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打挺:迅速收腹,两脚下打,宽不过肩,起立轻快。
- 扑虎:腾空要高,落地要轻。手、胸、腹、膝依次着地,两腿 稍屈并拢或稍稍分开。
- 乌龙绞柱:肩、颈着地,腰腿竖直,两腿在空中相绞,幅度 要大,动作要轻快、敏捷。
- 扑地蹦:两腿并拢,两肘紧,身体挺直,平起平落,轻快 连续。
- 盘腿跌:腾空过腰,在空中成侧卧,落地时下面腿的大小 腿外侧与两掌同时着地。
第五节武术套路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完成训练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 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是对训练过 程中各种具体训练方式和办法的概括,是对各种具体训练力*法的 集中表述。运动训练方法分为基本方法和控制方法两大类。运动训练基 本方法主要包括: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 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和高原训练 法等。运动训练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和计 算机辅助训练法等。
一、武术运动训练原则
武术运动训练原则是武术运动训练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总结和 概括,是进行武术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武术运动训练过程 客观规律的反映。主要由尚武崇德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 原则、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系统不间斯原则、适宜负
荷原则、适时恢复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专一精练原则等组成。
(一) 尚武崇德原则
尚武崇德是指在武术运动训练过程中,武术攻守格斗技术的 修炼与人格品德的修养并行并重,共同发展。
武术攻守格斗技术在运用时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要有 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有伦理道德和法制法规的自觉 约束。练武即是修身,参加武术运动的习练是进行人生品德修养 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方法。武术拳谚:“拳以德立,德为艺先。”重视 武德的修养,是中国武术的特色和优良传统。习练武术,首先强调 修身,在掌握武术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的修 养和道德法规的自我约束,培养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 坚忍意志,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 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是指在武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探刻 认识参加训练的目的,使其自觉、积极地进行训练,独立思考,创造 性地完成训练任务。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是指在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动作示范、挂图、 影像技术等多种直观方式,通过学习者的感觉器官,激发大脑的形 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启发积极思维与实践,提高运动技 术水平。
(四)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是指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训练 对象的水平、不同的训练时期和不同阶段的任务,将一般训练与专 项训练结合起来,以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
一般训练是指根据武术专项运动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手段个
翻对训练者进行的全面训练,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改进身体形态,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武术基本技术 和理论知识,为武术专项训练打好基础。
专项训练是指采用武术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和与武术专项运 _技术相似的动作进行的专门训练,它可以提高武术专项运动所 需要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战术、理论知识和心理品质,保证 武术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五)系统不间断原则
系统不间断原则是指系统地、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武术运 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武术运动项目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其知识、技术、战术、身体 素质、心理水平、发展过程中的规律,都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 简到繁、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因此,在武术运动训练时要遵循这 一规律,在训练内容、手段的选择和安排上要适宜,要考虑学生的 训练程度、训练条件,只有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不间断地进行 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六)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人体机能训练的适 应规律和提高运动能力的需要,在武术运动训练中采用适宜的负 荷度量,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武术运动训练中负荷的增加,要逐步而且有节奏地依据人体 机能适应规律来加大,遵循“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 应”的规律组织、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是当代 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七)适时恢复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在武术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运动负 荷的性质和疲劳产生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疲劳,以提高人体运
动能力的训练原则。
(八)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武术运动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 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运 动负荷的训练原则。
个人特点包括年龄、性别、体形、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技 战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等方面。教师要深 人了解个体特点,根据武术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方 案,处理好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思想认识上、工作作风上 要注意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 性,提高队伍的凝聚力。
(九) 专一精练原则
专一精练原则是指个人在武术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自身的 具体情况选择一定的武术内容进行反复练习,以求技术精益求精 的训练原则。训练时不要贪多求全,以致一事无成。
二、教师指导下的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下的武术训练方法是指在武术运动教学与训练过程 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各种练习手段,学习、掌握和提高武 术运动战术的方法。
武术运动训练方法包括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 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 法和高原训练法等。
(一)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部 分,然后按部分分别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
分解训练法的运用,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能大大提高训练效率。其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运用时机是:初学新动作时 或单个动作过程比较复杂(如散打中的抱摔技术);套路动作较多 时(如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训练);采用完整训练法不易掌握时; 动作过程需要细致地专门训练时。
分解训练法常用的练习手段有:片断分解法、递进分解法、顺 进分解法、逆进分解法等。
- 片断分解法
将练习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学习和练习,然后进行完 整的练习。如散打教学训练常采用片断分解法。
- 递进分解法
将练习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练习第一部分;掌握后,再练习 第二部分;最后,将一、二部分合成起来练习;掌握一、二部后,再 练习第三部分;掌握第三部分后,将一、二、三部分合成起来练习。 如此递进,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为止。武术套路运动常采 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和训练。
- 顺进分解法
将练习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练习第一部分;掌握后,再练习 第一、二部分;掌握后,将一、二、三部分一起练习;如此一步一步推 进,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为止。
- 逆进分解法
该方法与顺进分解法相反,多用于最后一个环节,是关键环节 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如散打中的“踢、踹”技术训练常采用逆进 分解法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利用分解法教学时,不要割裂动作内部环节关系和 时空感觉,以免造成技术衔接错位。
(二)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
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完整训练法便于完整 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 构,保持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浏览2,226次