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摔法

第一节摔跤技术的理论基础

摔跤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摔跤比赛中所采用的各种合理动作 的总称。它应该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和人体解剖学及运动生物 学原理,符合个人特点,并能解决比赛中的具体任务。摔跤技 术是完成战术的基础,战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提高。任何 战术意图和战术方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是否掌握相应 数量自练而准确的技术,并能有意识地加以合理运用,以求达 到摔跤术的要求。因此摔跤运动员必须掌握全面的技术,才能 适应习摔跤比赛和战术发展的要求。

为了系统科学地组织摔跤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深入地研究 多类技术动作的作用、结构特点及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 技术动作之间和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从而促进摔跤技术的发展, 所以根据动作结构和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将摔跤技术分为站 立技术和跪撑技术两大类,摔跤技术分类表如下:

古典式摔跤

跪撑技术:①滚动。②翻动。③抱提。

站立技术:①转移摔。②过背摔。③抱折摔。④过肩 摔。⑤钻扛摔。⑥过胸摔。

自由式摔跤

跪撑技术:①滚动。②翻动。③抱提。④抱握腿。

站立技术:①转移摔。②抱折摔。③过肩摔。④钻扛 摔。⑤过胸摔。⑥抱腿摔。⑦过腿摔。

摔是站立摔跤的主要方法,而跪撑摔跤则主要包括摔和翻。

使用经过躯干和肩、胸的摔法是古典式摔跤中的主要方式, 自由式摔跤则以经过手臂、躯干、腿的摔法为主。用于古典式 摔跤的摔法也可用于自由式摔跤。

在自由式摔跤比赛中,应用古典式摔跤中的摔法时一般要 考点下而的两种惰况•

古典式摔跤中被禁止用手握抱髓关节以下部位,而在 自由式摔跤中被允许使用,因此,在自由式摔跤比赛中使用古 典式摔跤动作时,应注意使用补充动作或握抱髓关节以下部位 来增加成功率。如使用抱腰折时,可用一条腿勾绊对方的腿以 辅助摔倒对方。

使用古典式摔跤技术时,应考虑到自由式摔跤中所特 有防守与反攻。缓慢地使用古典式摔跤技术会造成对方使用腿 的反攻技术的机会,结果会导致进攻者的失败。如缓慢地使用 过胸摔时,对手能够用自己的腿去勾绊进攻者的腿而使进攻者 的技术失败。

在摔跤比赛中,由于攻防转换非常快,动作复杂多变,要 求双方运动员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及时做出不同的进攻和防守动 作,这就确定了在比赛中一个完整动作的结构往往是不稳定和 多变的,因此,在分析具体动作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到该动 作的目的、任务,动作前处于什么状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 然后采用阶段分析法或其他方法来分析动作。

优秀摔跤运动员大都善于使用各种动作造成对手失去平衡, 他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进攻的准备动作,如引动、使用 假动作和各种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方法,等等。

引动

为了获得有利进攻的姿势,或者是为了使对手做出便于自 己要用的方法的姿势而采取的多样化动作称为“引动”。例如, 两人互相搂抱或抓握时,对手右架站立(即右脚在前站立),自 己又要使用对方左腿在前的技术,为了达到目的,自己主动后 撤,则能使对手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自己向左移动则会使对手 向左移动。

但是在引动时,有经验的对手可能不随着自己的移动而移 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假动作了

假动作

摔跤运动员采用并不是真进攻的动作去进攻对方,对手为 了防守假动作而改变自己的姿势,向被摔的方向加大稳定角, 在这一瞬间,另一方向的稳定角变小。例如,自己背转向对手 以便用单臂背动作时,对手推测自己要使用单臂背或夹颈背而 向后移动抵抗,这样他向后的稳定程度就减小,自己则可以趁 势使用勾腿摔或向后别绊的动作。要想使假动作发生效果,即 能使对手失去平衡,就必须让假动作像真的一样,这样就能真 正威胁对手,否则对手不会有任何反应。

最好的假动作是能引起对手的防守或反攻,而这种防守或 反攻正适合自己所采用的下一个技术方法的姿势。由此看来, 假动作必须快速并与真实的进攻技术相结合,否则假动作则失 去了意义,而且很容易被对手反攻。

如果对手没有因假动作而失去平衡,那就采用能够引诱对 手失去平衡的专门方法,即使用引诱的方法。

3.引诱

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基础是通过使对手移位的方法来减小 摔的方向上的稳定角。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专门方法有:拉、 推、扭、按等。

1) 拉

以快速的动作向自己方向拉对手。由于这个动作使对手身 体重心投影点接近支撑面的边缘,甚至超出支撑面,多数情况 下对手会向这个方向移动脚以恢复平衡。假如此时自己使用的 技术动作的速度能超过对手的移脚的动作,则可以顺利完成摔 倒对手的过程。例如:用单臂背动作时,先向自己侧面拉,使 对手向前扑,再转背使用单臂背动作。

为了增加拉的力量,有时只用两臂的力量,有时则要用全 身的力量,拉的动作要有爆发力,并且在拉的同时移动或调整 好自己的身体重心。

2) 推

与拉的动作相反的动作。它包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与对手 接触时的有力而迅速的推或顶、挤对手。如在古典式摔跤中, 要使用下把背动作,先用肩胸部向前推顶对手,对手为保持平 衡和防止被罚消极而反顶自己,此时则可以使用下把背动作。

3) 扭

使对手沿垂直轴转动躯干,改变其稳定程度。一般在扭对 手时,大都采用一手拉、一手推,就是两臂向相反的两个方向 用力。例如,对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时,自己用右手拉、 左手推,同时自己身体向右侧转动,迫使对手左脚上前一步而 使两脚在一条线上,甚至两脚交叉,这时对手左脚的稳定角最 小,纠踢其左脚则很容易摔倒对手。

4) 按

使对手身体重心投影点接近支撑面前沿。这种动作是将自己的身体重量加在对手的臂上、头部、前腿或肩上而产生的, 这样对手的移动就受到限制,对手通过前腿使身体重心向别的 方向移动就困难了。这时对手会急于摆脱这种受限制的局面, 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时机迅速向对手稳定角小的方向攻击。

一般来说,采用拉、推、扭、按等方法引诱对手失去平衡 的目的主要是:使对手向一个方向移动脚,或使其重心向一侧 移位而减小稳定角。对手想通过增大稳定角来保持身体平衡, 就要采用向前顶、向后挣、向被拉的方向移脚等方法。自己则 向对手移动的方向使用技术。

第一节摔跤基本姿势、抓握

方式及步法移动

一、站立姿势

摔跤运动员的站立姿势各种各样,一般来说,基本姿势 (也称实战姿势)是运动员站立。一脚站于另一脚的斜前方,两 脚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脚宽,两膝微屈,上体略有前倾,两肘贴 紧肋部,两臂向前伸出,尽量使身体重心平均分配在两腿上 (图2.2.1)。这个姿势能使运动员保持最较大的稳定性,并且可 以迅速地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

根据运动员双脚的位置,把姿势分为平行站立、左右站 立、右式站立三种

1)平行站立

两脚在一条直线上开立,这种站立姿势一般不被运动员所 采用(图2.2.2)。

2)左式开立

从平行站立开始左脚向前迈一步,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通常也称为左架或左实战姿势

3)右式站立

从平行站立开始把右脚向前迈一步,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通常也称为右架或右实战姿势(图2.2.4)。

根据重心的高低,将实战姿势分为高站立和低站立

1) 高站立

运动员站立时,重心较高,两腿几乎伸直(图2.2.5)。

2) 低站立

运动员站立时,膝关节屈曲,重心较低(图2.2.4)。

二、跪撑姿势

运动员两膝跪在垫子上,两手撑垫,两膝间距离大约与肩 宽,足尖撑地,两手间距离略宽于肩,手与膝肩的距离不得 (小于)、20厘米,两脚不得交叉(图2. 2.6)0在摔跤比赛中, 运动员在掌握跪撑姿势后,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如何从跪撑姿势迅速站起来成站立姿势或从跪撑姿势迅速摆脱对方的控制。

三、抓握方式

摔跤运动员在抓握对手时,除单手的正常抓握外,两手创 合(搭扣)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两手掌心相对,手指相对互 握(图2. 2.7);二是一手握住另一手腕处或小臂(图2. 2.8); 三是一手放在另一手上,掌心相接触(图2.2.9)。不采用两手 手指相交错的联合(图2. 2. 10),是因为这种握抱不能急时的分 开,且容易使手指受伤。

浏览9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