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过程运动动力定型虽已趋巩固,但仍应经常练习,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否则定型 还答消退,而且越是难度大、繁难复杂的动作,以及掌握不牢的动作越容易消退。

巩固过程应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动作技术理论和力学原理进行探讨,加深对动作内在 联系的认识,配合运动实践促成成套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因为只有理解深刻才能掌握得 牢固。

自动化过程: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达到熟练程度时,动作就可出现自动化 现象。所谓自动化,就是在练习某套动作时,可以在脱离意识的情况下自动地完成。例如骑 自行车,当骑车技术达到十分熟练时,也就是达到自动化时,骑车行进时可以完全不需要 意识控制。如车把的稳定、重心的移动、踏车动作等,都能下意识地加以调整,注意力可以 转移到观看周围景色。又如篮球运动员运球技术达到自动化后,在比赛时不必花费精力去 控制运球,而把节省的精力用在战术配合上。当然,自动化也不是完全脱离大脑皮层支 配。当环境变化使自动化受到阻碍时,自动化动作又会变成有意识的。如骑车行进,突然遇 到红灯,大脑皮层的意识会立即加以控制。意识性活动指的是皮层最适宜兴奋部位完成的 动作。所谓下意识或无意识,是指大脑皮层兴奋性低或不适宜的部位实现的活动。人类的 一个最突出的学习技能特点,就是把复杂的学习过程变成刻板式的反应,这样可以节省很 多“精神能量因为自动化是在下意识情况下完成的,一时性的动作误差往往不被觉察,如果重复多 次而被巩固下来,就会使已形成的动作技能变质。所以,应通过动作后的回忆检查,来保证动作质量

(三)影响武术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教练 员的教学技巧及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和运动员的基础(身体素质 和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通过教学和训练过程,总结出了不少经验,这里从生 理角度加以分析探讨。

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当大脑皮层有关学习部位达到适宜的兴奋状态时,最容易 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故可以缩短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兴奋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运 动技能的形成。皮层兴奋性过高,则兴奋容易扩散,难于集中;皮层兴奋性过低,则条件反 射难于接通。

所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指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 兴奋状态。

积极和自觉是分不开的。如何调动教和学的积极自觉性,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提出 不少方法,这里不多谈。但有些因素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如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和爱好、有明 确的学习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应与学生的具体条件相适应等,这些因素都促使人体神经 活动过程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

多通道感觉信息:教师把自己掌握的运动技能,转换成各种形式的、适于学生接受 的输入信息,通过多通道的信息传输传给学生,这是体育教学中形成运动技能的第一步, 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起决定性作用。

多通道的信息输入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功能:所谓多通道就是利用 多种感受器接受输入信息。如示范、讲解、直观教具、运动员体验都是多通道信息输入的内 容。这些内容有利于运动员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多种感觉功能参与并与运动系统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本体感 觉在形成运动技能过程中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没有本体感觉的反馈信息,就不可能形成运 动技能。只有随时了解肌肉瞬时收缩情况与运动皮层下传的相应的神经冲动间的对比、综 合,才能使运动动作不断校正和完善以至形成运动技能。

本体感觉应与视觉建立联系。视觉是人体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器官,充分利用视觉的 优势使之与本体感觉建立联系,对运动技能加速形成起重要作用。如一些造型运动,如果 学生照着镜子练习,就有利于加速消除错误动作、巩固正确动作。又如需要测量步点的运 动项目,往往在地面上作上标志,也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加速形成。

听觉和本体感觉也应建立联系。如某些动作的发力时机,教练员往往以击掌或呼叫为 发力信号,使得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时机。动作质量完成得好坏,是否正确,教师也经常用 “好”“对”或“不对”等语词来加强或消除某些动作环节。又如节奏明快的音乐可用来调节 动作频率或改善动作节律,这些都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位觉在形成运动技能中也很重要。如造型或空中翻腾动作,对三度位觉(上下、左右、 前后)和多维位觉(几个面)的适应能力都提高。本体感觉对空间、时间的精确分化都和位 觉分不开。有时用助力使动作进行缓慢,甚至停顿于某个部位,以培养学生对三度位觉和 多维位觉的敏感性。

其他如皮肤感觉也能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如通过足掌的压力可感知身体 重心的位置以调节平衡,根据迎面空气阻力的大小可调节跑时身体的倾斜度等。皮肤感觉 也成为运动技能的组成部分。

抽象信息:抽象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但少年儿童的抽 象思维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使用“回忆”运动、语言叙述动作过程、分析动作的优缺点和 体会等方法使他们的认识深化。有时还用“想功”的方法,分析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并用语 词或文字加以叙述,这对理解动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从生理角度看,抽象思维虽然没有进行实际练习,但同样可使暂时性联系又一次接 通,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完善。

感觉反馈的作用:前面介绍了人体内反馈环路在校正、完善运动技能中的作用。此 外,在形成运动技能过程中,运动员反映出动作完成的质和量、生理和心理变化等情况,为 教练员了解后,既可作为改善教学过程的依据,又可通过教练员回授给运动员,作为改善、 校正运动技能的依据。因为这种实际情况是在形成运动技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这种信息 不是原发的,从广义角度上看,它们也是对运动技能形成起校正、完善作用的“反馈信 息”。教练员通过这种信息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练员把这 些反应信息回授给运动员,可以加深运动员对所学动作的理解,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因而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

启发运动员善于接受自身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反馈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运 动系统本身就具有非常完善的反馈环路,它的作用不但经常监视随意运动的活动情况,还 及时将活动情况信息传送至小脑,经小脑整合作为调整、校正动作的信息,传入皮层与运 动有关的部位,对运动进行调制但本体感受信息多是下意识的,特别是初学新技术阶段, 运动员自己意识不到这种反馈信息,需经教练员的提示即回授才能意识到,并进而作为自 我控制的重要内容。例如运动员按口令做双手侧平举,由于是初学,双手举得不够高,虽然 教练员能及时地把这一信息回授给运动员以改正动作,但是几经反复,这种反馈信息被纳 入运动员的自我控制系统后,一旦举手不平,通过反馈信息会立即进行自动校正。实际上, 运动员的反馈信息不仅是运动员自动调节的依据,也是教练员改进教学的依据。

启发运动员使随意运动的反馈信息与抽象思维联系:练习过程中不爱思考、不善 于把具体活动有选择地向抽象思维扩散的运动员,不大容易掌握复杂的运动技能。单纯地 模仿和机械地重复练习,不但延缓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而且动作质量也差。勤于思考的 运动员,因为把智力运用与运动系统活动结合起来,经常对所学动作进行分析、回忆、想 象、对比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可以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所以,作为教练员必须善于启发运 动员思考,了解动作的内在联系和有关的科学道理,使运动员养成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和判 断,了解反馈信息的意义,才能作为改正误差的有力依据

通过体育教学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对时、空的分析能力,这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息 息相关。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运动动作的练习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反 过来因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运动过程中又提高了对时、空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分化过 程的加速,会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浏览1,9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