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长拳,除需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外, 在技术上应做到姿势正确,身法清晰,身法多变,手眼相随,精 神贯注,劲力顺达,呼吸得法,节奏鲜明。下面简单讲一下以 上各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姿势正确。在长拳练习中,身体的基本姿势是:头正、 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下肢动作舒展、挺拔,下 肢轮廓清晰。整个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要体现出一定的攻防意 识。

  2. 身法清晰。指套路中的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起 止路线和力点应清晰、准确,并能表达出攻防含义。

  3. 身法多变。身法是指在运动中,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的 变化方法。身法在长拳中有“吞、吐、闭、展、冲、撞、挤、 靠”等变化。它不是孤立的上体活动,而是与整个动作的攻防 含义、全身的上下协调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身躯是联系上下肢 的纽带,运动时要求做到上下配合,步随身行,身到步到,才 能使整个套路达到刚柔相济、协调自如的效果。身法要以腰为 轴,结合各种手法、腿法而选择拧转、俯仰、收敛、折叠等表 现形式。身法本身也离不开攻防的特点。如果脱离攻防,就会 形成错误。

  4. 眼法。在武术运动中,把眼神与各种动作配合的方法叫 “眼法气眼法是体现精神的重要手段。拳谚中有“眼随手动”、 “手眼相随”的说法。练拳的不善用眼神,动作便无生气,套路 也呆板。眼法有注视、随视等。注视指盯住一个目标或凝视前 方,注视的同时能体现伺机而动的内在精神。随视指眼睛随运 动着的身体某个部位运转,直到该动作结束。眼神不但体现着 内在气质,也对动作的协调起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练习时要 特别注意。

  5. 精神。练习拳法(器械对练等)时,应精力集中,全神 贯注,有攻防格斗意识,每一个动作都表现出勇敢、无畏的气 概。

  6. 劲力。指练习时的用劲,要有刚有柔。发劲要求顺达, 有爆发力。长拳最忌只刚无柔的僵劲。冲拳、劈掌、劈拳、砸 拳等动作,都要运用先劲后刚的“寸劲”,做到刚而不僵,柔而 不松,刚柔相济,浑然一气。还要注意以意识支配动作,以呼 吸配合发力,内外合一。

  7. 呼吸。长拳套路结构复杂,动作快速,运动量大,演练 时氧需要量大,所以呼吸是否合理也是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发 挥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呼吸与劲力的顺达、持久的关系也 很重要。练长拳讲究气沉丹田的呼吸方法,否则,气血上涌、内 虚,会导致气促。气促则供氧不足,氧气不足则力短,不能持 久,表现为面色发白,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动作紊乱,运动 的平衡遭到破坏。

  8. 节奏。动静、快慢的节奏处理也是练好武术的重要标志。 动中求静,静如山岳。如做跳起的动作时,要像猿猴纵跳时那 样机灵【敏捷;落下时,则像喜鹊欲停时那样轻稳。做单脚独 立平衡动作,特别是从动转入静时,像奔跑的鸡突然停步弯曲 一只脚那样,显示出动作的安全感。


套路中轻动作要像树叶那样轻,达到“飘”的要求。“重” 的动作像钢铁那样重,“重而忌狠”,不能为了重而有意显出发 狠的表情。快动作练习时像一阵风那样,一掠而过,但“快而 忌毛",防止“快而生暴",以致动作不精确、不干净。缓慢的 动作要像空中盘旋的鹰,不能松松懈懈,而是慢中有快。

套路中无轻则无重,无柔则无刚,无慢则无快,没有停时 的稳也没有快中的稳。没有节奏,套路则呆板。所以,要练好 长拳,必须掌握各种技术,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协 调一致,体现出浑然一体的整劲和攻防意识。

怎样练好“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

这三种跳跃动作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武术技术动作。要练好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弹跳力及柔韧、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按 照由易到难的原则,采取分解动作学练的方法进行训练,可获 得满意的效果。

“腾空飞脚”训练步骤:1.单拍脚练习,即原地或行进间 击拍。2.原地或行进间的右脚蹬——左腿摆一一踢摆右脚的二 起脚练习。3.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摆起,同时两臂上摆并 在头上击响的踏响练习。4.上一步或加三步助跑的完整动作练 习。

、“旋风脚”训练步骤,L原地或行进间“里合腿”加转体 "的练习。2.原地或行进间“左腿外摆——右腿里合”的转体 击响练习。3.不加腿法的抡臂旋体跳转360。的“翻身跳”练习。

  1. 跳起的转体90。的完整动作练习,逐步增加转体180\ 270。的 练习。


“腾空外摆莲”的训练步骤:1.原地和行进间的外摆腿练 习。2.进右步——左腿里合——向右转身——右腿外摆的组合 练习。3.上步起跳,扣摆左腿,两手头上击响的向右转体360。 的转体跳练习。4.起跳后转体90。的完整动作练习,逐步做到 转体 180°、270°。

怎样练好“前扫腿"

前扫腿属于旋转性腿法,在套路中常见,是技法精湛的动 作之一。它难度较大,其技术关键是在一腿全蹲前提下,怎样 253

顺利地扫转一周以上。常见的技术错误是:一是上体前倾,重 心下压,致使扫转动作停顿;二是起动无力,因而不具备完成 动作全过程所必须的速度;三是全蹲不够,且上体和扫转腿脱 节,形成上体欲转但扫腿落后或是腿欲扫转而上体拖带的现象。 练好“前扫腿”应是:躯干正直,身腿合一,腰甑发力。动作 全过程中上体要保持正直,否则扫转不会顺畅;腰肌紧张,躯 干和前扫之腿完整合一;动作时随着身体下蹲,两肩两散与扫 转腿同时沿水平方向以全蹲的脚前掌为轴,猛力向左以获得较 大初速度。上述三个环节可分开练习,务必形成技术定型。信 心,对完成“前扫腿”很重要,即每次动作前相信自己能够扫 转一周以上。常见初学者有扫转到中途却因信心不足而想再次 发力,结果导致动作技术变型,出现前倾或后跌而告失败。

怎样练出武术的“味"来

武术除具有强身健体之作用外,与其他运动项目最明显、最 根本的区别在于它的动作含有攻防特点。一伸手、一投足都有 一定的技击意义。这也是武术的最本质的“味”,是“武"的体 现。

比如推掌,就须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或体侧立掌推出,运 动意识是以掌沿推击假设中的敌人。冲拳是从腰中旋转打出,意 想击向一对手,在接触敌身体时突使猛力。这无论在外形还是 在意念上都与其他运动中的出手不一样。攻防技击是武术中的 精髓,凝聚着武术前辈的多年心血。丢掉它们,武术就丧失了 它自身的独立性,谈不上固有的“味” 了 6

因讲究技击,武术的用力也具有独特之处。长拳多用寸劲 和刚柔劲。寸劲指在动作结束前的瞬间爆发力。如上面说到的

冲拳,在臂将伸直,临近对方身体时,集蹬腿、送胯、拧腰、送 肩、催肘、旋臂之合力,猛地击出。刚柔劲指动作过程中要松 柔,落点时坚刚,整个动作,轻重分明,刚柔相济。功夫深者, 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浑身一股劲,协调统一,体现出全身的 整劲。其他传统的拳种各有风格:查拳小巧玲珑,刚劲饱满;通 臂坚韧交错,放长击远,长于冷弹;八卦摆扣行圆,刚柔相济; 八极则偏于迅猛道劲,刚爆突进。练习时,根据不同拳种,便 用不同劲路。否则,会出现“串味”的现象。

打拳既不能只猛冲猛打,一味求快;也不能束手缚脚,固 定节拍,它讲究的是节奏。快与慢、松与紧、动与静、轻与重 相互对比、衬托,做到“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 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 如风气使套路练起来起伏跌宕,节奏分明,干脆利索。演练完 后,仍给人以余味。

眼睛是心灵之窗,它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我国武术很 重眼神,明亮的眼睛不但可以在打斗中威慑对方,在套路演练 时还能体现人的内在气质,提高动作的质量,带出人的精、气、 神。

初习武者,应先系统学习一个拳种,才有可能较好地体现 其独特之“味气不要尚未掌握一种拳,又去猎取其他。否则, 容易串味。

 

浏览3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