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剑:成立剑,剑尖由向上、向后或向下贴身成立圆划弧,力达剑身以阻击对方攻击。 挂剑时亦须身剑协调,动作圆滑。
崩、挑,此两种剑法均属剑身由下向上运动,以拇指侧的剑尖和剑刃发挥攻击作 用。
崩剑:成立剑,沉腕,剑身依横轴向由下向前上运动,猛向前上发力,力量由剑身达于 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此为崩剑。
挑剑:成立剑,直腕,举臂,剑身依横轴向由下向前上运动,力量由剑身向剑尖柔和传 送为挑剑。
腕花、绞剑,均属防中带攻、避实击虚的剑法,运用剑器轻灵之特长,转移对方视线, 或绕开对方攻击的器械,于动中寻隙而击,具有因势善变的特点。腕花和绞绕剑的弧圈可 大可小,腕花的圆心点和绞绕运动的中心点,均可随意调节,急缓刚柔也可因势而定。不同 者,腕花是向身体前后方向用剑划圆,绞剑是用剑尖向身体左右方向划圆做立圆运动。
剑术组合技术训练:剑术套路的组合动作,已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技法动作 的罗列,它将通过动作之间攻击转化连结过程表达心志活动、运动情感、智能能力、战术意 识,体现技能和身体素质能力等,它已是构成整套演练的基本“词汇”。因而剑术组合技术 训练的任务是在明剑理,发展技能能力,通过法与势之间、攻与防之间的关系变化,表现在 技击格斗中的用剑之道,培养并表现基本的战术意识,发展技能能力,诸如避实击虚、后发 先至、引进落空、借势乘力、闪展进击、持短入长、紧逼连击、以快制慢、视虚蕴实、以静制动、 灵活善变和出其不意等等。
组合动作训练不但要求招势清楚,方法明确,而且应突出培养武术意识,达到明理、精 法、正势、理法势,融会贯通合而为一,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需合而为一,从 表演的角度让手、眼、身、法、步都成为无声的语言,能传神达意,不只停留在简单地完成动 作的外部形象,而应积极对动作间的攻防衔接转换展开形象思维,琢磨出“味道”来。
另一方面,在发展技能能力方面,剑术组合技术训练还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发展表现剑 术特点的技法和能力、身法的吞吐闪展、步法的灵活流畅、身体的起伏转折,以及带有一定 技巧和体能难度的组合动作能力,如腾空跳跃、转体翻腾、表现腰腿功力的平衡造型等等, 可按其运动技法特点集中归类进行训练,发展体能和技能。因为内在意识的表达也必须依 赖身体动作的外部形态和一定的体能与技能,特别是为了竞技的需要。
再有,组合动作除了可按其运动技法特点集中归类训练外,在同一组合训练中按一定 的训练目的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要求,寻求和发展个人技术风格也是十分重要的,把掌握技 术、发展能力与发展个人技术风格统一起来。
下面以第11届亚运会剑术竞赛套路中的组合来分析说明。
第一段起势之后,转身云剑交剑接盘腿平衡截剑,上步撩剑翻身接剑腕花接提膝抱 剑,这一组动作突出了盘腿平衡、提膝平衡两个平衡造型动作和截剑、撩剑、劈腕花三个剑 法,从盘腿到撩剑翻身时的进步、转身、退步及身法的闪让、吞吐和翻身后腕花过渡到提膝 的起伏,这一组动作的处理,在训练中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突出重点进行要求,在演练的意 识与节奏处理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使之达到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效果。
为了表现恢弘的气势,突出两个平衡造型稳如泰山的功力和端庄的形象,这一组动作 可把总体节奏放慢一些,要求两个平衡控制稳定的时间适当延长,注重完善造型姿势,剑 法清楚、干脆。
如果为了突出身灵步活、速度快,则可将平衡时间稍缩短,交待清楚、达到规则基本要 求即可,而在进退翻身过程中要求加快速度和连贯性。
如果要突出身法的吞吐自如、潇洒流畅,则可在退步吐身、进步撩剑翻身的过程中适 当加大幅度,把动作做得更加舒展一些,加强吞吐闪让意识的表现,而不宜追求太猛太 快。
又如第一段行步带剑以后,上步撩剑、扣步点剑、开步插步腕花接弓步刺剑再翻身并 步点剑这一组动作,连贯性十分强,腕花动作较集中,动作变化大,可以用做有意识地发展 动作速度、增强腕力的训练组合练习。通过成组重复训练、间歇训练达到提高功力的目的, 把掌握技术与发展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除了在套路中摘取组合之外,教练员、运动员还可根据训练需要编制训练用的专门组 合练习,达到专门的训练目的。
剑术套路演练技术训练:套路的演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完成整套套路演练中,合 理有效地发挥身体能力,充分表现攻防技能技巧,塑造整套完善运动形象的演练方法,是 使身体能力与表现攻防技能达到统一与完善的手段。
套路演练技术训练可分为按表演设计方案所进行的分段练习、整套练习、慢动练习、 意念练习等,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对表演设计方案的调整,最后形成个人演练技术风格的训 练过程。
套路演练技术训练是在竞赛套路确定或形成以后进行的(不包括套路的设计编排过 程),套路演练技术训练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对套路内容的节奏处理、意识表达和布 局结构的处理,以及对整体演练风格的处理。
分段训练:这里的分段训练是指按表演方案设计的节奏气氛及以意识表达为中心 来划分的段落,和只是为了训练效果来划分的段落,通过训练使每个段落分别落实并实现 总体的设计构想C
分段训练以重复训练法为主,它是以突出局部的演练效果,强化改进局部质量水准, 以保证在整套演练中能发挥水平的必要训练手段。
训练中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划分为重点段、难点段、高潮段、起势段、收势段等 等。
整套训练:整套训练是整套演练的设计构想经过反复练习、强化、修订、调整,使之 达到和身体能力的统一与完善,形成整套演练熟练技能和技巧的最后训练过程。
整套训练要求达到心动形随、一气呵成,按照构想的运动节奏、气氛、意境去表达、完 成套路演练。它是以全力以赴按要求进行套路完整练习为主要手段。
竞赛套路一般动作难度大,有规定的动作数量、组别、时间等,需要较大的运动强度, 付出较大的体力消耗,一次训练课不能承受过多的、全力以赴的整套练习,一个训练阶段 也不宜安排过多的这种训练。要根据不同训练期、不同的任务进行安排,与组合训练、分段 训练结合进行。还可以采用不同强度与多种体力分配方式来进行整套训练,以达到完善整 套演练的效果,形成最佳的节奏处理与体力分配方案。
套路慢动训练:套路慢动训练是以降低套路运动强度和动作速度的练习方式,对 套路演练中个别的技术细节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手段。
在训练中根据套路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不同的训练目的和任务,对练习提出各种 不同的技术细节要求,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如着重要求动作规格、套路动作路线布局的 处理,重点组合与一般组合的处理,精神意识的表达等等不同的方面。
由于降低了练习强度,减少了体力消耗,可以增加重复练习的次数,加强局部细节的 训练效果,以利于提高整套演练水平。
套路意念训练:意念训练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在安静的条件下对套路演练的 全过程进行意念训练,想象自己完成套路的情景,唤起肌肉记忆和运动情感记忆,强化动 作意识、节奏意识,达到完善动作细节,提高协调能力,使演练能心动形随、意到手发的良 好训练效果。
此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后或利用早操进行。课前训练可以起到内兴奋作用,达 到动员机体活动能力的效果;课后训练,特别是大强度训练之后训练可达到逐步放松肌 肉,平缓、调节机体活动的效果,是一举多得的训练补充手段。
刀术,是武术套路运动短兵器的一种,是现代武术套路竞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风 格特点是勇猛剽悍,快速有力,劈砍威猛,缠绕紧密,身活步疾,节奏明快。
(―)刀术的技术分析
劈砍缠裹、刃背分明、刀法清晰、配手和谐,这是刀术运动方法的特点和要求。刀的 形制是刀背厚钝,刀刃轻利,刃、背的用法各不相同。刀刃劈、砍、斩、扫,威猛有力,刀背贴 身近卫而不伤自身,因而大劈大砍,成为刀术的主要技术方法。刀背贴身缠绕,紧凑灵活, 成为刀术明显的技术特征。刃主攻,背主防,方法清晰分明,不容混淆。另外,刀尖锐利,扎 刺轻快有力,点击之法力注刀刃前段,刀背前段则长于崩挑等法。不握刀的左手空而不闲, 与右手刀的配合密切和谐,起着配合用力、协调平衡的作用。刀的体积虽小,而各处俱法, 准确使用刀的不同位置来表现不同的刀法,才能使刀法清晰,力点准确,动作合规中矩。
浏览6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