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保护维和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战技能方法,是检 验维和警察是否具备自我防护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实战训练方式。 它的运用可以使维和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做到如何防止和制止执法对 象对自身的暴力攻击,使自己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危险情形,对潜在的 危险实施有效控制,将可能面临的危险做出最大限度地避免及化解, 从而最大程度保护自己,一旦冲突发生,维和警察也能运用有效手段 予以防控。
“维和人员执行维和任务,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其次是安全,再次 是安全,最终还是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一切行动。如果没 有安全,那么一切将为零。”这是联合国一句至理名言。联合国对维和 人员参加维和行动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要求,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不 同于在国内开展的执法行为,要最大限度地确保武力使用的克制性, 尽可能地去化解矛盾、规避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致力于维和任务 区的和平进程建设。但是所有这些具有一个前提,维和人员首先能够 确保自身的安全,面对复杂、危险的维和任务区形势,维和人员要具 备这种能力对危险进行评估和规避,只有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才能更 好地保护联合国人员、任务区居民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促进联合国维 和任务区的和平进程建设。散打训练正是建立在维和警察执勤需求的 基础上,通过实战对抗的方式,在日常的训练中逐渐提升维和警察的
防护能力和控制技巧。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白打、手战等,是两人按照 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徒手对抗 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打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散打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散打运动的萌芽与形成
散打运动的产生是由生产劳动所决定的,源于人与兽斗和人与人 斗,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生产力低下、 工具简陋、庞大而凶猛的野兽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巨大威胁。人类为 了生存、获取生活所需,必须经常徒手与猛兽进行殊死搏斗,慢慢地 产生了使用拳打、脚踢以及躲闪的格斗动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 氏族公社时期,部落之间因为物质利益经常产生斗争,并逐渐开始对 以前本能的自卫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提高,这与散打的萌芽有着 直接的关系。
商周时期,原始社会搏斗的形式仍然存在。如《尔雅•释训》云: “暴虎,徒搏也”。即徒手与猛虎搏斗。除搏兽外,也有人与人互搏的 记载,如《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搏谍贼。”搏在这里主要是 拘捕的意思。拘捕之法应包括“手搏”之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步 兵的崛起,徒手搏斗得到较快发展。秦朝统一天下后,实行民间禁武, 然秦经两世即亡,对徒手搏斗的发展并未产生太大影响。到了汉代徒 手搏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选拔武生主要是通过手搏科试,表 明手搏比赛在当时已经较为正规,再加上手搏在民间也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说明散打运动在当时已经逐渐形成。
(二) 散打运动的初期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战争曰益 频繁激烈,武术成了人类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唐代社会文化、 经济空前发展,选拔人才也是在借鉴之前较为成熟的选拨武士武官方 法的基础上,开始设立“武举制”,这对整个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 促进作用。到了宋朝,手搏在民间更为流行,出现了以“社”“团”为 形式的练武组织,比赛极为盛行。元代由于统治者禁武,民间手搏一 度受限3但在民间私自练武之风仍传习不止,无数次民间起义都推动 了武术的发展。明清是武术集大成的发展时期。民间流派林立,拳种 繁多,各派经常通过比武较量发展技艺3正规的手搏比赛,民间称作 “打擂台”。由于比赛开展频繁,手搏运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民间 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武术散打的书籍,比如升宵道人的《散打秘钥》、戚 继光的《纪效新书》。这些书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手搏的理论,也为 其全^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到了民国时期,散打或散手作为 一个竞技比赛项目被屡次尝试,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大家认可的、规范 的比赛形式。建国初期,国家倡导发展武术,把发展武术运动提到了 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a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 同志提出了 “发掘、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武术”的主张,对武术运 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后来由于中国的拳击比赛出现 了伤亡事件,搏击对抗项目便不被提倡。又因“文革”中,中国武术 研究工作被视为“唯技击论”,散打运动的发展陷入了空前的低谷。
(三) 散打运动的实验与全面发展
1979年后期,武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内兴起武术热,为了全面 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文化遗产,国家体委决定先在北京体育学院、武 汉体育学院和浙江省体委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项目的试点工作。为
进一步促进武术散打不断提高,1980年10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武术表 演赛期间,国家体委调集了散打(手)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始制定 全国散打(手)竞赛规则,拟制了《全国散手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 1982年国家体委又调集相关单位在北京召开全国散打(手)竞赛规则 研究会,制定了《散手竞赛规则(初稿)》,随后按照此规则举行了全 国武术对抗项目的表演赛。同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对散打(手)的发展提出了 “积极、谨 慎、稳妥”的要求。1985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了首届全国公安武警系统 的武术比赛,从此武术散打比赛成为公安武警系统每年举行的正式项 目。1988年在甘肃兰州举行的散打表演赛中,第一次设台比赛。自此, 散打以擂台进行比赛的形式被确定下来。1989年10月首次全国武术散 打擂台赛在江西宜春举行,这是散打项目从表演赛过渡到正规比赛的首 次正式比赛,标志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进人了一个薪新的阶段^ 1993年 1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来自世界五大^共 5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是武术散打第一次被列 为世界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散打被正式列为第十三届亚运会比 赛项目。
(四)散打运动的改革与开拓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中国社会各界开始进行各项改革。 武术散打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开始按照市场规律和大众需求进行 运行。同时,为了挖掘开发武术散打市场潜力,国家体育总局从1988 年开始,分别在陕西户县、山东青岛以及河北沧州三地举办了具有实 验性的散打比赛,参赛运动员脱掉护具,只戴拳套、护裆和护齿,使 比赛变得更加精彩。另外,还增加了比赛的局数,给运动员体能和抗 击打能力带来更大挑战。随后,还举行过各类散打擂台邀请赛、挑战 赛和争霸赛等赛事,这些比赛都为开拓武术散打国内市场和满足观众
需求做出了有益探索,也为武术走出国门,与世界同类格斗项目进行 比赛交流奠定了基础。1999年,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艰苦的谈判,于12 月
中旬,中国武术代表团赴美,与美国职业拳击进行对抗赛。通过两 个不同项目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武术散打与其他各类格斗项目交流比 赛的信心,也打出了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新天地。2000年3月,“中国 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场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组织管 理完全不同的赛事,它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强调灯光、音响、 舞美等特色,大大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娱乐性3走过四个年头的散 打王争霸赛意味着赛事先期运作成功,也意味着散打王争霸赛进人了 一个品牌价值提升的全新时期。2003年12月,一场由美国电子商务公 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等单位联合打造的 中国武术散打王与界自由搏击冠军进行的“世界散打争霸赛”,各国 竞技高手在此展开了世纪争霸。在所有四场比赛中,中国散打王四位 杰出代表均以较大优势战胜对手,桿卫了中国武术的尊严,也首次将 的金腰带留在了中国。至此,散打不仅在中国已成为全国锦标赛、 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亚运会比赛项目,并成功举办了多届世 界武术锦标赛并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杯散打比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运作体系。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散打更是被列为奥运会表 演项目加人到奥运大家庭中,这对散打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为散打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浏览7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