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变化的一般 规律进行武德教育,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比 如在开始学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功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流露 出轻视的态度,认为动作简单枯燥,费力费时,作用不大,还 有怕苦怕累的表现。此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基本功与套路的 关系以及基本功在武术中主要作用。还应及时地用武术老前辈 们刻苦练功的事例进行诱导教育。在学习套路初期,由于手、眼、 身法、步法的协调性不好,上下肢有时不听使唤,记忆套路也 易淡化。此时,要教育学生注意克服急躁情绪,坚持实践第一, 讲述“拳练千遍,身法自然”即重在实践的道理,要鼓励学生, 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总会熟能生巧的。当学完套路后,有些 学生又容易产生只满足于能上下连起来就行的思想,这时,教 师应注意引导。要让学生们向白求恩大夫学习,对技术应精益 求精,并应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细致的、转 变人的工作。因此,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不

同对象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把 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进行。武德教育关系到教 书育人的大问题,因此,武术教学必须把武德教育作为一项重 要的内容来安排。

武德教育的内容、原则有哪些

近几年来,乘改革开放的形势,习武之风吹遍全国各地,从 乡村到城市,从社会到学校,特别是习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即 使比较偏远的山区和农村乡镇也办起了青少年武术训练班,一 些乡村的武术场馆、学校蓬勃兴起,遍及各地。更值得注意的 是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也设置了武术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 无疑这对于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武术是十分令人可喜的。但是 有些武术爱好者只注重武技的训练,却忽视了武德修养,学武 术的动机不纯,想学到“几手”之后就显露一下。有时竟出言 不逊,盛气凌人,动辄以武相斗,不讲道德,甚至扰乱社会秩 序,与习武精神背道而驰,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 不利。故此,进行武德教育,应当引起广大武术教育者、爱好 者的重视,对习武青少年加强武德教育势在必行。这里仅就新 时代武德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浅略地谈点个 人看法。


  1. 新时代武德教育的必要性



  • 加强新时代武德教育,有助于习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界、文化界进 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开放,隶属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也不例外。 一时间港台武打电影、电视、录像和武打小说遍及全国。在此 影响下,“武术热”在中国大地盛行。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华武术 310

的光大,但另一方面精神污染也渗透到中华武术之林。有人自 恃武艺.动辄以武相斗;有人搞帮派,称兄道弟,“为朋友两肋 插刀七有人以教武为名诈骗钱财,宣传封建迷信。或教唆犯罪, 或组织、领导犯罪团伙,或强奸妇女,或施以其他各种流氓行 为,等等。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和犯罪行为,如果不教育习武 青少年明辨是非,久而久之,将对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极为不 利,为此,进行新时代武德教育势在必行。

  • 加强新时代武德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 个方面,它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武德作为一个习武者必须遵守的 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组成部分,进行和加强新时 代武德教育和宣传,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讲究 文明礼貌,富于修养,乐于助人,善于忍让,在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今天尤其重要。如果每个习武者都能按照这个要求 约束自己,使自己有良好的修养,那么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1. 新时代武德教育的原则


进行武德教育要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方式方法,要遵循一定 的教育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时代武德教育的目的。

首先,武德教育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育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祖国、爱人民为宗旨,坚 定不移地宣传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 由化。我们的武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武德教育,而不 是封建的武德教育,更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武德教育,只有明 确教育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小对习武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 人民的教育,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才能有利于社会 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

其次,进行新时代武德教育,既要进行传统武德教育,又 要进行现代武德教育。

所谓传统武德教育,大多是从师重道,讲究仁义,申张正 义,抱打不平,扶贫济困,除暴安良;或者是虚心求教,助人 为乐.见义勇为,屈己待人;或戒骄奢淫逸,强国强民,振兴 武术,保家卫国。就现代武德来说,它除包括传统的武德外,还 应包括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新道德内容。比如,讲文明,讲 礼貌,讲团结,戒骄戒躁,富于正义感,光明磊落,刻苦练功, 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更要具有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的品质,具有民族自尊心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 神。传统武德、现代武德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这些统统是一 个习武青少年应具备的美德。进行新时代武德教育,应该把传 统武德教育和现代武德教育结合起来。

  1. 新时代武德教育的内容


如前所述,武德是习武者所应有的美德,它是每个习武者 必须遵守的,正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样。国家没有法 律则会混乱,同样,没有武德这一规范的保障,中华武术也就 不可能真正兴旺发达。一个习武者若不守武德,轻则危害社会, 为人不齿,重则为法律所制裁。只有遵守良好的武德,才能真 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其意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 时,也有利于武术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

新时代武德教育概括起来有如下内容:

①学习武术是为了继承、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热爱祖国, 拥有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尊严。

  • 心胸宽广,以礼待人,不恃强凌弱。

  • 见义勇为,“以技为善”,维护人民利益。

  • 不轻易伤人,在忍无可忍时还击,以制服为度,以法律 为准绳。

  • 与人切磋技艺,不可耍英雄逞好汉,故意伤人,不可视 对方为仇。

  • 不酗酒,不闹事,不调戏妇女,不搞封建帮派、会、道、 门等,禁绝迷信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谦虚谨慎,不断提高技艺,并热情扶植新秀,“择其善者 而授之",不妄加评论别人,清除门户观念。

  • 待人和善,乐于助人,不争名,不为利。

  • 不栽赃诬陷人,不蛮不讲理,不赌博,不贪财,促进社 会的安定和发展。武术学术研究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 在形式,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功用独特,愈来愈受到世人重 视。因此,从整体上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因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所以,对 于研究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 土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国内尚无定论。但对于其结 构诸划分法中的“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情趣、 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的, 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已为许多人接受。这 里也依此为依据给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一描述定义。所谓传统 武术文化是指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文化,大体包 括各种流派中的器械、拳术、实战、理论体系、指导思想、思 维方式等。

浏览41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