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在我国是一项非常普遍的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代代相传,不失其精华。这与教者传授方法适当和学者锻炼方 法正确是有密切联系的。武术老前辈们根据习武的体会总结出 了许多宝贵的训练锦言,如“低头哈腰,武艺不高气“扭根拔 簧,武艺不强”,“拳练千遍,身法自然”等等。这里着重阐述 “拳练千遍,身法自然”的科学道理,以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参考。

有些青少年习武,对练不够重视,而重于多学,这是不正 确的。“拳练千遍,身法自然”,不但有其实践意义,而且也有 科学道理。打拳从初学时的动作僵硬,到动作潇洒有力,直至 运用自如,是一个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其本质是条件反射。皮质中参与形成运 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多个反射活动,是一系列的连续过程。 在反射过程中,本体感觉是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有泛化、分化 和自动化三个过程。

武术套路的练习就是运动反射过程。在泛化过程中,学者

根据教者的动作语言等,通过视听觉传入,引起视听中枢兴奋, 在已会的动作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每个动作在皮质运动中枢 中都引起一个兴奋灶。此时兴奋和抑制还不集中,表现动作僵 硬。在分化过程中,由于不断的练习,使兴奋和抑制趋于集中, 兴奋灶之间也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能够自如地做出每个动 作,顺利地完成套路练习。在自动化过程中,随着练习的进行, 兴奋和抑制达到集中,能够准确地控制运动,暂时神经联系得 到巩固,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即能做出规格的动作和完整套路的 练习。达到自动化阶段之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以摆脱第 一信号系统的束缚,可以灵活地调整运动。比如不受任何场地、 方向、地点、位置的限制,均可准确无误熟练地完成套路的练 习。

以上从生理上讨论了 “拳练千遍,身法自然”的科学性,说 明了武术锻炼的重要性。希望广大武术初学者不要“贪多嚼不 烂",切记“功夫"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

阴阳五行学说有什么价值

近年来,西方科学界出现了一种研究东方哲学的热潮,对 我国的阴阳八卦、五行学说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人认为,古代哲学以宇宙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认 识到自然界的发展充满着辩证法的特征,而且还能够适应现代 物理学最新理论的“哲学构架气同时,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精 神及创新的有益启示,能陶冶性情、扩展视野和开阔思路,是 中国文化奉献给世界的无价之宝。

什么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发源很早,西周末年(前8世纪),已有人用阴阳 解释地震现象,秦国名医医和用来解释病因。简单地讲,阴阳 就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 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 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必须是相互关联的,如 天和地,水和火,气和血,大和小,同时它们也具有截然相反 的两种属性,有一定的原则和条件规定。如从季节讲春夏属阳, 秋冬属阴;从湿度讲,干燥属阳,湿润属阴;从重量讲,轻为 阳,重为阴;从动态上讲,明亮属阳,晦暗属阴,兴奋属阳,抑 制属阴,上升属阳,下降属阴。两者不可混淆。阴阳学说是我 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且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阳的属性是什么,什么是普遍性,什么是相对性

普遍性和相对性是阴阳的基本属性。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一切 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又促进了事 物的变化和发展。阴阳的概念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 象中。比如一般来说,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活 动的、功能的属阳,反之属阴。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是说,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根 据对立面的相对比较而确定的,是随时间、地点变动而变动的。

阴阳还是无限可分的,阴阳的每一方面都可以再分出阴阳, 这是阴阳相对性的另一大特点。

比如《素问》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

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 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 阳也。”又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 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一分为二,无限可分, 虽有千变万化总归于阴阳。

阴阳学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主要表现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 衡”、"相互转化"四个方面。


  1. 什么是对立制约


阴阳理论认为,阴阳是相反相成的,没有相反就没有相成。 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如进和出、升和降、热和寒等。 由于阴阳两方面的排斥、对立,才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1. 什么是互根互用


阴阳是互根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 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阴也就没有阳。

  1. 什么是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正常 情况是阴阳相互制约,维持平衡。比如人体的阴阳双方平衡是 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的,若阴阳出现大的消长变化,超出了自 身调节范围,就表现为疾病的生长,要用治疗手段来让它恢复 平衡。

  1. 什么是相互转化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 转化,比如人们认识到的“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

消长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一个连续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哲学 上“量变到质变”的范畴。

什么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家们把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东西 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有一条相 生相克、循环不二的规律。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也着眼 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生克制化原理,也说明了事 物运动变化的联系法则,能够阐明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相 互关系,因而也可以说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唯物辩证观的哲学范 畴。

金、木、水、火、土的物质特性有哪些

水——具有滋润、下走特性。

金——具有敛肃、变革特性。

木——具有生命条达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特性。

±——具有长养、化育特性。

五行中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是什么意思

相生是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相克是相互克服,制约抑制。 制是制约,化是生化,五行学的自我调节,使系统保持着相对 平衡,这种关系称为制化。

生克与制化是指正常情况下的调节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 五行之间不平衡的调节,又称“胜复”、“乘侮气

阴阳五行与武术有何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 辩证唯物观点,广泛地渗透于古代天文、地理、政治、军事之 中。传统武术也以这一学说作为理论哲学思想。其影响表现在 拳理、技法、技击原则等方面。表现在拳理、技法方面的如太 极拳,就是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为基本原理, 而形成了动作处处弧形,刚柔相济,动静相递,开合相依的特 点。八卦掌以“八卦说”为依据,又演绎出“八卦连环分五行, 相生相克变无穷"的拳理。还可以以八卦阴阳的变化来说明八 卦掌沿圈连转、身随步翻、掌随身变、步随掌转等技法变化的 理论。

阴阳五行说表现在技击原理上,有“方知阴来阳破,阳来 阴破之妙,若不破阴阳,则无变化之妙”。据此又制订和演绎出 “以柔克刚”、“以静待动”、“避实击虚”等说法。另外,特别在 所谓的内家拳中,无不处处充满了阴阳、五行、八卦的内容。比 如大家熟知的五行拳,就是典型的实例之一。五行拳根据五行 相克相生的原理创编,运用于攻防技术之中就是:金(劈)生 水,(钻)水(钻)生木(崩),木(崩)生火(炮),火(炮) 生土(横),土(横)生金(劈/ 金(劈)克木(崩),木 (崩)克土(横),土(横)克水(钻),水(钻)克火(炮),火 (炮)克金(劈)。可以看出,武术与阴阳五行学说具有密切的 关系。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的基础,也 是解释拳理、拳法、拳技的依据,是古代人们制定武术技击所 遵循的规律。

浏览7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