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可以看出,武术技击观、伦理观与价值观有着密切 联系。技击观为伦理观与价值观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内在的 东西,它决定了伦理观与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反过来,伦理观 与价值观规范制约着技击观的发展,为技击观的实现提供了可 能。技击观又使伦理观与价值观得以实现,并使人格得到升华。
- 武术文化结构的特点
武术文化是一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认为是一系统,它具有 系统结构的许多特点;
由于武术技击观、伦理观与价值观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使武术文化趋于相对稳定,起码,在同一时代内是 相对稳定的。
从前面对于技击观、伦理观与价值观的阐述中,可以分明 地看出:每一个要素都有着不同的等级与多个侧面。武术技击 观可分为浅层技击观和深层技击观两个层次。浅层技击观认为 技击的目的是防身抗暴与恶势力和不法行为作斗争,深层技击 观认为技击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荣誉的行为。武术中的 辩证法思想就是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技击。比如武术教科书中 经常提到的许多对立统一概念(攻防、柔刚、动静、虚实、奇 正、阴阳等)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技击观。
武术伦理观可分为正当防卫、见义勇为和维护国家安全、荣 誉三个层次。正当防卫,就是对于不法行为的一种适当的防护 和保卫行为。练武术可锻炼攻防能力,这种能力对自身就是具 有保护作用。见义勇为,如武侠小说中所宣扬的侠士精神,就 体现了这种思想。维护国家安全和荣誉,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武
术老前辈霍元甲和王子平等,都身怀绝技而不妄行呈强,把武 术用于为国争光,为雪去“东亚病夫”之国耻,勇登擂台,把 不可一世的外国大力士打下台去,为中华民族争光,就体现了 高尚的爱国情操。
武术价值观可分为个体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两个层次。个 体价值观是通过技击体现自己的能力与势力,使自己的价值得 以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中•又可分为两个小层次。一个层次是明 哲保身,消极避世,独善其身。这可称为低层次的人生价值观。 另一个层次是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所作为。如民族英雄 岳飞,就把自己的技能、’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 一起。对现代来说,把武术技能看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一种本领,努力地付诸实践。这可说是一种高深层次的人生价 值观。
可变性,即动态性与开放性。武术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 放的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封闭的体系,它随着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与其他社会领域如杂 技、戏剧、文学、哲学、影视、生物学、中医学等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其 他社会领域中的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一文化体系,因 而,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特色与状态。这一点,从武术的兴 衰与发展历史中可略见一斑。
现代武术的功能和价值有哪些
现代武术的功能和价值是近几年武术界人们争论的焦点之 一。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
334不揣浅陋,试对这个问题谈一点拙见,以求武林同好斧正。
我认为,现代武术主要具有健身(养生延年益寿)功能、娱 乐表演功能、技击功能、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等。
健身功能
现代武术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 行的。这一本质属性便决定了武术的健身功能。
通过武术运动,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肌肉健美、 精力充沛,因为武术活动能够使大脑得到积极性休息,以消除 疲劳。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的三大内家拳术(形意、太极、八 卦)与气功相通之处,其健身价值更是显而易见。若能内外兼 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那么,武术的健身功能便可 进入另一个层次,达到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古人常说“度 天年而去”,便是这个道理。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据有关实验证明,一般人的股骨只要承受300公斤的压力 就会折断,而经常锻炼的人的股骨则可以承受330公斤的压力 而不折断。
从精神和心理学上说,武术活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 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和活力,特别是散手运动。李小龙曾说: “在搏击中,不但增进了健康,而且打掉了你的恐惧,增强了自 信心了
由武术的健身功能可以派生出两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 国防功能。这是由于增强了人的体质,就会间接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部队战斗力(现代武术已被广泛运用到军事训练中,效果 是十分显著的),起到促进生产和增强国防的作用。
娱乐、表演功能
现代武术运动,特别是那些追求高难度、最大限度发挥人
335 的体力、潜力的竞技武术,其技艺向难、新、高的方向发展。一 些运动员能够在一定时空中将身体控制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使 健、力、美高度统一起来,加上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巧 妙的配合(对练),表现出一种节奏美、韵律美。犹如一种体操, 或者说优美的舞蹈、线条明快的雕塑、和谐的摄影艺术一般,给 人一种美的享受。正因为武术运动如此富有魅力,因此在赛台 上,常常使观众产生移情的效果,使人们由于工作和劳动造成 的紧张的神经、疲劳的大脑和紊乱的情绪得到一个积极有益的 调节,不仅有助于元气的恢复,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参加武术活动,尤其是参加自己所喜 爱的和擅长的项目,能够在身体完成各种复杂练习的过程中,在 与对手的搏击中,斗智斗勇,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感。这种 心理状态,可以使人产生自尊心、自信心,满足人们与同伴交 流合作的需要。同时,由于各种练习的不同特点,能使人们在 实践中获得种种不同的感情体验。如南拳善用长桥短马,稳扎 稳打,遒劲刚烈,给人一种健美、充实之感;而以柔克刚、善 用“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则可以使人在如春蚕吐丝、绵绵 不断,如行云流水、似气功导引的动作中,体会出以静制动的 感觉,更有一种“大家风度”,使人们的身心获得其他运动所不 可替代的精神愉悦。
技击功能
武术运烫源于人们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在原始社会时 期,•人们为亍生存,就要以进攻的手段去猎取、捕捉野兽,以 维持自身的生活。同时人们每时每刻也在防备着凶猛的禽兽的 侵袭,如《尸子•君治》中所讲“燧人文世,天下多水,故教 民以渔1宓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七可见,武术从一
336开始就是同技击格斗密切相关的。在后来的军事斗争中,人们 又将其发扬光大,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戚继光的《纪效 新书》中说:“既学艺,必试敌,莫以胜败为丑。”这足见武术 的实用价值。传统武术中就存在着许多技击性强的招式,而对 练是技击意义较大的单势反复演练及散手训练。基本功中力量、 速度、柔韧的训练,再加上套路演练过程本身就存在的较强的 攻防意识,会使习武者有较强的进攻和防护能力。这说明武术 发源于原始的技击格斗,而武术训练同样可以为技击服务。
武术的雏形只是一些实用的散招,在后来人们的实践中又 不断加以完善、丰富,绝大部分被编入套路。可以说,套路的 编排在最初只是为了传播继承的需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武术的功用和价值发生了变化。从宋代广泛应用火器,武术在 战争中的作用开始减弱,便由军队转向民间,因而导致宋代的 各种民间拳社广泛出现,使其在民间的基础不断扩大。
目前,有人认为:“火器代替了冷兵器以来,武术的作用就 由军事战场转移到体育和文化生活领域来了。现代武术就是锻 炼身体和表演,再好的武术也顶不住子弹,讲攻防没有多大用 途。”
由于不能正确理解攻防实战格斗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和作 用,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忽视了攻防,造成了武术只有套路表 演的单一形式。有些人在创新动作时,有些趋向“体操化”、 “舞蹈化”、“戏剧化”。有些运动员追求幅度大、形象美、难度 高的表演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使武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还有人认为,武术就是技击,发展武术应以攻防为核心。这 种看法也是不全面的。武术不但有实战作用,同时还有其他许 多功能,从历史角度看,攻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要
337 作用和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攻防这对矛盾 由于时间和条件变化所产生的C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攻防 的作用不同,但攻防这对矛盾却始终未消除。攻防是武术运动 的规律和特点。这种规律和特点是指导武术发展的基本原则。尽 管武术的各种功能都不可偏废,但技击功能仍应放在首位。
中国武术一向以技击术的高明而闻名于世。在外国人的眼 里,“中国功夫”是高深莫测的,许多人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极大 的兴趣,但他们所欣赏与赞叹的不仅仅是精彩的套路表演和对 练中所表现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技击”,也就是“实用”的 技术。从我们本国来看,只有大力开展技击运动,中国武术才 能发挥自己攻防的特长,才能与国外的拳击、柔道、空手道、跆 拳道以及泰拳等搏击运动相抗衡,中国武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武术与体操、舞蹈之间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武术毕竟有自 己的独特之处——攻防,忽视了这一特点,片面追求动作的高、 难、新、奇,便是舍本逐末,从而使武术的真实面貌被蒙上一 层面纱,使人们对武术产生误解——认为武术只不过是花拳绣 腿而已。久而久之武术便丧失了自己的个性而误入歧途。日本 人学习中国功夫(主要是少林功夫)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日 本人少林拳法联盟之所以拥有十万盟员之众,其重要原因之一 便是注重实用和技击。作为武术发祥地的中国,许多青少年因 为没有真正了解武术而轻视它,宁愿学拳击不愿学武术,这与 我们对武术的技击功能有所忽视而走向套路表演的极端有密切 关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武林人士的关注,所 以我们应广泛开展技击运动,以推动现代武术沿着正确的轨道 发展。
除以上几种功能与价值之外,现代武还具有教育功能和
338政治功能,其中政治功能尤为突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其 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广泛。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重要 组成部分的武术,便成为国际交流与世界人民友谊的使者和桥 梁,从而在外交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武术体育代表团的 出访,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他山之 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先进搏击经验也可为我们所吸收和借鉴。 现代武术只有面向世界,避免固步自封,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总之,现代武术是历史与现实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传统武 术的大部分特点,又不断吸收其他搏击运动的精华,在今天的 社会环境中,具备了更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只有正确理解现 代武术的功能和价值,才能使我国的武术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
浏览8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