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种类型中我们看到由于做动作时的想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肌肉用力方式, 肌肉用力方式不同,就会引起各种动作的不同,而这种变化在学习动作的初期都可以作为 一种新刺激传向大脑,并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变成新的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联系。如不及 时纠正,这种不良痕迹就可能暂时得到某种程度的巩固,并会在以后反复出现而难以纠 正。教练员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学与训练包括学和练两种活动。学与练密切相关,通过学,掌握练的内容和方法;通 过练,巩固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和技能能力。学武术和练武术是结合进行的。

对于少儿的训练更要讲究科学性,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训练,这样 既能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又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反之,训练不得法会影响少儿正常 生长发育,导致过早淘汰。

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为提高运动员技术而采取的各种手段与方式。运动水平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方法的正确运用。特别对少儿训练,要切合少儿实际,科学地选择 训练方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一)狠抓双基训练,方法灵活多样

少儿进行武术训练,处于打基础阶段,应着重抓紧基本功、基本技术的训练,并持之以 恒,保持训练系统性。双基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只是各种阶段训练的比重有所不 同。

武术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训练,既是初学入门的基础功夫,又是保证体能和技能不断 提高的有效手段,从量变到质变,必须经过千万次反复练习。简单地采用重复训练,显然单 调枯燥,势必影响训练积极性。根据少儿特点,同样的训练内容,变换一下训练形式,则会 使少儿感到新鲜和兴奋,从而达到预定要求。就拿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正踢腿举例,重复训 练20趟,有时在训练场直线进行,有时也可以斜线进行,有时围着教练员,走到教练员面 前直线进行。这样,教练员既能看清并纠正每个学生的动作,也使学生感到新鲜。有些教练 员在学生每一趟练习后,根据完成质量提出不同的新的要求,使学生始终保持训练兴奋 性。根据少儿竞争性强和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练员可以击拍(掌),让学生按击拍速度 来完成动作,提高踢腿速率。也可让动作速度快的学生站在排头,要求后面学生跟上前面 队员,用相同的步子和速度进行,以此来带动全队速度。有时也可采取两路纵队比赛的方 法。要切合实际,方法要多样,保持少儿训练的积极性,使双基训练的恒定性、系统性与灵 活多样相结合。

(二)难度动作训练法

难度动作指的是运动员具有了相当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及运动技能才能完成的技 术动作。难度动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个动作,也可以是复合动作或组合动作。难度动作 亦可称为动作难度。

对于少儿来讲,旋风脚、侧空翻和旋子等在开始训练时,都属于较难的动作,随着他们 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的提高,这些动作已属一般难度动作,甚至已不称为难度动作。在此 基础上,旋风脚接劈叉和旋子转体360。等难度较大的动作,若不具备一定的素质与技术, 是很难完成的。

少儿时期骨骼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关节韧带既灵活又牢固,善于模仿,对难度 动作是个较好发展时期。

练习中要考虑各类动作的纵横关系,首先抓基本难度动作,熟练而高质量地完成后, 举一反三,引发出与此相关的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动作,达到触类旁通,形成新的难度动 作。

练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训练时间不宜太长,否 则局部负担过重,容易受伤。少儿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时间长了,处理不好动作要 走样。一般要求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最佳状态时训练,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处于积极 状态,体力又充沛,此时较适宜练习难度动作,并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加强保护与帮助Q教练员适当采取保护与帮助,不仅可使运动员消除对难度动作的心 理障碍,还能有利于运动员增强对难新动作的本体感觉。也可采用辅助性措施与方法,帮 助运动员建立空中概念、转体意识及完成落地动作。对某些难度大的动作,可以采用分解 练习、逐步合成的办法。

加强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的训练,为难度动作训练创造条件。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 后,还要提高单个动作质量。如旋风脚动作完成得质量高,落地接劈叉就容易了。所以从某 种意义上讲,难度动作的训练,也是建立在单个动作完成质量的基础上,是单个动作更高 层次的训练。

当然,各个教练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掌握难度动作和提高 完成质量。

(三) 组合训练法

组合训练法,是在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将基本动作与某种典型动作连起来进行的 训练。

组合训练是现代武术套路技术训练中较常用的方法,用以掌握和提高动作与动作之 间的衔接及攻防转换的技能,加强动作的连贯性。

组合动作训练不但要求招式清楚,动作规范,方法明确,而且还要突出动作的节奏感 与意识表现,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合而为一,让动作外形与神态成为一种无声的语 言,来传神达意,练出动作的韵味来。

在进行组合训练时,教练员要做适当示范。如果说在教学时的示范与讲解主要是学会 动作外形,那么在训练中的示范并结合讲解,则将使少儿运动员进一步模仿、体会和提高 武术意识。因为少儿时期逻辑思维能力尚差,但模仿能力强,通过教练员此时的示范能使 少儿直接揣摩教练员动作与神态的配合。

运动队里可留一至二名较优秀的老队员,即所谓的以老带新。老队员与新队员一起训 练,能给新队员一种立体的直观感觉,使新队员在训练中无论是动作规格、动作速度、动作 节奏、意识表现,都能得到启发与帮助,促进新队员更快的提高。

组合动作可以按套路的顺序,将几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训练。也可摘取套路中难度组 合和重点组合进行训练。因为这些组合动作复杂,对体能和技能要求较高,在整个套路中 将起到画龙点睛和形成高潮的作用。又因其稍有失误便会对整个套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因而在套路中占有重要位置。为增强完成重点组合和难度组合的能力,训练中可采用一组 几次和练习数组的方法。主要以重复训练法为主。这样可以提高重点组合和难度组合的成 功率,使运动员在体力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高质量地完成。

组合训练还可按其运动技法特点集中归类训练,根据训练需要,专门创编供训练用的 组合动作。如拳术的腾空跳跃、抡臂转体翻腾和扫转平衡等等。器械中刀、枪、剑、棍的各种 方法也可进行归类集中编成组合进行训练,来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

组合动作训练,一般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对纠正错误的动作技术较为有利。在 训练中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运动员在同一组合练习中,根据一定的训练目的的需 要,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要求。同时,寻求和发展个人技术风格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 分段训练法

对少儿来讲,学会一个套路并不难,但要练好一个套路就不容易了。提高一个套路的 演练水平,可以采用分段法来训练。

分段训练是指把套路分成若干个部分。一种是按套路本身的分段顺序,一段一段或者 两段两段地进行训练;另一种是有选择地进行某一段的训练。后者主要侧重于提高动作难 度较大的或者是较薄弱的段落。

分段训练主要是解决局部动作的节奏、局部技术等问题,为整套训练打好基础,通过 训练提高每个段落的质量。分段训练一般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以重复训练法为主, 这比较符合少儿特点。因此要强调动作的完成质量,提高组合动作之间的衔接连贯、分段 练习的质量、段落的节奏处理和武术意识的表现能力。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要求,以提高动作速度和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为目的的分段练 习,则较多运用间歇训练法。根据训练目的,可交替使用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

分段训练也是现代武术套路训练中较常采用的一种训练手段。根据训练目的和任务, 在训练中把套路划分为重点段、难度段、高潮段、起势段和收势段来进行训练。

浏览6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