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掌法很多,我只能从各流派套路演练和实战中择其 常见的掌法介绍如下:
- 穿掌:直指穿击。包括:
- 直穿:四指并拢,掌心向内,向正前方穿出。
- 平穿:四指并拢,掌心向下,俯掌向前平穿。
- 仰掌:掌臂外旋,掌心向上,四指旋拧向前或屈臂向腋 下穿击。
- 上穿:掌臂外旋,掌指由下向上穿击。
- 插掌:四指并拢向下,手心向内或向外插伸。
- 掖掌:四指掌臂内旋,四指并拢,向斜下插伸,手心向 外。
- 塌掌:四指并拢,俯掌横击,或四指并拢,掌指向上, 掌心正向前,竖掌坐腕向前击打。
- 挑掌:掌臂外旋,掌指向上。
- 撩掌:五指分开,掌心向内,松肩坠肘,使掌指由下向 前上或折腕向后,或掌心向外、向前反撩。
- 劈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掌心向内,由上向下劈击 或向左右下方抡劈,或向后抡劈。
- 抱掌:五指分开,掌心向内,屈肘向身前做抱击,或两 掌向腹前搂抱。
- 削掌:掌心向下,俯掌向前或向一侧或向前下方削击。
- 片掌:掌臂外旋,掌心向上,向前或向一侧旋击。
- 盖掌:俯掌,由头上向前下盖击。
- 按掌:掌心向下,四指并拢,掌指向内,横掌向下沉 按。
- 捋掌:五指散开,然后抓握,向后或向下或向一侧捋 带。
- 托掌:单手仰掌由下向上托,或双手向上举托。
- 冲掌:立掌,以掌根着意,向前上或侧上冲击。
- 推掌:竖掌,掌心向里,向前平推或横掌向身体一侧平
推。
- 缠掌:以腕为轴,立掌向内或向外划圆缠击。
- 切掌:横掌,垂直向下。
- 撞掌:五指分开,掌心斜向前,着意掌根,以全身之力 单掌或双掌向前或向一侧推撞。
- 摔掌:仰掌,抖腕由上向下摔击。
- 云掌:旋腕,使掌在头上旋绕。
- 折掌:手掌撮拢回勾,以腕前击或向上勾提,也叫腕 打。
- 掩掌:立肘,掌臂外旋,向内立掌掩肘。
- 啄掌:五指松开复撮拢,抖腕下击或侧击,如鸡食米。
- 掉掌:五指松拢,以腕向前上方抖击,如用掉子在高处 掉尘土。
- 片旋掌:旋腕,仰掌向内片击,复再仰掌向外旋削。
- 叠掌:两掌相合向前推击,如醉打山门式。
- 掐掌:掌臂外旋,手心向上,五指内拢,如鹰掐嗦。
- 扒掌:两掌心向前,五指分开,向两侧分扒,如恶虎扒 心。
- 搂掌:掌臂内旋,以掌外缘向前下或侧后搂拔。
- 转掌:掌心向上,复以腕为轴,掌臂内旋,向身体侧上 方旋转,掌心向外,虎口撑圆,拇指外展,四指向上。
- 阴阳掌:一掌掌心向外,横掌向身体一侧平推,另一掌 同时屈肘,掌心向外,于身后向反方向平推。
- 托天掌:两臂内旋上举,掌心朝天上托,掌指相对。
- 朝天掌:两臂向两侧平展,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或单臂 外旋平展。
- 搓掌:仰掌或俯掌或立掌,肩肘用力向前下推搓。
- 勾拉掌:仰掌前伸,复再俯掌折腕,五指撮拢,向后勾 带。
- 刀掌:掌心向上,由腹至胸,复再掌臂内旋,掌心向
外,由胸向侧下方圈拨下按。
- 揉球掌:两掌一上一下,掌心相对,配合身法步法,两 掌如同抱球上下交替环揉。
- 拍掌:掌腕放松,单手或双手向下或向前或向后或向侧 抖腕拍击,如拍皮球。
- 揉身掌:双手俯掌如同按于球上,以腰肩转动之力,带 动双手旋转揉动,如同揉面。
八卦掌的技击以掌法为主,但也有捶法、肘法、肩法、胯 法、膝法、脚法、头法等,因不以掌法为名,故不一一介绍。
- 为什么说天下武术是一家?
武术,虽然门派林立,千姿百态,但没有离开“四击”,即 “打(含'点')、踢、摔(含’发’)、拿”;“八法”,即“手、 眼、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功夫”;“十二形”,即“动如 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鹤、转如轮、折如 弓、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缓如鹰”。从其追求的效果来讲 都不外乎健身、抗暴、开发人体潜能三个方面。从练拳的要求来 讲都强调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内外如一,协调一致,灵活稳 健,快捷有力,以巧制拙,不用蛮力。从拳理拳法上讲都强调 “阴阳五行”。从道义上讲都强调见义勇为、匡扶正义、除暴安 良、卫国卫民、防身抗暴、不逞强好胜,不做坏事。所以说: “天下武术是一家”。
- 既然天下武术是一家,武术界为什么对武术还 有内外两家之分?如何简单概括地区分内外两家?
中国武术拳种很多,武术界为了科学区分,根据它们的主要 特点划分为内外两家,即内家拳和外家拳,但这和“天下武术是
一家”的提法并不矛盾。我们说“天下武术是一家”,是从武术 的整体功能上讲的,因为凡是武术,顾名思义都姓“武”,都是 研究武打技术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武术也不例 外,刚柔、虚实、内外、疾缓,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既是 构成武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对武术进行内外两家划分的 科学依据。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区分内外两家的特点,那就是:
内家拳,以意气为主,外形从之;外家拳以外形为主,内气 从之。内家重修“精、气、神”,外家苦练“形、速、质”;内家 主柔,外家主刚;内家属武当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三足 鼎立,首推太极拳为领袖;外家拳属少林派,拳种繁多,当举少 林拳为代表。
内外两家都重视气的修炼,但气功也是如此,种类繁多,千 奇百怪。无外乎“惩忿,窒欲、松静意守、克己复礼”。故曰 “儒、释、道三教同源”。分而言之,不出“动、静”二字。动 者,以形引气,形气相依,动中求静,是谓动气功;静者,或 卧、或坐、或立、姿势稳定,意念专一,有练点的(如意守丹田 等),有练线的(如运行大、小周天等),有练混元的.(处处无法 处处法),有练交叉的(如走毛孔之气等)……外静内动,是为 静气功。
武术和气功是一样的,虽千般万种,却理为一贯,均未出 “阴阳”二字。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刚为阳,柔 为阴;疾为阳,缓为阴……阴中又有阴中之阳和阴中之阴,阳中 亦有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老子曰:“万 物负阴而抱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武术、 气功亦然。古今武术、气功文献汗牛充栋,但所言皆不出阴阳。 所以武术界对拳术内外两家的划分,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无外也就无所谓内,无内也就无所谓外,划分内外只是标明某些 拳种的侧重而已。
- 八苏掌讲刚柔相济是所长是不是练八卦掌就等 于刚柔两个方面都得到强化了?
从理论认识上看,练八卦掌是等于把刚柔两个方面都强化 了。但这是指具有一定造诣后,或达到炉火纯青阶段而言的。一 般水平的学练八卦掌者是达不到刚柔相济水平的。太极拳也如 此,讲柔中寓刚,以柔克刚,也是指达到一定造诣或达到炉火纯 青阶段而言的。一般水平的学练太极拳者,很难达到以柔克刚、 柔中寓刚。
- 用什么方法可以较为迅速地提高刚柔相济的本 领?
可以根据本门派或拳种的特点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强 化锻炼本门派或拳种的同时,有选择性地参练别的门派的拳种。 比如八卦和太极参练、形意参练,八极和劈挂参练,内家拳和外 家拳参练等等。
拳谚有“八极参劈,神鬼都害怕,劈挂参八极,英雄叹莫 及” “太极八卦是一家” “天下武术是一家”之说,说明八极拳和 劈挂掌可以互相参练,八卦掌和太极拳也可以互相参练,其他拳 种都可以互相参练。练八卦掌不但可以同时研练太极拳,•还可以 同时研练八极拳、臂挂掌等等。王培生老师在给弟子讲课时时常 强调要头顶太极、胸怀八卦、脚踩五行。八卦掌的灵巧善变、太 极拳的沾粘连随、八极拳的勇猛刚硬、通背拳的松长柔快等行劲 特点,都要认真研练,以相互补益,互相促进。在实践中我认 为,八卦脚,太极腰,八极肘,通背手,可以融为一体、互相滋 补。我在多年的武术实践中总结出自己在练拳时所应追求的目标 是“脚如吸盘,腿如钻,腰如磨盘,膀如环,肘如风车,臂如
鞭,掌如钢健,指如(勾)杆,势如泰山,眼如电”。
浏览1,0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