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意事项
- 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 应选择在土场地上进行练习,以免损坏场地或砸坏石锁。
- 石锁上拳练习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 应以翻花上掌和功力练习为主,上拳练习不宜太多。
- 左右手应交替练习。
- 练习结束后,要注意对全身放松,特别是对腰部、肩部和肘部的放松。
- 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 形成良好的竞技心态。
- 制订科学合理的战术方案。
- 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 比赛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的完成。
- 防伤措施
(1 )技术学习要由易到难,以免失误过多,造成损伤。
- 初学者应先练习轻石锁,随着功力的增加,逐渐增加石锁的质量。
- 石锁上拳每次练习的次数不宜过多,要穿插在其他练习之间,以免练习过多损伤拳面。
- 练习中可戴薄线手套,减少对手的损伤。
- 注意保护,以免被石锁砸伤。
、指鼎较力
指鼎较力是指练习者以手指支撑完成倒立(指鼎)来比较功力大小的一种武术功法运动。 在传统武术功法中的“鼎功”,就是以手指支撑完成倒立动作。少林武功中的“鼎功”练习, 强调“拳禅合一”,因而将此功法称为“一指禅功”“二指禅功”(以一指支撑为“一指禅”, 二指支撑为“二指禅”)。古代练习“鼎功”,主要在于提高手指的硬度、力度,在格斗中发 挥点穴击要的作用。今天练习“鼎功”,除了提高手指、手臂的力量外,还有着提高人体的 平衡能力,磨炼意志、娱乐观赏等功能。“指鼎较力”
是借助“鼎功”的部分锻炼环节整理 成的指力竞赛项目。
在竞赛过程当中,运动员用五指、四指、三指、二指、一指手指分别支撑完成倒立。通过完 成倒立时,以支撑手指的数量多少或支撑手指的数量相等时,以支撑时间的长短来判定胜负。
(一)场地及器材要求
在表面平坦的室外土地,或空间不低于3米的室内场地上划定长、宽分别为1米、8米的矩 形为比赛场地。训练场地可选用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室外场地。
指鼎较力的技术核心是“指鼎”。围绕提高指鼎技能的练习方法包括.•指鼎、培元行气 法、运气催力法、罗汉卧虎功、罗汉卧式桩功、指力引体、靠墙倒立等。
- 指鼎
- 预备动作。运动员上场后,向场上裁判员行抱拳礼;然后,两手自然放下成并步站立。
- 练法。根据运动员的指力大小,可采用五指、四指、三指、二指或一指支撑,完成 分腿平衡和手指倒立。以下凡“以指支撑”句,用以支撑的手指数量均由运动员自定。
第一式:分腿平衡
练功者坐于地面,两腿向两侧贴地分开;两手手指抵地,运气于支撑的手指,手指用力将 两腿水平撑离地面,眼向前看。
第二式:慢起倒立
重心上提,同时收腹、含胸、提臀、直肩。两腿从身体两侧一边上举一边并腿,至上肢、 躯干、下肢在一个纵面内,绷脚面,完成倒立。(运动员不能自行保持倒立状态时,可由助手 或借助横杆保持平衡完成指鼎较力应保持的倒立时间。)
- 结束动作。双脚前落或后落着地,向场上裁判行抱拳礼后下场。
要点:倒立时顶肩、立腰、绷脚面、腿要直,并注意技术动作与呼吸方法的协调配合。
- 培元行气法
第一势:培元法
两腿盘坐(自然盘、单盘或双盘坐),两眼微闭,眼睑微垂,身体自然伸直,下颌,微收, 舌抵上腭,唇微闭,两手手心向上,叠于丹田之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拇指相对,全身放松。
吸气时意念天地精华之气由百会穴到膻中下聚于丹田;呼气时意念将全身浊气从全身的毛 细孔排出。要求以鼻呼吸。
如此一呼一吸为1次,反复练习36次,将口内津液慢慢吞人腹内。
第二势:小周天
动作同上。
吸气时意念丹田之气下经会阴、尾闾,过命门、大椎到玉枕直达百会,呼气时意念由百会 经天庭、眉心过膻中直贯丹田。要求以鼻呼吸。
一呼一吸为一次,反复练习36次。
第三势:剑指开膻式
动作同上。
吸气时两手剑指缓缓托起到胸前膻中,呼气时两手翻腕剑指缓缓向前插出,气尽而势成; 意念气由丹田经膻中,沿两手臂内侧,直达二指指尖。呼吸尽量达到细、匀、深、长。
一呼一吸为一次,反复练习36次。
第四势•.聚气收功
盘腿而坐,两手放于丹田,左手在内,掌心贴于丹田。右手在外,两手劳宫相对,全身放松。 5分钟后,将左掌置于右掌之上,用手心贴着丹田按顺时针方向画圆,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右掌在画圆的同时,意念天地精华之气慢慢聚于丹田,采用鼻吸鼻呼,会产生大量的津 液,然后慢慢将它吞于腹内。
画圆时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72次,收功。
- 运气催力法
第一势:桩功
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腿自然弯曲成高马步,两手变剑指上举与肩同高,两臂伸直,剑 指指肚相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口唇微闭,下颌微收,全身放松。
吸气时,由手三阳经百会到膻中下贯丹田;呼气时意念全身病浊之气由丹田上至膻中经两 腋手三阴经直达二指指尖排出,约站桩10分钟。
第二势:左右开弓
接上动,双手同时从体侧上举至头顶部上方,呼气,掌心朝下,下行于丹田处,变掌为拳 握于腰间,同时两腿下蹲成四平大马步。
接上动,吸气(细、均、深、长),意感气至丹田;呼气,右脚蹬地伸直,腰微左转,左 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为剑指向前用力插出,指肚朝下,意念气由丹田经膻中至膻下 三阴经直奔指尖,力达指尖,同时用鼻发出“哼",目视右手二指。
接上动,吸气,右腿屈膝变成马步,右手二指变拳收回腰际,呼气,左脚蹬地,腰微右 转,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变为剑指用力插出,意念气由丹田直达指尖,同时用鼻发 出“哼”,目视左手指。
左右开弓为1次,练1次为宜。
要点:吸气后闭气蓄劲,插指时腰腿同时发力、吐气,气力达于指尖;转腰、插指要迅 速;吸气要细、均、深、长。
第三势:聚气收功
同“培元行气法”中的“聚气收功”,唯此处是站立完成。
- 罗汉卧虎功
两足前后开立,上身前俯,双手五指指尖撑地,与肩同宽,然后将前脚后伸与后腿并齐, 脚趾撑地,两腿与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俯卧式;做上下俯卧撑动作,下俯时吸气,上撑 时呼气,吸气时意念将气聚入丹田,呼气时意念丹田之气经膻中穴沿双臂内侧直奔五指指尖, 力乏而止。
收功:两腿站立,全身放松,意念全身之气归于丹田,两手叠于丹田之上。
随着功力的提高,支撑手指依次递减,进行四指、三指、二指、一指罗汉卧虎功的练习。 此功练习时,可以如上法伸直五指,用指尖撑地,也可五指自然弯曲,用五指第一关节
支撑。
要点:练习中,不能急于求成。卧撑时,强调指、腕、臂呈一条直线,保持上肢垂直 用力。
- 罗汉卧式桩功
罗汉卧式桩功动作与罗汉卧虎功相同,两脚下垫1.5米高物,保持此姿势为“桩式”,静 耗3分钟,高度随着练功者功力的增长而相应加高。两脚下垫物的高度和静耗时间,随着训练 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
要点:凝神聚气,立腕、顶肩、脚与上身成一条直线,稳定支撑手指。
- 指力引体
- 悬体静耗。站于单杠或能够承受人体重量的横杠之下,用中食指二指屈勾住横杠,然 后收腹起腿,躯干与腿成直角状,悬体静耗1分30秒,膝盖挺直,脚面绷平,目视前方。
- 指力引体。接上动,两腿自然落下,中指和食指钩住横杠,屈臂用力上拉,引体向上 至下颂高过横杠。如此引体重复练习,数量由少到多,不勉强。
- 靠墙指鼎
- 正靠倒立。距墙10〜15厘米,双手手指撑地,两手与肩同宽,脚用力蹬地上摆,两脚 紧贴于墙面,头微上抬,倒立3〜5分钟。
- 反靠倒立。由“罗汉卧式桩功”两脚下垫高物高至身高相同时,即成反靠倒立一一 面对墙壁的倒立,倒立3〜5分钟。
要点:顶肩、立腰、绷脚面,头微上抬,两脚轻点靠于墙面。
两手手指撑地的数量,随功力提高逐渐减少,即由五指依次渐减为四指、三指、二指、一 指。至此,则功成。
(三) 指鼎较力的训练
- 基础训练
指鼎较力的基础训练主要是对身体柔韧性的练习和对手指的练习。
柔韧性的练习主要包括:腕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柔韧性练 习。常用方法有:活踝、揉膝、压腿、搬腿、竖叉、横叉,以及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 合腿、后撩腿等。
手指的练习的方法主要有:搓、揉、按等。
- 功力训练
指鼎较力的功力训练主要是内功的训练和手指、手臂力量的训练。本文内的培元行气法和 运气催力法,属内功练习法;罗汉卧虎功、罗汉卧式桩功、指力引体、靠墙倒立等,属于提高 手指、手臂力量的练习法。
浏览7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