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在进人一些高危地带的现场吋,必须保持这  种高度戒备状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警务技能、战术知识,尽可 能使用所佩戴的装备制止对方,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武器制止犯罪。 在处置一般违法案件时,案情有可能转变为严重的暴力犯罪,那么维 和警察的心理临战状态也要有橙色状态迅速转为红色状态,以适应新 的警情。例如,在常盘查中突然遭到歹徒持刀袭击,在调解日常纠 纷中突然遇到当事人持刀砍人,在例行查控车辆中突然遭到持枪袭击 等案情升级情况,要把临战心理状态迅速调整为红色状态。事实证明. 训练有素的维和警察,在紧急危险关头会把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屏 蔽”,不去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黑色状态:这是维和警察陷入全面被动状态时的临战状态。比如. 维和警察被对方持刀、枪逼住没有反抗的空间,搏斗中被对方捅伤或 被对方击中,维和警察已经受伤倒地等,此时形势十分危急,局面被 对方控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在这种状态下,维和警察的精神处 于高V度紧张甚至恐惧状态,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或盲目死拼, 任由对方攻击。生死关头,维和警察一定要发挥平时训练有素的本领, 激发顽强的求生意志,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散打对抗技能,伺机找到 突围自救的方法。假如受伤了,要知道舍弃硬拼,用智谋与对方周旋, 在退守时自我保护,争取时间,等待支援。  二、维和警察临战心理规律  维和行动的突发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通常使维和警察处于一种 应激状态。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此种情 况下,人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多数人在一般应激状态时思维特别清 晰、活跃而明确,可以应付紧急情况。也有人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 甚至可能发生感知、记忆错误,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应激状态下行动 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外部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外,维  和警察个性特点和平时的耐挫训练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 维和警察而言,能否成功应对应激状态恰当处置各种紧急危险事件, 主要靠日常个人心理优秀品质的养成以及实战能力的自我提高。此外, 掌握一些临战心理调节方法也十分必要。常见的维和警察心理规律及 运用如下:  (一)认知  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 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注意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Q如维和警察在对犯罪嫌 疑人的守候监视过程中,需高度警觉,随时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及犯 罪嫌疑人的行为,如果稍有分心就可能造成其乘隙溜掉。  2•观察  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 一种主动形式。维和警察在执勤过程中需随时观察,而观察的结果又 可直接影响到执行行动的效果。  记忆  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如维和警察在执行社区搜捕时, 必须靠记忆在头脑中迅速牢固地储存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形态特 征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辨别出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想象  是指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形象的过程。如在 谋划行动方案时,维和警察需要想象在执勤过程中犯罪分子可能采取 的各种对抗行为等。思维  是指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一名优秀的维和警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 维能力,只有保持敏捷的思维,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到临危不 惧、处之泰然,并能依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智 力、技能几块进入最佳状态,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处置。  (二) 情感  情感,是指认识客观事物时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 体验。不同于认识过程,情感或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 式,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维和警察在执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各方强烈的刺激,这就 逐渐形成了维和警察的情绪情感特征,如明确的倾向性、良好的稳定性 及较强的自控性维和警察要有处变不惊的稳定情绪,必须能够有效地 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摒弃消极情绪,保持沉着、冷静、乐观、积极 的心k状态,做到不为一时的胜利而狂喜,也不为一时的挫折而沮丧。  (三) 意志  意志,是指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 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维和警察行动往往闲难重重,需要不断地客服和排除,这就必须 靠意志作支撑意志品质的强弱极大地影响着行动效果,因此维和警 察应当具有顽强的战斗精神、临危不惧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耐力。意 志品质的衡置标准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及坚持性。维和警察 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具备不为难险而退缩、不因挫折而悲观、不 为对方威胁而胆怯的健康心理,并且能在复杂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保 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战胜自我,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四)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  素,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性上。  需要 是指生理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同人的活动密切联系, 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作 为个性倾向性核心的需要和动机理论主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佛 隆期望理论等。维和警察应学会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激发和调控自 身需要动机的类型及强度,也可以用来研究犯罪嫌疑人的需求和动机, 以提高维和警察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提升工作的最大效率,维 和警察在实战中应适当调节目标标准,不能企图过高,这对减轻心理 压力,控制负面情绪,以及对于正确的认知、清晰地思维、果断地决 策都是有帮助的。  兴趣 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维和是一种个人经济收益 与付出不对称且危险系数极高但荣誉感强的职业,维和警察必须经过 汗水、泪水的洗礼,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磨炼自己。为此维和警察必须 具有稳定的兴趣、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世界观,而由此 产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无疑是有益于任务达成的。  (五)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出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 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心理动态方面的特点。根据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把气质分为强而不平衡的类 型、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强而平衡且不灵活的类型、弱型。气质 是天生且具有的典型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每一种气质既有它的积极方 面,也有消极方面,气质只能影响人活动的一些风格,不会影响人的 成就。维和行动十分复杂多变,既有面对攻击时的紧张,又有对峙中  的忍耐和应变,还要保证决策上的严谨和周全。因此,可以对不同气 质类型的维和警察进行合理编成,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方能保证行 动的顺利圆满完成。  性格 是指一个人在个人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 与之相对应的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维和行动有其独 特的特点,维和警察应当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期应有的性格特征, 包括较强的自信心、机智勇敢、忍耐精神等。  3•能力  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维 和警察除了必须具备一般警察应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外,在指挥协调、决断、谋划、应变 等方面尤为重要。  (六)团体心理  团体也称群体或人群集合体,即指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共同目标, 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体。对 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来说,组织的任务性功能和个体的维持性功能是 同等重要的。团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从众行为、社会促进作 用、社会规范作用等。  沟通是团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效地沟通特别需要注意 避免沟通障碍。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可以测量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 助于团体目标任务的实现。维和行动中往往特别强调团体作战,这就 需要再日常训练中分析队组特点,并运用相关心理规律加强队组的协 同作战。  三、维和警察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过 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品质。心理素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断得到提高的。心理素质,对知识、能力、体 力的发挥有潜在的制约作用。

浏览3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