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行为训练是从维和警察散打对抗也就是实战对抗的角度 出发,将徒手防控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心理行为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 实战动作能够正常发挥。主要包括反应速度训练、提高自身意志力训 练、应对突发事件训练、应对恐惧训练。

一、反应速度训练

反应速度在人的工作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维和 警察这个特殊职业来说更是如此。

维和工作纷繁复杂,当发生某种状况时,能及时采取相应行动, 战胜对手或避免危险,这对维和警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维和 警察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个体的反应快慢和反 应准确性就有可能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和工作的实践要求加强维和警察的反应速度训练,而训练的目 的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维和警察在特殊反应速度,包括迅速性、 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便尽可能地减少物质损失和降低无畏的人员伤亡。

(一)反应速度


  1. 反应速度的概念


所谓反应,就是有意识的应答行动,这种行动常以反应过程的形 势表现出来。反应过程在时间上是一个短暂性的过程,是在最短时间 内做完一定的系列动作,但它在心理结构上则可以分为反应的预备期、 反应的中心期以及反应的结束期三个时期。

反应速度可以用从信号刺激呈现到应答动作开始之间所经历的时 间长度来表示,这段时间长度是被消耗在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神经 传导过程上的。它反映了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反应速度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即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 所以要想根本性地提高反应速度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专门的 训练使个体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潜在的最快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表现出 来并且稳定下来。有研究表明,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比未经训练的人反 应速度快。

  1. 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种 活动的能力。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 移速度三种形式。第一,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是指有机体对各种外界 信号刺激的快速应答能力。第二,动作速度。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某一 部分完成特定动作的移动速度。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既可以相对于身体 外部的参照物而言,也可以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而言;既可以是线速 度,也可以是角速度。第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是指人体在特定方 向上快速移动的能力,一般以单位时间里人体位移距离为评定指标。

正确区分着三种速度素质,对于维和警察训练工作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如,在短跑训练中,某位练习者的成绩第一,但是通过进一 步分析,我们发现他的起跑速度最慢,只不过是因为他在起跑后动作 速度和位移速度快鱼其他人,所以才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由于先天遗 传因秦和后天训练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反应速度上存在 着一定的个人差异。

(二)反应速度训练的原则

反应速度的训练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方能达到预期 的效果。

  1. 选择适宜的训练时间


反应速度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传导速 度和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同时也与肌肉的结构和肌肉内部储存的能量 有关。因此在进行反应速度训练时,必须考虑人体的神经兴奋性和肌 肉是否疲劳。当人感到疲劳的时候,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 力量和弹性也都会降低,表现为动作反应迟钝、速度慢。如果在这种 情况下安排速度训练,则不能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但对于散打这种 对抗项目来说要求个体必须连续不断地对外界信号刺激做出迅速反应。

因此就应该在人略感疲劳和非常疲劳时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

  1. 合理安排间歇时间


在反应速度训练中尤其是对肌肉运动能力的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合 理安排训练的间歇时间。研究表明,在完成持续20秒以内的短时间练 习时,人体的能量主要靠ATPCP直接分解供能,人体机构中储存 的ATPCP在这个时间内完全消耗,超过这个时间则进入由糖酵解供 能。但是在20秒的练习后及时休息,贝ijATPCP就会在很短时间内 重新合成,再供肌肉运用使用。这个生理机制就决定了两个练习之间 必须有足够的间歇时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间歇时间又不是越 长越好,休息时间过长会降低神经的兴奋性,不利于提高练习的质量。 因此掌握练习的间歇时间就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下一个练习开始时, 人体内的能量已经得到足够的恢复,中枢神经系统保持合适的兴奋性, 反应能力得到相对完全的恢复。

  1. 训练要把握规律 . 训练中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准确地了解反应速度训练的规


律,有助于维和警察掌握训练的进程,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训练强度和 方法。反应速度的训练规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表示出来。练习曲线是 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它以练习次数 为横坐标,以反应时间为纵坐标,反映出反应速度练习过程中的某些 共同规律:练习初期提高较快,经过一个阶段之后,成绩就上升得缓慢 了;反应速度的提高时而加快而减慢,出现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练 习后期,出现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即所谓的“高原”现象;在训练 的最后阶段,出现成绩的相对稳定,速度的上升相对地停滞下来,似 乎达到了速度的“极限”。由此可见,反应速度的提高需要长期一劳永 逸,而是应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反应时逐步缩短,逐渐地提高 反应速度。因此,训练内容要由易到难,心理训练设计的情境的刺激

量也必须有小到大,不能急于求成,以免给受训者造成心理挫折和过 度焦虑。

  1. 注意力要集中


注意力集中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适宜兴奋状态,使肌肉处于 紧张待发状态。有研究表明,当注意力集中在要完成的动作上时的反 应时间可以比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下的反应时间缩短60%左右。因此, 在实际训练中要加强受训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使其养成善于集中自 己注意力的习惯,能做到在激烈复杂的情况中注意力不受内外环境中 干扰因素的影响。

  1. 训练符合实际需要


反应速度的训练要符合维和实战的要求。维和警察心理训练的目 的在于为维和行动服务,因此训练计划的制定、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 情景的@计都必须结合年龄、生理和心理状况及维和执勤的实际特点, 以保持训练有效性。训练应该尽量与专项具体要求相结合,尽可能多 地模拟实际工作中产生这些复杂反应的条件,并让受训者反复适应各 种可能出现的环境,以便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反应速度。

  1. 采取多种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


在反应速度训练中应该避免过多的采用同一训练手段,那样会使 受训者感到枯燥乏味,导致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训练的 质量。维和警察要采用联系方法和手段,不断变换训练情景,调整受 训者的神经兴奋性,使其在训练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奋状态和兴趣

  1. 在训练中掌握动作技术


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信号刺激做出应答动 作的熟练程度,动作越熟练,越能快速地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所以 通过反复练习以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十分重要。技术动作除了熟练以 外,还要保证其正确性。

此外,在训练中还应注重对多种动作技能的培养,因为这样可以 增加人脑中可供选择的应答动作的储备。为此,我们在训练中应该增 加技

术动作总量和战术方案、提高技术动作水平以保证受训者能够在 变化无常的复杂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应答动作。

  1. 对受训者反应的要求


从受训者反应要求上看,应避免出现过早或其他错误的反应3由 于受训者总是希望尽快反应,因此他可能在刺激呈现之前就做出“反 应”,尤其是在刺激与预备信号之间的时距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针对这 种情况,反应速度训练的标准程序应使每次呈现刺激前要略微改换一 下这个时距的长度,以避免被试对“恒定时间”这一额外变量做出了 错误的反应。区分快速的正确反应与抢先的“假反应”的有效措施是 在训练中插入侦查试验,即给预备信号之后并不呈现刺激。

浏览4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