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粧拳行功拳路的进行路线,是以五势(大、顺、拗、小、败) 整趟架子为主,即在四门框架之中,配合三法(摆、撤、扎),是以粧 步、行步交替出现的基本行功拳路。就是锻炼梅花桩拳行动以及锻炼走 四门,八方攻防,进退的搏击技法。因此,按段给予描述,这样便于掌 握梅花桩拳行功拳路的运行路线,再就是便于对行功的运行的描述:

一、第一段——起势

预备势

立正姿势站好,是站立在第一角 的斜线上。两手臂自然下垂在两腿侧, 凝神注目平视前方,自然呼吸(见图1)。

指天势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踏 站在中线,随即右脚跟上靠拢左脚内侧 站立——并步。同时,右手臂伸直,由 右侧向前、向上举起靠近右耳旁,掌心 朝左。左手臂不动,头向左转,目平视 (见图6.2)。

图片1

划地势

接上式,身体向右后转,随即 右脚向右后撤~'步,踏站在第一'角 斜线上。同时,右手掌由上向前、 向下、向右后再向上绕环摆动,随 之上举靠近右耳旁并握拳,左手臂 握拳,从左侧下方屈肘向上抬起, 横平胸前,其拳心朝里。同时, 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站立——并 步。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见图 6.3)。

摘星势

接上式,向左转身,左脚向 中线迈出一步,左腿挺直,右腿在 身后也挺直,脚尖点地面——后虚 步。同时,左手臂由拳变掌,向上 方伸出。随之右手臂以拳变掌,微 屈肘,由上向下按压。目视前方 (见图6.4)。

佈斗势

接上式,右脚向右踏实,身 体向后坐,右腿微屈膝平蹲,左腿 伸直,脚尖点地面——左虚步。同 时,左手臂由上经体前向下、向外 绕环摆动,在左侧斜下举,右手臂 由下经体前向上、向右外绕环摆 在右侧斜上举。目视左侧(见 5)

图片3 图片4 图片2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踏站在中线,随即右脚跟上靠拢 于左脚内侧——并步。同时,右 手臂由右上向体前、向下绕环摆 动。动作不停,右脚向右侧横跨一 步踏实,随之左脚跟上向右脚内 侧靠拢——并步。同时,右手臂由 下、向右、向上绕环摆动上举靠近 右耳旁。其右手臂由下、向左、向 上、向右绕环,屈肘平举于胸前, 左拳贴于右腋下,目视左侧(见图 6.6)。

进步顺势(顺水推舟)

接上式,左脚向左侧横跨一 大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踏 地。同时,左手臂握拳、伸直, 由体前向下、向左上平举,右手 臂握拳、伸直,右上向右侧向下平 举。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见图 6_7)。

对心捶

接上式,向左转身180° ,右 脚随之向左迈出一步,右脚绷直, 脚尖点地面——丁字步,两腿同时 下蹲,重心移到左腿。同时,两手 臂握拳平举。上动不停,两手臂同 时屈肘,左拳变掌,随之以右掌击打左掌。上动不停,两手握拳向 左、右平肩冲打。头向右转,目视 右侧前方(见图6.8)。

图片5

退步骑马势 接上式,向右后转身180° ,随 之右脚向右后撤一大步,两手臂屈 肘收抱于腰间。上动不停,两腿屈 膝下蹲站成骑马势,同时,两手臂 握拳从腰间向左、右侧直冲打出。 头向左转,目视左侧前方

跨势(也称为摘星佈斗势) 接上式,右腿下蹲,随即起身站立,向左转 身,重心移到左腿,右腿在右后, 脚尖点地面成虚步。同时,右手臂 向上、向前、向下,而左手掌向 下、向前、向上,两手臂在体前上 方交叉——穿手(见图6.11)。

图片6 图片7图片8 图片9

动作不停,重心后移到右腿,屈膝微蹲,随之左腿挺直抽收, 脚尖虚点地面。同时,右手臂由右下方向前、向上,左手臂由左上 方向前、向下交叉——穿手,随即右手臂向右侧上方斜举,左手臂 在左侧下方斜举。目视前方(见图6.12)。

二、第二段——五势头

拗势三捶(流星赶月)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同时,右手臂从右侧上方向前、 向下绕环摆动到右腋下,再以拳心朝上,旋转向前方冲打出,左手 臂屈肘收抱于左腰间(见图6.13)。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左拳从左腰间向右腋下 绕环摆动,随之左拳心朝上向前方 冲打出,右拳收抱于右腰间。目视 前方(见图6.14)。动作不停,左 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腿微屈膝前 弓,右腿挺直,站成拗势步。同 时,右拳从右腰间旋转冲打出,拳 心朝下,左手臂屈肘抬起,平举于 左侧。目视前方(见图6. 15)。

图片10 图片11

左小势

接上式,向右转身,重心移到 右腿,屈膝下蹲,随即抽收左腿并 屈膝下蹲,绷直左脚面,脚尖虚点 地面。同时,右手臂由前向下、向 后再向上举,竖立于右耳旁,左手 臂伸直,斜举于左侧,头向左转。 目视左侧(见图6. 16)。

左顺势(单鞭势)

接上式,右脚不动,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 挺直蹬地。同时,左手臂向上、向 右手臂处绕环摆动,随之向下、向 体前、向左侧绕环摆动,两手臂向 左、右侧平举。头向左转,目视左 侧(见图6.17)。

图片13 图片12

右拗势

接上式,向左拧身,同时,左 手臂屈肘在胸前平举,右拳由右侧 向下、向前摆动打出。动作不停,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腿微屈膝, 左腿挺直蹬地,同时,右手臂向 前、向上、向右后侧绕环摆动平举 于右侧。左手臂向下(裆部)直臂 摆动打出,平举于体前。目视 討方(见图6. 18)。

图片14

右小势

接上式,向左转身,抽收右 腿,屈膝下蹲,右脚绷脚面,脚尖 虚点地面。同时,左腿也屈膝下 蹲。其左手臂由体前向下、向左后 侧、向上举,立于左耳旁。右手臂 由右侧向上、向左侧、向下绕环摆 动向右侧斜举,头向右转,目视右 侧(见图6. 19)。

右顺势

接上式,右脚向右侧跨出一 步,右腿屈膝下蹲,左腿挺直瞪 地。同时,右手臂由右前向上、向 左小臂附近靠近,随之向左腋滑 移,再向腹前摆动,向右侧平举, 左手臂下落,平举于左侧。头向右 转,目视右侧(见图6.20)。

左拗势

接上式,向右拧身,同时, 右手臂屈肘在胸前平举,左手臂由 左侧向下、向前摆动打出。动作不 停,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腿屈膝 前弓,右腿挺直蹬地。同时,左手 臂由前向上、向左后侧绕环摆动平 举于左侧,右手臂向下(裆部)直 臂向前摆动打出,平举于体前。目 视前方(见图6. 21)。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左大势

接上式,向右转身,左脚向左 侧前方迈出一步,脚尖向左,左腿 微屈,膝部向上,右腿屈膝半蹲。 同时,右手臂向上在右耳旁上举, 左手臂由左侧向下落斜举,距左腰 约1/3米距离。头向左转,目视左侧 (见图6.22)。

偷腿反劈捶 接上式,起身,抽收左脚靠 拢右脚内侧,同时,两手臂下落体 前。动作不停,左脚向左侧跨出一 步,同时,两手臂向右侧摆动。动 作不停,有右脚从左脚后跟抽出, 脚尖蹬地——偷腿。同时,两手臂 从右侧向上、向右侧绕环摆动—— 抡劈。两手臂劈出,即左手臂握 拳,拳心朝上,在左侧平举,右手 臂屈肘握拳,拳心朝上,平举于胸 前。头向右后转,目视右后侧(见 图6.23)。

顺势两捶右转身左拗势 接上式,向右转身,两脚尖 向前,面向第一角(西北角)。同 时,两手握拳,收抱于腰间。上动 不停,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 _華向前冲打,拳心朝上(见图 • 24)。

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左拳向前冲打,拳心朝 上(见图6.25)。动作不停,向右后转身180°,随即右脚向右后经 左脚后跟后撤一步。同时,右拳从腰间向前冲打,拳心朝下,左手 臂伸直在左侧平举。目视前方(见图6.26)。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1 图片22 图片20

跨步到中线左大势 接上式,右转身,随即右脚向 前迈一步(中线),同时,两手臂 向下落于体侧。上动不停,抽收左 脚,向右脚内侧靠拢。动作不停, 左脚向左侧横跨出一大步,随即右 腿屈膝半蹲,左腿微屈膝,膝部向 上,身体向右侧下坐成左大势步。 同时,左手臂由体侧向左侧斜举, 右手臂由体侧向前、向上摆动上举 于右耳旁。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 (见图6.27)。

图片23

摘星佈斗势(跨步)

详见本章一(10)跨势的动作

说明内容。

左迎面脚势

接上式,身体重心前移,左 脚踏实,随即右脚向第三角斜线迈出一步 进右步。动作不停,提左脚,左脚向前、向上撞踢, 同时,右手臂在右侧上斜举,左手 臂在左侧斜下举。目视前方(见图 6.28) 。

图片24

虎势

接上式,左脚落地踏实,随即 提起右脚,以踝关节正面夹扣于左 腿膝后胭窝处,同时,两手臂均以 弧形向胸前摆动。上动不停,右脚 向右侧迈出一步,随即两腿屈膝平 蹲成高马势。随之两手臂在胸腹部 交叉下落扑地刨起(见图6.29)。 上动不停,右手臂微屈肘,斜上举 起在右侧,左手臂微屈肘斜举于左

上方。头左转,目视左侧(见图 30)

图片26 图片25

盖步反劈捶

接上式,左脚向右脚前侧跨 出一步,左脚尖外展,两腿微屈 膝——盖步。同时,两手臂由体前 向下、向右侧、向上、向左侧绕 环摆动抡劈,两拳眼朝上。头向左 转,目视左侧(见图6.31)。

打虎势

接上式,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右腿屈膝前弓,左腿挺直蹬地。同 时,两手臂由左侧向上、向右侧摆 动,随之右手臂上举靠近右耳旁, 左手臂屈肘平举于胸前。头向左 转,目视左侧(见图6.32)。

图片27 图片28

撤法

接上式,向右后转身,随即 右脚向右跨出一步,同时,右手臂 由上向下、向上绕环摆动在右侧平 举,左手臂伸直在左侧平举。随之 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并步。动 作不停,右脚向右侧跨出半步,随 即向左后转身,左脚随着左转身向 左后侧迈出一步,同时,左手臂由 左侧平举向下、向上摆动在左侧平 举,右手臂由右侧平举向上、向

下绕环摆动在右侧平举。随即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一并步。头 向左转,目视左侧。详见三法动作说明的撤法基本动作说明(见图 6.33) 〇

图片29

四、第四段——五势功架

接上式,左脚向左侧跨出一 大步,同时,左手臂屈肘平举于左 侧。动作不停,右脚向左脚前跨出 一大步,随即右脚屈膝下蹲,左腿 屈膝下跪,膝部着地。同时,右手 臂由右侧平举向下、向前、向上绕 环摆动,左手臂伸直下落左侧、向 上、向左后、向下、向前绕环摆动 (见图6.34)。动作不停,向左右 转身,随即右腿屈膝下跪,左腿微 屈膝,膝部向上,站成左大势。同 时,两手臂由下向上端起上举到头 顶后,右手臂上举到右耳旁。左手 臂向左侧下落在左腿之上斜举。头 向左转,目视左侧(见图6.35)。

(29)五势

接左大势,右顺势,左拗势,左小势,左败势,右大势,左顺 势,右拗势,右小势,右败势,左大势。上述五势动作说明,请参阅 _章六(2)的五势行动口诀和五势粧步说明。

图片30 图片31

摆法

接上式,由第一角向第二角做 摆法动作。详见三法动作说明的摆 法基本动作说明(见图6.36)。

撤法

接上式,由第二角向第四角做 撤法动作。详见三法动作说明的撤 法基本动作说明(见图6.37)。

抄左大势

接上式,在第四角斜线抄左 大势。其动作内容,详见第四段中 的五势功架的28节的抄大势的内容 (见图6.38)。

图片32 图片33 图片34

扎法

接上式,由第四角向中心点 作扎法动作。原地变换成左顺势: 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直蹬地,同 时,左手臂由左侧向上、向右、向 下、向左上侧平举,右手臂由上、 向下平举右侧——左顺势。动作 不停,向左转身,右脚向前迈出一 大步,右腿屈膝前弓,左腿挺直蹬 地,同时,右手臂向下、向右前侧 平举,左手臂向下、向左后侧平 举——右顺势(见图6.39)。

虎势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接上式,左脚向右脚后跟侧 插出半步——后插步。随即右脚向 右侧跨出一步,随之左、右腿屈 膝下蹲成马势。同时,两手臂在 胸前交叉。上动不停,向下俯腰, 同时,两手臂下落扑地刨起(见图 6.40),随之右手臂微屈肘,斜上 举于右侧,左手臂微屈肘,斜上举 于左侧。上身也微向左侧倾斜。头 向左转,目视左侧(见图6.41)。

偷腿反劈捶 接上式,详见本章二(19)的 动作说明内容(见图6.42)。

顺势右转身左拗势 接上式,在第一角转身变换成 左拗势。详见本章二(20)的动作 说明内容(见图6.43)。

六、第六段——五势功架

跨步到中线变左大势 接上式,详见本章二(21)的动作说明(见图6.44)。

图片38

五势

接左大势,右顺势,左拗势, 左小势,左败势,右大势,左顺 势,右拗势,右小势,右败势,左 大势。上述五势动作说明,请参阅 第五章的五势行功口诀和五 势粧步说明。

图片39

摘星佈斗势(跨势)

详见本章一跨势动作说 明内容。

右迎面脚势 接上式,由中线向第四角运 行。左脚向左侧前方迈出半步,随 即提起右腿,其右脚向前、向上撞 踢。同时,右手臂由右上方向下落 到身体右侧,左手臂由左下侧向上 摆动,上举于左耳旁。目视前方 (见图6.45)。

虎势

接上式,右脚落地踏实,随 即提起左脚,以踩关节正面夹扣 于右腿膝后胭窝处,同时,两手 臂均以弧形向胸前摆动。动作不 停,左脚向左迈出一步,随即左、 右腿屈膝下蹲成马势。同时,两手 臂在胸腹部交叉下落扑地刨起(见 图6.46)。上动不停,左手臂微屈 肘,斜上举起在左侧,右手臂微屈 肘斜举在右侧下方。头后转,目视 夺侧(见图6.47)。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40

盖步双劈捶 接上式,向第四角作盖步双劈 捶动作。左脚向右脚侧跨一步,左 脚尖外展,两腿微屈膝而后两腿交 叉——盖步。同时,两手臂由体前 向下、向右、向上、向左侧绕环摆 动抡劈,两拳眼朝上,头向左转,目视左侧(见图6.48)。

顺势两捶右转身左拗势 接上式,向右转身,面向第二 角(西南角)。详见本章二(20) 顺势两捶右转身左拗势动作说明内 容(见图6.49)。

八、第八段——五势功架

左大势

接上式,右手回拉,左拳向前 勾击。动作不停,左脚回撤,再向 前迈出一大步,同时,左手臂在体 前绕环,斜举于左侧,右手臂上举 到右耳旁,呈左大势。头向左转,

目视左侧(见图6.50)。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五势

接左大势,右顺势,左拗势,左小势,左败势,右大势,左顺 势,右拗势,右小势,右败势,左大势。上述五势动作说明,请参阅 第五章(2)的五势行功口诀和五势粧说明。

九、第九段——行步(三法)

撤法

接左大势,由第二角向第 三角撤步(见图6.51),当撤 到场地中心时,向第三角撤转 身,即在第三角斜线上(见图 6.52)。随即做抄左大势(见 图6.53)。

图片46 图片47 图片48

摆法

接上式,由第三角向第四角做 摆法动作,即摆到第四角后站成打 虎势(见图6.54)。

撤法

接上式,由第四角向第二角做 撤法动作。即右后撤身,再做左后 撤身等撤法动作(见图6.55)。

抄左大势

接上式,动作不停,右脚向 左脚前迈出一大步,随即右脚屈膝 下蹲,左脚屈膝下跪,膝部着地。 同时,右手臂由右侧平举向下、向 前、向上绕环摆动,左手臂伸直下 落于左侧向上、向左后、向下、向 前绕环摆动。动作不停,向左转 身,随即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微 屈膝,向左侧伸出站成左大势。同 时,两手臂由下向上端起上举,到 头顶后,右手臂上举到右耳旁,左 手臂向左侧下落在左腿之上斜举。 头向左转,目视左侧(见图6. 56)

图片49 图片50

扎法

接上式,由第二角向场地中心 做扎法动作。详见本章五(33)扎 法动作说明(见图6.57)。

虎势

接上式,由场地中心向第三 角成斜线上变换乘虎势。详见本 章五(34)虎势动作说明(见图58)。

偷腿双劈捶 接上式,由第三角斜线上向场 地中心(第一角方向)做偷腿双劈 捶动作。详见本章五(35)偷腿双 劈捶动作说明(见图6.59)。

图片51

十、第十段——五势功架

跨步到中线变左大势 接上式,由第三角向中线跨 步站成左大势动作。详见本章二 (21)跨步到中线变左大势动作说 明(见图6.61)。

五势功架

接左大势,右顺势,左拗势,左小势,左败势,右大势,左顺 势,右拗势,右小势,右败势,左大势。上述第五章(2)节的五势 行功口诀和五势桩步说明。

上述梅花桩拳基本套路动作说明,为上半趟套路。下半趟套 路,是与第三段行步(三法)开始,即摘星佈斗势、进右步左迎面 脚势、虎势、盖步反劈捶、打虎势、撤法、抄左大势等,其动作内\ 荇和运行路线4上半趟娈路相同,只是面向相反。

霸聲

收势

接左大式,做摘星势、佈斗势。动作不停,向右转身,同时, 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并步,随之两手臂上举头部两侧(见图 6.62)。动作不停,左脚向左右后撤退一步,随即右脚也向后撤退一 步,两脚靠拢——并步。同时,两手臂由上、向下在身体两侧下落在 腿部成立正姿势(见图6.63)。

图片52 图片53

浏览2,9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