手在前时右后脚勾踢,我所关注的是什么?

  1. 在格斗开始之前或开始过程中D


(注:获得一个良好而优于对手的开始。)

  1. 迎面而来

  2. 迅速突然


对手左手在前时做左侧踢,我所关注的是什么?

  1. 在格斗开始之前或开始过程中。

  2. 迎面而来

  3. 迅速突然


对手左时以右后手反身拳击发动攻击,我所关注的是什么?

  1. 在格斗开始之前或开始过程中。

  2. 迎面而来

  3. 迅速突然


对手左时以右后手反身拳击发动反击,我所关注的是

  • 我的勾踢(如何不让对方出拳)

  • 我的侧踢(如何不让对方使用此种反击)


-我的后脚勾踢(如何不让对方反击)

图片84 图片85

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示范的一种足部勾扫踢法

深入研究如何运用足部勾扫踢

  1. 远距离(配合或不配合手法),作为反击或进攻

  2. 中距离(配合或不配合手法),作为组合攻击 (注:作为进攻或反击)

  3. 近距离——配合或不配合手法,作为攻击,作为反击

  4. 如何对左手在前对手的足部勾扫踢(左脚前扫或后扫)进行反击 (注:在不同的距离)

  5. 如何对右手在前对手的足部勾扫踢(右脚前扫或左脚后扫)进行反击 (注:在不同的距离)


组合攻击中的基本事项(考虑要点)

  1. 何时应该将后腿腿法与直线的冲击相结合?(提示:一种可能是在 对手旋转身体做后手猛击之时。)

  2. 如何拥有能够发出放松、迅速、爆发力极强的“聚力”一击的身体 感觉?(“聚力”是指通过合理的身体姿势“正确地集中与运用力量”。)


(注:了解“警戒式的基本要点”,拥有“身体感觉”,能够轻松恢复与“突 然精简有效地启动”,确保自己不会因为遭到反击而挫败。)

要点(应做的事!)

选择并设计多条直线路线来进行:

  1. 组合踢法



  • 最精简(对自己),最直接(对敌人)

  • 以警戒式为基础,引领、控制、缩小距离,等等 •要在经过正确估量的开火范围之内出击(注:“开火范围”内做勾踢, 轻松而精简,胸有成竹,而且警戒式更加安全。依靠速度和努力去对付狡 猾而目标明显的对手。)



  1. 踢法与手法组合


注:重新审视以下观点 •对自己最精简

  • 在组合攻击中的踢法与手法攻击“之间”,以最直接的手段攻击敌人。


 

图片86

  1. 检査腿法到手法远距离腿法与远距离手法 •踢法与HIA

  2. 从手法到腿法的转换攻击胫/膝和脚背 •攻击裆部



  • 攻击头部 •攻击躯干



  1. 培养正确的警戒式,检査所有的动作,以便:



  • 迅速恢复到警戒式

  • 在任何结束动作或恢复到警戒式的过程中均可进攻、防御。


—些“雖路线,,踢法

扰乱对手

  1. 勾踢膝关节,低位跺踏式侧踢配合右前手标指攻击眼睛(在不同的 高度)及左交叉拳(HIA)


2直接迅速勾踢裆部

(注:面对敌人时不要眨眼。不要让自己难以恢复警戒式,始终牢记 保持你的警戒式。)

  1. 截踢胚/膝 •在对手开始攻击时 •攻击进行过程中



  • 攻击完成之际(1/2击打)



  1. 屈膝低位出拳转变为高位勾踢(右侧在前的对手)

  2. 屈膝低位出拳转变为高位逆勾踢


直接伤敌

(注:比较HIA中简捷移向对手时的感觉。)

  1. 直接迅速以勾踢攻击裆部,并且:



  • 不要在面对敌人时闭眼

  • 不要缓慢恢复到警戒式。牢记你的警戒式!



  1. 直接迅速踢击胫/膝,并且…… 其他问题

  2. 如果对手后撤

  3. 如果对手移动缓慢


(这种情况下可结合前述ab追击对手。) 强制性攻击

  1. 连续上步,侧踢攻击胫/膝

  2. 逆勾踢与侧踢

  3. 逆勾踢与勾踢


自然连续攻击 右

  • 标指•勾拳•挂捶•铲勾拳 左手

  • 直拳•交叉拳•过肩拳•拳捶


.侧踢.勾踢•直踢•向上踢•反踢(交叉变化,垂直变化)•考察泰拳 中的外摆踢

左腿

  • 冲击式直踢(各种高度) •勾踢(各种高度)

  • 旋踢(各种高度) 高位/低位

  • 三倍安全

  • 在各种步法状态的关系之中 考察所有工具时的问题



  1. 如果左交叉拳的距离不够:



  • 自然的后续手段是什么?



  • 你会用什么技术与后续手段相配合?并且采取何种防御方式? •何种类型的对手会对此做出反应?



  1. 如果左交叉拳没有击中对手,而对手后退至踢击距离:



  • 自然的后续手段是什么?

  • 你会用什么技术与后续手段相配合?并且采取何种防御方式? •何种类型的对手会对此做出反应?



  1. 自然的后续攻击是:



  • 最直接

  • 第二选择 •冒着风险


注意:

  1. 深人-穿透-迅速组合

  2. 慢-快组合


C.干净利落的组合

  1. 混合变化的组合


(所有的攻击都要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就是为什么有些攻击需 要配合更有力的手段,也就形成了组合。) '•

明了组合攻击的各种路线,并且能够自如地从某一条路线变换至另外

一条。

在组合攻击之间插入

  1. 隐蔽自如的扰敌、转移与改进

  2. 精妙的攻击,同时不破坏组合攻击的整体平衡与流畅(标指、扇指、 拂指、戳掌等)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远距离格斗要素:

  1. 攻击远距离对手(右侧在前)

  2. 攻击远距离对手(左侧在前)

  3. 反击远距离对手(右侧在前)

  4. 反击远距离对手(左侧在前)

  5. 远距离攻击的训练工具


一些组合攻击会先以佯攻开始,然后轻松地转换至第二攻击意图 •特别要注意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 a.赢得速度 b•获得力量

(注:在’攻击中应对以下两种对手: a.消极撤退
右手在前姿势

  1. 低位/高位勾拳(首先是低位勾拳)

  2. 低位勾拳转为高位后手勾拳


根本 身体上的

与西洋击剑中无可捉摸的手指运动做一比较,精妙的运用髋部、路线、 力量等,然后以所发现的奥妙去审视一切特定的工具(如侧踢、勾踢、逆 勾踢、旋踢、冲击式后踢等等)。

精神上的

培养精神上持续不断的放松,对运动拥有微妙的瞬间感觉。(注:要 想准确地把握动作节奏,高效的动作,就绝对不能紧张。这一事实不用反 复强调。放松会带给你顺畅、精确、速度。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1970年11月16日(星期一)的笔记

研究攻击关节与四肢(研究每一个部位,关节与四肢的每一个部分)

用以下手段破坏关节:

  1. 定位的踢法(冲击踢、蹬踢、快踢)

  2. 定位的手法

  3. 压制性肢体关节锁


练习快速让前臂骨折——增加工具的可能性

研究通过“身体感觉”去控制脚的不同部位(脚跟、脚掌球部位置、脚背) 攻击目标。控制好位置与时间,“用何部位”攻击“何处”。

“完美到位的动作”(包括全方位工具)之后无需添加任何多余的动作, 这是否是最安全的动作方式?

(注:以上需要的仍然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开始。)

(注:在等待或诱使对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动作之前,绝不要进攻。)

  1. 在进攻中。

  2. 在反击中。


问题:练习下列步法的技巧与感觉

  1. 对手猛冲过来时,轻快地后撤步法

  2. 利用步法让对手无法接触你(仿佛对手拿着小刀) 注:终极目标仍然是保持对敌人最终真正攻击的“警戒线”。 研究撞击(身体感觉)

  3. 用头

  4. 用跨与臀

  5. 用肩


研究

  1. 肘法


2•膝法(身体感觉)

反击踢法或拳法(压迫性)冲击的踢击范围一这可不同于轻轻地“点 到为止”。

研究对手的出击方式——细小的征兆 提高以下能力:

  1. 发现对手虚弱的一刻

  2. 瞬间攻击,在正确的距离下适时格斗。

  3. 学会预判对手第二下、第三下攻击的时机,熟悉对手的风格,解决 单一攻击失败的问题。



  1. 反击

  2. 主要运用腿法

  3. 运用腿法与手法


练习并且发展这些技能,就可以安全地进行地面格斗。

观点

  1. 冲击近前的目标

  2. 其他可能的手段

  3. 提高强劲而快速的腿法

  4. 提高本能而迅速的机动性 注:

  5. 传统的科学核心

  6. 变化丰富的有效击打


研究“分心手"細护腿雖巧

  1. 阻挡方法

  2. 声音方法(双掌拍击,一掌伸出/另一掌拍腿) 注:研究组合攻击中较弱部分的“掩护方法”。


研舰击、反击、格挡

1 •灵活的正面攻击(相反亦然)

2•灵活的侧面进攻(相反亦然)

  1. 灵活的闪避,转移攻击(相反亦然)。在攻击、格挡、反击中运用 上述技巧犹如一个整体。

  2. 研究用卡掐、抓扯之法攻击咽喉



  • 裆部

  • 头发



  1. 研究用手将对手向后勾倒


提高并展现出首屈一指的手法与腿法动作的速度!(将身体最佳的适 切性结合为一,保持超我之心,或完美无瑕。)

研究身体感觉以获得速度,流动性,劲力。 注:学会让“能量流”在不太习惯的蹲坐姿势t提升。 用态度提高:

  1. 利用一切灵巧的动作闪躲(但不是消极!)

  2. 毁灭性的攻击

  3. 速度

  4. 自然动力

  5. 欺骗与狡诈

  6. 粘连与直接

  7. 完全放松


(注:ad同样轻松) 1970年12月14日笔记

运用快速的出腿“跳”过对手的知觉。

  1. 在出腿之前尽量采取放松的姿势,放松肌肉,松弛拮抗肌;找到一 种连续的流动性的攻击方式,而不是一种“有准备的攻击”以及“等待的 攻击”(等待对手的放松)。

  2. “抓住”对手“开始动摇、有所倾向”的时机感觉。

  3. 持续不断的清醒“洞察”出击、击中、恢复,配合以“警觉”的手 部防御(保持中心的平衡)。


思考:假如有一名高大强壮的对手凶恶地向你冲来

  1. 高度注意并判断他的步幅:如果他继续前冲,跨过你的最终警戒线。

  2. 如果他开始一串快速的组合攻击......

  3. 如果他杂乱无章地强行进攻......

  4. 你应该如何做?

  5. 你必须混合运用攻击、反击、防御步法,如一个整体般进行攻防。

  6. 移动并攻击他最薄弱的部位怎么样?


第一组:基本拳法

  1. 右直拳(高位与低位)——远距离与近距离

  2. 左直拳(高位与低位)——远距离与近距离

  3. 流畅的斜线拳

  4. 挂捶

  5. 勾拳


(上面拳法均须配合步法。)

第二组:基本踢法

  1. 直踢(中位,低位)

  2. 侧踢(中位,低位)



  1. 脚尖踢(直踢,勾踢)

  2. 高回旋踢(仅用于练习) (上述踢法均须配合步法。)


第三组:基本防御

  1. 指法截打

  2. 高位防御与攻击

  3. 低位防御与攻击

  4. 内线拍击与攻击

  5. 低位拍击与攻击

  6. 移至外线并攻击

  7. 切入内线并攻击

  8. 侧步攻击


第四组:基本步法

  1. 前进

  2. 后退


3_右环绕

  1. 左环绕


第五组:传统技术

  1. 拍击


2•勾击(一次,两次)

  1. 挂捶打(左,右)

  2. 拍击,勾击,挂捶

  3. 两次挂捶



  1. 勾击,右直拳(对手拍打时)

  2. 以第一指关节做挂捶,侧踢

  3. 切入内门,右拳,左拳

  4. 切人内门,右拳,内拍 第六组:自卫技术

  5. 抓衣领

  6. 左拳(拳击姿势)

  7. 右拳(对手左侧向前) 4•推


第七组:基本组合

  1. 高位/低位击打(手)

  2. 高位/低位击打(手/脚) 3•低位/高位击打(手)

  3. 低位/高位击打(脚/手) 第八组:形式


截拳道的三要素:

  1. 非传统性 a.没有传统的姿势没有不切实际的步法 •没有机械的身体运动 .灵活



  • 不会像解剖尸体一样分解动作 •举例:坐下


b.没有混乱的节奏 •没有双人对演

  • 比较西洋拳击击影练习中的节奏形式与无规则节奏 •举例:鲍勃•海耶斯



  1. 直接

  2. 没有被动的防御格挡是效率最低的

  3. 任何事物都剥去其修饰而只余本质



  • 没有华丽的修饰——如果有人要来抓你,给他一拳!

  • 直视事物的本质真相 •举例:扔一件东西



  1. 精简

  2. 每天减少,而不是每天增加


.智慧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而是要去掉似是而非的东西,而趋于至简。

  1. 截拳道的三个阶段:


I .遵守核心

n .由核心得到解放

in.回归最初的自由:在我学艺前,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 在我学艺后,一拳不只是一拳,一脚也不只是一脚。至今深悟后,一拳不 过是一拳,一脚也不过是一脚罢了。

连环三击

连环三击是由三种不同的拳法组合而成的基本组合技术。前两拳攻向 身体,随后一拳攻向下巴。开始时滑步移向外侧位置。开始两拳的目的是 迫使对手降低防守,为最后一击打开空当。

——二一三连环

一一二一三连环是一系列连续的三次攻击,拥有其基本的节奏、时机、 力量。每一击都自然地跟随着前一下。一种连环是标指、交叉拳、勾拳, 其意图是先迫使对手收紧正面防守,最后从外线勾拳进攻。而以标指、勾拳、 交叉拳发动的连环攻击,则是为了最后的直线攻击而迫使对手暴露正面空 当。每一种连环都非常有效。

高位/低位

高位/低位连续攻击是按照其基本节奏以第一拳攻击躯干然后再攻击 头部,或相反。大动作勾拳是用来打开最终直拳进攻的路线。需要牢记的 一点是,最终一击的攻击目标应该与第一击相同。如果第一拳攻向下巴, 最后一击也是攻向下巴。

注意事项

注:踢法配合其他组合攻击的可能性,或:

内线连环三击

  1. 仅用于右侧在前,动作必须快速而连贯。

  2. 滑入内线,以左直拳攻击躯干。同时阻塞敌人的左拳。

  3. 左脚滑向一侧,保持移动,即使在使用右拳时。

  4. 同时,将重心移至左腿,以右勾拳攻击对手的腹腔神经丛。

  5. 身体直起,左交叉拳攻击对手下巴,重心移至右脚。

  6. 保持身体略低,直至发出最后一击。重心开始移至右腿,然后至左腿, 再回到右腿。


外线连钚三击

  1. 用于右侧在前。

  2. 屈身向左,右勾拳攻击对手的中部。

  3. 右足向侧前方移,身体移至对手防守内线的位置。

  4. 左勾拳攻击对手肋骨,同时右手阻截敌人的左手攻击。

  5. 身体直起,发右拳攻击对手下巴。


6•在最后一击之前身体始终略低。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然后回到左

  1. 右手刺拳,同时右步向前。

  2. 随后左脚跟进,恢复至基本警戒式,同时猛然出左拳,全力攻击。

  3. 一定要用右手向上刺拳去挡住对手的视线。然后以左拳攻击其下巴。 刺勾拳

  4. 右手刺拳

  5. 不停,重心向后移至左脚,从对手左侧打人右手勾拳。

  6. 顺势将对手的左手推带至其右肩方向。


刺拳,步法,勾拳

  1. 右足不动出刺拳。

  2. 向前上步,手部回收肘部顺势弯曲成勾状,与肩部略保持一定距离。

  3. 迅速发出一记短勾拳攻击对手下巴。

  4. 动作要快!成功依赖于欺骗与速度。


刺拳,交叉拳,勾拳

  1. 以——二连击攻击对手下巴。

  2. 左脚移步至侧方,发一记右勾拳攻击对手下巴。


刺勾拳.交义拳

  1. 使用刺勾拳,攻击对手下巴,重心后移至左腿,顺势勾手推带。

  2. 重心移至直立的右腿,发一记左直拳攻击对手下巴。



  1. 右臂屈曲阻塞对手的左拳及左肘。


高位/低位直拳

  1. 右臂向前上方攻击。

  2. 身体迅速向前下方降低,以左直拳攻击对手肋骨。

  3. 右臂抬起阻塞对手的左拳及左肘。


高位/低位,交叉拳

1 •记住,如果第一击在高位,则最后一击也在高位。

  1. 先以一记幅度较大的勾拳攻击对手下巴。然后以动作略显迟缓的勾 拳攻击对手躯干,最后以左直拳攻击对手下巴。

  2. 节奏是一……二,三!

  3. 前两击的目的是为了给最后一击打开道路。


低位/高位,上击拳

  1. 先以一记幅度较大的右勾拳攻击对手躯干。然后以动作略显迟缓的 右勾拳攻击对手下巴。紧接着以左后手上击拳攻击对手腹腔神经丛。

  2. 节奏同样是一……二,三!


欺骗与闪躲

欺骗是以佯攻诱引对手格挡——逼迫对手做动作。闪躲用来对付那种 有准备的手法技巧熟练的对手。欺骗与闪躲有一个共同点——在敌人做动 作时,绝不要与敌人的手部接触。

图片87

准备一系列的假动作与佯攻技术,以正常的节奏进行,麻痹对手, 使其在防守时产生错觉。让对手习惯于对某种节奏做出反应,但这并不 是真正攻击的节奏。然后,突然加速发出真正的攻击,使其根本来不及

反应。

有效的变化

一个非常有效的节奏变化是突然减缓速度,而不是加快速度,组合攻 击或反击中的最后一击一攻击或还击,“无规则节奏” 一这种突然降速 :的节奏变化可以描述为一位攻击者正常节奏启动其攻击,但突然在半途暂 停半拍,而当对手以正常节奏完成其防守以致暴露出防守空当时,攻击者 加速继续沿原路线在对方试图补救前完成整拍攻击。

浏览6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