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腿:踢腿是腿功练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表现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 踢腿练习,可提高腿部的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踢腿的 方法主要有正踢、侧踢、外摆、里合、后踢。踢腿时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动作规范,姿势正确。
快速灵活。
由于正、侧、里合、外摆、后踢五种腿法均属于直摆性的,所以髓关节的灵活性特别重 要,用力必须顺达,不可僵滞。
注意防止仅注意速度而忽视姿态的倾向。不可出现弯腰弓背、屈膝俯仰等现象。、
控腿:主要是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腿部支撑和上举的控制能力。练习方法主要有前
控、侧控和后控三种(参阅《训练教材》)。控腿时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姿势正确。注意挺胸、直背、挺膝,重心要稳,不要依附于辅助物C
控腿的高度心须服从于姿势正确的前提,切忌片面追求高度而产生身体歪斜、支 撑腿弯曲等毛病。
在做前控和侧控腿时,可先做提膝独立动作,停留片刻再挺膝伸直做前、侧控腿。
腰功
主要发展腰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加大腰部的活动范围。在手、眼、身法、 步四个要素中,腰是较集中体现身法技巧的关键,同时腰又是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所以, 腰功的训练非常重要,拳谚云:“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练习的方法主要有俯腰、甩腰、 晃腰、拧腰、翻腰、涮腰和下腰七种。
俯腰:有前俯腰和侧俯腰,要求挺胸、直背、收髓,两膝挺直,上体尽量下屈。
甩腰:两臂上举,以腰、散关节为轴,做前后屈动作。要求甩腰幅度大,动作紧凑而有 弹性,两腿保持直立姿势。
晃腰:开步站立,间距大于肩宽,两臂侧平举,上体挺腹后仰,向左右转动,两臂也随 之摆动。晃动时,必须挺胸、展腹,幅度要尽量大。
拧腰:拧腰时,腰部要尽量松开,挺胸、展髅,后伸之臂在拧腰滚转的全过程中尽量 保持水平位置不变,宛如上体从臂下钻过一般。整个动作要协调灵敏。
翻腰:可用歇步,也可用插步,但总的来说,姿势都要求低一些。翻转时腰部要放松 开,上体沿纵轴翻转,不得上起,两臂要抡成立圆。整个动作要协调敏捷。
6.涮腰:动作时重心要稳,两膝可稍屈,两脚不要移动。动作要圆滑松活、幅度大。
7.下腰:全称是向后下腰成桥。要求肩、胸、腰、髓尽量展开,膝部要尽量伸直,手脚间 距离越小越好,但也不要做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注意循序渐进。
以上这些腰功的练习方法,在训练中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上述次序不是固定的 练习次序,可以根据情况而定。
臂功
主要是增进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增强上肢 的转绕能力和灵活性,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手法提供必要的条件。练习方法主要有压、转、 撑、绕等。
压肩:有主动压和被动压两种。主动压肩是自己利用肋木或其他适合的物体来进 行,被动压肩是由他人帮助进行。压肩又可分为正压和反压。正压是向前上扳压,反压是向 后上扳压。在进行压肩时要注意压点应集中于肩部,振幅应逐步加大,增加外力时应由小 到大,掌握适中,以防拉伤。
握棍转肩:开步站立,两手正握小棍,相距一定距离,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由体前经 头上绕至背后,再由背后经头上绕于体前。动作时必须保持直臂姿势,握棍两手的间距要 保持不变。随着肩关节柔韧性的提高,握棍间距可逐渐缩短。
绕环:包括单臂绕环和双臂绕环。动作时注意松肩、直臂,立圆贴身,逐渐加速。
仆步抡拍;具体动作过程参阅《训练教材》。动作时注意松肩转腰,两臂成反方向的 直线,向上抡臂时要贴近耳朵,向下抡臂时要贴近腿,右仆步抡拍时眼随右手,左仆步抡拍 时眼随左手。
倒立:两臂伸直,两手间距同肩宽撑地,靠墙做手倒立。要求挺胸、立腰,两腿并拢伸 直,脚面绷平。静止时间可逐渐增加,熟练后可不靠墙做。
桩功
桩功是武术基本功中最独特的锻炼形式,是以静站的方式锻炼气息、修养意念和增强 力量的方法。桩功的桩式颇多,但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中求动”的,在平静中求 得气血和畅。练习时要松静入定,摒绝杂念,像“浑元桩”就属于这一种。另一种是动中求静 的,在动中求得气息的平静,借以除去浮躁之气,存以神清之气,使劲、气、神相合,像“马步 桩”就属于这一种。但无论练习哪一种桩功,都必须做到姿势正确,意念平静,气息平和,气 沉丹田。站桩的时间,初练时不要过长,以一至二分钟为宜,而后再逐步增加。
基本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动作训练和组合动作训练。
(一)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是指各种类型的、简单的、不可缺少的典型动作,它是学习复杂动作和发展 难新动作的基础。长拳的基本动作内容主要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和跳跃 动作。
手型:主要有拳、掌、勾。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于食指和中指第二指节上。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手法:手法是运用拳、掌、勾等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劈等运动方法所表现出的 技法。基本动作有冲拳、劈拳、撩拳、摸拳、推掌、摆掌、亮掌、顶肘、格肘等(参阅《训练教 材》)。
这里重点介绍冲拳和亮掌。
冲拳:分平拳与立拳两种,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间距同肩宽,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肘尖向后,挺胸、收腹、立 腰、沉肩。
动作说明:转腰顺肩,将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高与肩平,臂要伸直,力达拳面。当 肘关节过腰后,前臂要内旋,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
必须以腰的转动来带动两臂的运动。
肩关节要松活,切忌僵滞耸起。
冲拳要直线运行,即从起点到终点,要两点一线,不可走曲线、弧线。
出拳要快速有力,有寸劲。
教学步骤:
先慢做,不要用全力,待准确掌握动作后,再快速用力。
掌握冲拳动作后,应结合各种步型、步法和腿法等做冲拳练习。
易犯错误:
冲拳时,两臂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强调以腰的转动来带动两臂的运动,反复练,熟能生巧。
冲拳路线不直,呈曲线或弧线,或肘外凸。
纠正方法:强调两点一线,冲拳时肘必须贴肋运行。
冲拳过高或偏低。
纠正方法:可在练习者前面设一与肩同高的目标(如手掌),让他向目标冲击。
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如由于动作不熟练所致,就要反复练习,功到自然成。如由于存在某种问题 而造成,那就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地克服。如肩关节僵滞、动作不协调等,都会造成冲拳 无力。
亮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前上方抖腕亮掌时,肘微屈,臂 成弧形,掌心向前稍偏上,掌指向左。眼随视右手。抖腕亮掌时,头快速左转,目视左方。练 习时,可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
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腰也随之稍向左转。
抖腕动作要脆快有力,肩关节要松活下沉。
教学步骤:
采用分解动作教学法,将整个动作分成两步来做:第一步,从腰间至头右上方抖腕 前;第二步,抖腕亮掌、转头。用发口令的形式来掌握动作节奏,待熟练掌握后再连起来
待完全掌握动作后,可结合手法、步型、平衡等动作进行练习。如仆步亮掌、提膝亮 掌等。
易犯错误:
抖腕动作不明显,形成以臂部动作为主。
纠正方法:单做抖腕练习,并加强腕部柔韧性灵活性训练。
抖腕亮掌与扭头动作不一致。
纠正方法:做抖腕亮掌时,用信号或语言提示,使转头与抖腕亮掌配合一致。
步型:步型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力量,规范下肢动作和加强两腿的稳定性°主要的 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坐盘(参阅《训练教材》)°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步型是一个重要内容,以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为主,并可与 基本的手法结合进行训练,如弓步冲拳、马步推掌、仆步亮掌等等。“五步拳”就是五种主要 步型与几种主要手法结合起来的组合动作,是少年儿童基础训练的有效手段之一。
浏览1,6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