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全国武术锦标赛(甲级)团体赛,于6月3日至7 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 次锦标赛采用了分级赛法。1989年的上半年先进行甲乙级团体 分区赛,下半年进行个人单项决赛的比赛。从而改革了以往个 人单项全能和团体一次性比赛的竞赛制度。另外,根据国家体 委规定,1988年武术比赛的团体前16名的队为甲级队,17名 以后的队为乙级队。在这次比赛中甲级赛区排在12名以后的4 支队,将降为乙级队,参加1990年的乙级比赛。武术竞赛制度 的改革,使这次比赛的整体水平比去年有较明显的提高。
在这次竞赛中,山西队荣获男子团体冠军,湖北队获得男 子团体亚军;北京体院队荣获女子团体冠军,四川队获女子团 体亚军。
第五十七次
1989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个人赛,于9月21日至23日在山 东省淄博市举行。来自山西、四川、河南、河北、北京、上海、 宁夏等省、市、区以及北京、上海、成都体院26个队的82名 男选手和81名女选手参加了比赛。这些选手是团体赛甲级队个 人全能前30名,单项前8名;乙级队个人全能前6名,单项前 4名o因此这次比赛应该是中华武坛的一次高水平比赛,但据行 家评论,水平却不能尽如人意。赛场上更多的是醉心于大挥大 舞,片面追求气氛、速度,此风不刹,不利于创造更完美的武
这次比赛各队水平比较接近,改变了前些年大部分单项成 绩为少数队包揽的局面。比赛的前三名得主,男子分布在13个 队,女子分布在11个队。各队进一步发挥了本地拳种的优势, 来自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的丁杰再次蝉联太极拳冠军。广东、广 西、福建是南拳的发祥地,这次男女南拳比赛前三名均被他们 囊括。夺得男子全能、长拳、刀术三项冠军的是山西原文庆。这 次比赛中高、精、尖选手不多,虽然新秀正脱颖而出,但如何 衔接,承上启下,不断更新,特别是在武术已被列为1990年亚 运会比赛项目的严峻形势下,更值得研究。
第五十八次
1989年全国武术散手擂台赛,于10月20日至28日在江 西省宜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体院及前 卫体协等26支代表队,146名运动员参加了 9个级别的角逐。
比赛结果:前卫体协的司炳友、王建民夺得48.81公斤级 的冠军,广东的邓家坚、冯维斌夺得52.56公斤级冠军,武汉 体院的贾伟涛、乔力夫夺得70.75公斤级的冠军,成都体院的 杨建芳夺得65公斤级冠军,60公斤级冠军被河南队的冯伟夺 得。
散手运动在10年的实践中,从直径9米的圆垫子上到60 厘米的擂台上,从国内表演到国际邀请赛,从非竞赛项目到国 内正式比赛项目,逐步发展起来了,这是可喜可贺的。
这次参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普遍有所提高,许多选手不但 进攻意识强,身体素质好,而且敢大胆使用新动作。如北京武 警队的王建民,将武术套路中的十字腿与外摆腿相结合,形成 进攻对方头部的点腿动作,在实践时连连命中,受到好评。河 北队吴文军的辅跑腾空外摆,前卫体协的庄海倒地后扫腿等动 作,在实际运用中成功率很高。广东队邓家坚的踢、打、摔等 组合进攻动作有条有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武术招 法都体现了中国武术快打快摔、灵活多变等特点。
这次参赛选手的抗打能力有明显提高,在整个比赛中,只 有一人大臂挫伤,二人鼻子被击流血。而以前的表演赛常出现 手指、脚fit挫伤,鼻子出血和骨折等意外现象。比赛场上有许 多选手头部受到腿和拳的连击后,安然无恙。
这次比赛参赛者也感到现行的规则需要修改,技术动作需 要规范,护具服装需要改进。
第五十九次
1991年“灵溪杯”全国武术散打邀请赛,于1月1日至5 日在温州举行。全国共有13支代表队参加了竞赛。比赛记个人 和团体名次,并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获团体前三名 的队是武汉体院、武警总队、温州武术院。获个人第一名的有 浙江队的陈养胜,湖北队的黄月胜,武警总队的贾伟涛、韩日 成等。
第六十次
1992年全国武术锦标赛散手团体赛,于5月10日至16日 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代表队的143名运动员参加 了比赛。这次比赛与以前相比,参加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由 于武术散手已列为1993年七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所以竞争较 为激烈。经过6天15场的角逐,最后武汉体院、中国武警和河 南队以优异的成绩,分获一、二、三名。
第六十一次
1992年“五连冠杯”全国武术锦标赛套路团体赛(甲级队 赛区),于6月20 H至23日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 及北京体院、上海体院的18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 8个项目的 激烈角逐。最后,山西队以286. 56分的成绩获得了男子团体总 分第一名,北京队以286. 14分的成绩获得了女子团体总分第一 名。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是河南队和北京队,获 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是辽宁队和浙江队。
历次国际武术表演比赛有哪些
浏览1,3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