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者在开始练习步法时,多会感到动作笨拙、迟缓,如果经由耐心刻苦的练习,不久 情况将会有所改变。练习者要逐步提高步法的速度与灵活程度,直至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 施用步法。

4作用

后退步的作用是调整或拉开距离,以利防御或进攻,是能确保移动的平稳步法。

三、左侧移步


  1. 动作


由摆桩做左侧移步动作,左脚向左前方移动约25厘米,身体成直线并保持平衡,移动 时身体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左脚一移出,右脚随即跟上,然后迅速恢复开始时的摆桩桩式 (图7~图9) 〇

  1. 要领


在做前脚先滑移的侧移步动作时,需注意动作的轻快自然、流畅;以髋部扞摆带动肩部 时,要注意控制自身平衡;正确、灵活的前后脚重心转移,可提高动作灵巧及速度;保持膝 关节的弹性(微微弯曲)及肌肉的适度松弛。

  1. 说明


侧移步,亦可称为侧移马。是咏春拳散打搏击中常用的步法,其主要用于防御。它是一 种身体向左右移动且不失平衡的移动技巧。

  1. 作用


侧移步除用于改变角度、主动攻击对手外,多用于简捷的移动闪躲反击对手,或者以侧 步移动抢占易于攻击、反击的有利位置,有时也可借以扰乱对手。图片6由摆桩做右侧移步动作,右脚先敏捷地向右前方迈出25厘米,在右脚前掌轻快落地时, 左脚蹬地提供向前的推力,在前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移向前脚,左脚随即快速滑移,然后 迅速恢复开始的摆桩桩式(图10 ~图12 ) ^动作

  1. 要领


参见左侧移步内容,与左侧移步刚好相反。

图片7

  1. 说明


无论是向左或向右侧步,都以两脚轻擦侧滑移,两脚小幅侧移,距离要相等。

  1. 作用


参见左侧步,唯是向右侧移步运用。

五、回旋步

  1. 动作


由摆桩做回旋步动作,右脚(左脚)向左侧(右 侧)回转移动时,左脚随即调整幅度跟着向左侧方 .(右侧方)回转跟上,然后迅速恢复开始时的摆桩粧 式(图13 )。

  1. 要领


动作移动必须灵活、轻松,保持随时的戒备姿 势;一脚移动,一脚跟随向左或向右环绕而动;必须 连续移动以脱离开战圈

  1. 说明


回旋步(环绕步),也称为回马,是以对手为中 心.并围绕他移动的一种步法。环绕步有顺时针方向 (左侧回旋步)和逆时针方向两种

  1. 作用


回旋步是以对手为中心左右迂回,使对方摸不清意图;并在迂回过程中观察对方,寻找 进攻时机和目标,同时也可借此保持距离,作短暂的休息

六、跨步

  1. 动作


由摆桩做跨步动作,后脚踏地提起,移向身体左前方着地,前脚随即紧跟至后脚后方, 移动中控制身体平衡,然后迅速恢复开始时的摆桩桩式(图14~图16)。

  1. 要领


跨步动作要迅速、轻灵,并注意控制身体重心;在跨步中,有一瞬间是正面对前,要 尽可能地缩短此时间;与侧步相同的是,跨步同样要注意髋部拧摆带动肩部动作要领;跨步 时,双手一般保持桩式中的手部动作,仅前后转换;跨步练习,均由桩式开始、结束。

  1. 说明


跨步是动作幅度稍大的步法技巧动作,练习时身法与步伐要协调、连贯、迅速。

图片8

  1. 作用


跨步主要用于变换姿势及各种进攻技法中。

七、垫步 v

  1. 动作


由摆桩做垫步动作,重心向前移,左脚跃向右脚所占位置时,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右脚 前滑一步或提膝,眼视前方,然后迅速恢复开始的摆桩桩式(图17~图19)。

  1. 要领整个双脚动作必须迅速、轻灵;前后脚移动要协调;前脚要在后脚刚触地碰及前脚瞬间前滑或提膝;动作要有一触即发之势;如果是配合踢法时,要注意做支撑脚的后脚脚尖的朝 向调整,以恰当地做好攻击准备。

    1. 说明


    垫步是一种技巧灵活的步法,需要上下协调地配合动作。

    1. 作用


    垫步主要用于发动攻击或配合踢击使用。

    八、换步

    1.动作

    由摆桩做换步动作,左脚向左侧前方上步至与右平行,同时身体右转,右脚蹬地向右 手弧形滑摆,两手同时交换防护姿势,由右式摆桩桩式变为左式摆粧桩式,眼视前方(图 20 ~ 图22 )。

  2. 图片10

    1. 要领


    左脚先动,右脚滑摆随动;滑摆动作不要过度,注意重心平稳;换步与转体协调一致, 双手变势自然迅速。

    1. 说明


    换步是幅度变化稍大的步法之一,做此步法时上下要协调、灵活、流畅。

    1. 作用


    换步,亦称为换马。即随时可以左右换势,以利闪避、突然攻击和迅速组织反击。采用 此种步法,有利于变角度抢占对方外侧有利位置,形成我顺敌背的态势。


转趾步

动作

由摆桩做转趾步动作,以两脚前掌为轴向左转体, 两脚跟斜向前方,右脚跟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左脚. 同时右肩稍抬护颌,侧对前方,两手保持防护不变,眼 视前方(图23 )。

  1. 要领


以腰带腿快速转体;上体略后倾;原地转趾步时步 变手变。

  1. 说明


转趾步是脚前掌辗转调整防护姿势的步法。

  1. 作用


转趾步用于避开对方拳攻或下盘的踢击,或为了诱敌深入以顺势反击。

第二节步法运用要诀

/

咏春拳搏击术走马步法,是在前进步(进马)、后退步(退马)、侧移步(侧移马)的 签础上根据格斗的态势形成了适合搏击格斗变化的步法,这与咏春拳理论是融会贯通的。

可以说走马步法就是咏春拳运动的科学。在咏春拳中,练4者学得越多,也就越懂得步 法的重要性。即“移动的艺术是格斗术的精华”,移动即是步法。移动的原理构成了咏春拳 搏击格斗的核心。

―、走马步法的作用

走马步法的作用:

  • 感应对手的灵敏性;

  • 活力而自然的流畅性;

  • 步测距离的直觉性;

  • 启动和制动的平衡


由上可见,如果运动步法失灵,则将不可能很有效地运用手和腿,如果是迟缓地移动 脚步,那么出手和腿击也将会延误。总而言之,步法既可令攻击成功又可摆脱挨打被动的闲 境3对于咏春拳步法的另一重要工具,是学会如何正确地判断敌我之间的距离3 因此,优良的步法也可以说是咏春拳散打搏击的重要运动武器。

步法是非常有目的的移动

通常来看,走马步法是咏春拳的一种移动方式。但有一点,不要单纯仅仅为了移动步 法,在移动步法出击之前,要有很强的自制力和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直至看准对方的漏洞 空隙,随后才出手,结果对手就会被击倒。每次移动时都必须有意识的,或许是为了发动攻 击,也或许是为了摆脱对手对你的攻击局面3

走马步法成功的要诀就在于将动作做到简练,如果你的针对性简明扼要,则远胜过错 综复杂的步法。步法如果平滑,准确而有效,而且动作简练,将一直处于轻松自如的状态。 这样能够缩短出击的反应时间,出击的反应时间,并在进攻、防守和反击速度上起决定性作 用。

正确地掌握走马步法,将会提供一种意识去利用惯性力,只要适当地应用这种惯性力, 就能使练习者的拳突然大增其威力,这些就是如此重视步法的主要原因。同时步法也可以增 加自己身体的协调平衡力,以求促进格斗更具有压倒性的力量。

再有,从格斗方面来说,正确的步法能够提高速度。即步法会带领练习者到那个位置 上,使其充分发挥其技术。并且步法还提供其方便地离开那个位置,当对手要展开反击之前。 步法不仅有利于进攻或回避攻击,还将其投人竞赛状态,因此,步法也是战术战略的部分。

三、 陈春拳步法运用要诀

咏春拳步法简单直接,自然实效,讲究进退轻灵迅速,攻防坚实稳固。其实际运用要诀 如下:

  1. 随时保持正确的摆桩桩式


无论是静止或是攻防移动时均需尽量放松身体,且双腿要时刻保持微屈的柔韧和弹性 状态,此是为了保证随时灵活启动,稳健且有弹性地进退转折,有利于节省体力,以利持久

战C.

  1. 任何步法运用均需简洁和讲究效率


搏击中,应多采取小步移动技巧,尽可能地避免大幅度的移步或跳蹦,以保证步法灵活 巧变与移动的平衡咏春拳散打搏击的攻防转换节奏非常快,如果移步过大,不仅影响及时 反击,也徒耗体力。

  1. 移步规律


无论向任何方位移步,均应是一脚滑动,另一脚跟随地互相紧随,连续而非同时进行 的平稳动作。且必须以动脚(移步路线所指方向)向前,另一只脚紧随完成动作。

  1. 时刻注意步法移动与身体动作的协调一致


移动中要善用双脚脚掌、脚踝以及小腿的弹性作用,以脚掌擦地、脚跟浮在地面上进行I轻巧的滑动。

  1. 移步时身体重心应保持在两腿之间而不偏向一脚


优秀的拳手在移动中,重心甚至带有不匀速地左右微动,以此来造成对方错觉,此有利 于随时变换方向。任何移步动作必须坚决,不可迟疑。

  1. 移步的步幅要准确和自如控制与变换


准确的步幅可保证拳手抢占准确恰当的距离和位置,充分发挥攻防技能的效应。并可针| | 对对手心理和步幅特征,变换移动步法的长短和快慢,扰乱对方的判断和准备,抑制对方攻 击企图,达到控制局面的目的。咏春搏击术手击技法,是指攻击时以手法体现的动作方法。咏春拳中的手击技法主要以 小念头、标指、寻桥中的手法衍生而成,即以冲捶、抄捶、沪捶、爆捶、单刀手、双刀手、 标指等手法所构成。在技术上讲究简练实用、自由发挥。第三章咏春搏击术手击技法

手击技法是以咏春拳术的三套拳法中手法技术为基础,构成了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 度给予最有效的打击手法,同时更讲究手法与肘、腿、膝、摔等全面技法的整体配合和自由 运用。在搏击中,运动员可以用拳面、拳背和拳轮及指掌部位为力点,采用任何方式的自由 攻击,因此技法更加全面和实用多变,更符合咏春拳散打搏击的需要。

从咏春拳搏击术整体攻击技艺构成上来说,手法除了灵活多变所占优势之外,其直接攻 击的威力比肘、腿、膝法要有所不足。咏春拳搏击的技巧在攻击范围上包括整个身体,因此 手法技术不可滥用,否则会导致练习者易遭到对方腿法之类技术的突然袭击和制裁。所以, 在全面立体化的咏春拳散打搏击中,运动员(练习者)应多以手法配合肘击、脚踢和膝撞法 作为攻击武器,并可用手法发挥试探、引诱、控制、虚掩和攻击的作用。

第一节握拳的技巧

学与练咏春拳及搏击术时,应首先学会正确地握紧拳头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手部(主 要指腕关节)在搏击或训练中受伤,影响到训练功力。

握拳的技巧,这种手法即是冲捶(冲拳、日字冲拳)主要运用的手形之一,也对以后的 咏春拳沉拳(寸拳)锻炼十分有益。

一、正确握拳

握拳的方法,四指并拢,由末节指骨开始往里卷握,拇 指内屈压在食指与中指上,拳心朝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为立 拳(图1 ~图4)。

一般在运用时,多以拳峰(即第一和第二指关节部分)

为力点进行攻击,也可以用拳背和拳轮进行攻击(图5、图

6)。

拳在握紧后,拳面一定要平,拳面平其力量才可集中。

图片11 图片12

二、出拳用劲的方法
拳和腕部要如同铁锤和锤柄 般浑然一体,如此拳力传递 在一条线上,并不会挫伤手 腕。此可用拳面俯卧撑做辅助训 练。在出拳时,握拳要握成 实拳,且手腕要直和紧张。

在实际运用出拳打击之 前,拳可虚握并适当地放松肌肉,特别是在出拳的时候应做到拳紧肩松。拳头只有在击中目 标瞬间,配合肘底力,才骤然握紧,使拳力集中到拳头,并在目标点上爆发出来。这样的先 柔后刚,刚后必柔,刚柔相济的用劲方法是出拳用劲(包括其他攻击技法运用)的妙道,因 为这样可以使手腕和肘关节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增加出拳的速度和攻击力,提高拳击动作 的准确性,也有利于出手后弹性自动回收。如果是在持久战中,也是保持手臂实力的要诀。

第二节冲捶

冲捶,也称为冲拳、日字冲捶、日字冲拳等名称。冲捶是咏春拳散打搏击术中,最为常 用.也是最基本的主力拳法。它主要在远、中距离中使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在近距离中发 冲捶短击。

冲拳或前撑脚(前蹬踢腿法)是咏春拳搏击格斗的一切基础.一直线的攻击手段,必须 理解和运用身体构造和杠杆作用,如此才能发挥真正的威力。冲捶或前撑脚前进的路线是

直线,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距离,所以直线式的攻击比抄拳或回旋式的踢法等曲线式 的技法较容易击中目标,此外,还具有效用大、攻击距离长等优点。

冲捶在以咏春拳搏击摆桩式中可分为前手冲捶、后手冲捶,并可以根据出拳的特点,结 合钳阳马、摊手、搵手等出冲捶,形成攻守合一的手法。

-、沖捶技术

  1. 前手冲捶


⑴动作

由摆桩起,以左拳直接向前直线冲出打向中线,

拳心向内,呼气发力,劲边达拳面,眼视攻击方向,

动作完成后,迅速由原路收回恢复摆桩桩式(图7 ~图 9,图10为正视前手冲捶图)。

  • 要领


出拳时,拳同肩高;拳与小臂、拳背与鼻尖成一 直线;左肩臂放松,可适当转腰、顺肩、抖臂、肘底 催臂、/紧拳爆发用力;可随身体重心前移同时出拳;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出左拳同时,右手保持防护状 态;保持一手出击,一手防护的习惯;动作要快击快 收;精神与技法协调合一地做动作。

  1. 后手冲捶


(1 )动作

图片13图片14

(2)要领由摆桩起,后肩前送,后手握拳直接沿中线猛力 击打出,拳心向内,呼气发力,劲边达拳面,眼视攻 击方向,动作完成后,迅速由原路收回恢复摆粧粧式 (图11~图13,图14为正视图)。

后手冲捶与前手冲捶大致相同,唯用后手发拳 动作;出拳时,充分发挥腰部力量,拳起、肘随肩催 发力;拳必须沿中线快速前击出;发拳时保持重心稳 健,连贯协调;出拳、收拳,要快出快收;发后手冲 捶,左拳严密自护;肩部在出拳时要放松;注意任何 细小的动作间隙都会使技术的威力直接受到影响;精 神(或内力)与技法协调合一地做动作。

二、冲捶说明

前手冲捶为咏春拳搏击术的中坚骨干拳法,此种手法既可攻,又可守,可在最短的时间 阻截对方的复杂攻势。当你左脚摆在前时,左手左脚就变成你主要的攻击武器,如果是右手 右脚在前时亦然;原因在于它们离对方较近,反之亦然。

咏春拳搏击的攻击中,并非全凭手打人,而是全身是“手”,浑身上下均是武器。换 言之,不仅仅是只利用臂腕的力量,而是利用手臂作为传导,传导由眼、腰、肩、腕等传来 的力量。因此,冲捶作为一种攻守兼备的拳法在散打实战中运用时可以由中线的上下进行出 击。

冲捶,如直线攻向自己鼻子前目标(鼻子为身体中心线),出拳并非由肩而发,应由身体 中心配合肘底力冲击。出拳前,手腕向下微转,在冲击的刹那,瞬间转上,以增加螺旋劲力。

充分地放松,方能造成既快又有劲力的出击。前手出拳时,尽量放松与自然。在击中 对方的瞬间,才紧张肌肉,握紧拳头。所有的拳击,必须能深贯入对方身体三寸(丨〇厘米) 内,而非点到即止。

后手冲捶,攻击身体劲力甚强,常用来反击对方或配合前手假动作而发。与前手冲捶相 仿,身体随着闪动(仍需保持良好的防御),可用身体扭动获得更大的力量,可以十分有效 地降低对方防御效果。用来对付身体较高的人也较有效。

冲捶不妨经常使用,倘若时间取准,发拳正确,此拳威力极大,也较其他拳法安全些。使 用此拳机会极多,倘若对方用另一手发拳,则必有一面暴露,此时为右拳发拳的最佳时机。

后手冲捶也是专击敌人身体中央要害的犀利拳法,使 用时,可以配合前手的虚诱施行二次攻击。

在运用假动作进攻和引手的目的,不是以此击中对 手,而且让对手向某一 具体的方位攻击,从而 给我方造成挡开打击和 发起反击的机会。假进 攻并不是向对手猛扑,

它仅仅是以脚和身体的 一些小幅度的动作促使 对手做出反应而已。

冲捶,除了可以直 接由摆桩式出拳,也可 以由正身钳阳马势出拳,称为钳阳马冲捶(图15 )。或者 配合摊手出冲捶,即以摊手和冲捶结合形成消解一体的攻 ' 16

守动作(图16)。或者前后手配合出连环冲捶,即前手后 拳互相靠紧肘部(紧守中线)连环冲捶(图17 ~图20 )。

(一)咏春拳搏击基本技术分析

初学咏春拳搏击术者,第一个练习的基本功,就是在进攻和防守时所必须使用的动 作——摆桩桩式。这种姿势是进攻和防守最有利的开始姿势,它是在咏舂拳搏击实战中,经 过不断总结和完善而形成的。

熟练掌握各种正确的拳法动作,拳击或其他技法技巧是建立在有效地击中对方的基础之 上的。能否熟练地正确掌握各种拳法直接关系到击中的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击中对方,必须熟练正确掌握各种拳法才能战胜对手,立于不败之 地。永春■# 士表箱•脊

平稳协调地移动身体,发挥有力的击打力量3 — 个快速、准确而有力量的拳,不和基本技术相配合, 是不能发挥出拳的击打威力的,而这种威力的发挥则 在善于掌握身体重心在相对稳定地移动和合理的动作 结构,以及肌肉的协调等基础上发挥出来的,其他技 法也是如此=如果,仅仅只是击中,毫无威力,这种 拳法对于对方来讲就毫无威胁作用。因此,在练习 中,必须注意在移动重心时,如何打出快速而有威力 的拳法这个问题,其关键在于脚步的移动中保持身体 的平衡而不需要调整,就能打出一连串有力的各种拳 20 法,只有下肢的稳罔,才能发挥出上肢的击打力量, 如果下肢不稳固,保不住身体的平衡,如何又能使上

肢发出力呢?

发拳的协调也是很重要的。无论在蹬地的启动上、出拳的手臂动作上以及每一个细节 上都要准确协调,没有多余的动作和障碍因素协调是练习者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它能使 你得以有效而舒畅地运用全身所有的功能和潜能,去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拳法或踢法。

击打的条件。打出一个有威力的拳(踢),离不开它的准确性、速度、力量等条件,如 果三者缺一,只能是无效的拳法。所以,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整体t 击打的力量只能在准确和快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击打的效果,因此,只有把准确

性、速度和力量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时,才是最科学的拳击击打。

在学习基本的进攻技术技法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成功地运用防守技术。

{二)拳法教学和训练步骤

  • 掌握动作,初步形成技术概念。初步学会技术动作,了解和掌握动作攻防性质、作 用,掌握攻防的方法、路线及动作规格,通过练习,在大脑i皮层中初步建立一个技术概念。

  • 慢速配合。体会动作要领,两人在慢速配合练习中掌握好攻防动作的先后顺序, 步法的移动,距离的调整,暂不求动作的连贯、完整和速度、力度:

  • 连贯完整,逐渐加快动作速度。主要掌握完整性,待动作熟练后,要逐渐加快速 度和加大动作的力量,使所学的动作基本上能适合实战的要求。

  • 交换练习,掌握攻防技术。动作掌握熟练后,双方交换攻防的位置,学习掌握另 一方动作,使攻防技术能全面掌握。

  • 实战练习,提高反应判断能力和灵活运用技术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条件实战和自 由实战,来提高实战对抗能力。开始只能进行条件实战,逐步取得一些实战经验。待基本技 术掌握比较全面熟练后,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才能进行有条件限制的自由实战,以提高灵 活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能力。


(三)教学和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和纠正方法

练习者学习和练习动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这些错误动作的出现,是 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技术规范上的,有的是属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动作出现错 误,有的是由于实战临场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尤其是在咏春拳散打搏击中,由于技术、心理 等各方面因素的压力,更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出现错误。所以,教练或老师在咏春拳教学中 要善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能针对不同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来改正错误。一 般在拳法训练中,一些主要动作易出现错误,错误如下:

(1 )出拳的速度太慢,力量不足;

(2 )出拳时不能利用肩髋的转动来增加击打的力量;

(3)击打不准,常放空拳。

纠正方法:

(1 )利用击打沙袋来提高出拳的速度和力量;

  • 可利用手靶练习来提高击打的准确性,手祀不要固定,要经常变换位置;

  • 可在沙袋上标明击打标志,在移动中击打沙袋;


(4 )加强步法移动练习,提高目测距离的能力。

{四)拳法空击训练

(1 )对镜空击

先由摆桩桩式开始,分别进行徒手练习前、后冲捶动作技术。

练习]0~15次或2~3分钟为一组。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熟练地掌握拳法技术。对着镜子进行的空击练习。这种练习方法能直接观察到自己的 拳法技术是否正确。主要是用来学习和改造咏春拳基本技术,熟练各种进攻与防守技巧a例 如,各种拳法的正确姿势;击打力量以及快速、准确性,配合步法来完善各种拳法的连击与 组合;培养距离感等。

一般情况下,对着一面落地大镜,首先练习好冲捶、抄捶、铲捶等单一拳法的击打方 法,在练习中观察身体的动作是否平衡协调,发力是否能勇猛正确。动作的方向、路线轨迹 是否清晰准确,完成动作是否快捷迅速。然后是再结合步法完善单一拳法的进攻击打,观察 拳法与步法、身法的配合情况。边观察边改进,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后,进一步练习前手 的一、二连击、组合拳法的配合上。每次击打都要讲究质量,不能马虎草率。注意前手的速 度与准确性,掌握好最后一拳和后手拳的击打力量与时机,便可以在实战中控制对手攻势, 争取主动。此外,防守技术动作也可以通过拳法的结合来改进。

记住,对镜空击要克服发力不够、拳不到位、速度不快、距离感拳的不足,对镜空击的 运动量根据具体情况可大可小。

(2 )假想空击

其是指与假想对手进行实战的徒手练习。旨在发展运动员的竞赛潜意识,丰富运动员的 战术头脑和想象力。正因为假想空击是没有对手的徒手练习,很容易使拳手盲目地胡打,没 有任何战术意识,建议运动员在每次练习时都要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假想对手,每拳都要包含 战术意图,为下阶段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假想空击练习不受拳法击打常规的限制,充分发挥个性特点,不忌讳习拳怪招,形成拿 手实用的“绝”招和风格。还可以意想与不同风格的对手进行实战,以奇制胜。

假想空击的突破点在于战术思维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协调,达到完成战术任务的目的。这 就需要运动员排除纷繁杂念,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地调动意念动力,将战术意图迅速地作用 于技术动作上,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假想空击要将具体的对手作为假想对象,结合侦察到的对手的技、 战术特点进行训练,如果得不到对手的任何情况,则要假设出对手可能出现的技、战术长 处,逐一加以破解,并以己之长,克彼之短。然后,知局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在赛前 侦察对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假想空击做到有的放矢,在比赛时才能扬长避短、从容 镇定,轻易识破对手的战术意图,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假想空击中充分发挥潜意识的作用,想象自己勇猛顽强的巨人形象,意念自己一次又一 次地击倒对手,对调整练习者的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很有帮助。

(五)击IE

与同伴或助手的配合下进行拳法击靶练习。练习1〇~15分钟一次或2~3分钟为一组。

击打手粑是提高练习者技、战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各种拳法出拳的准确性 和机动性及敏捷性和力量有极大帮助,同时还能有身临实战的感觉,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距 离目测能力和对时机把握的能力,还能培养练习者的战术意和意志品质。教练可以利用手 靶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灵活掌握距离,控制动作的快慢和时间,进行反应速度和攻防综 合训练。

击打手靶时,靶面是击打目标,教练要预先讲明打几种拳的手祀.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练习者应根据教练的意图,随机发拳,开始将耙面贴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要出其不意地从 不同的方向、角度和距离出靶(出靶对击的力量不宜过大)。出单耙练习者应迅速出相应一 拳,出双靶时,练习者则应迅速相应地击打两拳。教练连续出靶,并随时移动出靶位置与方 向,要求拳手打出相应的拳法,是培养实战中及时发现对手空当,并迅猛、准确地出击能力 的好方法。

击打手靶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 原地击耙


双方保持一定距离,让运动员原地练习各种基本拳法,教练持耙不动,并提醒和指导运 动员的技术动作。

  • 移动击靶


开始时教练原地,但移动手靶,让运动员活动击靶熟练后,教练以灵活的步法配合移动 出靶,让运动员寻找合适距离与击打时机,快速准确地击打不同位置的手靶。

⑴条件击靶

根据咏春拳搏击实战的需要,教练给出进攻、防守、反击和组合拳等条件,让运动员按 指令要求逐一完成,还可以根据回合进行手靶训练,例如左冲捶二次击打或左冲、左沪捶击 打。教练始终保持远距离移动用前靶引导第一拳,后靶接第二拳。

{六)速度球

可以通过速度球练习提高冲捶技术。用单拳连续击打,双拳连续击打,并可随技术熟练 程度的改变,将战术、步法等混合进行练习。

练习时间可自行决定。

速度球其外形像梨子,因此也称为梨形球。这种练习主要用来训练运动员的击打速度和 动作节奏,提高出拳的准确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经常打速度球可以增强肩、肘、腕等关节的 灵活性和上肢的协调性、耐久力。它是练习者必须掌握的一个专门技巧。

击打速度球时,要掌握好击打的时机与部位,击球时即根据击打时的速度和球反弹的路 线来定,正击的最佳时机是体后倾45°。反击的最佳时机是球体回摆或垂直状态时。击打的 正确部位是球体弧形起的最大部分。练时要轻而慢,不可重而快。

击打速度球的方法:

(1)单拳直击

保持基本的摆桩桩式,用单手冲捶的方法击打,由慢到快,左右换势。有节奏地练习, 逐渐过渡到左右手交替,可以一手击一次地交换,也可以一手击多次换手,开始要让速度球 反弹3次后再击打,要求练习者仔细观察和听球回弹的节奏。

(2 )侧击横击

用左右铲捶的动作要领分别击打球体的侧面.注意抬肘、转体动作的一致性,单臂熟练 后可双臂交替击打。

(3 )正反手拳击法

反手击打(爆捶)时,抬起上臂,在胸前屈肘,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由内向外旋转,用 拳背击球,左右交替下去进行击打练习。

击打速度球练习时,可以根据练习者的身高来调节其高度,请注意打速度球要养成缠好 护手绷带和戴好沙袋手套来进行训练的习惯。

(七) 纸靶

将纸靶悬吊与头部同高或与肩部同高位置进行拳法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由慢到快,当出拳纯熟以后,可以最快速度奋力击打纸靶,要有将纸靶 击得粉碎的意念。

练习中,应明确动作路线、动作步骤、着力部位,体会出拳、收拳的要领及平衡保持等 细节。

练习时可以自行决定。

(八) 固定靶

固定靶(墙靶)是一种固定在墙壁上的靶,或是一块贴挂在墙上的特制平面软垫。可由 桩式开始并结束动作,用固定耙练习各种冲捶或其他拳法技术。

练习时要注意冲捶击打得准确、快速。动作要弹性地快速击打。

可以用单拳击打或双拳连续击打,并以战术指导练习。

练习丨0~15次或2~3分钟一组。

击打固定靶可以随意调整高度,它的作用与沙袋相似,主要用于改进动作和提高出拳 力量及准确性。一般以冲捶练习为主,对冲捶的单拳和连续拳的技能形成有帮助,尤其对 训练握拳、拳峰击打很有效果。握拳训练是指在出拳前应该放松半握,而触及目标时则应 紧握拳头,在墙靶上可以双手平直转体送肩交替击打固定耙,并按照松、紧握拳的节奏来 练习。由于击打固定靶的反作用力大,注意力度要适度,以防受伤。训练方法与击打沙袋 基本相似。

(九) 沙袋

可选择10~丨5千克或80~ 100千克重的沙袋分别进行冲捶击打练习。

 

 

浏览1,11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