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少儿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教练员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在训练中建 立节奏感,然后逐步固定下来强化训练,达到动力定型。教练员可采用提示信号、语言刺激 和运用第二信号系统来加强第一信号系统,以此来增强少儿运动员的节奏感。同时教练员 发出的提示信号也能激发运动训练兴奋性,帮助他们提高动作速度。
通过分段训练,突出局部的训练效果,强化改进局部的技术质量,保证整套训练中能 发挥水平。
(五)整套训练法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少儿要参加些比赛和表演活动。整套训练,就是把在单个动作、 组合动作和分段训练中获得的动作规格、速度、劲力、节奏及意识的表现技能在成套训练 中加以运用,增强高质量完成整套动作的能力。其关键是要处理好整套的节奏和体力的合 理分配,使得全套的演练动静分明,刚柔相济,章法清晰。
在整套训练中仍要注重动作的规范化和成功率。由于自选套路动作数量多,难度大, 耗能高,若整套训练过多,会使已掌握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影响到整套动作质量,故一般 在一堂训练课中仅安排一至二套训练。一定要按比赛要求,全力以赴地按要求进行整套训 练。一般在进行整套训练时,教练员要用少儿运动员整套完成的时间和心率两个指标及教 练员目测来评价运动员在整套训练中的质量,即使中途出现个别失误也不中止练习。对完 成得不好或者失败的动作,要再通过组合练习和分段练习来加以改进和提高。
整套训练还应包括运动员进场、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和退场的精神气质等内容,这也应 与整套训练保持一致。
整套训练对于少儿来讲不宜过多,在训练后的间歇时间,要使他们得到充分恢复。超 套训练一般不适宜少儿运动员,这是因为少儿肌纤维较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所以心缩 力弱,心率快,每搏和每分钟心输出量比成年少。在运动中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加大心输出 量。加之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稳定,比较容易疲劳。少儿胸廓狭小,呼吸调节机能尚不 完善,其最大吸氧量和负氧债能力低于成年人,在运动中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加大肺通 气量,而呼吸深度增加得不多。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少儿能够担负强度较大而持续时间不太 长的练习。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步提高,才能逐步增加无氧训练的能力,否则 会影响少儿正常生长发育。
(一) 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武术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 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北京武术队十年蝉联全国冠军,辽宁女 队从少儿赛一直到成年锦标赛上获取优异成绩,都是狠抓“双基”训练的缘故。把教练员和 家长要求学生练、盯着学生练,变为学生自己要练。也就是说,不是要我练,而是我要练。
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训 练实践告诉我们:少儿运动员喜欢“戴高帽子”。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进一步提 高。有时可让他们出来示范一下,谁完成得好,谁出来示范。激发少儿竞争心理,提高训练 效果。往往有些教练员看到少儿运动员完成不好就训斥,使学生自信心下降,这样在训练 中看似严肃,但少儿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并不好。作为教练员,就该 指出学生完成不好的原因,找出关键环节,给予恰当的帮助与纠正。同时也要检讨自己的 训练方法是否合理。
(二) 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发展专项素质
少儿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多,富于弹性,肌肉主要呈纵向发展。伸展 性好,活动范围大,韧带易于拉长。因此在儿童时期可多加强柔韧素质训练。着重腰腿肩臂 等基本功训练,提高踢腿和抡臂等开合幅度较大的柔韧性技能,并在训练中逐步加强与提 高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使各关节活动既柔又韧,既灵活又牢固。
少儿时期的肌肉适应骨骼快速生长而主要向长度发展,相对力量较小。这时力量训练 效果不会明显。如进行多数量和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增加肌肉横断面,效果并不好。发展下 肢力量的传统桩功也不适宜少儿好动的神经类型和心理特征。桩功的练习使下肢负担过 大,会影响到少儿的正常发育,甚至会造成长骨弯曲变形。练习中应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 肉的动员能力和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为主。应多采用速度性力量练习,以后逐步增加 负荷重量的练习。为了尽快建立正确动力定型,在采用一定的静力性练习后,要做动力性 活动,以保持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和放松的能力。训练中应多做动力性练习,少做长时间、 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否则会使骨化过早完成。
尤其对于腰、胯、膝、踝等某局部关节的练习,要多采取交替训练手段,防止局部负担 过重,导致受伤。
少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兴奋性高,灵活性高,练习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能够迅速提高 动作速度,发展速度性技能,以速度来弥补力量的不足,重点促进速度力量的增长。根据少 儿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的特点,训练应采用小数量、快速度和多间歇的方法,以有氧 训练为主,尽量减少无氧训练。
(三)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练员在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 整理运动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教练员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取得联系,控 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 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小结:
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训练方法外,还要根据武术运动 教学训练的客观规律,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少儿武术运 动员教学与训练方法,是武术教学训练实践的总结,对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具有普 遍指导意义。
思考题:
少儿武术的教学训练有哪些特点?
根据少儿武术训练不同阶段,如何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少儿武术的教学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
少儿武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武术运动员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年周期性、系统性的规律和阶段性、连续 性的特点。一个优秀运动员训练成材的全过程,一般需要8 ~ 10年的时间,需要经历选材、 育材和成材几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训练任务,一般要分别通过初级、中级和高级训 练层次完成。少儿武术运动员正处于初、中级训练阶段,正是打好基础时期,只有经过全面 系统的科学训练,及早发现苗子、培养苗子才能为优秀运动队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身体 训练是多年系统训练的子工程,是基础训练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训练水平的高低, 对少儿武术运动员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技术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身体训练, 可以预防运动损伤,保持和延长运动寿命。总之,身体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一、身体的训练
身体训练包括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
全面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适合少儿武术运动员特点的多种多样的训练方 法和手段,促进少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逐步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 质。
专项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中采用专门性身体练习和与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各 种身体练习,以提高少儿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
全面身体训练是为专项训练打基础的,对运动成绩提高起着间接的作用。
少儿武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身体训练要全面
少儿时期身体发育旺盛,神经过程灵活,适应性和模仿能力强,有较大可塑性,正是进 行身体训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好时期。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和武术对各项素质的要求, 着重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综合素质的培养。力量素质的练习,应以克服自身体重,发展 肌肉用力能力的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练习的部位要变换。
浏览4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