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266~321),字士雅,范阳迺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东 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但 逖轻财好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 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 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著名的“闻鸡起舞” 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刘锟(生卒不详),东晋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名将。任并州 刺史、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坚守北方 二十年。

张金称(?~616),隋清河人。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611年 (炀帝杨广大业七年)率众起义,后发展至几万人。后于清河(今河北清 河)击毙隋军将领冯孝慈。616年(炀帝大业十二年)连克平恩(今河 北邱县)、武安(今河北武安)、钜鹿(今河北巨鹿)、清河(今河北清 河)等地。后因轻敌,为隋将杨义臣所败,与亲信逃到清河,又为杨善 会俘获,英勇牺牲,余部归由窦建德率领。

格谦(生卒不详),隋河间(今河北河间)人®。613年(隋场帝大


  • 《定兴县志》载,他是今河北省定兴县祖村店人。

  • 一说为隋末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人。


业九年)起兵反隋,以豆子冈(今山东惠民)为根据地展开斗争,众至 十余万人。自称燕王十二年,为王世充所败。他牺牲后,余部由高开道 率领,继续战斗于黄河以北地区。

孙安祖(?~611),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隋末清河漳南(今河北故 城)人。611年(隋扬帝大业七年),农村遭受水灾,妻子饿死,官府仍 迫其服兵役,愤而击杀县令,逃匿窦建德家。因官府追捕甚急,建德乃 助其起义,人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自号将军、摸羊公。后被张金称所 杀。其余部归窦建德统帅。

窦建德(573~621),隋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 人。世代务农,年 轻时就“重然许,喜侠节”(《新唐书•窦建德列传》)。曾任里长,为乡 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 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人漳南东境高鸡泊, 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一家被隋军杀害,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清河人 高士达的起事军队。

刘黑闼(?~623),隋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人。黑闼家贫,与 窦建德同乡里。隋末,农民起义军纷起,黑闼先从郝孝德,后归李密。 李密败,黑闼为王世充所俘,世充以他为骑将,守新乡(今属河南)。但 他对世充不满,乘机逃归窦建德,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命他率 兵东西袭击,往往克捷,军中号为神勇。武德四年(621)五月,建德被 唐军所败,夏政权被消灭。复召建德僚属,悉复用之,号汉东王,建元 天造,都于谄州。先败于秦王李世民之讨,后死于太子李建成之征。

苏定方(592~667),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为苏定 方,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人。隋末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定方父苏 邕,在本地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防护流寇侵扰本乡。定方从小就有大 丈夫气,敢说敢做,骁勇异常,同辈均敬服。年十五时,就跟随父亲与 流寇作战,常率先登城陷阵。定方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骁勇善战, 及窦、刘败亡,定方归乡里。贞观初年,苏定方被唐廷重新启用,跟随 卫国公李靖进击突厥。定方率领二百骑兵为先锋,乘天大雾,直冲进敌 军统帅颉利可汗的帅帐,颉利仓皇而逃。定方独自杀死了数百名敌军, 其余大部投降。显庆五年(660),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薛仁贵东征 高句丽,得胜归朝,授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

张兴(?~756),束鹿(今河北辛集)人。身长七尺,一饭斗米十 斤肉,剽悍丰力。善用陌刀,重五十斤。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 山、史思明谋反。次年(756)二月,史思明率叛军围攻饶阳。张兴向军 民陈述了守城与失城之利害,军民信心十足,勇气百倍,守住了饶阳。 十月,沧州和赵州等地先后失陷。河北大部郡县为史思明攻占,饶阳城 成了一座孤城。史思明率数万兵马再犯饶阳。张兴固守,终因寡不敌众, 饶阳失守。史思明许以高官劝降。张兴说:“你看历史上的夏桀帝、商纣 王、秦始皇、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道,天怒人怨,所以被商周汉 唐所灭。唐皇没有违德的地方,安禄山也不是什么贤明皇帝,只不过是 苟延残喘,早晚只是瓮中之鳖罢了。”史思明大怒,命士兵将张兴锯解。

第四节宋元明清民国时期

赵匡胤(927~976),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后周 时任殿前都点检,武艺高强,创太祖长拳,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 兵权。后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天下 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过度重文轻武、偏重防内, 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潘美(925~991),字仲询,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北宋初名将。 父亲潘瞒。在常山(今河北正定)当过军校。潘美一生勇敢善战,多次 建功,“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所向披靡,功勋彪炳”。是北宋王朝 大忠臣。

曹彬(931~999),北宋初年大将。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以败契丹、北汉功,任枢密承旨,灭后蜀任都监。雍熙三年 (986)率军攻辽,因诸将不服指挥,败于涿州,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后 复任枢密使。

王德用(980~1058),字元辅,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名将王超 之子。德用17岁随军出击李继迁®,为先锋,率万人战铁门关,俘获甚 多。累迁内殿崇班,历殿前左班都虞侯、英州团练使等。天圣初,以博 州团练使知广信军,后历知冀州、随州、青州、澶州等地。明道间拜保 静军节度使、定州路都总管,使契丹慑服议和,以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封祁国公,改冀国公。皇祐三年(1051),以太子太师致仕。后起为 河阳三城节度使、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鲁国公。德用有谋略, 治军有方,善以恩抚下,故多得士心。率军临边,未尝观矢石、督攻战, 但其名闻四夷(王安石《临川文集》)。

马全义(生卒不详),幽州蓟(今北京)人。宋初武将,十余岁学击 剑.善骑射。随宋太祖攻李筠,筠退保泽州,城小而固,攻之未下。全 义率敢死士数十人乘城,攀堞而上,为飞矢贯臂,流血被体。全义拔镞 临敌,士气益奋,遂克其城。景德间,迁任签书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和 知枢密院事等,成为参与大政的武将代表(《宋史》卷二七八《马全义传 附知节》)。

王则(?~1048),琢州(今河北涿州)人。北宋时河北士兵起义领 袖。因灾荒落贝州(今河北清河),卖身为牧羊人。后投宣毅军,升为小 校,参加弥勒教,习五龙、滴泪等经。本来计划1047年元旦起事,事 泄,提前于1046年冬至日在贝州发动兵变,捕知州张得一,他被推为东 平郡王,建国号为安阳,年号得圣。战士面刺“义军破赵得胜”字样。

李成(约1091~约1160),字伯友,南宋雄州归信(今河北雄县)

①李继迁(963~1004),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南)人。党项族平夏部人,为银州防御使 李光俨之子,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史书载,“生而有齿”。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擅骑射. 饶智数’’而闻名乡里。 人。《金史》载:(李成)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宣和初为雄州弓手, 金兵陷雄州,率部众渡河归宋。建炎二年(1128)叛宋,连兵数万,在 江淮间烧杀抄掠。后为张俊所败,降伪齐,终降于金国。李成以骁勇闻 于河朔,善用提刀,刀重七斤,能左右手抡弄两刀,所向无前。宋高宗 曾亲自观察李成所用提刀,赞赏他的骁勇,为不能被南宋所用而叹息。

张世杰(?~1279),南宋名将,张柔之侄,金朝中都路涿州范阳县 (今河北涿州)人。蒙古灭金后,张世杰投奔南宋,成为南宋末年最重要 的统帅。《宋史》称:“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 隶淮兵中,无所知名。”张世杰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亡三杰”。

浏览4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