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自卫的技法特点和注意事项 :

(_)防身自卫的技法特点


  1. 动作简练,实用性强


防身自卫技术动作简练,讲究实效,一招一式都有一定的用途和目的,举 臂则有,抬腿即着。其动作层次分明,要点清楚,便于练习、掌握,也便于在 实际的格斗中使用。

实用性强,就是它的技术侧重实用。经常练习防身自卫技术,不仅能提高 身体的各项素质,同时也能够增强身体机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防卫技术的练 习和掌握,在实际格斗中,能够运用防卫技术动作来抗击暴徒对自身的侵害, 有效地保护自己,并能将暴徒制服。

  1. 手法多变,攻防兼备


所谓手法多变,指的是防身自卫术的技术动作多,练习手段丰富。例如, 在与暴徒格斗时,他用拳击打我头部时,我应立即做出防守或防守反击的动 作;如暴徒瞬间又改变击打的招法,用腿踢腹部时,我则要顺应其招式,再度 相应改变攻守的技术动作。所以说,防身自卫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 样的。

攻守兼备,是防身自卫技术动作的核心。只有防守动作没有进攻动作或只 有进攻动作而没有防守动作,都会导致在实际的格斗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 防身自卫既要有主动进攻动作,又要兼顾被动时的防守动作。例如,与暴徒格 斗,他用直拳击打我脸部时,我立即用左小臂由里向外格挡暴徒的右小臂,同 时我右手握拳,猛击暴徒面部。这一简单的防卫动作,即体现了攻与防的有效 作用。

  1. 抓住战机,快速准确


在攻防格斗时,不可能有多余时间停下来进行思考,因而使出的每一招式 几乎都是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完成的。所谓战机,就是有利于攻击暴徒的时 机。抓住战机才能充分发挥攻击动作的作用,并迅速制服暴徒。

快速准确,指的是运用技术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格斗胜负的关键。例 如,对方用直拳击打你面部时,你就应该及时闪躲或防守,否则必然被其击 中;防守反击时如果动作慢,对方的击打手臂就会抽回去,你的反击动作根本 就用不上去,更谈不上准确的问题。在格斗中速度是准确的先决条件,因为格 斗双方都是在相互运动的攻防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平时学习和训练中,每 一招式都要求准确无误,并不断提高动作速度。

  1. 击打要害,一招制胜


击打要害和一招制胜是相互联系的。击打要害是一招制胜的先决条件,没 有击中暴徒的要害部位,一招制胜是不可能的。在与暴徒格斗时,为快速制止 其不法侵害行为,击打其要害部位(如头部、肋部和裆部等)显得十分重要。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打击或压迫之后,机体会出现生理上的功能障碍,轻则疼痛 难忍,重则致使伤残。例如,暴徒用匕首对你行凶时,你会躲闪或设法夺取暴 徒手中的匕首,此时如果一举击中暴徒的要害部位,便可达到目的。

  1. 不畏强暴,斗智斗勇


不畏强暴,斗智斗勇,是一个心理战术原则。绝大多数犯罪分子在行凶作 案时,普遍存在冒险和侥幸的心理,从心理状态上讲是虚弱的。暴徒的行为众 所周知是违法的,暴徒自己也明白这一点。而你为了自身或他人生命财产的安 全与暴徒进行格斗是理直气壮的,是正义的。所以,在思想和精神上要有不畏 强暴、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更要有斗智斗勇的智慧和树立必胜的决心和信 心,从精神上、气势上压倒对方。同时,在格斗中既要充分使用自己所掌握的 技术技能,又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巧妙、机智而果断地实施防守或进攻招法, 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制服暴徒。

(二)防身自卫注意事项

防身自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应当强调,在运用防身自卫技能和技巧 时,只能用来对付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绝不能用于人民内部。我国刑法第二十 条中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具体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 当防卫。”所以,一个人在遭受到突然袭击和侵害时,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防身 自卫的技能和技巧,就会临危不惧,胆大心细,敢于向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侵 害行为奋起反抗,达到以正压邪、维护安全之目的。

防身自卫是为正当防卫之目的而采取自我保护的一项技能和技巧。在实施 防身自卫时,往往要根据行为人的主客观条件,按照正当防卫的行为规范去进 行,它不仅是攻防双方技能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智慧、意志等精 神力量的争斗。因此,只有掌握了防身自卫术中的技术技能和一定的力量、速 度、心理等方面的基

本素质,才能在实战中临危不惧、得心应手、出奇制胜, 达到防身自卫之目的。总结防身自卫的基本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时刻警褐,沉着镇静,临危不惧,正当防卫;以静待动,静观其变,审时 度势,随机应变;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有理有节,防卫得当。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地点、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及其变化而选 择防卫的时间和方案。现实生活中,不法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侵 害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故防卫策略必须随机应变,方能有效。

第二节套路演练技法分析

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它是在吸取了査、华、炮、红、 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长拳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 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长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古今 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所谓长是相对短而言,长拳则是相对短打而 立名,这正如明代唐顺之《武编》所言:“逼近用短打,若远则用长拳。”

现代长拳套路,还包括长拳类器械,如刀、枪、剑、棍套路,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教学训练与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

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 练套路又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一)规定套路

规定套路是由原国家体委及其有关部门统一编制的套路,20世纪50年代 有初级和甲、乙组套路,以后又有“少年拳”、“青年长拳”等套路。随着武 术运动的发展与推向世界的需要,1989年为第11届亚运会创编的第一套国际 武术竞赛套路,其中包括长拳;2001年由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最新国 际比赛套路,每个套路均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具有严格的统一 规范和标准。

(二)自选套路

自选套路是指练习者根据自我身体素质和技术风格创编的武术套路。为适 应竞赛的需要,武术竞赛规则对自选套路的动作数量、组别、规格、完成套路 的时间等均有统一要求和严格规定。其中要求自选长拳套路至少包括三种手 形、五种主要步形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及不同组别的腿法、跳跃、 平衡等动作。

随着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更加突出了对自选套路动作的规格化要求和套 路的艺术性再创造,使其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

(_)姿势

姿势主要是指静止动作的姿态。长拳的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 胸、立腰。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 称。从姿势和精神状态上还要体现出攻防意识。

(二)方法

方法主要是指武术中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方法。在完成这些 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准确,并应充分体现出动作的攻防特 点。如“弹腿冲拳”,应先抬大腿再迅速将小腿踢出,要求膝部伸直,脚面绷 平,力达脚尖;冲拳时,拳要从腰间沿直线向前快速有力地旋转冲出,力达拳 面,上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只有动作方法明确,才能使 内在的精神意识通过动作更好地表达出来。 (三)身法

身法是指在运动中以躯体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身体变化方法。长拳运动 中的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变化在躯干的紧密、协调配合下,达 到上下合顺、首尾相随、完整一体。因此,躯干是上下肢运动的纽带。要使身 法恰到好处,除应加强躯干的柔初性训练外,还要体会动作要领和攻防含意。 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如何使躯干动作与各种攻防方法的运用自然紧密地结合起 来,是体现身法的关键。

浏览61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