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步合膝倒步掰,换掌换式矮身骸。

进退退进腋机势,只需腰腿巧安排。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八卦掌换式上步时必须合膝扣步,两膝 相抱。如果回身倒步,要扣前脚掰后脚。同时换掌换式还要将身 体下蹲一些,这样就可以动转灵活、姿势稳定,不至于在换式时 失去重心,为敌所乘。总之,无论进退、变换、高低、快慢都要 注意随机就势,先把腰腿安排好了。腰如车轴,足为战马,手如 刀枪,腰腿的灵活程度,直接影响到技击的胜负。武术界有“手 打三分,脚打七”“输赢在步” “宁说十手不说一步”之说。可 见,腰腿的安排和功力在技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三十六歌第十二歌讲的是八卦掌的进退之法和作用。其歌诀 如下:

此掌与人大不同,进步拾前乃有功。

退步还先退后足,跨步尽外要离中。

八卦掌与其他拳种相比,有八个不同之处。习惯叫做“八 反”。此段歌诀讲的“八反”之一,即步法之反。它要求与人接 手,进攻时要先进前脚(即前脚向前抬步),随即后脚蹬劲向前 跟半步——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向前冲撞,既快捷又稳当。因为 使用的是足下的根节劲,是一个整劲,威力很大。所以说“进步 抬前乃有功”。若向后退时,则应先退后脚,前脚蹬劲后撤。这 些在八卦掌术语中叫“半步当先”,或叫“半步跟”。跨步要离中 的意思是,当敌方向我直线攻来时,我不与敌正面冲突,而是利 用侧身向斜上方上步的方法,避开敌人的攻击,使敌劲落空,失 去重心,站立不稳;而我则绕到敌方的侧面,乘他未站稳之前向 他进攻,即可取得胜利。

此掌与人大不同,手未动兮膀先攻。

未从前伸先后缩,吸足再吐力独丰。

此段歌诀讲的是八卦掌与其他拳种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 在出手时,膀根先要着意、蓄力,劲蓄足后再发力。这样手未动 膀先收缩,蓄劲的做法,有如箭在弦上,弓满待发,不发则已, 发之则如箭离弦,迅猛无比,而敌方难于察觉。这里还要注意的 是收、蓄当以意行,不要太显于外,最好收发在一抖肩之间同时 完成。这是内家拳独有的功夫,习者切不可忽视。

三十六歌第十四歌讲的是八卦掌的发力之法和作用。其歌诀 如下:

此掌与人大不同,前掌后手力相通。

欲使梢兮先动根,招招如是不得松。

此段歌诀讲的是八卦掌与其拳种的第三个不同之处,即发力 之法。——发力全用根节劲,手击人膀发力,手发人足蹬劲,招 招如是,不能松懈。还要特别注意,打人或发人时,都要用后掌 使劲,这样才能前后两掌力相通,发出的是整劲。

三十六歌第十五歌讲的是八卦掌技击战术的特点和作用。其

歌诀如下:

此掌与人大不同,未击西兮先声东。

指上打下人莫测,卷珠倒流史神通。

此段歌诀讲的是八卦掌与其他拳术的第四个不同之处。即对 敌时善用声东击西、指上打下、指山打磨、形左而实右的战术, 使对方防不胜防。要求练八卦掌的人都要深知兵法。兵法中的不 少奇谋方略,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无中生有、顺手牵羊、 欲擒故纵、混水摸鱼、远交近攻、假痴不反客为主、调虎离 山、走为上策”等等,都是练八卦掌的人需要认真研究和使用的 战术。把这些战术熟练地应用到拳术上,就可以达到“人不知 我,我能知人”的高级境界,就可以“百战不殆” 了。所谓“卷 珠倒流”,是由下向上打,使用整劲中的抖劲。练八卦的人还要 研究习练“钻翻劲、拧裹劲、崩炸劲、抖擞劲、螺旋劲”等的练 法与用法,这些也都是八卦掌独特的战术中的战术。

三十六歌第十六歌讲的就是八卦三穿掌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和技击作用。其歌诀如下:

' '天下精术怕三穿,不走门外是枉然。

他走外兮我走内,伸手而得不着难。

此段歌诀的含义是:三穿掌是八卦掌对敌最重要、最厉害的 掌法之一。武术界有好汉怕三穿之说。在接手时,我连续向对方 鼻、目处穿击,使其感到眼花缭乱,我便乘隙将其击败。但在穿 掌时要注意必须用向左或向右的跨步相配合,使己不在彼之正 面,始终在侧面进攻。一旦我被彼困,处于正面时,我须手随步 换,步跟手变,偏离中门,以穿掌破之,随手而进,易于取胜。

三十六歌的第十七歌讲的是用掌之法的要求和作用。其歌诀 如下:

掌使一面不为功,至少仍需两面通。

一横一直三角手,使人如在自怀中。

此段歌诀是讲在攻防中如果只会一面的功夫,是没有多大作

用的。至少应该学会左右变换攻防,进而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在攻防中要走三角形,手也要一横一直成三角形。手脚皆成 三角形,能变化无穷,对方就会如同在自己怀中一样,任我摆 布。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下,要想使人如在自怀中,除了战术技术 以外,还必须有气势,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三十六歌第十八歌讲的是对敌时遇到比自己身高或矮者时应 该使用何种技术及其作用。其歌诀如下:

高欲低兮低欲扬,斜身绕步不须忙。

斜智倒新腰着力,窗倒极处力又刚。

此段歌诀讲的是对敌时,遇到身材比己高的,应以低势攻他 下三路;遇到身材比己矮的,应用高势攻他上三路。但是不管处 于何势,都必须发挥自己斜身绕步走圈的特长,以正取斜或以斜 取正,设法使敌落空。在敌人看来,我是侧方,其实我是正方; 在敌方看来我是绕步而走,其实我是绕圈进攻。在运动中腰是一 身之主宰,不论是斜翻还是倒翻,都靠匿肢的动转来完成。但是 有时腰转到不能再转时,翻转就不能用柔劲了,而必须用刖劲才 行。

三十六歌之第十九歌讲的是八卦掌对刚柔的看法和作用。其 歌诀如下:

人道掌法胜在刖,郭老曾言柔内藏。

个中也有人知束,刚柔相济是所长。

此歌诀讲出了八卦掌的刚柔相济观。有的拳种强调取胜在于 刚强,有的拳种认为取胜在于阴柔。八卦掌则主张刚柔相济,刚 在先兮柔后戴,柔在先兮刚后张,认为这样做才能变化无穷,充 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郭老即郭济元先生,山东招远县人,是董海 川的师叔)。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歌讲的就是八卦掌刚柔相济的方法与其柔 劲与其他拳种的区别。其歌诀如下:

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

他人之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法扬。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与敌交手时,在我使用刚劲之前,必须要 隐含着柔劲,叫做“刚中寓柔”;在使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作 为后备,叫做“柔中寓刚”。敌方进攻时我也同样使用这个方法: 敌用刚劲我以柔劲化之,敌用柔劲我用刚劲攻之。与别家拳种不 同之处就是我用柔劲不只是腰与手的问题,还要配合步法的变 化。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一歌讲的是八卦掌的用身法取胜的特点及 作用。其歌诀如下:

用到极处需转身,脱身化影不留痕。

如何变化端在步,出入进退腰先伸。

此段歌诀讲的八卦掌的身法特点就是“极处转身”和“脱身 化影”。所谓“极处”是指上一式与下一式的连接处。所谓“脱 身化影”是指侧转变化的身法。八卦掌靠步法赢人,步法精纯 了,进退出入就能随心所欲了。但步法与手法的千变万化都要靠 腰来带动,在步法不断变化的同时,要时刻存心在腰间,要“以 腰带步”,身随步翻,掌翻身变,步随掌转,上下相随。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二歌讲的是八卦掌传神发劲之法的诀窍和 作用。其歌诀如下:

转掌之神颈骨传,转项扭项手当先。

变时缩颈发时伸,要如神龙首尾连。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人要显出精神抖擞、气魄雄伟的形象,必 须将颈骨竖直,如此精神自然贯通,显得威武雄壮。脊椎是人体 的支柱,颈上接头颅,下连脊椎尾骨,承上启下,关系到全身姿 势的正直。所以头不能歪斜,必须“眼随手动,手随眼行”,这 便是“转项扭项手当先”。至于变时缩颈发时伸,讲的是变招换 式要松而自然,颈要有往下缩沉之意;在发劲时须头顶颈竖,这 样可以助长发劲之力,达到首尾相连如神龙的境界。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三歌讲的是八卦掌打人时手与脚的关系和 作用。其歌诀如下:

打人凭手膀为根,膀在肩端不会伸。

欲要进时进前步,若进后步枉劳神。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按八卦掌技击原则要求,打人或发人都 要用膀根之力。但是膀根附于肩头不会伸得很远,所以要用步法 配合。但要进步的时候,又不能先进后步,必须先进前步,再跟 后步,这样才既快又稳;如要先进后步,就会散乱、迟缓,贻误 战机或为敌所乘。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四歌讲的是八卦掌的劲力来源、发招之法 及其作用。其歌诀如下:

力是发自筋与骨,骨中出硬筋相随。

足跟大筋通脑脊,发招跟步力能摧。

此段歌诀的含义是技击需要劲力,但这种劲力必须是刚柔相 济的整劲,不能使浊力和拙力。八卦掌认为刚劲是从骨中练出来 的,柔劲是从筋中练出来的,两者合一便成为刚柔相济的整劲, 也叫“有本之力”。怎样合而为一?方法是发力时从脚跟开始、 通过腿部、腰部、脊椎达于手指,这样发力才能刚柔相济,完整 一气,威力无比,无坚不摧。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五歌讲的是八卦掌的心意之法和作用。其 歌诀如下:

眼到手到腰腿到,心真神真力又真。

三真四到合一处,防己有余能胜人。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八卦掌在锻炼和技击时,要求做到“三 真、四到”。四到即眼到(眼先看)、手到(眼到手就到)、腰腿 到(腰腿要相随)……眼到强弱可知、手到虚实可查、腰到重心 稳定、腿到发力能摧。“三真”,即心真(心与意合)、神真(意 与气合)、力真(气与力合)。“三真”“四到”如能练得合二为 一,就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下相随、内外如一了。达到这 个层次,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还能战胜敌人。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六歌讲的是对刚柔的认识和道理。其歌诀 如下:

力要刚兮更要柔,刚柔偏重功难收。

过刚必折真物理,优柔太盛等于休。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说,一般说来,刚力用于进攻,柔劲用于 化解。但是八卦掌认为刚柔不能偏重;太过于刚了,如钢易断, 太过于柔了,如线难直。这都是物理学的原理和常识,也是最重 要的拳理。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七歌讲的是对刚柔手法的掌握和作用。其 歌诀如下:

刚柔相济是何言,刚柔相辅总无难。

刚柔当用乾坤手,掀天揭地海波澜。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八卦掌认为以刚济柔不至于弱,以柔济 刚不失于强,故应做到刚柔相辅、虚实相间,虚而实、实而虚。 乾为阳,坤为阴;两手上下翻打,左右穿击,如同天翻地覆、波 浪起伏,可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威力无比。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八歌讲的是以刚柔取胜的方法和特点。其 歌诀如下:

人刚我柔是正方,我刚人柔法亦良。

刚柔相遇腰求胜,解此纠纷步法强。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说,对方以刚劲击来,我用柔劲之步法, 避过对方之锋,这是正确的方法。若我用刚劲击对方,对方亦能 用柔劲化我之力,他的方法也是良好的。如果双方都是明了刚柔 的高手,那就要以腰求胜了,看谁的腰上功夫大。如果双方的身 法(腰)也都很好,就要靠步法了。八卦掌步法高强,可以解决 刚柔相遇当中的一切矛盾,这就是“不能得机得势,当以腰腿求 之”的意思。”俗话说“走为高”“走为上策”,一切矛盾都可以 一走了之。这也是八卦掌刚柔取胜的特点。

三十六歌之第二十九歌讲的是练功和技击时腰腿运作的顺序

和意义。其歌诀如下:

步法动时腰先提,收缩合宜显神奇。

足欲动时腰不动,踉跄迈去误时机。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八卦掌在练功或技击时,要想动步必须 先提腰,腰动当先,步法才能灵活,重心才能稳定,收缩才能合 宜。如果足动的时候腰不动,或腰后动,都会造成身法散乱、重 心不稳,轻者贻误战机,重者给敌方造成可乘之机,而自己遭 败。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歌讲的是对八卦掌转身变招的要求和作 用。其歌诀如下:

转身变法步莫长,擦地而行莫要慌。

看准来势方伸手,巧女穿针稳如刚。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八卦掌在锻炼和技击时,凡是转身变招 时,步幅都不可大,大则迟滞。步法小动转灵活快捷,发之必 疾,使人难于躲闪。在与敌周旋时要心静、步稳,两脚要擦地而 行,切不可离地太高。要从容自若,不慌不忙,看准对方来势、 虚实、顺逆,再出手应付,不能乱打一气。要像巧女穿针一样, 细致认真,稳、准、狠,方能制胜。

浏览5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