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器械基本技术的教学训练
武术的器械练习是在具备一定的拳术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器械的基本技术往往通过 一些基本动作来体现。在训练实践中,为了训练的便利和提高实效,又往往将一些相关联 的动作组合在一起来进行。如刀术里的缠头与裹脑,剑术里的点与崩,枪术里的拦、拿、扎, 棍术里的舞花与提撩花等。另外,短器械中的刀与剑、长器械中的枪与棍虽然各有不同的 特点和风格,但在技法上又有不少共性。如刀与剑的刺(扎)、点、崩、撩、挂、劈,枪与棍的 劈、崩、穿、点、舞花等都是相通的。
刀术
主要的刀法有缠头、裹脑、扎,劈、撩、斩、腕花等,具体内容可参阅《训练教材》,这里重 点介绍缠头刀、裹脑刀与腕花的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一)缠头刀与裹脑刀
易犯错误:
缠绕时刀背不能紧贴肩背。
纠正方法: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握刀之手方法不正确,腕部没有上翘使刀尖下 垂,或是握刀太紧,不松活,也会妨碍刀尖下垂,不能贴着肩背绕。因此,握刀方法要正确, 要松紧适度,注意翘腕,使刀尖下垂。
低头弯腰。
纠正方法:做动作时,肩关节要充分向后拉开,保持头部和身体的正直。要加强肩关节 柔韧性的练习。
左手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首先要搞清楚左手在整个动作过程中的运行路线,使其与右手握刀动作相 协调。开始练习时,动作可慢些,待熟练后再加快速度。
(二)腕花
易犯错误:
刀不贴身立圆。
纠正方法:握把不能太死,要保持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要加强手腕的柔韧性训 练。
速度慢。
纠正方法:加强腕臂力量和手腕柔韧性训练,动作要熟练、协调,并充分利用动作的惯性
二、剑术
主要的剑法有刺、点、崩、撩、挂、劈、云、腕花等。具体内容可参阅《训练教材》。这里重 点介绍点、崩、撩、挂、云等剑法。
(一) 点剑与崩剑
点剑与崩剑都是使用剑尖的剑法,而且都是主要依靠手腕的动作来完成的。不同的是 方向相反,剑尖向上为崩,剑尖向下为点。由于二者的共同特性,因此易犯错误也相似。
易犯错误:腕部动作不明显,力不能达剑尖。
纠正方法:进行沉腕挑掌和提腕下屈掌的徒手练习,使腕部动作脆快有力、协调自如, 有明显的寸劲,而后再持剑做点剑和崩剑的动作。要求脆快有力,有寸劲,并且要注意肘关 节不要弯曲(做崩剑可稍弯),强调依靠腕部动作的力量。
(二) 撩剑
易犯错误:剑不贴身立圆,身法运用不好,身械不协调。
纠正方法:开始可进行原地左右撩剑的练习,要求动作圆滑贴身,转腰与左右撩剑动 作协调一致,切忌只是挥舞手臂而不转腰。动作速度可由慢而渐快。为了保持动作立圆贴 身,可让运动员靠墙壁来做动作,要求剑不能碰墙壁;还可以让运动员面对镜子练习,自己 监督自己,体会正确动作的感觉。待原地撩剑动作比较熟练后,便可结合步型的变化来做 动作。
(三) 挂剑
易犯错误:
挂剑不贴身立圆,身法动作不好,身械不协调。
纠正方法:与撩剑相似,惟剑法动作不同。
剑尖戳地。
纠正方法:注意做挂剑时必须屈腕,使剑尖上翘。
(四) 云剑
易犯错误:
上云剑不平,未仰头、挺胸。
纠正方法:教练员可用长棍平置于运动员头上方的适当高度,要求运行员做云剑时不 得碰到棍,进行水平旋绕,使运动员体会正确的动作感觉。强调动作时要挺胸、仰头观看剑 的运行路线。
速度慢。
纠正方法:加强手腕的灵活性,注意做云剑时要以手腕为轴旋绕,切不可以前臂甚至 上臂为轴旋绕。发力要猛,动作要松顺,充分利用动作的惯性。
三、棍术
主要的棍法有扫、抡、劈、戳、崩、撩、舞花等(参阅《训练教材》"这里重点介绍平抡棍 和舞花的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一)平抡棍
易犯错误:棍不平、速度不快。
纠正方法:手持棍要稳妥,掌握好运行路线,充分发挥腰腿力量,并注意肩松、劲顺,不 可用僵劲。
(二)舞花
易犯错误:
不立圆贴身。
纠正方法:两手握棍要稳而活,不能死,握棍两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动作时身体要随 之协调转动。舞花时,棍的运行路线既要靠近体侧,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为了使运动员掌 握棍的正确运行路线,开始练习时,可靠墙舞花,另一边在适当位置放个板凳(或其他物 体),要求动作时不能碰墙和凳子,不能碰腿还可让运动员对着镜子舞花,让他自己监督 自己。
碰地。
纠正方法:注意两手持棍的高度要适当,不要过低。
四、枪术
主要的枪法有拦、拿、扎、劈、崩、穿、点、舞花等(参阅《训练教材》)。这里重点介绍拦、 拿、扎枪和穿枪、崩枪的易犯错误己
(一) 拦、拿、扎抢
易犯错误:
拦、拿枪不圆活,力不能达枪身前端。
纠正方法:两手的动作与身腰的微转要协调配合,枪身的后段要紧贴腰腹前,使枪的 动作既圆活又稳定,而且有了支点,也便于发挥杠杆作用,使劲力达到枪身前端。练习时可 反复连续做拦拿枪的动作,以形成动力定型。
扎枪与拦拿枪衔接不紧凑,断劲。扎枪力不能达枪尖。
纠正方法:做拿枪时,身体要稍向左转,重心稍向前移,为下面的扎枪动作做好准备。 扎枪时,蹬腿、转腰、顺肩、送臂要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完整一气,力达枪尖。实际上扎枪的技 术与冲拳的技术是相似的。
(二) 穿枪
易犯错误:
穿枪不平直。
纠正方法:穿枪的方向主要与前持枪手的位置和手型以及后手的推送方向有关,因此 必须掌握好前手的位置与手型,后手推送的方向也必须准确,而且两手动作要协调。
穿枪不到位或脱手。
纠正方法:穿枪时注意一手推送枪的力量要适中,过重容易脱手,过轻则会不到位;另 一手配合要协调,在做空滑动作时,不能握得太紧,以免妨碍枪杆穿行。而当穿枪到位时, 又要及时握紧枪把或枪身前端,以防脱手。
(三)崩枪
易犯错误:力不能达枪尖。
纠正方法:必须明确崩枪的动作是运用杠杆原理来完成的,前手握枪身中部是支点, 后手握枪把是力点。所以两手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当后手向下按压发力的瞬间,前手必须 顶住枪身中部,不得有丝毫移动,这样才能脆快有力,力达枪尖。
小结:
武术器械项目的基本技术训练是提高器械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
武术主要器械项目中,刀与剑、枪与棍虽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在技法上又 有不少共性。
在教学训练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抓住关键,才能保证训练工作的高效率。
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按照“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让有条件从事武术运动的少 年儿童得到专门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要想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 训练。实践也证明,一个少儿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创造优异成绩,必须经过多年训练,短则 五至八年,长则十多年,这一长期过程,又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阶段来逐步完成的。根据武术 教学训练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将少儿武术教学训练 划分为启蒙阶段、基础阶段、初级阶段和提高阶段来进行教学训练。
(一)启蒙阶段
一般指学龄前儿童。主要让他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兴趣。教些简单的冲拳、踢 腿、滚翻和跳跃等,以活动为主。采用游戏方法,要求不必过严,主要通过玩来接受武术训
练,从中观察他们的潜能,挑选有发展前途的苗子
(二) 基础阶段
本阶段是少儿正式进入正规的武术训练。年龄一般在8 -10岁,此阶段身体训练比例 应略大于技术。大致身体训练占55%,技术训练占45% ,前期侧重于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后期则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并重。专项技术着重于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 的教学训练,通过双基的练习,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并能较快地提高武术运 动所需要的专项素质°同时对武术动作的规范、基本姿态的形成、技能的掌握以及为今后 学习套路和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一样。
在基础阶段,要学会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初级入门拳术套路及少年规定拳, 培养武术运动所需的基本意识(这里指劲力、精神、节奏)。教学训练方法根据少儿特点要 多样化,巩固他们练武兴趣,并使之专一化。
浏览2,0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