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煎水洗,二、相度⑹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力收入骨,五、捺正⑺,六、用黑 龙散通,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 或再用风流散填疮口,十三、再夹缚,十四、仍前用"J服药治之。

12会昌:原脱,据明刻本、《青囊杂纂》本(以下简称《杂纂》本),正统道藏本(以下简称《道藏》本)补。

22氓:《说文》:“民也。”《杨慎经说》:"氓从亡以民,流亡之民也。"

3]已:原作"记",据《道藏》本改•

4竟唇:唇音轨。竟唇,日景表的影子都没有了。竟,《广韵》:“穷也,终也。”唇,古代以日光投影计时的表。《说 文》:“日就也。”《玉篇》:“以表度日也。"比喻时间长久。

52廉:指观察使。据《旧唐书•职官志》载,观察使又名廉访使。

63相度:谓诊察判断,即诊断之意。相,仔细看。度,思虑衡量。《尔雅•释诂》:"谋也。"

7]捺正:谓按压端挤,使骨骼恢复正常之位置。捺,《集韵》:“手重按也。”

史书 前用:《道藏》本作“用前”。

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搏令m平正。若皮不破,用黑龙散敷贴;若破,用风流 散填C 3)疮口,绢片〔4 )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若水与风入脑,成破伤风,则必发 头疼,不复可治3)在发内者,须剪去发敷之。

凡脑骨伤碎,在头骨上3则可治;在太阳穴,乃是命处,断然不可治矣。

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盛箪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 却坠下手腕,又着曲着手腕,绢片缚之。

凡金井骨'8)在胁之下,有损不可夹缚,只是捺平,令安,贴平正,用黑龙散贴,绢片缚。 两胁骨亦如此。

凡跨〔少骨,从臀上出者,可用三两人,挺a。」定腿拔伸,乃用脚捺an入。如跨骨从 裆〔⑵内出,不可整矣〔⑶。

凡手骨出者,看如何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

凡手脚骨(⑸,皆有两胫。若一胫断,则可治;两胫俱断,决不可治矣。凡手脚骨伤甚者, 不可治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①)捺正,然后敷贴、填涂、夹缚。拔伸当相近本 骨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

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

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子〔⑼细橄捺、忖度,便见大概。要骨头归旧,要搏捺皮相就 入骨。

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O

凡皮破骨出差爻⑵),拔伸不入,搏捺⑵)相近,争⑵)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

令,《永类铃方》本(以下简称《铃方》本)作“捺”。

[23若:此上《铃方》本有“皮”字。

〔3)填:此下《铃方》本有“涂”字。

4]绢片:《铃方》本作“用绢”。

53不复可治:《铃方》奉作“则难治

63头骨上:《铃方》本作:“硬处。"

7箪:圆形小竹筐。汉《律令》:“箪:小筐也。"《海篇》:“竹箪器。郑康成曰:盛饭者,圆曰箪:方曰笥

8]金井骨,包括浮肋在内之肋软骨。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称之"歧骨”、"凫骨”。

〔9)跨:据文意,此指甑关节。《疏》:“郭云:髀间也。"

103挺:《铃方》奉作“捉”。

an捺:原作"足奈”,据《铃方》本和《普济方•折伤门》改。

123裆:原作“档”,据明刻本和《杂纂》本改。裆,裤裆,此指股内侧。

〔13)不可整矣,《铃方》本作“则难整”。

〔14)手骨:据文意,此指肘关节。

5)手脚骨:据文意,此指上肢的前臂和下肢小腿。

163不可治:《铃方》本作"难整"。

7取开:谓捉定切开之意。取,捉拿也,《说文》:"捕取也。”开,《广韵》:"解也。"

18]正:此指方位直向而言。'《新书•道述篇》:"方直不曲谓之正。"

aw 子:通"仔

22差爻:重叠交叉不齐之意,即移位,差,《广韵》,'不等齐也。"爻,《说文》:"交也,

〔21〕搏捺:《铃方》作“搏捺皮"。

〔22]争:差也。比较相差之意。

割肉,肉自烂碎了,可以入骨。骨入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围〔1),肿处留疮口,别3)用风 流散填。所用刀,最要快,剜刀、雕刀皆可”J。

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

凡骨碎断,须看14)本处平正如何。大抵骨低是骨不曾损,左右看骨方是3入损处要

拔伸、捺正、用药贴、夹缚,要平正方是。捺正了,要时时曲转,使活处不强3七

凡肿是血作,用热药水泡洗,却用黑龙散敷贴。

凡伤重,必用药水泡洗,然后涂药。如伤轻,不必洗,便涂药。

凡夹缚,夏三两日,冬五三日解开夹缚处,用热药水泡,洗去旧药,洗时切不可惊动

损处。洗"J 了仍用黑龙散敷、夹缚。盖伤重者方如此〔9七凡皮破,用风流散填、更涂;未破用黑龙散贴,须用杉木皮夹缚之。图片5

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之类奠之。

凡皮裹有碎骨,只用黑龙散敷贴口°),后来皮肉自烂,其碎骨必然自出来,然后方愈

凡骨破打断,或筋断有破处〔⑵。用风流散填涂,却用针线缝合其皮〔13」,又四围皿)用黑 龙散敷贴。

13围:《铃方》本作“旁”。

2]别:《铃方》本无此字。

3]所用刀……皆可:《铃方》本作“若不破,用黑龙散敷贴;破,用风流散。破者必有血出,用力整时,最要快便”。

〔4)看:原作“要”,据《铃方》本改。

5看骨方是:《铃方》本和《普济方•折伤门》均作“骨高骨定损”。

63捺正了……不强:原脱,据《铃方》本补。

7五三日:《铃方》本作“五日或三日”。

83洗:原脱,据《铃方》本补。

93盖伤重者方如此:《铃方》本无。

102只用黑龙散敷贴:《铃方》本无。

1其碎骨……方愈:《铃方》本作“碎骨自生”。

125凡骨碎……有破处:《铃方》本作"若破断破肉”。

13其皮:《铃方》本无。图片6

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G)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

凡平处,骨碎皮不破,用药贴,用密夹缚。大概看曲转处、脚凹之类不可夹缚,恐后伸不 得,止用黑龙散贴,帛片包缚,庶可曲转屈伸。有数处,如指骨断,止用苧麻夹缚;腿上用苧麻 绳夹缚,绳如钱绳许大。

凡贴药⑵,用板子一片⑶,将皮纸或油纸,以水调黑龙散,摊匀在上,然后卷之,贴损处。

凡"J用杉皮,浸3)约如指大片,踵排令周匝,用小绳三度紧缚3入三日一次,如前淋 洗,换涂贴药。

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用药贴,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盖曲则得 伸,得伸则不得屈;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

凡伤损〔7,其初痹3)而不痛,应拔伸捺正,复〔9)用刀取开皮,皆不痛口叫三二日后方 痛

凡损,一月尚可整理,久则不可。

凡损,不可吃草药,吃则所出骨'⑵不能如旧'⑶。

凡跌损,肠肚中污血,且服散血药,如四物汤之类。

凡损,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损药。盖损药用酒必热〔1幻,且服四物汤[⑸。更看如何,又

CO 周:原作“用",据《铃方》本和《道藏》本改。

[2]贴药:《铃方》本作“敷贴”。

35 一片:此下《铃方》本有“就板子上"四字。

4凡:此下《铃方》本有"夹缚”二字。

53浸:此下《铃方》本有“软或加绵或纸缠令软"九字。

6]紧缚:此下《铃方》本有“时相度高下远近,使损续气血相通)

17)损:《铃方》作“重”。

8痹:《铃方》本作“麻”。

93复,《铃方》本作"或”。

〔10]皆不痛:《铃方》本无。

痛:此下《铃方》本有“且先匀气血”。

12吃则所出骨:《铃方》本作“服之所生之骨必大

〔13)旧:原作“曰”,据《道藏》本改。

1热:此下《铃方》本有“药熟加酒,涩秘愈甚”八字。

15且服四物汤:《铃方》本无。

服大成汤加木通。如大小便尚未通,又加朴硝匚以。待大小便通后,却服损药。

凡伤重者,未服损药,先服气药,如匀气散之类。

凡浑身无故损痛,是风损,当服风损药,如排风汤之类。

凡服损药,不可吃冷物。鱼、牛肉极冷,尤不可吃。若吃牛肉,痛不可治。

凡损药必热,便生血气,以接骨耳。

凡服药,不拘在红酒、无灰酒、生酒皆可"J。

凡药,三、四月炼,不可多合,五月尤甚,存散药随时旋丸。

凡收药丸子、末子,并用罐子收入厨子内,以火焙之。

凡损,用火灸,则医不得,服药不效矣。

诸药,惟小红丸、大活血丹最贵。盖其间用乳香”)、没药。枫香可代乳香三之一。血 竭〔4」难得,合大活血丹钦3 )此亦可,若有更佳。

合药断不可无乳香、没药。若无没药,以降真香代;血竭无,亦用此代。

凡所用药材,有外道者,有当土者。如当归,土与川不同,丸子可用土当归、土药材,末子 须用外道者。

淋洗药

凡伤重者,用此方煎汤洗之,然后敷药。

生葱切断。一本用生、荆芥、土当归等分"七

上三味煎汤,温热淋洗逆)。

风流散

石膏十两水固济,火烦白矶飞,二两枇杷叶少许松脂黄丹各一两

上为末。伤经久者,药水洗后,待疮干,用油调敷。新破伤忌风湿口°)。

黑龙散

贴用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差爻出臼。先煎葱汤或药汁淋洗,拔伸整擦⑴),令骨相 续平正后,却用生姜汁或生地黄汁,和水调稀,却将熟帛或皮纸,量损处大小,薄摊于上贴之。 次以木皮,约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将小绳三度缚之要紧,三日一次,再如前淋洗、换药、贴

1朴硝:《铃方》奉作“芒硝

2 皆可:此下《铃方》本有“且重伤不可使用酒,反承起气作腹胀胸闷"十七字。

33乳香:出自《名医别录》原名薰陆香,陈藏器《本草拾遗》(公元739年):“乳香即薰陆香之意也•”刘禹锡《传信 方》:“案《南方异物志》云,薰陆出大秦国。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木液流出沙土,状如桃胶。 夷人采取,卖与商贾;无贾则自食之。”《备急千金要方》:"疡风驳:薰陆香、白薮同研,日日揩之。并作末,水服。" 血竭:出《唐本草》《千金翼方》名“麒麟竭”,主治“打伤折”(《唐本草》)。

钦:欠缺之意。《太甲》:“钦,厥止也。"又《道藏》本作“欠"意亦通

淋:原脱,据《铃方》本及本方用法补。

等分:原脱,据《铃方》本补。

上:原竖排本为“右”,今改。以下同。

洗:此下《铃方》本有"或加连翘、防风、白芷、黄连”等。

风流散……忌风湿:原脱,据本书•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决第十二”、《铃方》本及《普济方•折伤门》补。 擦:《铃方》本作“捺”。

裹。不可去夹,须护,毋令摇动,候〔1)骨生牢稳方去夹,则复如故。若被刀箭伤、虫兽伤啮 成疮穰烂,肌肉不生,跌磕肿痛,并用姜汁和水调贴,有破则留口,以风流散填涂

川山甲六两,妙黄或烧存性 丁香皮六两 土当归二两百草霜散血,入半两枇杷叶根去毛 姜,人半两。云山枇杷根上焙,碾为细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用。

大活血丹

治扑损伤折,骨碎筋伤,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痈疽发背,筋肉坏烂, 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妇人血风诸疾,产后败血不行,流入四肢,头面浮肿,血气疼 痛,浑身疼痹,经脉湛浊,风痔发动,百节酸疼,并宜服之。每服半丸,用无灰酒磨化,微煎三、 五沸温服,不拘时,不限多少。此药将纱葛袋收挂净处,经久不坏,可备急用。孕妇莫服。损 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余仿此。

天南星一斤姜汁浸一宿,焙芍药一斤,赤白皆可骨碎补一斤,焙,石上生者佳黑豆一升,酒煮焙 干大栗间一斤,老者去皮(2),焙青桑炭十斤。青桑木,取如臂大者去皮叶,炭火帽,令赤烟起,用酸醋杀为 炭 木鳖半斤。去壳,细切,麦炒,取半斤 自然铜"J半斤。火烟,醋酸淬存性,取半斤 细辛十两。去苗、叶, 取十两川牛膝一斤。去芦,酒浸,焙,取一斤川乌一斤,炮没药四两,别研。如无,降真为末代孚L香半 斤,别研。如无,以三倍枫香代之血蝎六两,别研白芷一斤

上桑、栗、豆、补、星、药六味为末,和余药研为细末,用米醋煮,糯糊拌,入臼捣千杵,方聚 众人急下手丸,下手稍缓则折。阴干半月,然后用火焙,或晒一日。大丸重六文'Q湿,中丸 重三文湿3),候巽)干则以漆沫在手上,取两三丸,挪漆为衣。每服半丸。合此药勿令四眼 见之,更忌鸡犬妇人,见之则折矣

小红丸

治蹬折伤损,皮破骨出,牛足碎断,筋肉坏烂、疼痛,甚至昼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 筋骨差爻,举动不得;损后伤风湿,肢节挛缩,遂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疲乏,动 用无力。常服壮筋骨、活"J经络、生气血。每服三十九,用生姜煎酒,或盐汤吞下,不拘时 候。孕妇莫服。

骨碎补六两-姜制,焙,取六两土当归六两,焙取川乌六两,煨白杨皮六两,焙肉桂四两,不见 火莪术二两,焙丁香二两干姜二呼焙川菖三两细辛四两,焙附子三两半.煨去皮乳香三 钱,别研,不焙没药三钱,别研芍药六两,焙

上补、药、归、杨四味,用当土者;余八味研为细末,乳、没别制,和醋糊为丸如绿豆大,信 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敷用生姜自然汁煎酒,或盐汤皆可,不拘时候。

12候:原作“后”,据明刻本和《道藏》本改。

2]老者去皮,《铃方》本无。据后方“活血丹”中大栗间药例,疑衍。

3]自然铜:《通志》曰:自然铜生邕州山岩间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本草纲目》: “赤铜,接骨焊齿,疗女人血气及心痛。”

〔4)文:《铃方》本作“钱”。下“文”同。

55湿:原作“温”,据《铃方》本及《道藏》本改。

6候:原脱,据《铃方》本补。

73合此……见之则折矣,《铃方》本及《普济方•折伤门》无。

8活:原作"治”,据此后麻丸子之功用文例及《铃方》本改。

大红丸

治仆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应诸损 痛,不问年深日近,并宜服之。常服补损,坚筋固骨,滋血生力,神验不可具述。每服三十丸, 温酒醋汤任下,不拘时候。孕妇莫服。

赤敛一斤,即何首乌,焙干川乌一斤七两,火煨圻天南星一斤,焙芍药一斤,焙 土当归十两, 焙骨碎补一斤,姜制,焙牛膝十两,酒浸,焙细辛八两,去苗叶,焙赤小豆二升,焙自然铜四两,靖 存性青桑炭五斤,艘淬,钦此一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称斤两

上敛、星、芍药、归、补、膝、辛七味,并用当上者,同余药为细末匚。,醋煮,面糊为丸如梧 桐子大,信州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 重不拘时服。或与小红丸互用亦可。

黑丸子

治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 筋痿力乏,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并宜服之。每服二十丸、三十 丸,用煨葱、酒或茶任下。孕妇莫服。

白敛一斤,焙白及四两,焙南星六两,焙芍药十两,焙 土当归四两,焙骨碎补八两,焙川 乌三两,焙牛膝六两,焙百草霜十两赤小豆一斤3)

当归散

治打扑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因损后中风, 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缝纵,挛缩不舒,及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并宜服之。此药大能 续筋接骨,克日取效。

泽兰十两川当归十两芍药五两白芷五两川萼五两肉桂五两,去粗皮川续断十两 牛膝十两川乌三两川椒去目,三两桔梗四两甘草四两白杨皮不用亦可细辛五两。以上俱要 净称14)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上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二 十丸。

乳香散

治跌扑伤损,皮肉破绽,筋骨寸断,败血壅滞,结肿烂坏,疼痛至甚;或劳役所损,背肩四 肢疼痛;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纵,挛缩不舒。大能续筋接骨,卓有奇验。常 服活3)血止疼生力。每服二钱,温汤调下,不拘时候。

肉桂三两干姜三两牛膝四两羌活四两白芷二两川菖四两细辛四两姜黄四两 骨碎补六两当归六两芍药四两草乌四两川乌四两苍术六两桔梗十两赤小豆一升 乳香半斤没药五两何首乌十四两木鳖六两去壳,麦炒乳、没别研。一方去木鳖,加海桐皮上焙碾为末,续入乳、没末,和汤使调服如前。

鳖甲散

治五痛七伤,四时m伤寒,浑身憎寒壮热,骨节烦疼,嗽咳痰涎,酒色伤惫,四肢倦怠; 及治山岚瘴疟,一切积气,心腹膨胀,呕吐泄泻,应是风疾,并宜服之。

肉桂四两川萼四两白芷四两秦茏四两鳖甲四两,醋三次,令赤色紫苑四两,净洗,焙干 麻黄四两,不去节羌活四两,一云独活当归四两,去尾干姜四两橘皮四两苍术一斤,焙天台 乌药七两紫苏四两,不过火桔梗三斤,半焙柴⑵胡七两川乌半双,炮五味子七两

上焙碾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至七分,热服。伤寒加葱白煎, 劳损入盐,热酒调下。

小红北

治诸伤劳损腰折筋骨,风湿挛拳。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入

乌头一个何首乌苍术蛇床子五灵脂牛膝赤小豆白胶香当归各一两乳 香二钱上为末,好酒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小黑丸

白敛十两白及十两南星十两芍药十两当归五两细辛三两赤小豆一升百草霜六两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搜风丸

治风损腰痛头疼。治效与黑丸子同。

何首乌南星骨碎补川乌各半斤土牛膝芍药各五两,一云二两细辛三两当归十 两白鲜皮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吞下,不拘时。

区风丸治效同黑丸子。

骨碎补五两川乌一两川芍一两草乌二两川当归二两牛膝二两木鳖二两何首乌 四两乌金四两,即百草霜,一云京墨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或荆芥茶汤食后下。

黑龙⑴丹

治男子妇人手足麻痹。

川乌一斤木鳖一斤地龙十两黑豆半升五灵脂二两松二两,醋炒上四味为末,五灵脂醋研碎,煮面糊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细嚼下,薄荷茶亦 可,不拘时。

首乌丸

治风损宽筋。

何百乌十斤,黑豆半升同蒸熟牵牛子十两,炒牛膝二十两薄荷二十两川乌二两青木香 五两皂角二斤。一斤烧存性,一斤蜜炙用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葱汤或薄荷汤,不拘时下。

刁气散

凡伤重,先下此药调气,然后服损药

茴香 青皮 厚朴制 白芷 乌药 杏仁去皮、尖,各半两 陈皮 麦麋 前胡 桔梗 苍术粉草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枣同煎至八分,空心服

四物添

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粤

上各等分,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一方只用当归、大黄二味。

七气滴

半夏五两 人~两 肉~两 甘草-两,炙

上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前热服。

五袱散

治五劳七伤。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姜煎二钱,仍入葱白,食后热服。

苍术桔梗各二十两 枳壳 陈皮各六两芍药 白芷川萼 川归 甘草 桂 茯苓各三两半夏三两,汤泡厚朴干姜各四两麻黄六两,去根、节、筋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 细到,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桂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中盏热服。

大成汤一名大段气汤。

应伤损极重,大小便不通者,方服此,可加木通煎

如未通,加朴硝。俟大小便通,方可服损药。损药不可用酒煎,愈不通矣。

然亦须量人肥弱用,如孕妇、小儿莫服。

大黄四两川芒硝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木通各二两枳壳四两厚朴少许上件哎咀,每服二钱,水盏半,煎至一沸,去粗(渣)温服,不拘时。此乃专治男子伤重瘀 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急将此药通下瘀血后,方可服损药

小承气涌

大黄四两芒硝二钱,煎热渐入枳实二两厚朴八两

上治效同大成汤。比较力轻,不拘妇人、女子、小儿,皆可服之。

排风溢

治诸风疾损。

白鲜皮白术芍药肉桂去粗皮川萼川当归去杏仁去皮、尖防风甘草各二两 独活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各三两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四片,煎至八分,不拘时服。更宜续命汤、消风散。

授骨药

下窟乌,一名翳,用骨烧存性,用古铜钱一个烦,醋淬七次,为末等分。

骨断夹缚讫,用药一钱,以酒调下,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服,在上食后服,此方极验。

常用整骨药

用大草乌,刮去皮为细末,每服逐半钱,温酒调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

又方

用乳香、没药各一两,别研;次用血蝎、自然铜、无名异、醋煮黄木鳖子各一两,地龙二两,并为 末,蜜丸如龙眼大,嚼烂,热酒咽下。

俟了,用生葱嚼解。

至真散

一名夺命散。治打破伤损,破脑伤风头疼,角弓反张。

天南星炮七次防风去芦叉

上等分为末。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一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 调二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二钱,并进三服。

又治伤损方论

如伤重者;第一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或四物汤,通大小便去瘀血也;惟妇人,别有阴

红汤通下第二用黄末药,温酒调,不拘时;病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遍身痛,临卧时服。 第三服白药末〔°,热酒调,其法同黄末药服;妇人产后诸血疾,并皆治之。第四服乌丸 子。第五服红丸子。第六服麻丸子,用温酒吞下,妇人艾醋汤下,孕妇不可服。第七服活血 丹、当归散、乳香散。二散方见前方内,并用酒调,不拘时,与黄末、白末服法同。惟乳香散参 之。山泉方则又加六味:白杨皮一斤,生芥子十个,泽兰一斤,檀香六两,沉香二两,川夸一斤。余 方条具于后。

大承气、小承气、四物汤并见前方内。

黄末药

治跌仆伤损,皮肉破绽,筋肉寸断,败血壅滞,结瘫烂坏,疼痛至甚;或劳役所损,肩背四 肢疼痛;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张,挛缩不伸。续筋接骨,卓有奇功。常服活 血止肿'3)生力。

川乌炮 草乌醋煮 枫香别研,各三斤 当归去芦头,酒浸一宿,阴干 赤芍药各〔4)半两 川独活 去芦川芍汤泡七次细辛去苗,净洗香白芷山桂去粗皮白姜面裹煨黄姜湿纸裹煨五加皮 净洗,去骨桔梗去芦骨碎*卜去毛,炒苍术醋煮七次何首乌用黑豆酒煮七次。以上各二斤知母半 斤没药半斤牛膝二斤,酒浸七日,焙干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盐酒调。病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眼,遍身损临卧服。孕 妇莫服。

白药末

治打扑3)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或因 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偏纵,挛缩不伸,及劳伤破损,肩背四肢疼痛,并宜服之。 此药大宜续筋接骨,刻日取效。妇人产后诸血疾,并皆治之。

白杨皮十二两,米汁浸一宿桔梗十两,去苗赤芍药九两,酒浸一宿川苓半斤,汤泡七次白芷十 两 山桂半斤,去粗皮 细辛半斤,去苗 甘草十两,炙 花椒五两,去子、合口者 川乌六两.炮 续断六 两,米汁浸牛膝六两,去苗,酒浸一宿泽兰叶九两,去叉枝当归六两香附子六两,炒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服法同前。妇人诸血风气,亦皆治之。

乌丸子

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及一切风疾,筋痿力乏,左瘫右痪,手足缓弱,诸般风 损,妇人血疾,产后败血不散,灌入四肢,面目浮肿,并宜服之。惟孕妇3)勿服。

赤小豆炒白敛赤芍药何首乌醋煮细辛去苗草乌醋煮七次白及煨山桂去粗皮 南星面裹煨当归酒浸一宿川牛膝去苗,酒浸一宿川萼百草霜骨碎补去毛炒天台乌药乌

上为细末,用煮豆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煨葱酒,或煨葱 茶任下。

红丸子

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支节疼倦,应 诸伤损,不问年月日久,并宜服之。常服补损,坚筋固骨,滋血生力,神效不可具述。孕 妇勿服。

牛膝酒浸一宿川乌炮南星醋煮三次细辛去苗,净洗何首乌用水煮熟桔梗去芦山桂去 粗皮当归自然铜艘,醋淬七次,别研白敛赤芍药骨碎补去毛没药别研羌活去芦赤 小豆不见火

上除研药外,余并打和,炒干为末,酒煮面糊为丸。每服五十丸,随病上下服之。

府丸子

专治矮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 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支节挛缩,逐成偏发;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发乏, 动作无力。常服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及治妇人血气。惟孕妇勿服。

当归 桔梗各布罗 牛膝各半两,不用酒浸 骨碎补'二两,去毛"I乌'I,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一斤,百草霜一斤草乌用山凡灰汁浸,一斤木鳖子去油壳赤芍药各半斤乌豆一升,浸酒煮, 焙干 金毛狗脊去尾

活血丹

治跌扑伤损,折骨断筋,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闷不安,痈疽发背,肌肉坏烂; 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妇人血风发动,并宜服之。每服半丸,用无灰酒磨化,微煎三 五沸,温服,不拘时候,不以多少。此药常将纱葛袋收挂净处,经久不坏,可备急用。唯孕妇 勿服。

荆芥二两半枫香一两,别研檀香一两,不见火降真香一两草乌二两,酒煮山桂去粗皮 当归酒浸一时苍术米汁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炒干川羌活去芦白及面裹煨,晒干乌豆以糯米 炒黄为度地龙去土,各半两滴青半钱,别研麝香半两,别研半两,热汤洗三次五灵月旨一两 半,用灯心别研乳香一两,别研没药一两,别研川乌二两,炮骨碎补去毛,炒川牛膝酒浸一时 细辛去苗花桑木烧灰存性白芷不蛀者赤芍药酒浸川牵牛石灰炒南星以石灰炒,黄色为度 自然铜燧,酒淬,别研大栗间各半两木鳖二十个,去油壳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入臼杵三十余下,团成块,秤一两,分作三丸。候丸 尽,分作三分,一分阴干,一分晒干半时久,一分焙半时久,却三分打和一处,令阴阳相合,俟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妇人艾醋汤下。

药上尘气为度,然后刷去尘,用黑漆光为衣。

洗药

后有仙正散方

如伤重,先用洗后,却用乌龙角贴,其洗药同前方。内又参山泉方洗药,用木朔翟石南 叶 白芷 白杨皮 生葱 何首乌 土当归 荆芥 藁本 芍药

上不拘多少,煎汤候温,将洗损处令净,用绢渗干疮口上为妙。

乌龙俺

贴药

治跌扑伤筋骨碎断,差爻出臼。其用法详见前方黑龙散同。先洗擦整理,后调贴夹缚。 亦可用此干棒疮口。

白僵蚕六两,去丝嘴,炒赤小豆六两川牛膝六两,去芦山桂去皮桔梗白及百草霜 山枇杷叶生,阴干,各一斤当归尾骨碎补去炒北细辛去苗,各半斤白芷赤芍药南星 何首乌各十两白敛十两知母草乌各三两,用姜汁煮

上为细末,细药润,亦可焙干碾之。每用姜汁或冷水、茶水调,摊纸上,于肿痛处贴之。 三日一洗一换贴。骨碎须夹。

融散

治积年不效,朽烂疮口,金疮箭射,打碎皮破,血出不止。可将此药干撅,次日别用药水 洗净再撅,大能散血结口。

石膏一斤,黄泥封固知过白矶二两,飞过血竭一两,别研黄丹细研,火飞过,水飞过松糖⑴别 研五倍子粉霜各三两龙骨二两,别研

上研为极细末,罐子收用。

紫金散

整骨续筋,生肌止痛。内伤肝肺,呕血不止,或在心腹胀痛,四肢无力,左右半身风痪,并 宜服之。紫金藤皮二两降真二两续断五两,要细者骨碎补二两,去毛无名异三两,烧红醋淬七 次琥珀二两牛膝三两,去苗酒浸一宿当归二两,去尾桃仁二两,去皮蒲黄一两大黄一两,煨 木卜硝半两,热汤泡化,用花叶纸滤过七次

上件为末,用苏木煎酒调,日进三服即效。

七宝散

治冷水风脚,湿气下注,脚膝生疮。左瘫右痪,筋脉拘急。脚下隐痛,不得伸屈,不能踏 地,并皆治之。

晚蚕沙一升,炒蛇床子一升,炒肉桂二两,去皮荆芥穗五两干荷叶二两藁本五两,去 土 川乌二两,炮惹茵仁三两

上件咬咀,约二两重。用水五升,加花椒、连须、葱同煎至七分,去粗,于痛处热斟 淋冼。

定隔丸

治腰痛不可忍。不问男子、妇人、室女、老幼,并皆治之。

威灵仙半两,去土金铃子一两,炒,去核川乌一两炮八角茴香一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酒随上下服之。

七气涌

治积年久损,入经络,服药无效。腰背拘急,咳嗽痰涎。风劳发动,日渐羸瘦,每到秋来 损病复作,不问男子、妇人,并皆治之。

青皮去白,炒陈皮去白三棱湿纸裹煨北梗去芦肉桂去粗皮蕾香去枝益智去壳香 附子炒甘草炙半夏汤泡赤芍药乌药独活去芦羌活去芦降真香各一两

上哎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随病上下服之。

仙正散

洗药。

辱方

但遇伤损,皮肉血出,或破脑伤风,血出不止,急用此药撅之。

血竭二钱半,别研降真香四钱灯心一把龙骨五花者,二钱,别研鸡一只,连毛尿用醋煮后碎之, 用黄泥封固,以文武火煨干后焙为末苏木同降真碾,少许乳香五钱,同焙心研没药五钱,别研桔梗少许 红花要马头者,二钱,焙干为末当归三钱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撅疮口上。如血流涌出不止,多撅之,候血药将干,又用清油调 涂于疮上。可制一料以备急用。

治男子、妇人骨断。用此煎水洗后,整骨,却用乌龙角贴之。如破留口,当夹缚。即依前 方为之。

肉桂一钱,去皮当归三钱,去尾玄胡索五钱白芷五钱苍术一两赤芍药五钱防风 一两荆芥四两

上哎咀。每服五钱,水五升,干荷叶两皮,煎至七分,去滓。于损处断处,及冷水风脚,筋 脉拘急,不得屈伸,行步艰苦,用此药热蒸,用被盖覆,候温淋洗。

授骨散

治飞禽骨断,从高坠下,驴马跌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此乃接骨续筋,止痛活血

硼砂一钱半 水⑵粉 当归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服讫。时时但饮苏木汤立效。

晞痕方

治"J欲伤后疮愈无痕,用此。

蔓荆子随风子续随子黄荆子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饭上蒸九遍,用童便浸一宿后,炒干为度,以花叶纸包在绢巾内揩 之。可以除痕

明红涌

专治妇人伤损,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急将此药通 下,却依前次第服药。

鹿角胶产妇油发各一钱,烧没药三钱

上用酒一大盏煎服。

胶艾溢

专治妇人寻常经脉不通,宜先服此,后服鳖甲散。

干地黄三钱阿胶一钱川萼艾叶各一钱

上哎咀。每服二钱,水一大盏,酒半盏,煎至八分,不拘时温服。

洗药

治男子、妇人骨断,用此煎水洗后,整骨了,却用乌龙角贴。杜仲一两”)五加皮七两 葱根—把

上三味,水五升,煎至七分,去滓淋洗,每服二两半。重伤破留口用药掺,骨断当夹 缚。详见前论。

浏览1,1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