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粧拳是木粧上行功的拳法,是一个框架,木桩上行功仍然分为 桩功和行功,有自己的独特性。所求的是精神贯穿始终,动静谐和,内 外合一,精、气、神一体,充实于全身各个部位。

粧功是采取静止体势,即五势(大、顺、拗、小、败)为本,为安 心,安神,摒弃杂念,这是练精、气、神所必须的。再是要进一步调运 气血和锻炼下盘功力。粧功同样是要相互之间转换拳势,即五势的姿势 和变换等动作,均包含着练力、练气以及锻炼搏击的技能。行功是以三 法(扎、摆、撤)为宗,是在木桩上拳路的灵活多变,表现身、手、步 等法。因此,三法则要求步点清楚,动作准确、疾快。行步三法是把四 门、粧功巧妙地联系起来,忽静忽动,灵活多变,交替出现。因此,粧 上和地面上行动之法的目的是一致的,均要求到精、气、神合一,内外 合一,使丹田之气,通达经络,使气血畅通,要练成聚散和以意领气的 能力,达到浑元一气的境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把在木粧上锻炼和搏 击搬到地面,但是仍然保持原有的拳势的风格和技能,称为“落地干枝 五势梅花粧”。当今习梅花桩拳者大都以落地梅花粧拳为主。

梅花粧拳在木粧上行功之法较多,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大致简单介 绍几种粧上行功之法。

一、地面设立标志点行功

在地面上标出设立木桩的位置,即设一字粧,其标志点之间距离因人而定,一般为2市尺(60厘米)为宜,设10~15个标志点,一字py 排列。练习时,脚踩踏标志点位置演练,其演练步法为走粧、跑粧、粧、粧上遛腿势、原地五势等。当身、手、步等法锻炼纯熟后,再上 木桩行功演练。

二、一字矮桩上行功

用10~15根木粧,木粧长1米,直径10~15厘米,将木粧埋入地 下,地面露木粧为50厘米,木桩之间距为2市尺(60厘米)为宜。切 记要埋牢固。木桩一般为由西向东方向排列,其最西端的木桩为起始 桩,编号为第1号木粧,顺序排列到10号或15号木粧。若场地方位不 正,则可根据自己左、右侧方向来定,即由右侧向左侧行功演练,其 右侧的木粧为起始第1号木桩,顺序排列之。走粧有快、慢之分。

慢走粧:初练时,是侧重于比较滞重缓慢的动作而行动。主要练 平衡、稳固、练力、练气,是最基础行功三法。

快走桩:是练活架子的行功之法,锻炼身法、步法、手法等技能 的连贯一致性。并要求快速拧转走动行功,特别要求快捷。应注意行 功之时要随气自然,努力随其意而作用。

为了给“慢拉架,快打拳”打下基础,因此粧上行功时高、低、 起、落要分明和相应。

走桩行功动作说明

上粧时,面对一字粧,距起始桩一步远处站立,气沉丹田(聚 气),两手臂向左、右侧平举,与肩齐平,随即迈步或者跳步上粧, 脚踩踏第1号木桩之上,站粧的腿要微屈膝,可减少冲力,站稳,另 一只脚在登粧之脚的内侧悬空,脚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不停,悬空脚向前迈出,踩踏第2号木桩,随之另一只脚向 前跟随,在站桩脚的内侧悬空,这样两脚变换踩踏木粧。

^当行至倒数第2根木桩时,需转身往回运行,转身动作以10个粧脚踏桩为例。

桩上脚内扣转身

当右脚踩踏到第10号木粧时,右脚内扣踩踏桩上,身体重心移 到右腿并微屈膝,随即向左后转身180° ,同时,左脚提起以活步动 作重新踩踏在原踩木桩之上。

桩上脚外摆、内扣转身当右脚踩踏到第9号木粧之时,右脚外摆,随即左脚向前迈,踩 踏第10号木粧,随之左脚内扣,身体重心移到左腿并微屈膝。上动 不停,向右后转身180°,同时,提起右脚以活步动作重新踩踏在第 9号木粧之上。

桩上行功可往返运行,运行次数的多少,须按着自己体力而定。

跑桩行功动作说明

跑粧行功动作大致与走粧一致,不同之处是跳上木桩后,以跑 步动作行功。这比走桩高一个层次,要求以更快的步法和更快的变 势,达到随跑随变的行功特点。其往返运行与走粧一样,只是转身 往返时,要很好地应用跳步动作来回返运行。

跳桩行功动作说明

跳粧行功是指在木粧上跨跳。在地面上,面对一字粧的第1号和 第2号木桩,凝神目视第2号木粧,气沉丹田(聚气)。随即左脚蹬 地跳起,右脚跳踩踏第2号木粧,随之左脚踩踏第3号木粧,两脚以 错步站立在木粧之上。

动作不停,左脚稍微提起,随即右脚蹬木粧向左脚前第4号木桩 跳动并踩踏住,其左脚借势向前跳踩踏第5号木粧。当跳到最后木粧 时,需要回返,参阅走桩的往返运行动作说明。

上述跳粧的步法,是一步一粧。当练到一定程度后,须变换成 一步二粧。再进一步练一步三粧的境界。

桩上遛腿势行功动作说明

以粧上正势腿为例,跳上粧后,右脚踩踏在第1号木粧上,随即 左脚踩踏第2号木桩,为拗势步站稳,同时,两手臂向左、右侧平举 与肩齐,气沉丹田,目视前方。

动作稍停,身体重心向左腿移动,随即右腿膝挺勾脚面,向前、 向上踢起,踢前额。右脚踢后下落,身体向前微倾。随之右脚向前迈 到第3号木粧上踏实。

动作稍停,身体重心向右腿移动,随即左腿挺膝勾脚面,向前、 向上踢起,踢前额,左脚踢后下落,身体向前微倾。随之左脚向前迈 到第4号木粧上踏实。这样左、右腿反复踢。

其往返运行,主要是步法的变换,即右腿踢完后,脚下落,踩 踏在最后木桩之上时,右脚内扣,向左转身,随即身体重心前移到左 腿,此时右腿提起踢出。当左腿踢完后,左脚下落,踩踏在最后木粧 之上时,左脚内扣,向右转身,随即身体重心前移动到右腿,此时左 腿提起踢出。

这样反复往返运行,其踢腿次数多与少,以个人体力而定。

其他五种腿法(顺势腿、斜势腿、里合腿、外摆腿、踏腿),请 参阅梅花桩拳各论中第4节遛腿势动作内容和本节粧上遛腿势动作 内容。

粧上五势

面对一字矮粧的第2号木桩,自然站立,两手臂自然下垂,气沉 丹田,目视木桩。

动作不停,跳上木桩,右脚踩踏第2号木桩,右腿微屈膝。左腿 也微屈膝,左脚提起,悬空靠近右腿内侧。

动作不停,身体下蹲,随即左腿向第4号木粧伸出,并踩踏于木 f之上,站成左大势。同时,右手臂在右耳旁直举,左手臂微屈肘在 £腿上方斜举。两手握拳,其拳眼相对,头左拧,目视左前方。

※左大势变换左顺势

接左大势,身体重心前移左腿,随即屈膝前弓,右腿挺直,两 膝外展,上身正直,同时,左手臂伸直上举与肩平,右手臂伸直下 落与肩齐平。目视右侧。变换成左顺势。

※左顺势变换左拗势

接上式,身体微起,向左拧身,左腿微屈膝,左脚内扣,右 腿挺直。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同时,左手臂在左侧向上、向后大绕 环平举在左侧,右手臂由右后向下、向前绕环挑起与嘴平。目视前 方。变换成左拗势。

※左拗势变换左小势

接上式,身体向右转,重心移动到右腿,屈膝下蹲,右腿承 担身体重量的2/3,随即抽收左腿,屈膝下蹲,左脚尖点立于第3号木粧之上。同时,左手臂微屈肘,向左侧斜举,右手臂上举在右耳 旁。目视左侧。变换成左小势。

※左小势变换左败势

接上式,左脚向第4号木粧迈出并踩踏,左腿屈膝成弓步,同 时,左手臂由左向体前、向右、向上、向左反臂绕环劈出。

动作不停,重心向右腿移动,左腿挺直,随之右腿屈膝成右弓 步,同时,右手臂向左、向上、向右反臂劈出。随即两手臂平举, 向左侧洌身。目视左侧。变换成左败势。

※左败势变右大势

接上式,起身,向右转身,身体重心移动到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屈膝向上半弓,同时,左手臂上举直立于左耳旁,右手臂在腿上方斜举。目视右侧。变换成右大势。此时,方向面向第1号 木桩。

右势的变换、功架、动作等均与左势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左右 互换即可。粧上五势是练习定势、定步,做到有规有矩,所谓“把势 把势全凭

浏览2,7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