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理障碍:在运动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某些心理障碍是由不同因素所引 起,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矛盾、人际关系不良、教练员的苛刻要求、各种社会因素的影 响,以及训练或比赛中受伤等等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由这些因素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大体 有以下几类。

缺乏信心。有些运动员如果在几次比赛中屡屡失败,他们往往感到自己的运动生涯就 要结束了,对继续训练和参加比赛缺乏信心°还有一些运动员身体较弱或技能水平较差, 自卑感往往很强,严重缺乏自信。

恐惧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患有恐惧感的运动员表现的形象概括。例如, 有的运动员在武术训练中,动作不对或不小心受了伤,以后对这一训练就会望而生畏。

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在与教练员、同伴相处不和睦。

忧虑感。其表现主要是对今后和未来的担忧。

党服上述心理障碍仅仅靠技术训练无济于事,靠思想教育效果不大,只有通过心理训 练才前消除。

心理训练的方法:

(1)心理训练的分类。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两种。

一般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对运动训练有良好 的动机。培养和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包括使运动员深信自己有很大的能力,提出远大的目 标,发扬队的优良传统和集体精神,正面树立运动员的荣誉感,在运动员之间及运动员与 教练员、医务人员等所有工作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培养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良好态度。首先是对运动量的态度。有时运动员从生理机能 方面已经具备经受大运动量的能力,但往往在心理上准备不足。如有的怕经受不了大运动 量的训练,有的害怕在大运动量训练之后至下次训练或比赛之前得不到恢复等等。在大运 动量训练处于高潮时,解除运动员的疑心和担忧是进行心理训练的重要环节。第二是对待 训练的态度。它包括训练、睡眠、休息、营养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在训练时很好地组织运动 员的训练和生活,并要求运动员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能使运动员情绪饱满地投入训练和比 赛。第三是对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难以忍受的各种体验的态度。如渴、无力、失眠后的烦恼 等。要使运动员深信自己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改善知觉过程,尤其是专 门化知觉的形成;发展注意力,培养注意的稳定性及注意的转移和分配的能力;在训练中 会利用运动表象的作用;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情绪和意志品质;培养运动员 对专项运动的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

-般心理训练与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是密切联系的,在每一次训练中都 应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体育运动中长期 训练的结果。

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对该次具 体比赛形成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比赛中运动员能有效地、可靠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 动和情绪。其主要内容为:教会运动员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和情 绪,科学分析比赛中对手和自己的情况,确定参加比赛目的,树立信心。这时主要引导运动 员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达到比赛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上,不要过多地考虑比赛的胜败,也 就是说把注意主要引向比赛的进程,不要集中于比赛的结果。

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一样,需要有专门的时间来进行,也就 是说运动员应有一定的时间专门从事心理训练。由于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任务、规模等 的不同,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可分为每次比赛前的心理调节、两次比赛间的心理训练和比 赛后的心理调整等。近年来许多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非常重视完成比赛动作前的直接心理 调节,这种直接心理调节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点名前阶段(准备活动结束到裁判员点名 前);第二阶段,点名后阶段(裁判员点名后到准备开始比赛);第三阶段,准备比赛阶段(进 入准备比赛姿势到开始比赛动作)。其内容为:点名前阶段进行念动训练,想自己将要做的 动作;点名后主要是通过呼吸练习,自我暗示以保持镇静的战斗情绪;准备比赛阶段主要 集中于开始动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中形成比赛前定势(定向)是很重要的,这 时赛前的定势的内容不应该是比赛成绩,而是比赛的进程,即考虑做什么、如何做和什么 时候做,而少想比赛的结果。

(2)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

①注意力集中训练法。注意力集中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 标,不受外来任何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 动任务上。

运动员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完成训练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集中注意 的能力,才能促进认识的活跃状态,提高情绪兴奋水平,加强意志的努力程度,达到提高训 练和竞赛效果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如下:

看手表的练习。先看表的秒针,注意集中在秒针上,先看1分钟,2分钟,3分钟,找出自 己能坚持注视秒针的时间,如注意始终不离开秒针能坚持1分半钟,把这个时间记下来。 开始正式练习时,每次就坚持1分半钟,连续3 ~4次,每次练习后体息10-15秒。经过多 日训练,每次练习的时间逐渐延长,当能集中注视秒针达到5分钟后,就能转入注视分针 (表的长针)。练习方法同上,当能集中注视5分钟时,说明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 的练习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尤其是临睡前,大脑已经相当疲劳不易集中注意力时,进行 这样的练习更能收到效果。

注视物体。先可注视一个比较简单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把这个物体的各 个部分逐渐重现出来,然后睁开眼睛再看一次物体,检查自己重现的物体形象是否与实际 物体一样,当头脑中重现的物体现象与实际物体完全一样时,可以转为注视另一个较复杂 的物体。随着物体结构复杂性的增加,集中注意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注视墙上的圆圈。运动员面对墙壁坐好,与墙的距离可在1 ~3米,在墙上与运动员视 线同高的地方画一圆圈,直径为3厘米,要求运动员注视圆圈,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为了 增加难度,可缩小圆圈的直径及扩大运动员与墙壁的距离。

另外,也可以采用信息回避的方法:不让能干扰运动员情绪的各种信息输入给运动 员。例如临赛前记者的访问常常干扰运动员,就可以想方法避免记者的采访。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主要用于赛前的心理训练,它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心理上 的准备。要做好这一训练,必须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方面作出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根 据分析研究的结果来安排训练,使训练尽量能接近比赛的情况。

模拟可以有语言形象的模拟和实景情况的模拟。语言形象的模拟是利用语言和形象 的表象来描绘未来竞赛时的情景、对手和自己的行动,还可以利用图表、图片和照片等使 之具体化。实景模拟是在训练过程中创造一些与竞赛相似的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这在 不同的项目中有着不同的训练方法,如在一对一的项目中选择一些适当的竞赛对手进行 “实战”训练,在武术中可以是有裁判打分的练习,这些训练都应在模拟的类似条件下进 行。实景模拟训练虽然能比较接近比赛的条件,但由于时间和场地等困难,使得这种模拟 训练比较复杂。这种训练对克服运动员的紧张心理和适应环境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念动训练。念动训练也称为表象训练或回忆训练。念动训练主要是运动员有意识地 和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运动表象有时也称 动作表象,它是综合的表象,既包括视觉表象,也包括动觉表象。例如,当我们回想起100 米起跑的形象时,对自己蹲踞式起跑,似乎就在眼前一样,这是运动表象中的视觉表象;同 时也会感到全身有些紧张,这是运动表象中的动觉表象(肌肉运动表象)。因此,在念动训 练中,运动员注意力要集中,在头脑里详细“描绘”将要做的动作时,不仅是要在头脑中“看 见”这个动作,而且也对完成这个动作所用的力量有所体验,即应产生该动作的动觉表 象。通过这种视觉和动觉结合的运动表象的回忆,能达到巩固和改进动作的目的。我国运 动员采用过的想功,俗称“过电影”就类似这种方法。

浏览5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