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武术锻炼,以每天早晨不超过一小时或以不感疲乏为 宜。、初学者,如果练后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 出现不愿吃饭,饭量逐渐减少,晚上睡不着觉,浑身无力,这 就表明运动量大了,应减少并适当控制。如出现局部疼痛,且 逐渐加重,这是软组织受伤的表现,应找出原因并及时治疗。

练太极拳是否速度越慢越好

太极拳动作要求柔、缓、沉、匀,而不是越慢越好。太极 拳讲究意、气、形、神的统一,若速度太快,只是动作连贯性 强,给人眼花缭乱之感,没能正确理解太极拳的特点,更做不 到意、气、形、神的统一,只是一些动作的亮相,而练不出真

功夫来。若太慢,则使动作松滞,呼吸、意念调节与动作相脱 节,造成意、气、形、神的分离。因此练太极拳速度慢只是相 对长拳来说的,而不是真慢,只要做到意、气、形、神的和谐 统一,就算速度合宜,无须规定几分钟打完一套拳。

如何理解和运用“闪转腾挪"

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人们往往认为它没有什么实 战意义,其实太极拳讲究以天下至柔克至刚,在实战中不乏迅 变异常的动作,“闪转腾挪”便是其中之一。闪转,在对方猛烈 拳势进攻下,待拳到身边时,使身体猛一转动,让过拳头,摸 清对方劲路、虚实。若对方用力过猛,已失去重心,就可直接 将拳发出,达到以小力胜大力。闪转不仅仅是避开对方的猛烈 攻势,而且给自己制胜创造了条件。腾挪就是在闪转不能摆脱 对手猛烈攻势时,采用腾挪的办法以避其锋。此时不可硬拼,腾 挪也是在寻找进攻的机会,为自己进攻创造有利时机。闪转腾 挪是在一刹那完成的,要正确运用闪转、腾挪,或二者综合运 用,而不是在对方拳未到时自己先迅速闪开,那会给对方以可 乘之机,使自己丧失进攻机会。因此要运用得好,就必须在平 时对练中多练、苦练,仔细领会掌握,才能使自己的技击技术 得到进步。

如何理解和运用“借力打力”

借力打力是借对方的力道来攻击对方,达到四两拔千斤、以 小力胜大力的目的。运用好这一方法必须能够听懂对方的劲路、 发劲的大小、方向,然后根据对方施力方向将其沿此方向导引。 如果能导引成功,则能用很小的力就将对方发出去,达到以小 246

力胜大力的目的。化,则是对方来拳后,将其力向另一个方向 拨出,使之产生分力。分力自然小于合力,这样就可在不构成 对己威胁的情况下,向对方进攻,则不会失败。这是一种主动 的“借力打力”的方法。

练太极拳时,身体的某些部分发抖如何处理

出现发抖的原因有两条:


  1. 由于姿势要领掌握不准,出现劳累或意念过重造成紧张, 从而出现发抖。



  • 还可能是这些部位有病,阻塞经络的气血运行,造成 “痛则不通”,从而气血大量集聚于此,强行通过又不能,就造 成发抖现象。


对以上两种情况的处理:

  1. 这种发抖不是好现象,应注意克服。对于姿势应注意规 范性、整体性、科学性,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或自己深刻钻研领 悟。只要正确掌握,就能克服发抖现象。

  2. 这种发抖是正常的,由于发抖的存在促使气血冲过阻塞, 活络筋血,长此下去,就能治好某些病,从而使发抖现象消除。


因此要正确区分发抖原因。出现发抖,待练功完毕后,觉 得身体轻松、舒畅,则为正常的发抖现象;若出现劳累或动作 僵硬,则应注意克服。只有对发抖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 症下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练太极拳收式后应注意什么

收式以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收式完毕后,应缓慢散步,在此过程中要配合呼吸,一 呼一吸迈一步,同时意守丹田,做到气敛丹田,气定神舒。

  2.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身体难免要出汗,此时不可走向 风口,应避风休息,慢步而行,待汗下去后,再回住处。

  3. 练完拳后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自学者怎样练太极拳

首先,自学者应有充分的精神思想准备,要有信心、恒心、 毅力。

其次,仔细钻研书中的文字和图解,首先看懂,尽量记熟, 可看完一招进行练习,也可分解来练或边看文字图解边练习。

再次,可用磁带录下文字表述,练习时播放,这样可专心 进行动作研究,从而学得快。

第四,若两个人同练可互帮互学,也可一个人念文字,另 一个做动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两人反复推敲、演练,直到 弄通为止。

总之,自我习练有一定困难,但不是不能成功的,“世上无 难事,只要肯登攀气每一个有志的自学者定能攀上太极高峰。

怎样练腰,应注意什么

俗语说:“练拳不练腰,终生艺不高,这话的确道出了腰 的重要性。腰作为人体活动的轴心,如果其运转自如,则发劲 或做其他动作时就较好,较有力量完成。在太极拳运动中,腰 先动而后其他部位再运动,借腰力转动,使躯体转动迅速灵活, 也使发劲手臂增长、力量大。同时练好腰还有助于改善腰部的 血液循环,使曝部得病少,干什么都带劲,因此练拳时应注意 练好腰。

腰是全身运动之轴,练好腰不仅仅像是给车轴上油,更重 要的是使轴光亮防损。练习的方法有:

  1. 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练好腰腹部肌肉,有利于增加腰的 弹性。

  2. 引体向上,练腰的用力,体会如何使腰用力,自然能掌 握发劲、用劲的技巧。

  3. 转体运动、前仰后合、对侧摆动,使腰部关节得到活动, 腰部肌肉弹性良好,使气血运行无滞,增进腰部营养。


应注意问题:L训练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对腰部有损; 2.不要使腰部受凉;3.防止腰部产生病变,一旦有病,应及 时就医治疗。

怎样使用太极推手的“八法"

太极推手是一项两人相互搭手,听劲而动,粘连相随,既 要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 其倾跌的运动。推手的技术包括以下八法:1.棚:是用手臂捧 架对方的动作,是一种由内向外发的弹簧力。演势时,动作表 现为式正招圆,无一处凸凹。棚劲用于推手,既有缓冲承接来力 的捧架作用,又有沾随其去而掷之的崩发作用。2.捋:以一手 沿对方腕部,一手沿对方肘臂部向自身两旁斜线牵引的力。太 极推手中的捋劲改变对方来力方向,或疏散其劲使不聚于一点。 其劲须基于坐腿、松臀、转腰。3.挤:以小臂推击对方的动作 称为刀挤气这是一种向前推排,逼迫对方不得运转的力。其劲 须基于腰腿劲,加以意气,并合另一手的助推力于一点。4.护: 两手向前(其间略微向下)的推按动作称为“按七这是一种向 前向下推捺的力。按劲用于推手,既具有捺压对方来力、使其

向下而不能上犯的抑制作用,又有沾随其去而推掷之的进攻作 用。按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眼神须注视按捺方向。5.采: 是一种执着对方手或肘部由上向下牵引的力。6.搠:是一种向 外横推或横采的力。在推手中,多用以转移对方劲力方向,以 及横推对手使其后仰倾跌。7.肘:泛指通过前臂旋转或肘尖发 出的力。推手中,对方捋我肘,我随势以肘尖击;或我一手沾 其手,另一手臂屈肘旋压对方肘臂等,皆为肘劲的用例。8.靠: 泛指通过肩、背、胯向外挤推的方。在推手过程中,当我与对 方贴身之际,用肩或背、胯靠推对手的方法,即是使用靠的力 量.

民间的友谊推手应遵很哪些规则

太极拳流传广泛,流派繁多,一般的应以增强体质、娱乐 自身、增进友谊为目的。推手时,本着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共 同提高的精神,注重拳德拳风,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逞强, 不欺人,谦逊谨慎,以团结为重。对初学者或未曾在一起学习 推手的同志或拳友推手时,一概不发劲,与其他人练习推手时 发劲必须粘而后发,“点到为止”,不使对方跌倒,防止误伤事 故。严禁应用任何带有伤害性的手法,不得有任何粗暴动作或 行为。

浏览4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