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件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986年 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在成立大会上,我国著名教育学 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教授明确提出要开展对外留学生教育学的研究。

第一节外曲留修堂赦节横况

一、外国留学生概念的界定:

人们对留学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即:凡是留居他国学习的人都是 留学生。这种理解将在他国出生,在当地中小学就读的侨民子女;或父母因公留 居他国(外交宫、记者、专家等),在当地中小学就读的随行子女以及利用假期 在他国学习的中小学学生等都视为留学生。另一种理解是狭义的,即:以学习为 目的留居他国,具有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毕业以上的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在接受 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注册学习或进修,持普通护照,具有独立承 担法律责任的非接受国公民。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留学生是按狭义的概念来理解 的,下面的论述也是在狭义基础上进行的。

我国对来中国的各国留学生统称为来华留学生,简称来华生。需要说明的 是外国留学生、国际学生和海外学生三个词在英文中意思非常相近,在国际间 更多的是使用国际学生和海外学生。但在我国使用更多的是外国留学生和来华 留学生。这是因为我国对海外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特定的含义,它不仅包 括外国留学生,还包括台港澳学生以及华侨学生。我国欢迎台港澳学生以及华侨学生回大陆学习,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本篇所谈对这部分学生不作专 门的讨论。

二、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外国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 特点。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外国留学生教育中同样起作用。但在外国留学生教 育中还有许多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所没有的特殊问题,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留学 生教育作为面向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 人民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引进人才、利用外国智力资源等方面,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 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留学生来华,除学习汉语或专业知识外,还有一个强烈的 愿望,就是要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等。一 般情况下,各高校都会根据自身条件在课余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 留学生的需要,通过这些第二课堂的活动,让留学生开始走进中国社会,开始了 解中国文化,开始亲近中国。武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圈玷外曲留修也衣本徽置的或晨荷况

中国培养^•国留学生有着悠久的历史。留学生教育随着国运的兴衰时起时 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留学生教育。盛唐时代,曾有1000多名留学生在 首都长安学习。明朝来华留学生则多达3000人。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 的侵略和满清政府的无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中国学习的留学 生很少。新中国成立以后,留学生教育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02 年上半年,我国招收留学生的普通高校已达400多所。国外来华留学生人数正以 每年5000多人的速度递增。

留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武术作为一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日见重 要,同时也给武术的宣传推广,走向世界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据历史记载,公元1411年,琉球王国(现为日本冲绳)就选送优秀人才到 北京国子监留学。当时的琉球王国受明朝、清朝的册封。据《明史》本纪六

七、成祖二、三记载,除永乐十八年外,从永乐元年到二十年,每年琉球都要向 明朝皇帝进贡,此后的各朝各代皇帝也如此。明代进贡的使臣都进出北京,进贡 的随员在北京期间学习了中国武术中的北派拳术并带回琉球;福州琉球管是琉球 进贡贸易的基地,在那里做事的琉球人学习了中国武术中的福建派拳术。中国拳 术就这样被带到了日本,并且和当地的拳术不断融合、演变,逐渐形成了日本当 时的“唐手”。直到1930年才用“空手” 一词取代了 “唐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官费和私费出国留学的风潮。在这个风潮 中,有不少留学生专攻体育。留日学生中有不少人是当时的武术名家,如杜心五、 黄润生、郭之奇、童启林等,他们对中日武术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武术案被作为外事活 动进行安排,政治色彩较浓厚,教学规模也较小。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 1990年至今的短短十寥年间,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跟过 去相比,不但习武外国留学生和武术教师的人数以及从事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 高校翻了几番,而且在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武术成为外国留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在教学规模上也较以往任何时期 壮大。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更多以课的形式出现。外国留学生以学习中国武术为 窗口了解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有卷外国曾修也衣木锻修
的现状知问卷.

据北京晚报载:2003年全年在华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共计175个国家的 77715人,与2002年相比,国家数不变,人数减少了 9.45%,分布在全国31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3所高等院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以上数据均不含台湾 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类外国留学人员467人(占总人 数的0.93%)。其中武术专业留学生人数不祥。

一、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管理情况

2003年,留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院校共有20所:北京语言大学7109人, 复旦大学3085人,北京大学2682人,清华大学2502人,上海交通大学2466人, 第七章高校^国留学生的武术敏学

北京师范大学2363人,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818人,华东师范大学1675人, 浙江大学1599 A,西北大学1484 A,北京外国语大学1413人,北京第二外国 语学院1311人,南开大学1286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63人,北京中医药大 学1243人,南京师范大学1138人,同济大学1071 A,上海外国语大学1071人, 中国人民大学1056 A,上海大学1017人°其中北京的院校占到九所。北京一批 大学,是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北京市教委2003年1月3日 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突破2.5万人,这些留学生每年为 北京带来的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人民币。北京今后几年将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 教育,使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再翻一番° 2003年,在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为24616 人(占总人数的31.67%),比2002年增加T 16.91% :非学历生:53099人 (占总人数的68.33%),比2002年减少了 18.02%。一般地,学历生和中国学生 一起,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进行武术学习和考评,有考勤要求;非学历生则由各 院校的外事部门或留学生办公室进行统一安排,以选修课或个人辅导的形式进行 武术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和考勤情况没有要求。学历生的武术学习费用在开学时 随总学费一并上交,一般不单独支付;非学历生多以辅导费的形式单独上交。各 院校武术选修课学费不仅没有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而且地域性差异较大。开课 内容多为太极拳,其中又以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为主。太极拳已成为留学生武术 教学的首选,这和太极拳自身高雅的文化品位、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系, 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我国一些体育院校已招收武术专业的 外国留学生,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还招收武术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 究生。一些语言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留学生人数较多,学习武术的留学生相对集 中,教学规模较大;而工科类院校的留学生数量较少,教学规模也就相对较小。 各高校常常会接待一些外国留学生短训班或海外访问团体,留学生或来访人员为 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常常会要求外事机构安排一些中国文化讲座,其中就有武 术。

二、北京部分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除了招收武术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之外,还十分重视外国留学生 的短期武术进修以及同来华人士的友好交流活动。自1980年以来,不断有来自

美国、日本、瑞典、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武术爱好者 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武术。1988年夏季开始举办国际武术培训班,已经培养了 30多个国家近100多名武术留学生,参加短期学习武术和在国外培养的学员也有 15000多人(次),询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共有3000多 名外籍人士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了中国武术o太极拳班的主要内容是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太极剑、42 式综合太极拳、42式综合太极剑、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剑、陈式太极拳、吴 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太极推手、形意拳、八卦掌、武术理论等;长拳班的主 要内容有四路查拳、长拳、南拳、形意拳、刀、枪、剑、棍、对练、朴刀、器械 对练等。

(二)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惟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 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建校40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 50, 000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现在每年都有6 , 000多名外 国学生来校学习。北京语言大学体育教研室为在校留学人员提供了武术选修课 (免费);每个学期约有100多名留学生参加武术选修课。开设内容为:太极拳、 太极剑、初级长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和太极剑分为A班和B班,A班为 初级班,B班为提高班。

(三)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片28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195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早接受外国留学 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四十多年来,已为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 1500多名 高级中医药人才。目前,学校国际学院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外 国留学生,武术课是留学生的必修课;学习内容为:太极拳、太极剑、长拳、气 功、导引、八段锦等。

(四) 清华大学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已培养了 2500多名来华留学生,目前在校就读的有 来自五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523名留学生。读本科的外国留学生随中国学生 〜起上武术课。留学生办公室聘请本校武术教师开设了武术选修课。开设内容 为:太极拳、太极剑、初级拳等。对暑期来校进行短期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士,亦 安排有武术教学课。教学内容以24式太极拳为主。

三、外国留学生对戳术的需求

2002年9月~2002年10月,本人曾对北京市12所高校的339名留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四种语言的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

(-)进行武术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来自27个国家,其中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 生占总数的80.5%,欧洲占10.9% ,美洲占7. 15% ,大洋洲占1.5%。日本和韩 国留学生又分别占39.5%、31.9%。日、韩两国留学生的数量都分别超过了欧 洲、美洲、大洋洲留学生的总和。这表现出武术在高校外国留学生中的推广、发 展极不平衡。

(二) 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留学生127人(占总人数的37. 5% ),他们最 想学习的是武术传统套路和散手,分别占35.0%、26.3%。具有本科学历的留学 生162人(占47. 8% ),这部分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传统哉术套路,占 48.0%。而具有研究生、博士学历的留学生想学习传统武术的人分别占48.6%、 50%,想学习气功导引的人分别占31.4%、25%。这部分留学生认为传统武术 (包含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象形拳等风格迥异的武术流派)和气功、导引 真正代表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具有研究生、博士学历的留学生仅占总 调查人数的9.4%和2. 1%。

(三) 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武术的喜好和选择练习的武术流派有较大区 别。亚洲留学生对传统武术和气功、导引表现出较大兴趣,选择练习武术的流派 主要是各种流派的传统武术(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和气功、导引,希望 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和气功、导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养生理念。欧洲留学生对传 统武术和竞赛套路都表现出较大兴趣,希望通过传统武术了解武术深奥的东方文 化内涵并通过学习竞赛套路达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目的。美洲、大洋洲留学 生非常喜爱武术散手,突出了武术的技击实用价值。

(四) 外国留学生习武动机中列第一位依次的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占 31.4%、强身健体占28.1%;列在第二位的依次是娱乐休闲占19.8%、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占18.2%、技击防身占15.3%。然而,在目前的外国留学生武术教 学中,武术教师对传统武德及相关武术礼仪知识基本上不讲的占46.6%,对中国 武术的历史渊源、发展和现状情况基本上不讲的占59.3%。

(五)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产生影响的教学因素列在首位的前三项是室内 场地(37.5%)、武术专业教师(24.4%)、器械(18.9%),其次是充足的课时 保证(13.2%)、电教设备(5.5%);列在次位的前三项因素是武术专业教师 (21.3%)、充足的课时保证(16.8%)、上课场地(10.2%),其次是电教设备 (7.2%)、器械(5.5%)。

四、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有计划地派出武术队、教练组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表演和传授技艺。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武术有计划、有步骤大步迈向奥 林匹克体育大家庭的同时,却对来到中国本土学习武术的外籍人士重视度不够。 这不仅表现在有关教育部门和武术管理部门对学习中国武术的外国留学生——这 ~特殊受教育群体重视度不够;而且还表现在没有把对外武术教学作为一种跨文 化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对相关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 和认真的总结。

(二) 建国以来,来华留学生参加武术学习的人数至今没有官方性的权威统 计数字。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中没有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进行管理的专业机构。 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工作长期疏于管理,甚至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没有建立必 要的教学评价机制,武术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计 划性。

(三) 师生之间存在巨大的语言障碍。武术教师外语水平普遍较差,而外国 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通常又不足以了解教师的讲解,如武术中的“歇步”动作的技 术要求和攻防含义等。很多武术专业用语和技术动作都是留学生母语文化的缺省 部分,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的匮乏,使得留学生武术教学常常会流于肤浅。教 师对武术所荷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更是较少触及。

(四)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编制出针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专用教材, 所以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师决定,这就使得教学行为表现出相当大的盲目性和随 意性。相应地,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加以规范。

(五) 笔者在对北京市12所高校的24名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师进行调查、访 间后发现,20 -30岁的教师占33.3%、31-40岁的占41.7%、41 ~ 50、50 ~ 60、60以上的各占8.3%。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87.5%、研究生学历的占 12.5%。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武术专业教育背景的占79.2%、没有武术专业教

育背景的占20.8%。这表明,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师梯队不清楚,学历水平较低,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武术宣传活动。很多留学生在上武术课之前, 只是通过电视或电影来了解武术的,然而当他们真正学习武术时却发现,现实中 的武术与武打片中的武术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曾有一位外国留学生对武术老师 说:“老师,我想学飞,像功夫电影里的人一样。”由此看来,我们的媒体在一定 程度上夸大和扭曲了武术的形象,误导了外国学习者。

五、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改革思路

应加强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领域还没有较成熟、 较完整的经验。有关留学生武术教学的科研力量还很薄弱。针对留学生武术教学 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少之又少。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即使从新中国成立之后 算起,也有将近50年的历史了,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就是因为没有形成自 己的学科理论。所以,加强理论研究则成为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学科建设当务之 急的任务和工作。

外国留学生的武术教学至今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究其原因:其一,外 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属于一种边缘学科。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运动学、语言 学、跨文化交流学等多学科,因而,在质的规定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二,武术教 学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活动,是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训练,是对文化认识和技能 的习得过程。其三,教与学的矛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由于武术具有民族 的文化心理特质,教授武术的教师和武术学习的外籍人士双方都存在着心理障 碍,绝不是理解的要学,不理解的也要学所能奏效的。从研究对象方面看:外国 留学生武术教学要研究的对象除了武术之外,还必须包括教师教授武术的活动和 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活动。

要研究对外国留学生的武术教学方法

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操不同民族语言,起点不相同,要求也不同。我们的对外武 术教师目前采用的教学法基本上可以说是直接法。通过对国内外武术教学方法的研 究,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血是中外武术的比较教学。要突出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入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采取对比教学的方法对国内 教师有一定困难,除了教师的外语水平还不能达到以外,客观条件(指学生操不同 母语)也不允许。对比教学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的。习惯采取对比方 法的是国外的武术教师,他们在学习和教授武术时曾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中外武术 教学法的比较。由于靠教拳为生,所以他们大都^常清楚在当地应采用何种教学方 法最适宜、最有效;同时,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不同的情况下,又有哪些在国内 是被允许的,而在国外是要尽量避免的。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要加强国内 外武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提高从事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武术和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桥梁,其对于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至关重 要。随着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发展,武术教师首先要具备武术理论和武术技 能,同时还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流学,要研究教学方法,了解学生 所在国的国情等等。可以说,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武 术教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从事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教师除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跨 文化教育的素质。为瞄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工作,教师要尽量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 特点,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针对性地开展武术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很多,但总的来说,在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 了解留学生,尊重留学生的文化习俗、民族情感、宗教信仰、自我意识。其次是 寻找文化共同点,要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发展共感。要克服自我文化中心 论,要善于理解留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在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双向淘通,注意不同文化中对喜、怒、哀、乐,赞赏或者反对,尊敬或者鄙视等 情感的表达方式,对一些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禁忌语、近义词、多义词、幽 默等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的使用范围及方式。不仅教师要注意文化沟通,而且也 要教育留学生注意文化沟通。淘通是一个双向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或被动的。比 如:美国人和日本人在表示拒绝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美国人常常宣言不讳,而日 本人则比较含蓄。日本学生一旦直言不讳,往往已到了怒不可遇、无法克制的地 步。可见,双向淘通是很关键的教学艺术之一。

(四) 研制外国留学生专用的武术教材

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外国留学生武术专用教材,是发展外国.第高校卦is覃擘举的囊料律土

留学生武术教学的重点基本建设。

因为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要求对武术有初步了解, 会一个至几个简单套路的短期班采用的教学方法,跟武术专业或准备参加武术比 赛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华人子弟跟教西方国家的学生按理不应该采用同样 的方法;教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的学生按理也不应该跟教其他国家的学生采用同 样的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同样的教学目的,如果教学对象 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使用的教材应该有所不同。日本和韩国跟中国文化 背景相近,学习武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同样 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的更快、更好。

另外。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到使用对象的需要。教材的使用对象是指哪个水 平等级的学生使用的。应该说明是短期班使用的,还是强化班使用的;是国内使 用的,还是国外使用的;是为华人子弟编写的,还是为西方国家学生编写的;是 专为日本、韩国学生编写的,还是通用教材。

(五}加强国际间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合作研究图片46

一位国外的戳术教师看了我们的英文版武术教材后说:“你们编写的教材内 容不真实。”我认为,这位外国朋友指的是教材内容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安 排的,外国人难以理解。因为他们不会这样想和这样做。我们目前编写的教材还 很难说是适应所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个人意图,甚至在一个班上,学生的 学习期限、武术基础、个人意图也是不同的。学习者已掌握的武术技能无疑会影 响内容选择。这一点对于编写教材的人来说是无法预计的,只能由任课教师来灵 活把握。

现在出版的国际武术教材大同小异,国外的教学思想和思维模式跟我们不完 全一样,而且应该说他们更了解外国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趋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对外籍人士按国别分类施教,是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好方法。为了加强所 编写教材的针对性,与外国学者合作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 特点比我们敏感。另外,国外的武术教材在版面设计、编排、印刷、装订各方面 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

六、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高校教育部门应加强与武术国际化推广部门的合作,成立专门负责外

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工作的组织或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 相应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对外武术教学体系,加强科研力度,编制出具有科 学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外国留学生专用武术教材。

(-)建立对外武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高学历、外语突出、校全 面掌握武术技能、具有较强教学组织能力和一定社会经验的师资队伍,树立武术 传播者全新的国际形象。

(三) 借助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加大对外武术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养生作用和健身 价值,给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科学的武术观;同时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吸 引更多的留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和研究中来,使留学生武术教学向正规化、规模 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四)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武术管理部门的共同领导下,把具有较好基础、强 烈武术爱好的外国留学生推荐到条件较好的大学或训练队,以大学为龙头,形成 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一条龙网络。

(五) 学校应将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纳入教学的管理范畴,得到学时的保证, 并给以适当的学分;加大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场地、器械等教学基础设施的资 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六) 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协同武术国际化推广机构,定期举办有一定社会 影响的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表演或比赛。这一方面不仅能起到切磋武艺、增进友 谊的作用;另一方面亦会扩大武术在留学生中的影响,增强留学生的习武兴趣和 信心,检验并总结教学效果。

世界上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另一种是 狭义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广义的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 三类儿童与青少年:一类是残废儿童,其中包括弱视与盲童,重听与聋童这类感 官残疾、肢体残疾、病残、智力残疾(弱智)等;二类是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包 括学习间题(阅读问题、语言问题、计算问题等)、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三 类是资质优异、智力超群的超常儿童。也有一些国家采用狭义的概念,认为特殊 教育的对象就是残疾儿童。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也是指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根据 伤残的部位不同、残疾儿童又可以划分为感官残疾,肢体残疾、语言残疾、病 残、智力残疾五大类,其中,感官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弱智)是我国当前特殊 教育的主要对象,本节按照我国1987年残疾人的抽样调查公布的标准,扼要阐 述智力残疾、学生听力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学生、肢体残疾和身体病弱学生的基 本情况。

一、智力残疾学生图片39

按照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 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我国智力残疾的标准和分级如 下表:

肢体残疾学生

肢体残疾是指人的四肢有残缺,或者四肢和躯干麻痹、畸形,使人体运动系 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我国医学界在确定肢体残疾的范围时肢 体残疾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分级标准在“肢残和病弱学生的武术教学内容” 一节 中阐述。

第二节 楠殊凝育中体肓散修的月的先佗务

一、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培智学校体育是弱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学生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劳 动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 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促进康复,为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 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打下基础疽 为了实现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应完成下 列基本任务:

锻炼身体、补偿缺陷

这是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达到总目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正确的身体素质 姿态;可以促进大脑机能、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 力;可以增强各器宜、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使反应协调、平衡等方面能力的缺陷 得到矫正和补偿,通步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卫生常识,掌握简单的体育基本技术 和基本技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授简单的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常识,教给学生 生活中适用的体育基本技术和体育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 体和体育娱乐方法,培养学生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学生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密切结合体育实践活动,富教育于体育实 践活动之中。要根据弱智学生自身的特点,抓住机会,及时进行教育。弱智学生 由于知觉范围小、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同时,家庭的偏袒又造成他们自我中心的 意识强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懂得团结友爱 是集体生活的主要道德准则。弱智学生自身经历失败的经验多、意志薄弱、缺少 克服困难的勇气,应通过体育教学,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使他们体验和享受 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的品质。在体育活动中,要 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活泼、勇敢的优良品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 发展。

二、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通过体育教学使聋生掌握体育、体育卫生和保健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运动 基本技能,矫正和补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缺陷,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 惯,促进身体正常爰育,并养成团结合作,力争进取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聋校的体育教学中,在强调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聋生的体育 能力,加强对他们因身体残疾而造成的各种体育能力上的障碍进行有效的补偿训 练,例如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平衡能力的训练。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残存听觉, 锻炼他们的触觉、振动觉、视觉,并利用剩余听力发展语言和动作机智,培养学 生对动作节奏、韵律的初步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 康发展。聋生的听力障碍造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许多困躁,同时也会产生些心理上 的影响,一些聋生形成了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胆小与放纵,懦弱与暴躁,多疑 与单纯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加强团队精神、集 体主义的教育,使其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三、 盲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图片45

体育对盲生提出的特殊目标和任务是:要使盲生形成正确的定向和运动能力,坐 市行走等姿势正确,动作协调。这是因为盲生看不见别人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从而 不能及时娇正自己不正确的姿势,如走路容易形成身体前彳顷,手伸在前探路或用两只

脚睇着蹭着走等,都是盲人特存的“盲相体育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在于矫正盲生 在行为方面的“盲相”,并有正确的定向能力,这是盲童在行为方面必须具备的重要 能力。而初中的盲生在定向和运动能力方面、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方面,都提出了进一 步的要求。另外,体育课是培养盲生乐观、开朗性格、增强体质的重要瞄。在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武术教学,将更加有利于残疾学 生的身体健康。下面按特教的种类,分别述之。

一、培智学校的戳术敦学

(-)培智学校武术教学的作用

武术动作要求姿势端正,全身协调配合,其中有不少是平衡性较高的动作。 通过武术动作的学习,可以培养弱智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提高弱智学生肌肉协 调用力和维持身体的平衡能力。

武术的散手运动的基本姿势,要求两臂一上一下,紧护头部和躯干,使胸、 腹、裆等要害部位处于有效的保护下,另外还要求竖项梗脖,下颌微收,闭嘴合 齿,缩小咽喉的暴籍面。弱智学生经过散手基本姿势的学习,能培养良好的自我 保护姿势习惯,有利于防身自卫,尤其是在摔倒的情况下,能有意识地保护头部 和身体要害部位。

武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吃苦耐劳,相互帮助、团结,持之以恒,尊师重道讲*L 守信,不凌弱逞强。这些都有利于弱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武德修养的树立。 培智学校在实施武术教学中,应该先按学生的智力水平,确定其学习内容和教学 方法,不能按学生的年龄大小来规定。

在动作规格方面,要求要适当,要逐步提高,不能过分要求动作整齐划一。 由于弱智学生较难形成复杂的神经联系,分化抑制难于形成,多重复简单的动 作,改变动作节奏,强调视觉和动作的配合能促进其大脑皮层神经联系的建立。 弱智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在武术教学中,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听音 乐练到喊口号练再到肢体保护帮助下练,以调动弱智学生听觉、视觉、皮肤触觉图片49

浏览1,0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